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强砸老人棺木

时间:2024-07-15 12:26:28编辑:奇事君

土葬和火葬的区别

火葬和土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处理方法不同:火葬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土葬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 2.推广范围不同:在中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由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 3.起源不同:有些人选择火葬是基于个人原因。但对某些人来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传统的土葬,长远考虑觉得其分解过程缓慢,有些人觉得他们比较喜欢火葬,因为其尸体能立即处理。其他看法认为火葬能作为一种简化其葬礼仪式的方法,同样可减轻人口增加而引致丧葬问题。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汉族土葬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讲究入土为安,因《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


[create_time]2022-09-05 14:30:55[/create_time]2022-09-20 14:30:55[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alue_good]老李涨知识[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5996d4d.RGWC_9rbkYsdP6h88EjYZg.jpg?time=1230&tieba_portrait_time=1230[avatar]TA获得超过41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81[view_count]

安庆强制火化的事件全过程

5月24日,大关镇旵冲村88岁的潘秀英。为了能“睡棺木”土葬,潘秀英四次喝农药自杀,后被抢救过来。近日,安徽安庆实施殡葬改革,要求从6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死亡后按规定火化。改革政策公布后,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有6位老人自杀身亡。自杀事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安庆外宣办称,媒体报道“老人自杀”一事与安庆殡葬改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殡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备有棺木数十年的老人心里无法接受;政策推行过于迅速,致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强行收缴棺木,直接刺激老人;而当地重土葬的传统习俗也令老人心结难解。昨日,安徽省民政厅回应称,禁止强制收缴棺木。专家称,对民俗文化的改革应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新京报记者张永生申志民安徽安庆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安徽安庆市强推殡葬改革,对民众家中现有棺木强行拆解,多名老人在6月1日火葬实行日前自尽。昨天,安徽省民政厅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省民政厅禁止强制收缴棺木;安庆市政府向省民政厅回应称,安庆殡葬改革政策也禁止强制收缴棺木,且在执行过程中并无强制收缴一事。但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政策出台前,安庆多地农村已大规模强行收缴村民棺木;政策出台后,也并未被严格执行,部分农村仍继续强制收缴棺木。在有着浓厚土葬风俗的安庆农村,棺木是许多老人后半辈子最重要的“财产”,强制收缴棺木令他们在心理上备受打击。在安庆市桐城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先后有6位自杀身亡的老人。其子女均称老人是为了避免6月1日后的火葬政策而自杀的。桐城大关镇旵冲村,今年88岁的潘秀英已自杀4次,但最终被救活,在其子女恳求下,村委会同意暂不收缴她的棺木。5月25日,她以含糊不清的言语向新京报记者承认,棺木是她目前活着的唯一指望。突如其来的消息在殡葬改革政策传达到村里前,关于火葬在安庆农村没有任何宣传91岁的吴正德死了。5月6日上午,在得知棺木将被收缴的消息约一个小时后,吴正德上吊身亡。吴正德是安庆市下属县级市桐城新店村数得着的高寿老人,其子吴大旺在附近中学当了多年校长,去年刚退休。今年4月初,有村民告诉吴正德,6月1日以后死,要火化了,棺材也保不住了。吴大旺劝慰说,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此前没听到过任何风声。“这不是个风声。”吕亭镇新店村的村民组长朱子玉(化名)说,4月上旬他和其他村民组长被叫到村委会开了会,村主任告诉大家,安庆市要实行殡葬改革。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朱子玉当场呆住了:“之前几十年我们这从没说过火葬的事。”新京报记者从桐城至少20个村里了解到,安庆市殡葬改革的消息基本都是4月初传达到各村的。从今年3月中旬,安庆市开始拟定这一政策,到4月初传达到村里,不过短短半个月。而且,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此前桐城关于火葬并未有任何民间宣传。朱子玉将这一消息形容为“突如其来”。5月25日,桐城吕亭镇新店村村支书杨万生称,4月1日之后,吕亭镇政府开始频频召集村干部召开关于殡葬改革的基层会议,要求加强对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新店村自此开始大力宣传。但桐城市20多个村至少30名村民证实,在他们村,进入4月后,关于殡葬改革的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但村委会却未组织任何宣传工作。只是4月中旬贴出了一份安庆市将在6月1日实行火葬的通告。“殡葬改革,99%的老百姓都支持。”杨万生一再强调,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负责任的。两次殡葬改革未果1994年和2006年安庆均试图推行殡葬改革,但都因各种原因流产虽然村民们普遍对殡葬改革感到突然,但多名安庆市的公务员表示,因为去年祭祀引发山火的事件,他们对此有心理准备。根据1994年发布的《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安庆市除岳西县外,其余各县大都在实行火葬的范围内。但安庆市火葬推行一直滞后。2006年安庆曾试图再次开展殡葬改革,还尊卑了动员大会,但最终未实施。去年5月的数据显示,安庆全市被列入火葬区的年死亡人口约为38000人,仅3500余人实行火葬,其中市辖区占了一半。关于今年安庆推行殡葬改革的原因,一名安庆市民政局官员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安庆殡葬改革“拖后腿”,政府部门“压力很大”。由于当地坟墓多建在山坡上,常因祭祀引发火情。去年年底,村民祭祀引发山林多处火灾,安庆市为此追究了20多名官员责任,林业局局长引咎辞职。前述官员称,这次火灾是当地推行殡葬改革的直接原因之一。今年3月16日,安庆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领导小组由安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晓明任组长,成员包括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市民政局长等。3月25日,安庆市就下发了通知,4月1日,启动殡葬改革,城乡居民死亡后火化。5月初,再次下发通知称,6月1日起正式实施殡葬改革。安庆市民政局同时提出,至今年底将全市平均火化率提高到50%,到2015年力争达到70%,到2016年达到80%。对此,干了30多年村组长的朱子玉说,他无法想象,在一个土葬风俗浓重的地区,外地很多年才能实现的殡葬改革目标,安庆如何能够在短短两三年之间实现。厝棺传统安庆传统不能血葬,要在野外厝放几年(厝棺),然后再葬。这个风俗全国不多见吴正德老人的棺材放在自己所住的屋子一角,用了12棵杉树做成,油了红漆,盖上塑料布。而离吴正德家20公里外的大关镇旵冲村,88岁的潘秀英的棺材则摆在床前,一睁眼就能看到。这些棺材都是十多年前做好的,当年大都花费两三千元。在84岁的新店村民施学文看来,棺材是人最后的房子,“这里的人一生劳苦,死后想睡一个风雨不透的房子,就是这棺材。”施学文说,“睡棺材”是本地上了岁数的人的统一想望。安庆当地还有一个特有的风俗,就是厝棺,意思是将棺材安置在某处暂不下葬。施学文介绍,从他记事起,在整个安庆市,尤其是桐城,就有人去世后厝棺三年甚至更久才下葬的风俗。新店村距离桐城市约20公里,田野一片油绿。山坡上的树丛下,不时可见灰白色用石棉或石材搭成的小房子,每个里面都放置一具棺木。“死后立刻下葬,叫做血葬,只有没人管的五保户才会这样。”施学文说,本地人认为,血葬对后辈兴旺不利。5月5日,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关于安庆市实施殡葬改革的情况说明》称,殡葬改革实施后,厝棺原则上由各地在今年年内妥善处置。“这个时代,谁都知道这是迷信,老人们也都知道火葬利国利民。但他们都习惯老传统了。”朱子玉说。当地村民介绍,殡葬改革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厝棺未葬的家属开始响应,“大多数厝棺都下葬了。”一刀切的政策对于是否可按年龄划分土葬,桐城市认为此举不利于殡葬改革殡葬改革在各村的推行都是从登记村民家中棺木开始的。朱子玉称,吕亭镇政府召集各村干部开会后,村里又召集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开了会,会上要求村民组长要挨家登记村民家中现有棺材,发补贴就按照登记表来,“会上说的不是村民愿意留下棺材就留下,而是,想留下棺材,就给你当场砸碎,不想留,村委会帮忙抬走。”新店村吴大旺等村民称,年轻人和大部分中年人不会在乎火葬还是土葬,但很多老人的棺材已经准备了二三十年,“能不能有个灵活的政策,或者给老人一个缓冲的时间?”5月25日,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为难地说,目前的政策的确是“一刀切”,对于是否可以按年龄划分土葬,“也考虑过,但在讨论中被否决了。如果以年龄划分,有虚岁和实岁之分。另外,年龄容易被人找关系作假。这样不利于殡葬改革。”对于政策是否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安庆市民政局未接电话,该市外宣部门则未对此作回应。4月18日是大关镇旵冲村到各家各户登记棺材的日子。当天夜里,81岁的老太太蒋秀华上吊自杀在屋后的樟树园里。蒋的孙子梅秀发告诉新京报记者,蒋秀华死前曾说,她的棺材都做了10多年了,她要睡棺材。吕亭镇陡岗村68岁的柳少莲是个媒婆,她生前性格开朗,身体健康。4月25日,柳少莲推开厨房里足有三四十斤的井盖,跳井自杀身亡。5月2日,新店村85岁的笪爱青喝下一瓶百草枯自杀身亡。旵冲村潘秀英则是多次趁着家人不备,喝下喷雾桶里的农药水。5月3日,她呕血不止,在家打了四五天吊针才好转。24日,潘秀英坐在门口,脸色灰白。她告诉新京报记者,从4月20日起,她至少喝过4次农药水。潘秀英被救活后,其家人去找村干部,村委会同意将棺材暂时保留。“现在就怕事情蔓延。”朱子玉称。潘秀英、柳少莲、蒋秀华的家人证实,老人自杀后,没有村干部或者镇里的人来过问这件事。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说,非正常死亡必须要到公安部门去备案,目前没有人去公安部门针对非正常死亡备案。5月25日,新店村村支书杨万生称,推行殡葬改革宣传过程中,极个别老人因为年龄大对政策不理解,同时认为自己年老,不能给晚辈带来什么帮助,可能是负担,于是选择寻短见,“但这只是个案。”关于个别老人想不开自杀,伍建强说,“我们目前只是听说,但是还没有得到证实。网络上看到个别类似的消息,不能全部相信。”收棺在多地的执行过程中,棺木被要求必须上缴或破坏,没有通融的空间5月5日,安庆市发布《关于安庆市实施殡葬改革的情况说明》称,对居民自行拆除和上缴棺木的,给予部分资金奖补。同时,坚决杜绝强制收缴棺木等现象的发生。但在多地的执行过程中,这一政策变成,棺木必须上缴,没有通融的空间。5月6日早晨7点多,吴大旺到新店村村委会开会。村主任通知,明天开始收缴棺木。“会很平静,参加的村民代表等没人反对,相反都非常支持。”5月25日,新店村村支书杨万生称。上午近10点,吴大旺回到家中,他告知父亲吴正德这一消息,并劝慰了一番。10点40分左右,吴正德催吴大旺回家给自己做饭。11点35分,吴大旺送饭来到父亲的院子,发现父亲在门前的樟树上上吊身亡。吴大旺说,父亲死后,没有村干部和乡镇干部来探望或者给个说法。新店村村支书杨万生称,从5月6日开始,按照市镇部署,新店村开始收缴棺木,全村4900口人有192口棺材,均已收缴,政府部门给每口棺材1000元补助。“你随便问,村民都支持,有的就是不给钱也愿意上缴。”关于棺木是上缴、破坏还是销毁,杨万生称,这根据村民个人意愿而定,有村民想留着当柴烧,就破坏后留家里;不想留,就拿走集中销毁。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说,对棺材的处置,他们要求是,“愿意留就留,愿意让政府帮忙破拆就破拆,不强制收缴。”安庆市宣传部门称,市里的要求也是不强制收缴。安徽省民政厅也强调禁止强制收缴棺木。但各级政府所说的收棺情况跟村民们反映的情况大相径庭。新店村的汪正明和胡云梅夫妇在痛哭中看着他们准备了20多年的棺材被抬走。“我的棺材是我卖一点粮食买一点木头省吃俭用准备下来的。”事情过了近20天,72岁的胡云梅还是忍不住落泪。胡云梅说,5月7日,村主任带着几个壮汉,还有派出所的人跟着,不容老两口说什么,直接抬走了棺材,给他们留下2000元钱。同村施学文和老伴也不愿上缴棺材,但村主任带人将老两口的棺材砸碎。5月25日,新店村一角,露天摆放着四五十口棺材。也有村子将破拆后的棺材堆在了河道边。强收棺木违“物权法”律师称,不管殡改制度有无棺木处置的相关规定,一旦侵犯公民私有财产,都是违法的5月8日,吕亭镇吕亭村里收棺木,村委会带的人当着83岁的郑世芳的面锯断了她的棺木。“没人问你愿意留着还是被收走。”郑的儿子胡红祠说,村干部称收缴棺木是国家政策,“我们不敢违背政策,眼睁睁看棺材被毁。老太太晕了过去。”在服安眠药自杀未遂后,5月23日凌晨,郑世芳在家里杂物间上吊身亡。日前,安庆市民政局一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会采取科学的工作措施,不会搞平坟等极端举措,但殡改工作的时间表不会改变。25日,桐城市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称,经摸底,桐城全市一共有4.6万副棺材,已经被处置(销毁)的约4.5万副,剩余800副左右棺材仍保留在居民家中,“政府部门将对家中仍存有棺材的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他随后强调,如果村镇殡葬改革做得不到位,有关官员将会受处分。5月27日,安庆外宣办主任甘震称,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部分媒体报道“老人自杀”一事与安庆殡葬改革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中国这么大,老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事情。”新京报记者追问,老人的死亡是否与推行殡葬改革方式不当有关,甘震称,他在开会,不方便沟通。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人庆认为,安庆推行火葬,一定程度上是大势所趋,但在殡葬改革前,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充分调研,考虑到改革所带来的各方面的负面隐患。李人庆称,土葬代表乡土民俗文化,对此的改革应该是渐进式的,短短一两个月的改革显然操之过急,“这需要2-5年培育观念的过程。”关于强制收缴棺木一事,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昭利称,棺木是公民的私有财产,在所有人不同意的前提下,强制收缴、破坏棺木违背“物权法”。“不管殡改制度有无棺木处置的相关规定,一旦侵犯公民私有财产,都是违法的。”

[create_time]2016-06-02 05:24:35[/create_time]2016-06-17 03:15:0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沉珂13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183f6bd.0Xdfp7KtAtNmMkKY8mo2TQ.jpg?time=3649&tieba_portrait_time=3649[avatar]TA获得超过15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view_count]

国家为什么要火葬不让土葬

法律分析:国家规定火葬不要土葬是为了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火葬比土葬节约占地面积,对一些人来说,选择火葬可能是基于环境原因。土葬是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已知来源,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防腐液里的汞、砷和甲醛都会污染地下水。而灵柩本身也是另一种已知污染来源。法律依据:《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第四条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create_time]2022-01-26 20:35:58[/create_time]2022-02-10 20:35: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青岛律师王雷[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1eb6d54b59db857d28c0f2f3b333617b.jpeg[avatar]律师[slogan]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卓越。[intro]7521[view_count]

去陈独秀墓春游日记

陈独秀墓,墓碑无语,鲜花寄怀。
  陈独秀安葬于安徽省安庆市十里乡叶家冲的一块坡地上。这是陈独秀灵柩于1947年从四川江津迁回家乡后与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2001年经保护性维修后,总面积1058.85平方米。墓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墓台两层,正方形,通高2.4米,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墓南台阶与长30米、宽6米的墓道相连接。墓的两侧,各排列32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陈独秀墓五次立碑的曲折经历
  第一次立碑:六字情深
  一般来说,人死后只立碑一次,但50多年来,陈独秀的墓碑竟换了5次。这是为什么?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于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终年63岁。陈独秀的特殊经历,引起人们对他是非功过的争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当时难以对他盖棺定论。
  陈独秀生前轰轰烈烈,死后竟无钱安葬,幸亏江津名绅邓蟾秋、邓燮康叔侄及同乡、同学、朋友的捐助,才置了四川香楠木棺材,临时厝于西门外鼎山邓燮康园地(此地后修复为衣冠冢)。当时,墓碑上刻有陈独秀生前好友欧阳竟吾写的"独秀先生之墓"6个字。这是第一块碑,碑上6个字,不含姓氏,直呼先生,体现了朋友间的一往深情。
  第二次立碑:子遂父愿
  陈独秀生前钟爱家乡安庆的独秀山,死后仍想和独秀山在一起。临终前,他嘱咐三子陈松年说:"以后回家,把我的棺木和祖母的棺木都带回去。"陈松年哭着答应了。
  1947年2月,陈松年根据父亲遗言,雇了一只浙江帮船,载了祖母、父亲两具灵柩回到了家乡安徽安庆,并将父亲葬于安庆北门叶家冲(现属十里铺),与元配夫人高晓岚合于一冢。这既遂了父亲的遗愿———因为此处与独秀山不远,同时也遂了母亲生不能与丈夫同寝,死能合冢的遗愿,可谓两全之策。
  千里移坟,笨重的墓碑不便运输,只好重新立了一块。墓碑很小,正中刻着"先考陈公乾生之墓"8个字。为什么不把"陈独秀"3个字刻上墓碑,而改陈独秀科考时用的"陈乾生"这个名字?因为在江津办理陈独秀丧事时,国民党曾暗令卫戍司令部特派得力人员亲临监视,妄图进行干扰。陈松年怕再招惹麻烦,特意在灵柩上刻上了"陈乾生"名字,因为此名知道的人很少。陈独秀墓迁回安庆后,大概也是为了墓地的安全,仍用"陈乾生"名立了个碑。这是第二块碑。
  第三次立碑:重铸"独秀"
  "文化大革命"后,陈松年带着子女去扫墓。然而,墓已不像墓了,只是荒草丛中的一小土堆,原先的墓碑也无影无踪。1979年10月,陈松年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同意和资助,以延年、乔年、松年、鹤年4个儿子的名义重修了墓地。墓,仍然是土坟,不过重立了碑,碑上没有再用"陈乾生"名,改为"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这是第3次立墓碑。
  第四次立碑:尚有顾虑
  1982年安庆市重修了墓冢。墓冢坐北朝南,四周用白石条砌了石栏,石栏外围是一条防山水的土沟。墓顶仍是土冢,未封盖。既然是市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原碑的内容就不再适用,于是,又重新立了一块墓碑。这是第4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之墓"5个字,石碑的背面仅有生卒年月,无其他字样。
  第五次立碑:还他清白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深入开展,特别是1989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档案公开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问题的史实真相大白了,强加给陈独秀的一些罪名也一个个被否定。现在,陈独秀墓已开辟为独秀园,一条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墓地。墓冢是在原墓的基础上升高扩大,用汉白玉包盖为半球形,墓基是用汉白玉铺砌的两层平台,四周有雕石栏杆,墓前有宽阔的石阶和通道,两米高的黑色花岗岩石碑十分醒目,这是第5次立碑。碑上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7个大字,此碑与上一次相比加了"先生"两字。


[create_time]2016-04-17 20:34:57[/create_time]2016-05-02 19:44:25[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4[alue_good]roger_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public.1.d162f4f.p6WFssiClCsDC31daXaUPw.jpg[avatar]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slogan]回答问题3万多个,采纳率94%。擅长教育历史类问题回答。[intro]440[view_count]

为什么要把棺材放在悬崖上?

悬棺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 悬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主要存在于福建 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等县。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 各地发现的县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悬棺的产生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其一个个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也有人以“悬棺葬之谜”作为统称。这里简略介绍一个和民俗学研究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的观念支配?就笔者寡见,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探讨过。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材都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古人的崖葬习俗,“弥高者以为至孝”,以至丧家争相挂高;元代李京《云南志略》则载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也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记有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学者便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这些看法,认为西王母是东汉以后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于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区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时期汉族社会的发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国”的;至于“图吉”、“至孝”、“尽孝”这类涵义,当是年代较晚的悬棺葬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反映了悬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但不是它原来的观念意识。 又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入手探索悬棺葬的起源。如杨军、郑从武在论述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的传说中得到较为正确的解释。僰人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里有则传说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胁时,祖先神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可见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对他们有保护作用,这是石崇拜的一种表现。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们传说的那样,是为乞求平安而把灵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头能赐嗣于己,使自己的群体人丁兴旺。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很明显,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又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入手探索悬棺葬的起源。如杨军、郑从武在论述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的传说中得到较为正确的解释。僰人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里有则传说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胁时,祖先神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可见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对他们有保护作用,这是石崇拜的一种表现。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们传说的那样,是为乞求平安而把灵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头能赐嗣于己,使自己的群体人丁兴旺。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很明显,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


[create_time]2010-07-24 16:09:47[/create_time]2010-07-27 18:45:0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25[alue_good]荷塘月色之小韵[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f21733c.S69A1ZwYLVy9QaRLf7Rg4g.jpg?time=3160&tieba_portrait_time=3160[avatar]TA获得超过7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737[view_count]

在葬礼的习俗上,城里跟农村有什么不一样?

老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直系亲属就会在他们周围守着,听他们的遗言,直到他们的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被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为老人送终就是表示他们已经做了最后的孝顺,不为老人送终往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遗憾。当老人快要病危的时候,家人会把他从卧室搬到院子里,铺一张临时的木板床,这张床有的是用临时木门卸下来的,原因是人们死在床上的民俗。灵魂将被挂在床上,不能超度。在有些地方会看是否死在木板床上,被视为子女是否符合孝道的标准。如果老人在床上吞咽下去,孩子们往往会受到批评,如果死者上面有长辈,他们死后不会被送上正厅。在很多地方,人死后,家人都会烧纸钱,叫做"烧落气纸",有些地方比较清楚,叫:"烧倒头纸。"一个人死后,他的家人应该为死者哀号,当他没有死的时候,他不能哭。死后,家人会尽快通知最近的亲属。被通知的人是第一个帮忙的。他们将帮助清理身体,更换寿衣,并把他们安置在客厅里。晚上,人们会被安排守夜,通常是由家中的长辈们负责协调、打牌和打麻将,从天黑到第二天。晚上,会有人来哀悼,拿着草纸,跪在门口,家人会向他们敬礼,烧掉纸。第二天,灵棚要盖好,门要贴上白纸,屋顶要在死前扔枕头,大儿子要披麻戴孝,穿孝服,把食物送到庙里。然后在十字路口烧纸。这一天就会进行协调安排,亲戚会负责承担账房、洗碗、端菜、抬棺材等后勤工作。"死者的直系亲属(子侄之类)将购买丧礼用品等,中午的午餐会请帮手吃饭,下午抬棺材的人会挖坟墓。丧葬乐队晚上回家,晚饭后表演,通常要到十点以上,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弹奏。深夜,或一大早,身体被火化,葬礼乐队跟着,散乱的纸钱,跨过桥,过桥放炮仗。早上火化,把骨灰放进棺材里,全家人下跪。请算出入棺材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然后在墙上贴上殡仪告示,注明死亡日期、葬礼时间和葬礼时需要避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到了那个时候,钉上棺材(钉棺时会说一些话,类似符咒),全家人跪下,哀伤的音乐。到墓地时,每个人都脱掉丧亲的衣服,抓起一把泥,扔在棺材上,穿过坟墓,扔进坟墓里。然后不要回头走回家。

[create_time]2019-09-21 15:02:30[/create_time]2019-10-04 00:00:00[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5[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4b387f.9eom2UPcdoXmPu6uOkCqfw.jpg?time=6935&tieba_portrait_time=6935[avatar]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50[view_count]

关于宣城人的传统民俗节日习惯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又叫刻纸。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在宣城市旌德县庙首镇,这样的民俗艺术还一直被保留和传承,以家住庙首老街的王木生老人手艺为最。逢年过节,或哪家有喜事儿,他们就拿起剪刀,将艳丽的红纸灵活的剪成一幅幅大家熟悉而热爱的景物,有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等。
当红艳艳的龙、凤、鸳鸯等吉祥鸟兽和“花好月圆”、“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字样贴满厅堂、窗棂、门楼,那年味儿可就十足十了。一片红中,你能深切感受到年节时的吉祥、幸福、喜庆、欢乐,那是剪纸技艺者们通过剪纸送给大家伙儿的礼物。
既是传统民俗艺术,必然有讲究的,对剪纸技艺者来说,年三十儿、大年初一不动剪刀就是规矩。据王木生老人回忆,他剪纸几十年了,从没有一年坏过规矩。他觉得,守规矩也是传统美德!


[create_time]2016-03-24 09:55:54[/create_time]2016-04-07 20:39:1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alue_good]hot_chen8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1255a6d.0vRL3KvhxFsqhr4L_vBYLA.jpg?time=3423&tieba_portrait_time=3423[avatar]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75[view_count]

关于宣城人的传统民俗节日习惯

宣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同时这里不仅旅游景点众多,特产丰富,而这里的民俗习惯,也是具备了一定的当地特色。
乌饭节:四月八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同时也是贵州、湘西一带少数民族的传统的节日。而在江南一带。更是将四月八日作为一个重要的日子。乌饭节就是宣城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四月八日的时候,宣城的当地人就会用乌叶草将糯米饭染成乌色,将染过色的米饭,称之为是乌饭。因此在四月八日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乌饭。游客如果来到宣城旅游的时候,也可以品尝一下乌饭的味道。
庙会:宣城当地也是有庙会的。每到了庙会的这几天,就会特别的热闹。在庙会上面,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家等,都会聚集到这里。而当地人也会到庙会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是观看民间的表演。虽然经历这么多年,但是庙会这一传统的民间的活动,还是没有停止。因此来到宣城旅游的游客,都会被庙会的热闹非凡而吸引。
宣城的民俗习惯还有很多。比如说当地人在端午节的时候,所包的粽子的形状与其他地方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另外就是还保留着一些江南地方的民俗等。因此宣城的民俗活动,不仅具有当地的特色,而且还具有着传统的色彩。


[create_time]2018-04-16 14:54:21[/create_time]2016-04-07 20:37:4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8[alue_good]百度网友3a9fd3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00fe85b.VFc_sITkQozCAUGJxDP7MA.jpg?time=4799&tieba_portrait_time=4799[avatar]TA获得超过59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97[view_count]

江西多地抢棺砸棺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江西是个没有存在感的省份,这一次,江西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中,江西上演惊人一幕“强棺大战”。 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 看到这个社会事件,真的是有点惊讶,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呢?人家一具棺材,按照现在的价格,再便宜也得5000到7000块钱吧,这么贵重的东西,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就给抢走了? 抢活人棺材就算了,更甚者,连死人的棺材也要抢,即便是那些已经土葬的去世之人,也会被强行重新起棺火化;再比如说,有一老人去世,正在其家属为其哭丧时,有执法队进来将棺材的老人尸体抬走,还要将其棺材销毁,官方还解释说其家属情绪平稳。 其实,这种工作方式是原始性的野蛮行径,在当代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是不可取的。 那么土葬火葬哪个更好? 有人说土葬是搞封建迷信活动,那国家为什么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为什么鼓励大家保持传统去扫墓呢?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已经扎根在老人的观念中,难道一声令下、一纸公告就能把他们几十年来的观念改变过来? 有人说,土葬污染环境,难道火葬场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有人说土葬占用耕地,难道你没有看到各地经营性的公墓都是占用的耕地吗,除了收费就是收费! 推行火葬的意图是好的,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并不是简单的迷信,这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就像有些国家和民族有天葬、树葬、海葬等风俗一样,不能粗暴地否定。 采用强硬手段推行火葬无疑缺乏对死者的敬畏和对生者的尊重,也缺乏最基本的法治观念,不值得提倡。 在历史上,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农耕社会,其实普通百姓修建墓地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土地的占用问题。 由于地域不同,很多地广人稀的地方并不存在土葬占用耕地或者影响生产的情况。 其实,要想用新的火葬文化改变老的完尸入土文化,需要用科学规划,逐步实施。 一味强行改为火葬等于把几千年“孝道”文化强行破坏了。 通过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更多年轻人的殡葬观念,同时给民众自主选择的权利才是主要的。 你家那边是土葬还是火葬呢?你支持农村人自主选择下葬方式吗?


[create_time]2022-11-05 06:08:47[/create_time]2022-11-16 09:49: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草莓你的美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255271.Izhett0VwuV-JHZDwMKi9w.jpg?time=4782&tieba_portrait_time=4782[avatar]TA获得超过772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江西多地抢棺砸棺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江西是个没有存在感的省份,这一次,江西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中,江西上演惊人一幕“强棺大战”。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看到这个社会事件,真的是有点惊讶,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呢?人家一具棺材,按照现在的价格,再便宜也得5000到7000块钱吧,这么贵重的东西,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就给抢走了?抢活人棺材就算了,更甚者,连死人的棺材也要抢,即便是那些已经土葬的去世之人,也会被强行重新起棺火化;再比如说,有一老人去世,正在其家属为其哭丧时,有执法队进来将棺材的老人尸体抬走,还要将其棺材销毁,官方还解释说其家属情绪平稳。其实,这种工作方式是原始性的野蛮行径,在当代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是不可取的。那么土葬火葬哪个更好?有人说土葬是搞封建迷信活动,那国家为什么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为什么鼓励大家保持传统去扫墓呢?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已经扎根在老人的观念中,难道一声令下、一纸公告就能把他们几十年来的观念改变过来?有人说,土葬污染环境,难道火葬场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有人说土葬占用耕地,难道你没有看到各地经营性的公墓都是占用的耕地吗,除了收费就是收费!推行火葬的意图是好的,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并不是简单的迷信,这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就像有些国家和民族有天葬、树葬、海葬等风俗一样,不能粗暴地否定。采用强硬手段推行火葬无疑缺乏对死者的敬畏和对生者的尊重,也缺乏最基本的法治观念,不值得提倡。在历史上,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农耕社会,其实普通百姓修建墓地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土地的占用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很多地广人稀的地方并不存在土葬占用耕地或者影响生产的情况。其实,要想用新的火葬文化改变老的完尸入土文化,需要用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一味强行改为火葬等于把几千年“孝道”文化强行破坏了。通过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更多年轻人的殡葬观念,同时给民众自主选择的权利才是主要的。你家那边是土葬还是火葬呢?你支持农村人自主选择下葬方式吗?

[create_time]2018-07-31 12:22:58[/create_time]2018-08-15 12:20:31[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661[alue_good]李雪悦悦[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d5f74b9.6Lg1UR4ZYoPTBurGTUEOoA.jpg?time=7704&tieba_portrait_time=7704[avatar]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402[view_count]

安庆丘基风俗是怎样形成的 亲人去世后棺椁放在地面上,至少三年以后方才下葬的风俗是怎样产生的?

不是至少,是放三年才能入土!到第三年的大寒时才重新入土下葬!重新下葬时头一天把“丘子”外面的稻草扒开,把棺材抬出来,在路上放上两条长板凳,把棺材抬到板凳上架起来,在棺材底下放一个火盆,在火盆里烧纸!棺材会在那里放一夜,第二天才重新选一个新下葬地址(不能葬在原位置),请“山人”(道士或半道士)用罗盘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以及生前住家位置,选好坟墓方向,然后开挖墓穴,挖好后好像用火烘烤一下墓穴去除湿气和邪气,再撒一些生石灰在里面,最后才放棺材进去,覆土盖上,再磊个坟丘,坟丘一头大来一头小,头部大脚后小,坟丘头部顶上再加个坟帽(挖的两块土块,倒扣在一起)!

为什么是三年?主要是要守孝三年,守孝三年内家里不准办喜事(就是不准婚、嫁),否则视为不孝,会遭人吐弃!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们不想那么快就把刚逝去的亲人埋入土中,希望他们能起死回生!


[create_time]2013-01-16 11:58:36[/create_time]2013-01-31 11:43:36[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5[alue_good]舒龙Loong[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1186648.1ob3TKoPjzWAqXpMQUJ6Iw.jpg?time=3716&tieba_portrait_time=3716[avatar]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37[view_count]

上一篇:土元养殖技术视频

下一篇:兔八哥方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