李子勋视频

时间:2024-07-22 07:05:18编辑:奇事君

尔雅通识课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李子勋版的答案

1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天道、王权,以下选项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特征的是:()
A、把简单推向复杂
B、讲究细致的行为准则
C、把复杂归于简单
D、包容性、不确定性大
正确答案: AD
2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习惯把简单导向复杂,不讲细致的行为准则,只讲要求。()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1.3(2)
1
“樱桃小口、燕语呢喃、弱柳扶风”是形容()女性的常用词汇。
A、唐代
B、西周
C、宋代
D、元代
正确答案: C
2
汉代压抑性,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性的禁锢主义愈演愈烈。()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1.4
1
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殖崇拜的是:()。
A、婚床上撒花生
B、门前种石榴
C、古代流传的“百子图”
D、“麒麟送子”的说法正确答案: ABCD
作业标题:1.5
1
50-80年代中期,中国性文化发展表现在:()。
A、各种书籍、影视畏“性”如虎
B、服饰颜色主要是黑、白、灰、军绿、兰
C、关于“婚外恋”、“性生活”等一类词出现
D、不允许穿“奇装异服”,只穿中山服,长裙
正确答案: ABD
2
东西方在古代性文化发展中差异不大。()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1
1
青春期男女的第二性征是指:()。
A、女性月经初潮
B、女性乳房隆起
C、男性遗精
D、生殖器官的发育
正确答案: ABC
2
按照生物遗传规律,男女身体差别是由于性染色体不同形成的结果。()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2
1
第三性征主要指男女的社会性别,主要受()影响。
A、父母教养方式
B、性别刻板文化
C、基因遗传
D、社会不同要求
正确答案: ABD
2
性度包含男女的第一与第二性征,但更多指第三性征。()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3
1
以下选项属于金塞的主要贡献的是:()。
A、《人类男性性行为》
B、《人类女性性行为》
C、性向发展理论
D、性向轴
正确答案: ABCD
2
性向是人的行为与性别预先适合性,分性别角色与性角色,这里是指心理成分。()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4
1
弗洛伊德认为的俄狄浦斯情结期指的年龄阶段是()。
A、0-1岁
B、2-4岁
C、4-6岁
D、6-14岁
正确答案: C
2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心理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口欲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
正确答案: ABCD
作业标题:2.5
1
两性心理发展动力理论包含的四个基本概念是:()。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正确答案: ABCD
2
皮亚杰的两性发展动力理论表达的是人的社会心理发展的过程,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互冲突。()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6
1
如果早年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养,给男孩梳小辫,穿裙子,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性别混乱,说明早年养育有一种()。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异性效应
D、期望效应
正确答案: A
2
异物癖通常是自慰中固定的兴奋造成的心理印刻作用所致,不是一种病,不必大惊小怪。()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7
1
心理的矛盾性表现不包含()。
A、生理成熟与心理不适的矛盾
B、传统性观念与开放性观念的矛盾
C、男女两性性心理的矛盾
D、生理需要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正确答案: C
2
调查显示,在大学阶段的两性交往中,完全没有性亲密经验的同学,与有一定性亲密经验的同学相比,对性冲动的自我克制能力稍强一些。()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8
1
女性与男性心理特点具有明显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女性心理特点不包括()。
A、被关心
B、被依赖
C、被了解
D、被尊重
正确答 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作业答案_文档下载http://www.wendangxiazai.com/b-2d5e31c14431b90d6d85c710-5.html案: B
2
男女生性心理特点具有差异,通常女生可能把是否有人追我与自我价值联系起来,男生把是否有女朋友看
成是个人能力与人际成功的标准。()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2.9
1
一个人能否建立平等的恋爱关系,是否可以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是衡量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正确答案: √
2
大学生在不确定自己未来会怎么样的时候,最好不要把亲密关系发展到性的程度。()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3.1
李子勋老师在关于“自我”的讲解中提到脂肪时所持的观点不包括()。
A、脂肪是生命中最具灵性的组织
B、构成大脑、神经系统、酶系统主要是脂肪
C、人的面容耐不耐看取决于脂肪对我们的塑形
D、追求塑形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脂肪
正确答案: D
2
一般珍爱自己身体的人,在亲密接触中就会有节制,不随意让相爱的对方去侵犯它。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3.2身体的开放度与亲密等级
1
两性亲密等级的判断可以通过身体的开放度来标记。()
正确答案: √
2
两性亲密等级划分不包括()。
A、一般的亲密
B、亲密关系
C、高级亲密
D、低级亲密
正确答案: D
作业标题:4.1
1
关于自性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抚慰,下列关于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性是懂得如何关爱和取悦自己
在个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你首先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然后才能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4.2
1
两性关系中平等是最重要的,与人格不全,性格怪异,或者具有攻击暴力倾向的男子发展性是不安全的。()
正确答案: √
2
从生命科学立场来看安全的性爱,我们主要关注:()。
A、身体的可容纳性
B、性病发生
C、心理的可容纳性
D、违愿怀孕
正确答案: AC
作业标题:4.3
1
自体性爱也不完全是对身体皮肤的抚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自己的精神恋情。() 正确答案: √
2
大学生中需要一种有效的生活态度,有效意味着我们要跟生活定一个重要等级,以下最重要的是:()。
A、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能力
B、体验一段美好的爱情
C、大学学习与发展职业能力
D、建立亲密关系
正确答案: C
作业标题:5.1
1
出现性快感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的神经递质。
A、乙酰胆碱

C、老年期没有自我取悦的快感
D、人一生的头15-20年都是自我性欲
正确答案: C
2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B
2
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分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性快感的强弱。()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5.2
1
心理学的性压抑理论认为:()。
A、性欲望是一种生命能量
B、当性欲望被压抑时,会寻找替代出口
C、所有性压抑都是好的
D、社会人对金钱、权力的追求实质上是性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替代形式
正确答案: ABD
作业标题:5.3
1
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恋情最终发展为婚姻的成功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男生心性还不稳定,未来变数大。()
正确答案: √
2
在社会心理层面,青年的性困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B、性心理的压抑性
C、性道德标准
D、性心理的动荡性
正确答案: ABD
作业标题:6.1健康性爱的衡量标准
1
违愿是指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发生性关系,下列表述不属于违愿的是()。
A、两个相爱的人为发展婚姻关系而发生情爱
B、因为感激而发生情爱
C、性知识匮乏情况下而发生情爱
D、为了获得利益而发生情爱
正确答案: A
2
因为害怕或者被控制而发生的情爱关系是一种如愿的行为。()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6.2
1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控制功能和调节功能。() 正确答案: √
2
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性道德是情爱双方都要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应遵循的一般的道德标准不包括()。
A、只有获得没有给予
B、言行一致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洁身自好
正确答案: A
作业标题:7.1如何说“yes/maybe/no
1
如何对激情中的男友说"NO"是女生必须掌握的技术,预先干预就是方法之一,以下预先干预措施正确的是:()。
A、把控爱情的发展速度
B、设置身体的底线
C、提醒自己降低爱情的价值
D、树立清晰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 ABCD
作业标题:7.2性交往的自我调控
1
拒绝相爱的人对你身体的接触,需要一个温暖且坚定的心,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正确答案: √
2
在亲密关系中,你还没有准备好要与对方分享你的身体时,可以做出的预先干预不包括()。
A、着装避免过分暴露
B、晚上十点以前和他说拜拜
C、在寝室单独相处
D、严肃的提醒他要对结果负责;
正确答案: C
作业标题:7.3性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1
在亲密关系中发生性对男女生在心身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
2
下列哪些措施能帮助大学的男生女生控制性冲动?()。
A、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
B、生活要有规律性
C、保持和异性的正常交往
D、学习正确的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
正确答案: ABCD
作业标题:8.1
1
东西方的情爱观有很大差别,西方更多的强调责任,而东方注重身体的权利。() 正确答案: ×
2
美好的爱情可以让人高尚,不好的爱情可以让人的灵魂沉沦,爱情对人格的成熟有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 √
作业标题:8.2
1
人们常说“牌品如人品”,同样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考量人品的重要尺度,我们可以从爱情的方式中去读懂一个人。()
正确答案: √
2
李子勋老师忠告女生们:在恋爱中,我们最好避免喜欢上一些性格怪异的男性,喜欢上这样的人,会使两性交往出现问题的机率增大。这种人不包括()。
A、酗酒、有暴力色彩的人
B、意志软弱、没有主见的人
C、性格稍有孤僻的人
D、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人
正确答案: C


[create_time]2016-04-14 10:36:38[/create_time]2016-05-04 11:20:2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31[alue_good]百度网友337cfb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5c30dee.tVUd2ClXvGgIVvHSFKEeDw.jpg?time=5647&tieba_portrait_time=5647[avatar]TA获得超过1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4243[view_count]

考试前紧张怎么办?

考试紧张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紧张使考试成绩比平时还要不理想。当试卷发下来后,很多试题都是不应该错的,这种现象发生在很多同学身上。那么怎样在考试时不紧张、不焦虑而得到良好的发挥呢?方法/步骤1/6 分步阅读一、考试时注意穿衣打扮。考试期间要穿一些比较宽松、舒适、得体,自己平时比较喜欢并且经常穿着的衣服,这样从生理和心理上给自己一些良好的感觉和安慰。 切记: 不要穿衣领、袖领、身体过分紧的衣服,更不要穿新衣服新鞋子,这样会更增加你的紧张情绪,让人感到窒息。2/6二、考试时不比较考试时不左顾右盼,不要看到别人翻页你心里就紧张。要知道有的同学是不会前面的题而往后看看,也有的同学是什么都不会在随便翻着玩。不要因别人问话、问时间、交卷等因素而焦急不安,记住,不管你会与不会,答题的速度快与慢,考试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我把试题全部完成就可以了,别人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3/6三、考试前冷静下来。未开考试时,考场内外分外嘈杂。会让人感到十分的烦躁,进入考场,不要理会他人的反应和表情,不管别人说什么,不要与他们谈论关于考试的一切,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关闭”起来。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准备好考试的必需品,然后把视线集中在教室前的任意一点,凝视一分钟左右,什么都不要想,让自己冷静。或者闭上眼睛,默默告诉自己不闻不问。4/6四、适时调节,自我放松。如果在考场上过度的紧张,就不要硬撑下去,暂时先停停笔,闭上双眼,做几次深呼吸,在深吸气的同时攥紧双拳以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气,在深呼气的时候做到全身心的放松。考试时不要老看时间,把考试当成平常做作业。只要按部就班不慌乱就能发挥好。考试中不要给自己限定要考多少分,不要在考试中不断从前到后累积自己的分数,使考试精力分散。5/6五:考试之后不交流每场考试后的间隙不要相互对答案。如果自己和别人的答案不一致,会造成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影响接下来的考试。6/6六:考试前充分放松考验饮食应清淡,考前数天充分放松,打打球,跑跑步,都是放松的不错方法


[create_time]2019-08-30 06:52:10[/create_time]2019-06-12 06:53:15[finished_time]14[reply_count]8[alue_good]百度网友4e23cf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5c17d34._YMXuSFDhC87Qeptqg_-DA.jpg?time=9128&tieba_portrait_time=9128[avatar]TA获得超过3410个赞[slogan]呵呵呵[intro]1515[view_count]

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子女呢?

其实工作后,大多数人都面临着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困境,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尤其是如何多陪伴父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陪伴父母:1.建立定期的联系方式:虽然不能时时刻刻在父母身边,但是可以建立一个定期的联系方式,如每周打电话或视频通话,或者每个月回家探望一次。这种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到关心和关注,并且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父母的生活状况。2.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在有假期和休息时间的情况下,尽量抽出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可以一起旅游、逛街、看电影、吃饭等,让父母感受到您的陪伴和关爱。3.利用数字科技: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与父母保持联系,如视频通话、微信、短信等。这些工具可以让您与父母保持及时的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关心。4.了解父母的兴趣和需求: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尝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平衡,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陪伴。例如,可以一起看看电视、看看书、散步、旅游等。5.给父母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于有需要的父母,可以考虑雇佣家政人员、保姆等,给予他们必要的生活和护理支持。同时,也可以协助父母处理一些生活和社会事务,如医疗保险、社保、退休金等。总之,要想多陪伴父母,关键在于心中有爱、行动有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注重沟通交流、关注父母的生活需求,都是帮助您更好地陪伴父母的重要方法。


[create_time]2023-03-08 02:53:34[/create_time]2023-03-23 02:43: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8ffdbce[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8fc5bc7.IgNi0jAf4f-MDWwtlFjvoA.jpg?time=141&tieba_portrait_time=141[avatar]TA获得超过9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0[view_count]

谈谈我们怎样做才算是合格的子女

第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必须言传身教,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我们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斤斤计较,却要求孩子宽以待人:我们自己虐待老人,却要求孩子孝敬父母;我们自己从不读书看报,却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我们自己打牌赌博,却要求孩子不上网玩游戏;我们自己用钱大手大脚,却要求孩子勤俭节约……孩子能做到?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在家里为了不让孩子看电视,晚上我从来都没有看过电视。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家庭教育是个基础,根基不牢,孩子就很难成才。在教育中,我们需要把他们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要给予他们无私的爱,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学习,善于改变自己,善于和孩子沟通,学会如何跟他谈心。孩子经常会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开始产生,危机也就开始潜伏了。
另外,在家里要学会和孩子一起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下跳棋等等。小孩与大人打球毕竟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他快要失去信心时我常故意放他一马;但当他开始得意时我又毫不手软地击败他。他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和失败的滋味。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单纯去满足他的高兴他会认为胜利得来很容易;反过来老是让他失败他会失去竞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小小球场与人生这个大“球场”的道理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倒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第二、要学会鼓励孩子、夸奖孩子。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 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是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温馨家庭氛围的营造者。在他们信心不足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在他们表现优秀时,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夸奖使孩子产生自信,鼓励使孩子战胜胆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肯定他,坚持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平和看待他,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第三,要正确引导孩子、要学会宽容孩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应该记住.也许残缺的才是完美的。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我觉得对于孩子,我们不要轻易发火。因为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他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也没有什么大的事;二是会因为他胆小而惧怕你,对你望而却步,对你只报喜不报忧,这样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孩子们正视错误,分析错误,尽可能少犯错误。

第四、要注意加强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作为家长,我们要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及时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联系,以便老师能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配合老师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如每天回家经常看看孩子的作业、检查孩子的学习、认真给孩子签字等等

社会在进步,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在改善,为了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能做一个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审美的好学生;在家里能做一个有礼貌、有能力、有热情的好孩子;在社区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努力吧!


[create_time]2016-10-16 22:09:19[/create_time]2016-10-31 22:08:2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雨玥带你看世界[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cc567bc.4eVdTP7EhKXnD303NLGeOQ.jpg?time=8384&tieba_portrait_time=8384[avatar]醉心答题,欢迎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31[view_count]

人的心理怎么控制?

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一个人生活幸福和成功的一个重要能力之一,他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摆脱外在的束缚真正成长他自己。

#心理素质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

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心理行为..........

1、心理潜能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特别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肯定,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每个人都亟欲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或得到实现;每个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

潜能并不神秘,它是人的心理素质乃至 社会 素质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或某种可能性。或者说,正因为人具有一定的潜能,所以就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人。

2、心理能量

人是一个系统它又是由身体系统与心理系统构成的,而这两个子系统也是有能量的,前者为体力即身体之能力,后者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这种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用意识来调节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强弱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3、心理特点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情感 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等等。心理特点也是心理素质的具体标志。

4、心理品质

几乎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质,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备用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 情感 的倾向性、多样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等。心理品质的优劣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素质的水平。

5、心理行为

人们无论简单的行为还是复杂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受人的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行为。这种心理行为是心理素质的标志,通过它可以检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靠长期实践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你过往的经验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人总是无法真正迈出去进步。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或许在你的心理素质中,心理品质“自制性”还不够强大,你需要通过各种评判来让自己清醒,让你意识到赌博的危害,他会让你倾家荡产,让你失去上进心,你无法通过这一手段变得更好,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必要的话需要通过家人监督

亲爱的,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狼宝画风突转?从 社会 狼变身为咨询狼了?)

其实,我说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单单是一碗鸡汤。

“害怕与人对抗”或者“害怕冲突”,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人际关系中的回避动机现象”。其实,跨文化心理学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多的研究。

Elliot 等人在2001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中的被试者比来自个体主义文化中的被试者更容易采取回避动机型的方式去面对人际冲突。

被试者包括亚裔美国人,韩国人等典型的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熏陶的以及欧洲裔美国人这些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的。

类似的研究还发现,相比于来自北美的被试者(典型的个体主义),来自东亚的被试者(典型的集体主义)对于加工回避型信息更加敏感。

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也挺有趣的——这可能是由于两种文化对个体的评价体系不同。

个人主义文化中,被试者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于self-esteem(尽管被翻译成“自尊”,但是与中文语境中的“自尊”并不一样,这里主要指对自己的积极看法)。这种“自尊”是自己给自己的,可以让自己感觉良好。趋近型的人际互动模式可以维持甚至提升自尊。

反之,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被试者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于face(“面子”)。我们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是不是经常把面子挂嘴边。可是面子这个东西往往不是自己给的,都是别人给的。

比如“张三真给我面子”。

面子往往是不稳定的,可能别人给你了,也可能人家不给你了。而且面子是难守易丢。比如“今天这事真丢面子”。

于是,我们为了维护面子,就必须时刻小心,处处在意,避免自己丢面子。这也就是回避型人际冲突的来源(之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集体主义文化会教育孩子以害羞为荣。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小时候,如果你的行为太过“冲动”,往往会招致家长的斥责,可要是表现出“羞答答”的样子,不仅不会受到斥责,还会被加以鼓励。

“小狼宝宝羞答答的,好可爱呀!

久而久之,这种文化环境就让我们形成了害怕对抗,避免冲突的回避型人际行为模式。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行为模式并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分了,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社交生活,那可能就需要专业人士去帮助了。

这边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1。 既然你不是一个人害怕对抗,那就不要对自己过分苛责,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产物,不是你“独特的”气质,不必担心。

2。 害怕对抗有时候也很有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减少沟通成本。

3。避免对抗并不是要压抑自己,学会排遣,自嘲,或者与朋友倾诉都是不错的“对抗”方法。

当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强化自己的行为,心理活动很大的程度都会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面,有些人生气的时候就就会变得暴躁,反应到行为,可能会做一些让自己事后后悔的事情,轻的可能摔点家具什么的,重的可能会进违法犯罪,一般能控制自己心理的人,一般都是心态比较好,心智比较成熟的人,也称理性的人。控制情绪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它跟你的心性,跟你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它还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想要控制心理,首先你的要有好的乐观,积极的心态,对事物的发展有着乐观,看开的见解,这样对于很多引起心理不舒服的事情你能够压下,那么这个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面也是能够控制自己的心理的。这个需要长期自己性格方面的积累,你要慢慢形成这种不骄不躁,风轻云淡的性格,事情看开了,自然而然你的心性就会慢慢变好,慢慢的很多心理活动你就可以控制。

可是不知道如何去控制。想让大脑想我所想的,可是它偏不。

本来就是这样的,你已经验证过了。用「控制」来应付心理状态,根本行不通。

那如果想让杂乱的念头,也就是说乱七八糟的想法少一点,影响弱一点呢?

「总是想太多」的情况,「容易陷入负面感受」的情况,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只是「看久一点」

就够了。引申一下,负面感受比较多,怎么办?也只需要「看久一点」就够了。

为什么?其实,能够识别的心,一次只会识别一个目标,

在「看」就没有想,没有陷入负面感受。在「想」或者陷入负面感受,就没有在「看」。

如何验证?这里给出几个实验,不确定的话可以多尝试,尝试得久一点:边看,边打妄想;

一面看,一面打妄想;

边看边听;还有同时「看」和「听」;

——去验证,

心是一次性同时做这些;

还是,一次只是做一个,在「看」「听」「想」之间换来换去。不确定的话,可以反复去验证。


[create_time]2022-07-29 15:54:39[/create_time]2022-08-08 12:29: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呆萌小怪兽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e4d9073.NYWyLDAwxAtDDB4Z9A00Pg.jpg?time=668&tieba_portrait_time=668[avatar]TA获得超过756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

如何控制人心理

如何控制人心理   如何控制人心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再加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影响,人有非常明显的情绪上和情感上的变化,就比如有人会想要去控制别人。以下分享如何控制人心理。   如何控制人心理1    要想“控制”一个人,就得对他“若即若离”   很多刚上任的管理者都认为,只要自己对下面的员工好一点,员工就会尊敬自己,对自己好。   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过分对一个人好,那这个人就会认为你性格软弱好欺负,还会觉得你的“好”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我们不需要对别人太好,而是需要对他“若即若离”。直白一点来说,便是先给一巴掌,再给一颗糖果,让他先明白你的原则,再让他懂得你的好。   这样的做法,跟单方面对别人好的做法,到底有何不同呢?其实,不同之处就在于单方面对别人好,这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行为,根本没有任何的原则可言。   而你先亮出了底线,再阐明自己的态度,这才能够让别人内心产生不敢轻易得罪你的心理,而且还会敬重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别人敬重或者敬畏你的时候,你再安抚以“好处”,那别人只会对你心悦诚服。    要想“控制”一个人,就要懂得“画大饼”   在如今这个社会,其实出现了这么一个网络名词,画大饼。   为何“画大饼”呢?那就是在别人面前,你画出了一个饼,可这个饼却不是真的,而是假的。但是,别人却相信这个饼真实存在。   假的东西,为何能让别人相信呢?   在大众心理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人的内心感受到一点希望时,那这个人就会表现出足够诚恳的态度。   直白一点来说,你让他感受到了希望,他就会信服你,而且把你当成是偶像或者榜样。如此,你画大饼的目的就完成了。不过,你能否让假大饼变为真大饼,就得看你的态度了。   当年曹操只说了“前方有梅林”,将士们便鼓起了信心往前赶路。到最后,这样的信念终究让曹操的大军化险为夷。   可以说,最低成本的控制,便是“画大饼”。    要想“控制”一个人,就要懂得改变他的观念   在生活中,为何很多老年人都会被一些卖保健品的人所欺骗?   在生活中,为何那么多人被人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   在生活中,为何这个人的利益明显受损了,可他还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   其实,任何情况的发生,都跟人之观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要想控制一个人,首先就得从他的观念处下手。   就拿第一个问题中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在听某些人宣讲的时候,便被这些人给洗脑了。如此,他们就会盲目去买保健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洗脑,不过是把一种本属于自己的观念,通过某些内外的因素,从而输入到别人的脑中,达到更换对方观念的目的。   改变一个人的观念,看起来很难。可实际上,在某些心理学家看来,这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儿。   所以,人们才感慨 ,一个心理学家犯罪,要比任何人都可怕。    写到最后   相信很多人都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生活中,自己又不是什么管理者,为何需要做这些事儿呢?   不论是管理者也好,还是普通人也罢,该要控制的人与事儿,终究会存在。如此,唯有在心理战术上胜人一筹,你才可以更好地立身于这个世道当中。   更何况,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增加,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懂得自保。而自保的本身,就是看透别人的做法,从而在关键时刻反制别人。   要知道,管理和控制,这都是生活的常态,更是企业和圈子的常态。如此,懂得控制之法,于人而言,终究有利无害。   如何控制人心理2    1、强迫选择   让你的孩子喝牛奶,她可能会拒绝,如果问他用彩色杯子喝,还是用玻璃杯喝,她会选择用彩色杯子喝    2、蔡加尼克效应   大脑中总是有一首歌挥之不去,因为大脑倾向于思考未解决的事情,这叫做蔡加尼克效应,想要终结他,就想想他的结尾    3、亲近原则   一群人在一起时,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关注觉得最亲近的人    4、登门槛效应   让别人帮大忙,可能会遭到拒绝,如果先请他帮小忙,再让他帮大忙,会比较容易些,这里涉及到信用累积及闭门羹效应    5、闭门羹效应   说的是请朋友帮忙,被拒绝了,后面再请帮一个小忙,他就不好意思拒绝了,比如:你想好向朋友借50元,先向他借100元,被拒绝了,再开口向他借50元,那天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6、沉默效应   如果你问了别人一个问题,对方没有回答,别急,先保持沉默,保持眼神接触,对方就会继续说了    7、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破了,没有人去普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对被人打破    8、责任分散效应   一个向在场的大众需求援助,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一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不用多说    10、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希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 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诱发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   相反,常常受到老师的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这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    11、固定行为模式   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说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在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中,有理由的帮忙,总是更值得做    12、互惠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不喜欢欠别人的,所以先给别人一点好处,你会收获更多    13、相似性原则   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处    14、社会认同原则   这个社会5%是强者,是指定规定的人95%是弱者,是遵循规则的人   强者创造自我,创造原则,而弱者总是寻求认同,如自己做决策时,总是寻求别人的意见,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弱者,所以社会认同具有普遍性    15、权威原则   人们更愿意信任权威机构,如:某某大学教授,某某研究所,警察叔叔的警服   如何控制人心理3    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态的方法    1、用明智控制你的心情   公平、不满、冤枉,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或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心情,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了出来,而应该避实就虚地谈问题。过于心情化将无法明晰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对方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布置不满,如此你就应该另寻出路了。   增强明智感,可以使我们遇事多思索,多想想别人,多想想事情的结果,认真对待,慎重处置。当想与人争持时,也可反复提示自己:千万别发怒,要冷静。这样,就可以遏制心情冲动,避免不良结果。    2、学一点抑止暴躁脾气的方法   在卧室或在办公桌上贴上动怒、制怒一类的警言,时辰提示自己要冷静。   当察觉自己的心情激动时,为了避免立即迸发,可以有认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留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使慌张的心情松弛下来。比如疾速分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痛快到外面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震怒激起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宁静下来。   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多种处置办法的,遇事要灵活行事,不要那么僵硬,有时可以退让一下,给对方改动主意和态度的机遇,选择方法要思索事情的效果。    3、经过心理换位法来抑止心情   心理换位,即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俗话说:将心比心。经过心理换位,充任别人的角色,来体会别人的心情与思想,这样就有利于防止不良知情的产生及消弭已产生的不良知情。   当同事冒犯自己时,也可以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可能就会觉得同事的行为情有可原。这样,不良知情就会削弱,以致消逝了。    4、学会用升华的方法来控制心情   所谓升华,也就是将消极的心情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络起来,将痛苦、烦恼、忧虑等其他不良的心情,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例如,当我们工作业绩不是很理想时,我们可能会意情低落,但假设我们不甘心落后与失败,能振作肉体,奋起直追,这样就把消极心情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了。    5、留意抱怨的场所   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动自己的见地,但是假设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愈加顽固己见,以致会一心一意地去维护自己的见地。不是那种见地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遭到了要挟。   发泄心情时,要多应用非正式场所,少运用正式场所,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自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只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呈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威严,不至于使别人堕入被动和难堪。

[create_time]2022-09-05 13:36:58[/create_time]2022-09-14 10:35: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子静子的人392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f51e665.-gqyPWHvB8Vt3Fq2dWQP1Q.jpg?time=8923&tieba_portrait_time=8923[avatar]TA获得超过62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3[view_count]

老师很偏心,该怎么办?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挤眼]站在学生的角度,如果说你确实发现老师偶尔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存在有失公平的现象,你也不必急着为老师贴上一个“偏心”的标签,这样的评价,不仅对老师有失公平,也会影响到后续你对老师客观正确的评价。建议找机会展示你自己的长处
1.尝试发现老师做得好的地方
班主任年轻、美丽、时尚,课还上得好,让人容易亲近,除此之外,相信老师还会有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的地方,不妨多留心观察,去发现老师好的地方,而不是盯着老师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找机会让老师了解你的长处
老师却让另一个同学参加比赛,你认为是另外那个同学成绩比你好,所以老师才做了这个决定。但你有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也可能老师并不知道你也很擅长演讲,所以挑选了她较为熟悉的同学去参加,包括其他的活动也是如此。为什么总是那几个同学?也许是他们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展示出来。
所以,如果每个人愿意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让【摘要】
老师很偏心,该怎么办?【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挤眼]站在学生的角度,如果说你确实发现老师偶尔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存在有失公平的现象,你也不必急着为老师贴上一个“偏心”的标签,这样的评价,不仅对老师有失公平,也会影响到后续你对老师客观正确的评价。建议找机会展示你自己的长处
1.尝试发现老师做得好的地方
班主任年轻、美丽、时尚,课还上得好,让人容易亲近,除此之外,相信老师还会有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的地方,不妨多留心观察,去发现老师好的地方,而不是盯着老师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找机会让老师了解你的长处
老师却让另一个同学参加比赛,你认为是另外那个同学成绩比你好,所以老师才做了这个决定。但你有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也可能老师并不知道你也很擅长演讲,所以挑选了她较为熟悉的同学去参加,包括其他的活动也是如此。为什么总是那几个同学?也许是他们善于把自己的长处展示出来。
所以,如果每个人愿意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让【回答】
让大家了解自己的长处,这样老师也才能更为公平地分配机会。
3.学会接纳他人待人接物之道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的处世方法不同的人时,尽量不要去抱怨和指责,应该尝试去包容和接纳。每个老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己为人处世的模式,也许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满意,但作为学生,不应该在老师的决定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就认为老师偏心。
4.不受从众心理和刻板印象影响
这是两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心理”通俗地说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希望你不要因为同学们认为老师偏心,就认定老师偏心,要自己做出正确而又客观的评价。“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不要草率地给老师下一个“偏心”的结论,否则,带着有色眼镜,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答】


[create_time]2022-03-17 08:26:01[/create_time]2022-04-01 08:22:1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情感倾听师晓晓[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864c3ca.w0crEa8J0MaWke2y_tL6sQ.jpg?time=1613&tieba_portrait_time=1613[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41[view_count]

面对偏心、不公平的老师,该怎么办?

分类: 烦恼
问题描述:

从与老师怎样交谈方面介绍

解析:

这简单,你得这么想,教师只是教育你的人,并且是面对多个学生的,他有权力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更好一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没有哪条规定要求教师不偏心。平等博爱,这只是教师的一个道德要求。

如果你与教师非亲非故,你就没有权力要求他不对某人好一些,或者她对你更好一些,这是正常的。教师不是你的父母,他会有他的喜好,偏心和不公平是自然的。

所以,对老师这样的举动,你不应过激的产生抵触情绪,抵触只能给你带来更遭的结果。



我当过十年的教师,但一样会给我女儿的老师送点小礼物,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沟通,可以使我女儿获得更好一些的关爱,最少不被她的老师所岐视就行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师也是凡人,你也会有自己的喜好不是,你也会偏爱某一人,所以,将心比心,如果你能有这样豁达的心,自然也会赢得你的老师的喜爱,偏激的人永远都不会赢得别人的喜欢的。

相反懂事、体贴和善解人意的人会很快取得大家的信赖。

我在做教育的时候,是尽量本着公平的态度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上学生对我的品价是公正的。但,我一样会对勤奋和懂事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爱,对那些比较过份的学生更多的批评。

我想这是正常的,就算在社会之中,豁达和体贴的人散发着人格魅力,往往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亲近,而狭隘的人总往不受欢迎的。

说这么多,除了希望你的老师做的更好以外,你自己也要注意投其所好,按你的老师的要求去做。不要以为这样很怎么,适者生存,也是自然规律。

当然也有极端的例子,有一部分老师确实是不行,如果是这样,你也只好孟母三迁了。

PS:现在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性格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狭隘,我想这是有责任心的老师应当注意老师学生改进的。

教师是传道在先,授业其次,解惑是排在最后,教书育人,其实是先育人再教书。遗憾的是种种原因,不能再从事教育,在此,希望给再上一课:先学会做人,再去求知,或者求知中锻炼做人。

一生之中,遇到好老师是莫大的福分,所谓良师益友,对一个人进入社会去扮演角色影响是巨大的。在此也希望所有的老师以崇高的责任和使命感,育得桃李天下。


[create_time]2022-10-03 01:28:51[/create_time]2022-10-11 23:14: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四季教育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b2b48dd.rSsU-W71rAg5Mk6TWrJl-Q.jpg?time=4741&tieba_portrait_time=4741[avatar]TA获得超过466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0[view_count]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的心理咨询师?

首先要觉得顺眼,愿意对其敞开心扉。其次,需要看其的专业背景是否靠谱。国内的二三级证书,真的只是基础,不代表他的咨询能力足够专业。咨询小时数,个人体验小时数,督导小时数这三个数字才能代表他的真实水平。建议咨询小时数至少超过300小时,1000小时左右的比较好。再次,看机构,推荐简单心理和KY(knowyourself)的,他们的咨询师入驻标准比较高,而且平台也做的比较成熟。问题严重的推荐精神卫生中心或三甲医院的精神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的心理咨询师?

在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往往会说到一个词,叫匹配,很多人觉得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要从性别、年龄、运用技术等几个因素考虑,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如找同性别,孩子找相对年轻点的,中年人找年龄长点的,觉得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做为一名从业多年心理咨询师,我认为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关键看咨询师的技术水平和人品,至于年龄和性别无关紧要。就像找一个裁缝做衣服一样,就找技术好,裁的合适、缝的精细的人,至于他是不是男女,什么年龄都不重要。

心理咨询技术,大概有400种之多,很多技术理论,对心理疾病的解释不一样,他们有对的,肯定有错的,如果是错的,就不会有效果,甚至有危害。那些对的,有的高效,有的低效,就像交通工具一样,有飞机、高铁高速的,也有牛车这样低速的。做咨询,也尽量选高效的技术,科学的解释心理疾病的形成和消除方法的理论,就是高效的。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李妍琼老师回答。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首先,要知道在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上,都有每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照、资质以及擅长的技术领域介绍,来访者(就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可以通过 社会 上对该机构和平台评价的渠道:了解自己有意向选择的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水平。

正规机构或平台,有相关工作人员会接待来访者、对来访者的需求和意向:进行登记、预约见面时间、告知来访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双方应当遵守的规则、义务、责任。

其次是经过以上环节后。“合得来”是最重要的环节。



指的是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本人初次的互动,对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初次会谈第一印象始终贯穿在后面整个咨询的全过程。不管是见面会谈还是语音沟通,双方通过一定时间的互动,是可以确定一个答案的是否“合得来”。

再说有的来访者会担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妨碍心理咨询效果?这种担心不但有道理、而且还真的存在。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往往差异就是收获“成功”的转折点,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是主角、咨询师是从属的角色,所以说因为有差异才有心理咨询的需求。

现在 社会 上个别心理咨询师以及个别机构利益熏心、鱼目混珠、把心理咨询师比喻成“救世主”、“万事通”,使得不少对心理咨询不了解的人们受骗,也给心理咨询行业蒙上了一层灰尘,这个毕竟是少数。

随着心理咨询知识的普及,像我们这个机构就肩负起来了心理 健康 知识普及的志愿者活动,目的就是让人们多了解和学习心理 健康 的知识,促使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开心中“烦恼的结”,幸福、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谢谢您的提问,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心理咨询在国内发展良莠不齐,您问这个问题是希望能够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靠谱的评价标准可能差别很大,对个人来说要找到好的心理咨询师不难,但好的心理咨询师未必适合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咨询师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找心理咨询师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是希望寻求心理咨询帮助,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如下:

1.自身的心理问题大的分类,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精神性问题,如果是后者,找心理咨询机构的意义不大,最好是找医院精神科。

2.该问题的具体的分类,不同类型的问题所适用的心理疗法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几个大的心理学流派是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各流派都有其独到之处。现在很多咨询师是会采用整合的疗法。

3.个人的经济情况,一般来说,越出名的心理咨询师收费越高,但出名的心理咨询师未必就是适合自己的,如果心理咨询对自身的经济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压力过大,期待过高,整体来说也会影响咨询的效果。

4.咨询师的个人风格,人有不同的行为风格,对他人的行为风格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更自己行为风格接近的方式会更容易让自己接受。这点可以通过咨询前的交流做出大致的判断。也可以通过该咨询师在网上展现的各类信息以及来访者的评价综合判断。

5.选择合适的咨询形式,一般来说当面咨询效果最好,视频其次,语音/电话次之,文字咨询的效果最差。在考虑以上情况之后最好还是能选择当面咨询。

别人眼里靠谱的,对自己未必是最适合的,助您早日找到适合您的咨询师。




中国的心理咨询服务逐渐多起来了,多的结果就是良莠不齐。所以,寻找合格的咨询师非常重要。从从业人员上区分,分为教育学背景的和医师背景的。前者通常设立在各大学与科研机构中。教育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因为没有医师资格,只能单纯施以心理治疗后者设立在医院里,通常由精神科医师来操作可以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接受治疗前,应该对咨询师(医师)的资格进行了解。

另外,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互动也很关键。由于每位咨询师性格不同,价值理念不同,行为作风也有差别,来访者可能会发现自己与某位咨询师相处很放松,而与另一位谈话时很紧张。另外,每位咨询师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治疗理论和手段,也并非适宜于每个人。所以,要选择能与自己“匹配“的治疗师。 通常在与咨询师的第一次谈话中,除了了解病情.咨询师还会就今后的治疗方案与来访者商讨。如果来访者觉得自己与该咨询师的价值理念严重冲突,或者在建立治疗关系感到不安,可以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不必担心这样做会“侵犯”咨询师的权威,通常情况下.咨询师会根据你的要求,将你转诊到适合你的咨询师那里。即使在治疗过程当中,只要来访者认为不适合,也可以提出转诊。

谢“砸淮吮拱源钩”邀请~

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愿意给你免费进行心理咨询or治疗,那么ta一定不是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因为收取咨询/治疗费用是心理咨询/治疗的一个基本前提,如果免费咨询,咨询师和客户本质上是没有形成固定关系的,这样的心理咨询从咨询质量到治疗关系都是极其脆弱的,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很难固定,而且不靠谱!




我有一个学生,那会儿她大学刚毕业,她家的对面是个怨妇,天天吵架,不是跟老公吵就是跟别人吵,要么就是打骂孩子,反正没一天消停的时候。后来那个妇女病了,去找了一个京城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做咨询诊断是抑郁症,前前后一年多花了小十万,有一次俩人在楼道里碰上了,就聊了几句,知道她也是学心理学的,就加了个微信,后来她告诉妇女,程度较轻的抑郁症是可以用自愈来解决的,并且教给了她一些自我排解的方法,一年又过去了,妇女基本痊愈了...一分钱没花,最后给我那个学生送去十万块钱现金,她只抽走了一摞,一万块钱作为咨费。

心理咨询师也好,心理医生也罢并不是普适的,咨询师适合张三很有可能李四去了,对咨询师就是接受不了,加上许多人求助心切,总喜欢找业内一些知名的咨询师去求助,殊不知,自己去的时候已经被咨询师的光环效应所笼罩了,咨询质量反而会因为名气而受到影响。




人都说要找水一样的女人,为什么要找水一样的咨询师呢?水看起来没有规则章法,但实则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体。咨询师也一样,一个咨询师如果循规蹈矩,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有着固定的“套路”,那么这名咨询师只能称之为合格,不能称之为优秀,对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待不同的求助者/病人,应该像水一样“顺势而为”,没有什么治疗技术、咨询程序是不可以改变的,都是可以变通的,求助者可以询问咨询师之前做过的一些案例,以此来作为参考,看看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

Psy心理研究中心(公众号:psy2500)

表情行为分析/心理学测谎/潮流心理学

一 我会看这个咨询师是否有督导师和体验师。其次,他是否遵守专业设置,比如每次咨询50分钟或一小时,而不是一次做2小时或更多时间,他的收费是多少(在北京,一节咨询200-700元是市场价格),是否愿意把和来访的交流限制在咨询里, 而不是跟来访去吃饭,或约会。




二 这些表层的评估通过之后,我会考虑这个咨询师是否了解咨询为什么起效果,是否所有的来访都用认知治疗或 探索 性治疗。简单说:核心自体完整的来访,适合 探索 性治疗。核心自体破碎的来访,适合支持性治疗。



三 这个咨询师基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比如,他是否愿意贴近来访的体验,去努力理解来访,还是会说“这个人偏执,这个人分裂”,要知道,当我们说一个人分裂或偏执的时候,我们 是觉得对方有问题的,这就让我们无法去理解来访,帮到来访。

大部分人做心理咨询,都会经历一个慎重选择的过程,毕竟是涉及到个人最隐秘的心理困扰,谨慎一些是理所当然,那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呢?

选择治疗师是一个重要的抉择,但是没有硬性和简明的规定来参考。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和咨询师形成的治疗联盟是对治疗结果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选择一个令你感到舒服的咨询师是很有必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都不敬相同,治疗师也是如此,有的治疗师对于你的朋友来说非常有帮助,但是却不见得就适合你。在寻求帮助解决特定的苦困难和问题时,找到擅长那个领域的治疗师就很重要,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比如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来说,擅长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师也许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治疗方式也许会有同样的效果,治疗师的理论取向,如是否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或是人本主义,会对于来访者和治疗师的互相是否合适产生影响。此外,不同治疗的风格如它是一个支持性的治疗(意味着来访者会得到更多的倾听和理解),还是一个 探索 性的治疗(意味着来访者需要进行更多的自我分析与思考),也可能是一个操作性的治疗(意味着来访者会需要进行一些技巧和方法的练习)。其次,治疗师的风格也是选择的一部分,如是否是一个布置家庭作业的治疗师,还是一个健谈或是更注重倾听的治疗师,又或是一个深入童年关系或是着眼于解决当下问题的治疗师。最后,治疗周期是短期还是长期,也是影响选择的一个方面。

对于来访者来说,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师是很重要的,在发现与治疗师之间出现问题或者不适合时,也可以和治疗师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于治疗师来说,这也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治疗因素,如果最后的结果依然是不合适,那么可以考虑中止或是转介给其他的治疗师。

感觉你好像找了一个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每个流派对于治疗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同样是强迫症,有些人会更多得去了解你的产生原因,童年经历等。这些并不是直接对于症状本身的。

所以强迫症的治疗用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效果并不会特别明显,在很多时候,来访者没有那个耐心来一次一次得进行咨询,而且也没有办法等到长年累月的疗效。

所以,什么流派对于强迫症比较有效呢?一般强迫症是比较难治疗的,如果是重度强迫症严重影响生活功能的,比如你因为强迫症已经无法出门了或者正常工作了。我们一般推荐强迫症的来访者选择CBT的咨询师,CBT又叫做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咨询师她们有很多这个流派的技术,比如说ERP,反应阻断疗法,强迫症的来访者都伴随着强焦虑,比如她们都认为【如果我不洗手,我可能就很脏。我可能会生病。很多地方都很脏,我摸了其他地方以后,我要一直洗手】。她们的这种认知是有问题的,同时也是不符合现实状况的。但是她们也是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是有问题的,并不是真的会生病。但是如果不洗手,就是会产生很强烈的焦虑感,只有洗手了才会让她觉得舒服一点。

所以ERP的治疗方式就是让来访者评估自己的这些焦虑感,同时慢慢对这些意识进行现实的挑战,这些现实的体验慢慢会改变心理上她们的整体认知,她很多们会知道“我昨天没有马上洗手,但是我好像也没事,所以我其实是可以不用洗手的。”

所以,总之,或者你可以换一个CBT认知行为流派的咨询师。简单心理上有很多认知行为的咨询师,你可以换一个咨询师。

我自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也接受过心理咨询,结合自己的体验和从业认知,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 社会 职业,一定受法律和伦理的规范,而职业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每个职业都有优秀的职业人也有不合格的职业人,心理咨询行业同样,所以,如果作为来访者的你,在接受心理咨询时,觉察到对方对自己有违反法律伦理方面的行为,如性骚扰甚至人身攻击,那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可能并非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或都不能称之为咨询师,有实际违法行为的你可以报警。

其次 ,除了基本的法律伦理规范,这个职业也有自己的职业规范,比较重要的就是为来访者保密,这个一般第一次做咨询的时候咨询师也会向来访者介绍,有时候,因为个案督导或研究的需要,有的咨询师会和来访者商讨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但也只是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且后期如果该个案因为督导需要向第三人进行介绍,也是需要匿名进行的,不得出现该来访者具体的姓名工作单位等特定信息,且本身也是为了给咨询带来帮助,这是一开始也要向来访者说明的。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说咨询师到底保密没保密没法监督啊,的确是这样,主要靠咨询师自己的职业操守,但以我自己的了解,在咨询师这个圈子里,我认识的咨询师大部分都还是有职业操守的,一般都会严守保密协议,偶尔可能出现有可能泄漏敏感信息的时候(仅仅是因为提供模糊的信息让人产生相关联想),别的咨询师都会立即指出需要进一步模糊描述,当然,可能也不排除有少数心理咨询师违反保密协议,但我的确没遇到过,估计是这类咨询师在这个圈子也混不下去吧。

最后 ,满足以上两条,自己基本的安全感就有保证了,接下来就该考虑这个咨询师和自己的匹配度了,当然,这个匹配度说起来就不那么好衡量了,一般来说,都靠自己的感觉吧,比如,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在认知里是难以接受婚外恋的,那可能一个婚外恋的来访者在进行咨询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这个咨询师的不接纳,让自己不舒服,这就算一种不匹配吧。一般来说,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建立一开始是在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来访者需要找到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那位咨询师, 因为接纳本就是疗愈的开始 。而咨询师是否接纳,来访者从感觉上是感觉得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这就是我认为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三个方面,仅代表个人意见。另外,给自己打个广告,我是一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比较擅长抑郁和焦虑情绪及心境的心理咨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create_time]2022-08-04 00:51:12[/create_time]2022-08-15 05:33: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休究绍B[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458ba45.IWFiKzqJb9CvjNPLGmlyGg.jpg?time=671&tieba_portrait_time=671[avatar]TA获得超过50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view_count]

你知道如何选择好的心理咨询师吗?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呢?到底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才是专业靠谱的?当我们开始心理咨询之前,心里大概都会出现这样的疑惑。如果我们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意味着我们试图弄清楚自己心里发生了什么,而且强烈地想要让自己好起来。这个时候,寻找到一名专业靠谱的、真正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就非常关键。那专业靠谱的咨询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1. 接受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作为心理咨询师,不是因为有比人多的生活经验,善解人意。国内外想成为咨询师的人,都必须接受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有些国家甚至规定,心理师需要先被“治疗”(即心理师找到比自己经验多的前辈,体验被治疗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处理一些个个人议题),然后才能申请考心理师执照。中国许多心理师也经历这个过程,这就是心理师的专业化。2. 咨询师个人有继续学习的心态。咨询师不是说在学校里被培训出来,取得心理咨询师执照后就可以了。而是要在自己原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学习,继续接受再培训,继续“被治疗”,不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觉察。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师和来访者工作时,才能不卷入来访者的情绪与困扰中,才能更到位的帮助来访者理清自己的问题。3. 咨询师有谦虚又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的态度,来跟来访者工作。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必定不会像大师一样,对来访者和他的问题看的一目了然,胸有成竹的指导来访者解决了问题。咨询的过程,是帮助来访者看到他的限制,找到资源,由来访者决定是否要突破和发展那些个限制。也就是说咨询关系让人觉得是平等的,安全的,温暖的。在了解了靠谱专业的咨询师是什么样子之后,我们就会好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了~简单心理咨询师王雪岩建议,我们可以借助于咨询师带给我们的感受,来判断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咨询师。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这5个问题:1. 他的语言有弹性吗?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他对自己的接纳度理解度比正在成长中的咨询师相应要高出很多,所以他们往往会更有弹性。这是因为一个对自己有比较多的理解和接纳的人,他就不太需要借助于很多外在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的。这使他有能力真正的放下自己,将心力放在理解来访者上。而一个在这方面的修行有所欠缺的人,他往往会有意无意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权威、一个专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时,他才能在内心确立一些掌控感,让自己感觉安全一些。如果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自己被教育被规范多于被倾听被理解时,感到咨询师比你自己更懂你自己时,你不得不对咨询师的话言听计从时,恐怕是有一些潜在的危险的。这个过程在满足的是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帮助来访者成长。2. 他的时间能保证吗?心理咨询需要稳定的咨询密度。这主要是基于帮助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如果你的咨询师太忙了,忙到每个月都要更改咨询时间,那不如早点离开他。因为他的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对于他来说,可能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他无法化解的,所以他可能用一些看起来很合理的借口更改工作时间;二是一个不考虑来访者的需要而不断消失的咨询师,在专业修为上至少是有欠缺的,在人格结构内部,他也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什么叫做”来访者利益最大化”。3. 他能保护好咨询设置吗?(咨询设置是个啥东东?简单来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咨询设置就象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参考范本,也象是个界碑:当咨询的过程全部在咨询设置内进行时,那个设置就象是不存在一样。只有当咨询进程中,咨询设置被突破或是面临被突破的风险时,那个框架的意义就显示了出来。那会让咨询双方体会到发生了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个不一样,就是咨询的契机。而这个契机的概念,常常被一些不太成熟的咨询师拿来作为突破设置的借口。比如,一个在咨询室之外与自己的来访者保持某种联系的咨询师,这种生活关系很难保证他在咨询室里保持中立节制的态度,从而也就会收了来访者的钱,却帮不到来访者;或是一个借来访者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或是关系网络来帮自己解决生活事件的咨询师,很难在来访者心里建立起专业性的关系,这种已经被污染的关系,会给来访者的咨询带来很大的干扰。4. 他在工作中关注什么?你的故事还是故事背后的关系与象征?来访者来到咨询室里,他会给咨询师讲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会有潜在的功能和联系,一个成熟的咨询师,是有能力透过这些故事,去发掘故事所传递的潜在信息的;而一个不成熟的咨询师,因为动力性理解的能力不足,所以往往会在工作中与来访者的讨论只停留在故事层面上。比如,一个来访者说”这屋里有股什么怪味呀,真难闻”,味道可能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潜在的,他此时此地提到这个味道也会有他自己的心理学意义,比如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咨询师的不满,或是用谈味道逃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等。所以,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故事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这时候讲故事却很重要,故事中所传递出的与咨询师的关系更重要。5. 你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吗?心理咨询的目标,是治疗,是成长。有效的咨询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使来访者的人格越来越完善,社会功能越来越适应,而接受咨询的过程其实是充满艰辛与痛苦的。之所以说成长的过程很痛苦,是因为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一些旧的防御模式会被打破,然后重新学习建立新的防御。在意识到旧防御的不适应和新的防御建设起来之前,我们会处在一种悬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让人非常害怕和不舒服的。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安全的度过这个过程,并建立起积极有效的防御形态。所以我们说心理咨询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成长。如果一个咨询的过程中,你所感觉到的仅仅是关系上的安全、情感上的被满足,而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在咨询过程中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好象自己离开那个咨询师就没法活的话,除了要考虑那是不是激活了自己的依恋模式外,更要考虑这个咨询师是不是还没有能力带领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create_time]2022-02-15 01:29:12[/create_time]2022-03-02 01:27: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view_count]

上一篇:儿童圆桌会

下一篇:课本剧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