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签赴美生子以后在国内换护照会被拒签吗
拒签率很高。
在中国换护照,那是申请人允许大使馆调用美国人口署资料,那么就没法隐私保护,父母的护照信息都会被大使馆记录在册了,下一次父母去申请旅游签证,大使馆看到他们有一个美国孩子,这是非常明显的移民倾向,怕他们去的再不回来,拒签几率非常高。
看看大使馆的公民服务这块,公民不满16更换周岁护照需要父母双方的书面同意,16周岁后则不需要,这样的话,美宝一旦满16周岁,后面护照在中国更换,就不会再影响父母了。
美国探亲签证两次被拒签怎么办,请专家分析
被拒签后您可以在去签,关键要看您约束力是否比上次有所增强,如果约束力相对于上次增加了,随时都可以再签的。如果您什么都不改变,也就是约束力相对于上次没有任何改变,就算再过10年去签,结果还是要被拒签的,所以被拒签后什么时候可以再进去签和时间没有关系,主要看您的约束力是否比上次有所增加。只要增加了立即就可以马上再签。所以多次拒签并不可怕,拒签2次和拒签5次没有任何区别,拒签后只要您约束力比上一次大大提升了,完全可以通过的,不是像网上说的拒签几次就不可能了。拒签只是代表您哪个历史阶段约束力达不到使馆的要求,就像我们考托福,满分100,及格60,您上次拒签是因为您的约束力没有达到使馆的最低及格线60分而已,哪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约束力,提高自己约束力的分值,只要约束力分值提升了,那通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美国为什么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
原因: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禁止与中国进行此类合作以及对“中国太空项目与军方关系密切”的担忧。中国现在正将其太空计划国际化,为有意参加天宫二号任务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从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发射月球探测车。此外,中国计划于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施世界首次到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月球背面采样任务。扩展资料国际空间站是一项由六个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也指运行于距离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的该计划发射的航空器。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国际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表面相同,可载6人。据不同渠道和媒体披露的消息,中国曾经提出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但是遭到美国的拒绝。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禁止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 但挡不了进军太空
当初我国的哪些科学家被美国阻止回国为国家做贡献?
钱学森,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A. Kimbal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中国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钱学森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故事
★钱学森回国故事(短篇):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听到了激动人心的喜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位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专家,决定放弃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疯狂反共、迫害进步人士的逆流。钱学森上了美国特务机关的黑名单,受到不断的迫害。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一九五五年,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斗争,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回国故事(中篇):
钱学森是在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他成了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在“二战”期间,他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程,是美国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他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升起,新中国成立了。过了5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欢度佳节,他们边赏月边倾诉情怀,深为祖国的新生而欢欣,并对祖国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憧憬。就在此时,钱学森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不久,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在国内也利用反动的麦卡锡法,掀起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反共逆流,这股逆流也波及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由于学院马列主义小组书记威因鲍姆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落到钱学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理由是他与威因鲍姆有朋友关系,并指控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非法入境。这些无端的指控均被钱学森一一驳回。但是,钱学森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以探亲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国。他会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时,向金布尔严正声明他要立即动身回国。他说:“我宁愿回中国老家去,也不愿在受人怀疑的情况下继续留居美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说:“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所以当钱学森一走出他的办公室,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
毫不知情的钱学森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办理好回国手续,买好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搬运公司装运。然而,就在他们举家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也就是 1950年8月23日午夜 ,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全家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这样,钱学森被迫回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此后,联邦调查局派人监视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
1950年9月6日 ,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他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种种折磨。钱学森曾回忆说:“在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减轻 30磅 。晚上特务每隔1小时就来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钱学森无端被拘留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师生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以及一些美国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为他找辩护律师,还募集1.5万美元保释金把钱学森保释了出来。此后,钱学森继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他所居住的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钱学森挚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炽热。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
此时,有国不能归的钱学森,在这5年间并没有停止他献身的科学事业。由于美国政府阻止他离开美国的理由之一,是因为他研究的火箭技术与国防有关。当钱学森知道这一点后,就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作为研究方向,以利于消除回国的障碍。实际上,工程控制论与生产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运用等国防建设课题都密切相关,只不过当时美国当局没有认识到这点罢了。
钱学森返回祖国的斗争,得到祖国的关怀和支持。钱学森在美国受到迫害和诬陷的消息使新中国震惊了,国内科学界的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也极为关注,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钱学森。
正当钱学森要求回国的意愿遭到美国的无理阻拦时,中国也扣留着一批美国人。其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军事人员。 1954年4月26日 印度支那国际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开始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接触。在接触中,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科学家钱学森。1954年4月,美、英、法、中、苏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谈判中首先要联系中国留美科学家钱学森等被扣留的问题。为了掌握主动权,周恩来指示中国代表团发言人黄华发表谈话,要求美国政府归还扣留的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并且暗示中国愿意就扣押美方人员问题与美国直接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只得同意与中国代表进行直接谈判。
经过周恩来的批准,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于 6月5日 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给他们回国的机会。为了表示诚意,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 6月15日 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大度地作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然而,中方的这一正当要求被美方无理拒绝。 7月21日 ,日内瓦会议闭幕,为了不使沟通渠道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 7月22日起 ,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中国政府为进一步表达与美方会谈的诚意,决定先释放四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中国作出高姿态,最终是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可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人却耍赖了。美国代表约翰逊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真实理由为由,不肯答应释放钱学森回国。
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焦急万分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信中的署名就是“钱学森”。原来钱学森为了摆脱特务的监视,把信写在了一张小香烟纸上,夹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后辗转带给了陈叔通。信中钱学森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陈叔通将信亲手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阅后大喜:“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他当即做出周密部署,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谈判的王炳南,并指示:“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王炳南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在 8月1日 中美大使级会谈一开始就率先发言。他对约翰逊说:“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 7月31日 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美国飞行员。他们已于 7月31日 离开北京,估计 8月4日 即可到达香港。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能对我们的会谈起到积极的影响。”可约翰逊还是老调重弹——“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王炳南于是亮出了钱学森给陈叔通的信件,理直气壮地给约翰逊正面驳斥:“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公开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 家钱学森 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在事实面前,约翰逊哑口无言。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8月4日 ,钱学森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1995年10月8日 从美国回到广州时,钱学森对接待他的中国旅行社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邓稼先和钱学森回国时,遭到了怎样的困难?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来了。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过了5天就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欢度这一佳节,他们边赏月边倾诉情怀,深为祖国的新生而欢欣,并对祖国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憧憬。就在此时,钱学森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正当此时,朝鲜大地燃起了战争的烽火。作为挑起这场战争的美帝国主义,在它的国内,正在掀起一股疯狂反共的政治逆流,几乎每天都发生对大学和其他机构的人员进行审查和威胁性审查的事件。这股逆流毫无例外,也波及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由于学院马列主义小组书记威因鲍姆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落到钱学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理由是他与威因鲍姆有朋友关系,并指控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非法入境。这些无端的指控均被钱学森一一驳回。但是,钱学森已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以探亲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国,准备一去不返。他会见主管他的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向金布尔严正声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叫嚷什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所以当钱学森一走出他的办公室,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
不知情的钱学森,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办理好回国手续,买好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们举家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也就是1950年8月23日午夜,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全家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
钱学森被迫回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联邦调查局派人监视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事情远非如此,9月6日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
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种种折磨。钱学森曾回忆说:“在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减轻30磅。晚上特务每隔1小时就来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
钱学森无端被拘留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师生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以及一些美国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为他找辩护律师,还募集1.5万美元保释金把钱学森保释出来。
从此,钱学森继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他所居住的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钱学森挚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炽热。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离开美国回国的要求。
有国不能归的钱学森,在那5年间他没有停止钻研他所热爱和献身的科学事业。当时,美国政府阻止他离开美国,是因为他研究的火箭技术与祖国的国防建设有关,想通过滞留他来阻拦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当钱学森知道这点后,感到万分气愤。于是,他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新专业进行研究,以利于消除回国的障碍。经过努力,于1954年用英文写出30多万字的《工程控制论》。实际上,工程控制论与生产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运用、与国防建设都密切相关,只不过当时美国当局没有认识到这点就是了。
钱学森返回祖国的斗争,也得到祖国的关怀和支持。1954年4月26日,印度支那国际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开始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接触。在接触中,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科学家钱学森。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特务监视,在寄给在比利时亲戚的信中,夹带了一封书写在香烟纸上、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回国。陈叔通先生收到信的当天,就把它送到周恩来总理手里。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王炳南大使按照周总理的授意,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与美方交涉,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离美回国。
1955年,钱学森被允许可以回国了。他拿着一本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冯·卡门翻了翻感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他激动极了。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幼儿终于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驶向地处东方的祖国。
中国拒绝美国进驻空间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快要进入退役期的空间站,所以各个国家都开始在中国空间站申请科研项目。中国在没有自己的空间站时,也申请过国际空间站的一些科学项目,但是被美国拒绝掉了。现在国际空间站频频出现漏气现象,已经进入了退役的倒计时,国际空间站的人员也开始申请离开国际空间站,所以现在中国空间站成了香饽饽。很多国家都申请了中国空间站的科研项目,其中也有美国的团队,但是被中国拒绝了。中国拒绝美国进驻空间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科研项目没有达到进入的标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中国拒绝美国进驻空间站,背后的主要原因。一、进驻中国空间站的标准其实进驻中国空间站的标准并没有那么高,只要达到了中国制定的技术标准,对实验项目有积极的意义就可以进驻到中国空间站的项目。印度等国家都成功的申请到了进驻空间站的资格,所以美国需要自己在自身找原因,达到标准之后,我们是欢迎任何一个国家的项目来申请的。二、空间站的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外太空的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因为想要建设一个外太空的空间站是非常耗费人力和财力的。在我国的空间站之前,外太空只有一个国际空间站在运行,直到国际空间站到处漏气也没有从新制作新的国际空间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空间站的资源的珍贵,所以必须要谨慎的使用,拒绝像美国申请的这种技术不达标的项目。三、中国空间站的要求由中国做主在国际空间站的项目申请上,美国和俄罗斯等欧美大国才有话语权。因为国际空间站是他们共同建设起来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是没有错的。而现在,中国空间站也要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军事航天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战争引向了外层空间,给国际安全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的方式。发展和加强军事航天手段,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高技术战争呼唤着军事航天手段 1.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 近年来,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作战理论、革命性的高技术兵器和新一代高质量人才的涌现。从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来看,当今的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部队一般强调分散部署,快速机动,形成局部火力优势,力求在战术上迅速攻击,战役上连续打击,战略上寻求速决,得手后马上转移,战争节奏加快。第二,以精确制导、隐身武器和高爆弹药为中心的常规兵器,技术含量高,可以进行远程进攻和准确打击,对物质和人员的毁伤能力强。第三,高技术战争的战场在宽正向、大纵深、多高度三维空间的基础上,贯穿进电磁场而成为“四维空间”,战争已发展成集海、陆、空、天、电磁的一体战;参战军兵种多,相互之间的协同空前重要。第四,高技术战争相当激烈,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和消耗量明显增大,比如仅42天的海湾战争,就消耗了近700亿美元;而且战争对侦察、预警、通信、气象、测绘等支持、保障能力也提出了全方位要求,使作战保障更加复杂。第五,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的斗争空前激烈,它不仅已成为夺取制空和制海权的基本手段,贯穿战争始终,而且有独立达成战争目的之势,也使指挥控制更加困难。 2.高技术战争的信息需求 综合分析上述特点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空前依赖于各种信息。要想在这种战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在平时详细查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战时及时监视和掌握战场内外的有关动向。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1)要查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战略目标的分布,军事设施的配置,兵力、兵器的部署等,从而为判断军事态势和评估对方的综合能力等提供战略情报,做到有备无患; (2)要跟踪、核查有关国家武器的发展应用和兵力部署变动等情况,提供有关国际条约和多边、双边条约执行情况的情报; (3)要监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军事行为,发现和查证战争征侯,提供针对本国的战争企图、战争行动和突然袭击等军事战略动向方面的情报,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4)实施战场侦察,监视敌方有关目标,查明己方武器的打击效果,提供作战指挥和战略袭击武器作战所需情报; (5)将战略、战术信息实时或近实时地传输给有关决策者,以实施及时、准确的指挥和控制,适应高技术战争节奏快的特点; (6)揭露敌方的隐蔽和伪装,并检验己方隐蔽、伪装的逼真性; (7)对有关地区风、云、雨、雾等天气作出准确的实测、处理和预报,为部队行动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8)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电磁信号进行截收、分析和处理,具有一定的信息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中应对自如,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 3.军事航天为高技术战争提供了新手段 侦察、监视、测绘、气象、通信等卫星系统的研制成功,可以为高技术战争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战略、战术信息,使上述军事信息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且正向高水平发展。以美国的锁眼照相侦察卫星为例,它每天数次飞越地球同一地区的上空,能日夜拍摄军事设施、军队行动和其它目标的高清晰度照片,可从300公里高空提供战场图像,其分辨率达到0.1米,可准确地辨别火炮、导弹、坦克、车辆、机尝阵地、营房,甚至单个士兵,曾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种侦察技术还在不断提高,照片的分辨率有望达到厘米级,届时甚至可以看清人员的五官和装备上的按钮,使获取的情报真正达到战术级别。可以说,侦察监视、导航定位、观测预警、通信、气象、资源探测等军事航天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战争提供了“耳目”和“神经”,使高技术战争的战场日益透明。不仅如此,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太空站的建立,卫星捕获技术的试验成功,等等,正为现代战争提供灵活、有力的“手”和“足”,使攻防兼备的高水平“天战”成为现实。二、世界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特点由于国家安全是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几个主要大国都非常重视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从世界军事航天的开发和应用来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各国普遍重视,资金投入大。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投资发展航天技术,其航天经费总额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各种航天技术成果,并尽可能将这些成果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以1992年情况为例,美国航天经费为351.1亿美元,其中国防部用于军用航天的经费为213亿美元,占总额的61%;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该年度仍投入航天经费70亿美元,其中13亿美元用于军用航天计划,占18.6%;欧空局的14个成员国1992年航天总投资为58.7亿美元,其中有约10亿美元用于军事航天计划,占总额的17%。值得指出的是,亚太地区的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是航天大户。光是1997年世界各国送入轨道的146颗各种航天器中,属于这4个国家的就有124颗,约占90%,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二,技术上重视合作,使用上力求自主。各国航天技术的开发先后不同,资金投入有别,技术水平各异,因此在军事航天手段的发展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租用、引进、合作开发与自行研制相结合的方针,并强调与其它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目前,美德印之间、美印之间、美俄之间、美法之间、英法德之间、法德意西之间、俄印之间等,都达成了一系列军事航天技术合作协议,以发展对己有用的军事航天技术。由于军事航天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在航天技术运用上,各国大都强调独立自主。例如,德国为了摆脱对美国空间军事侦察手段长达1/4世纪的依赖,“希望欧洲在全球性空间军事侦察领域承担更大的责任”,曾决定与法、意、西等国联合研制光学和雷达侦察卫星,其实质就是为增强德国以及欧洲在战略侦察领域的自主性。英国也将建成新一代自主的先进军用通信卫星系统,以为本国部队提供更加完善的战略、技术通信服务。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