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遭人泼墨

时间:2024-07-10 09:24:16编辑:奇事君

918事变观后感怎么写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本片介绍了“九一八”纪念馆收集的资料图片。一幅幅图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有一幅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害中国人民。通过解说,我还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他们制造许多伪证,说中国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向中国挑衅,无能的清政府竟签定了丧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不罢休,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攻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读后感?

写作思路:九一八事变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xxx》有感,为副标题。也可直接写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扩展资料:九一八事变残历碑,辽宁沈阳柳条湖原北大营旧址内。1931年9月18日夜, 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进而占领东北全境,使我3000万东北父老沦为亡国奴,颠沛流离,饱受凌辱。为使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不忘国耻,应广大人民的要求特建此碑,并于1991年9月18日落成。碑高18米,由混凝土灌铸,花岗石贴面,外形呈一部翻开的残破台历形,其左侧深深地刻着事变发生的简要经过,右侧是事变发生的年月日和累累弹痕构成的骷髅。下方呈空心,辟为纪念馆,展室陈列着有关事变的历史资料和文物600多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

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

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阵亡官兵的场所,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原名“东京招魂社”,是明治天皇为祭祀“戊辰之役”(1868年初推翻旧幕府、建立明治新政府的国内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于明治二年(1869年)6月建立的。明治十二年(1879年),明治天皇将其更名为靖国神社。 据神社当局解释,“靖”与“安”同义,“靖国”意为“使国家平安,永享和平”。现在,里面合祀着246.65万余所谓“英灵”。其中包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国内历次战争中的死者,更多的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和大东亚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者,也包括东条英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战犯。他们被视为“为国捐躯的人”。 日本供奉的所谓靖国神社无非就是历史上为国家卖命之人的牌位,日本历届政府都有众多政客去参拜,这种行为受到来自中国等其他曾受日本侵略者伤害的国家的强烈谴责。日本政界之所以对参拜靖国神社乐此不疲,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缩影。历史上的日本曾经在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驱使之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在某些日本人心中,这种“传统”的主义和思想曾经代表着其显赫的地位。中国人常将日本社会中拥有军国主义思想的人称作右翼势力,这些所谓的右翼势力大多对参拜靖国神社欣然接受。而在日本政界中,这种右翼势力对于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异常重视。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复活思想驱使着其对军国主义之魂的崇拜。 第二,否认侵略,美化其对外的侵略战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曾在二战时犯下的滔天罪行,始终受到国际社会上诸多国家的谴责。作为曾经的被害国,我们必须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众,将这段历史的真相在国际社会中还原。同时,我们也将牢牢记住这段血的教训。 第三,参拜靖国神社,获得日本国内极右翼势力的支持。他们一般都是军国主义的推崇者,是对日本侵略历史的掩盖者。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期的十几名甲级战犯,对靖国神社的参拜实质上就是对军国主义的推崇,实质上就是承认了这些战犯对日本社会是“有价值的”。政客的这种做法自然会得到日本社会中极右翼势力的支持。 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在中国人眼里是不能认可的,中日之间的历史观差距一直左右着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

参拜靖国神社是什么意思?

参拜靖国神社意味着对侵略的认可和军国主义的认同。 198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和其它内阁大臣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此举引起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对。中国和韩国政府谴责此举伤害亚洲人民的感情,予以严正批判。中曾根康弘之后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未再参拜。从此,靖国神社问题就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外交问题。靖国神社的作用: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中日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1945年,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指的是什么?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的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靖国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创建的东京招魂社,目的纪念戊辰战争中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此后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二战结束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独立宗教法人。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为部分日本政客拉拢选民、展示右翼思想的“个人秀”。日本政客的数次参拜破坏了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2015年4月21日起,日本靖国神社举行为期三天的例行春季大祭活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供奉“真榊”祭品。扩展资料:设立过程:明治2年(1869年),幕府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函馆陷落,戊辰战争结束。明治2年(1869年),东京招魂社落成,以纪念戊辰战争中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明治7年(1874年),明治天皇首次前往东京招魂社拜祭。明治12年(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社格为别格官币社。别格官币社是祭祀皇室功臣的神社,待遇仅次于祭祀皇族的神社(官币社),加上明治天皇的亲自参拜,靖国神社处于特殊地位。明治27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大正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正8年(1919年),靖国神社创建50周年纪念,大正天皇、皇太子裕仁亲王前往拜祭。昭和7年4月(1932年),临时大祭,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 昭和16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昭和20年8月(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昭和20年11月,临时大祭,昭和天皇前往拜祭。昭和20年12月,随着国家神道的废除,靖国神社成为独立宗教法人。昭和27年(1952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昭和44年(1969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 昭和50年(1975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国神社

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把人类的学习分为八个层次:一是信号学习。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无论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二是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它只涉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三是连锁学习。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 学习。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是言语的。四是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五是辨别学习。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六是概念学习。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七是原理(规则)学习。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例如,从 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八是解决问题学习。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扩展资料:一、学习结果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一是言语信息。加涅认为,这是一种学习者表述观念的能力。之所以称为"言语信息",是因为"信息是言语的,或者说得比较明确些,信息是可以表达的"。二是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使利用符号成为可能的能力咱例如,读写算是低年级儿童所学习的利用符号的基本种类,随着学习的进展,他们就会以比较复杂的方式来利用符号。智慧技能并不是单一形式,它有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四层次: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三是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用来调节他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认知策略可以应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四是运动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学习由许多有组织者的肌肉运动所形成的综合活动的能力。运动技能不是指个别的动作,而是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五是态度。加涅认为,这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在他看来,人的行动是受态度影响的,但态度又是人的动作的结果。二、学习过程每一类学习中都蕴藏着前一类的学习。在加涅看来,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习阶段构成的。他把学习过程依次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领会阶段:也称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回忆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操作阶段:也叫作业阶段。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涅

上一篇:91卡

下一篇:90后当浙大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