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是什么样子的
地震云的样子如下图所示:并无指定的形状,但多数为划过长空的一丝轻云,大量小卷云则占小数。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地震云的形成原因1、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2、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
地震和云彩有关系吗?
1663年,《德隆县志》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久而不散,势必地震?”可见300多年以前,我国古人就将云和地震联系在一起了?那么,地震云真的能预报地震吗?请看下面的事例:1978年3月6日,日本国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朗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他指着北方天空里的一缕云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将会有一次影响日本广大地区的强烈地震?”就在第二天,靠近日本的大海里果然发生了一次7.0级地震?也是利用地震云预报这次地震的还有我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家吕大炯?他在1978年3月3日早晨,于北京中关村上空也观测到了条带状云彩,再根据地应力和地电异常的情况,预报了震中将发生在地震云垂线所指的方向,即日本海之中,其预报时间和地震发生时间仅差48分钟,其准确度令人惊叹?1978年4月8日,吕大炯在北京通县又观察到地震云,做出了“4月12日在阿留申群岛附近将发生地震”的预报,结果4月12日在阿留申群岛以东的阿拉斯加地区果然发生了7.0级地震?1979年7月4日凌晨五六时左右,住在北京饭店一套高级客房的日本奈良市市长健田忠三朗忽然发现天上东南方向横亘了一条较长的白色条带状的云带,这位业余地震云研究者立即通告中国有关方面,作出了近期将要发生地震,但北京不会受其影响的预报?与此同时,在日本的一些地震云研究者在不同的地点也观测到地震云,而地震云垂线的交点正交会在我国傈阳地区?一连几天,我国各地的地震观测站测到的地电?电磁都发生强烈异常现象,有些中国的地震工作者在7月2日?4日?5日也都观测到长条状云带……7月9日晚,江苏傈阳果然发生了6级地震?那么,以上这些事例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如果不是,那么地震与天上的云彩有什么关系呢?地震云与普通云彩又有什么区别呢?地震云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史料记载及人们的观察,地震云多星带状,似龙,似蛇,或似草绳,或呈辐射状?肋骨状?其颜色有白色?灰色?铁灰?橘黄?橙红等?关于地震云的成因,人们做了种种推测:日本九州大学真锅大党认为:由于地震之前地热的增高,加热空气,使之上升扩散到同温层,在1000米高空形成细长的稻草绳状的云带?但是持否定意见的科学家认为同温层的高度至少在1万米以上,一般上升气流不易达到,而且强烈对流上升的气流一般是蘑菇状云彩,不可能沿水平展开成长条状,也无法解释地震云的垂线方向能指示震中的道理?而我国的吕大炯等人认为:由于断裂带产生热量,可以以超高频或红外辐射的形式来加热上空的空气微粒,形成条带状地震云?由于断裂带大多垂直于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所以,由此产生的条带状云也是垂直于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的?尽管这种解释比真锅大党较为完善,但仍有很大的臆想性,因为至今尚未获得确切的数据,如断裂带上应力在震前究竟增加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才会产生地震云等?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断裂带中可能会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溢出,或者震源在震前形成的静电场使得高空形成条带状地震云……这些推测还都是一种假说,有待证实?人们期待着这些谜能早日揭开,对地震这一灾害能防患于未然?
地震云是什么样子的?
地震云与发生地震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根据记录,出现地震云后大多是1-7天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多。问题是,你看到的未必就是地震云。现在很多人由于不懂得分辨,往往将非常普通的高层云看成是地震云。相关说明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网状(鱼鳞状)、波状(肋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出现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而高积云、层积云,包括其它被疑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科学分类云的分类中都有其对应的属种,其成因也有科学解释,并不能用以预测地震。很多人觉得这些云“怪异”,是因为他们很少抬头看云;对于气象专业的观测人员来说,这些“怪异”的云并不怪异,也不罕见。
地震云与地震有什么关系?
1976年7月27日傍晚,远在日本本洲大偶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的云彩,并用相机拍摄下来。经研究,这条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发生地震的前兆云。1977年12月20日中午前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吕大炯先生在北京密云水库附近的山坡上,从正南方向观测到一条仰角较低东西走向呈灰白色的带状云。吕大炯先生又发现近两日来,基岩电与基岩应变都发生突跳,经过计算,吕大炯先生发布了在日本、阿留申群岛一带,可能于当日21时25分前后发生6.0±0.5级的地震,在次日5时35分前后发生6.8±0.5级地震的预报。结果预报正确,在日本小笠原一带,当日16时56分发生5.8级地震,次日9时6分发生6.5级地震。很可能,这种地震云不单单是地震的预兆云,而且是直接导致地震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异常的长条状地震云,极可能是在地内强电场的感应下,聚集形成的某种符号的电荷占优势的等离子体云,这种外形似稻草绳状的带状云极可能充当了地内电场电路中的导线,将电离层等离子体向震区另一种符号的电荷占优势的地内电场输送,成为地内正负电荷发生复合放能的“导火索”。地震云
地震和云彩有什么关系?
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异常的带状云,好似把天空分成两半。此怪云被当时奈良市的市长看见了。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区真的发生了大地震。市长把这种带状、草绳状或宛如长蛇的怪云,称为地震云。认为地震云在天空突然出现后,几天内就会发生地震。市长的论断,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气象学家的支持。1978年1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市长在奈良市商工会议所五楼礼堂讲话时,突然看到窗外天空中飘动着,一条细长的由西南伸向东北方向的红云,他立即停止讲演,向参加会议的大约300多人宣布:那就是地震云!云的上浮力量很大,正要突破其他云层。地震云有时呈白色,有时呈黑色,这次因为发生在黄昏,所以呈红色。他估计在两三天内将发生相当大的地震。结果,第三天在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的大岛近海发生了7级地震。
地震云的形成与地震有什么关系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现在西方和日本学术界对地震云抱有不可信与伪科学的态度。毕竟现在还没有找到地壳运动与短时间气象变化相关联的理论证据。只有中国、日本、印尼等还有较多民间爱好者对它进行探索。
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头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地震云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地震云核辐射说
我们知道,早期核物理学家使用云室(cloud chamber)探测核辐射,利用纯净的蒸气绝热膨胀,温度降低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带电粒子射入,在经过的路径产生离子,过饱和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小液滴,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可通过照相拍摄下来。
地球的大气,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简陋的云室,当地球内部产生辐射时,大量穿透力极强的离子穿过地壳进入大气,在适宜的条件情况下,水滴沿辐射轨迹凝聚成云,这就是所谓的“地震云”。这个假说出叫“地震的核爆炸假说”。
地震云氡气成因说
正常存在于地层中的由多种带电荷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受板块运动的挤压下,其正常释放到大气中的数量会在板块应力累积和地应力突变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大气层中与游离水分子产生宏观的云室效应,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云,地震云实际上是地氡的释放轨迹。地氡是地震常规检测的指标元素。
由多种带电的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的氡气具备云室效应和地震前氡气的突变都是实测证明了的,地震云是由有板块运动导致的氡气过量集中释放,在大气中和游离的水分子形成宏观的云彩(云室效应),所以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是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是经得起验证的理论。
云彩能预报地震吗?
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开始的事,其中中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十几个,日本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个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1948年日本福井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相应有地震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地震云既可以在地震前出现,也可以在地震之后出现。通常我们把地震前出现的地震云叫“前兆云”或“震前云”,把地震后出现的地震云叫“震后云”。震前云与震后云都具有地震云的形态,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震前云的结构厚实、有力度;震后云的结构松散、无力度,给人的感觉是有形无实,即有地震云的外形,但没有震前云的力度。震前云多出现在高空,震后云多出现在低空。当我们看见地震云时,首先要识别它是震前云还是震后云。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地震时,就在7月27日傍晚,远在日本九州大隅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的云彩,并用相机拍摄下来。经研究,这条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发生地震的前兆云。1977年12月20日中午前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吕大炯先生在北京密云水库附近的山坡上,从正南方向观测到一条仰角较低、东西走向、呈灰白色的带状云。他又发现近两日来,基岩电与基岩应变都发生突跳,经过计算,他发布了在日本、阿留申一带可能于当日21时25分前后发生6.0±0.5级的地震,以及在次日5时35分前后发生6.8±0.5级地震的预报。结果预报正确,在日本小笠原一带,当日16时56分发生5.8级地震,次日9时6分发生6.5级地震。据推论,这种地震云很可能不单单是地震预兆云,更是直接导致地震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异常的长条状地震云极可能是在地内强电场的感应下聚集形成的某种符号的电荷占优势的等离子体云。这种外形似稻草绳状的带状云极可能充当了地内电场电路中的导线,将电离层等离子体向震区另一种符号的电荷占优势的地内电场输送,成为地内正负电荷发生复合放能的“导火索”。1978年3月6日,日本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他指着北方天空的一缕云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将会有一次影响日本广大地区的强烈地震。”就在第三天,靠近日本的大海里果然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利用地震云来预报地震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于这种方法观察方便、无须任何设备,所以不仅受到专业地震工作者的重视,一些业余爱好者也都跃跃欲试,想验证一下这种方法的正确程度。
为什么云彩能预报地震?
1978年3月6日,日本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他指着北方天空的一缕云说:“这就是地震云,不久将会有一次影响日本广大地区的强烈地震。”就在第二天,靠近日本的大海里果然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利用地震云来预报地震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由于这种方法观察方便,无需任何设备,所以不仅受到专业地震工作者的重视,一些业余爱好者也都跃跃欲试,想验证一下这种方法的正确程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键田忠三郎也遇到了挑战。日本有一个“地震预报联络委员会东海地区判断会”,是日本地震预报的最高权威机关,该会的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只能在社会上引起混乱,没有任何科学价值。东京大学教授荻原尊礼认为,这种方法中讲的地震云纯属巧合。连日本气象厅主管地震问题的专家也说键田忠三郎统计的地震,有的远离日本本土,有的发生在海底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其前兆不可能在日本本土上空的大气层中有反映。地震云是出现于天空的云彩,为什么有的人能从普通的云彩里发现与地震有关的地震云?什么形状的云彩与地震有关呢?我国地震研究工作者发现,地震云颜色复杂,多呈复合色,一般有铁灰、桔黄、橙红等。地震云多出现在凌晨或傍晚,分布方向与震中垂直,有的人根据这个规律曾经成功地预报了地震的震中位置。我国地震学者吕大炯汇总了一定范围内的地震云,并制成了地震云分布图,在这张分布图上,他确定了地震云垂线交汇点的地面投影位置,并认定这里是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带。我国20世纪70年代地震研究的实践证实了吕大炯的推测。吕大炯还认为,这种地震云在时间上既可以和近期地震相对应,也可以和远期地震活动相对应。在空间上,既可以和近距离的地震相对应,也可以和远距离的地震相对应。例如太平洋彼岸的墨西哥8级地震和西半球的亚速尔群岛地震,都影响到了北京地区的大气层,有人在几天以前就观察到了云彩的异常变化。除了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外,还有一种地震云呈辐射状。这种云从某一点向外呈指状辐射,它主要出现在早晨和傍晚,由于霞光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颜色,云的辐射中心多位于震中的上空,因此从邻近地区常常看不到它的全貌,而只看到几条向中心汇聚的指条状云。这种地震云可能主要与近距离的地震有关。还有一种云,地震学家给它取名为肋骨状云。这种云像是一些排列整齐的肋骨,沿一方向呈宽带状分布。它可能是长蛇状云的“宽化”,很可能是由于同时来自大致相同方向的两次地震共同激发的结果。
北京地理概况有哪些?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之一,简称京,位于华北地区,面积1.680万平方公里,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燕山、太行山山地。北温带亚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9℃~4℃,7月约25℃。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左右。主要有汉、回、满、蒙古等民族。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70万年前北京猿人即生活于周口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建于蓟,辽南京、金中都均在此地区,元、明、清三代北京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皇家宫庭、园囿、朝坛及宗教建筑遍布,且大多保存完好。更兼长城丽,古运河以此为北端,故文物古迹荟萃是北京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40多年来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北京是了解新中国的窗口。北京亦不乏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湖泊不一而足。因此,北京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按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北京将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诚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下辖10个区、8个县。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近郊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远郊区:门头沟区、房山区;远郊县:昌平县、顺义县、通县、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其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东北部,由太行山(西山)与军都山及燕山山脉所环抱,造成形似“海湾”之势,故自古就有“北京湾”之称。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个区和7个县组成。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万。北京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首。北京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气候的不同特色,不论你何时来京观光,均有迷人的风彩。北京春秋季较短,夏冬季稍长。一月份较冷,月均气温-4.7℃,七月份稍 热,月均气温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80天。这里地理位置显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历来被视为藏龙卧虎的神州宝地。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远在70~5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国——燕国,在此建都,名 “蓟”,从此“燕京”之名流传至今。公元前三世纪后,此地历为秦、汉、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镇。公元十世纪初,我国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将这里作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兴起,灭辽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并大兴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华的宫殿。中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但1215年毁于兵火。这一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举兵南下,相继灭了金朝和避于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统一了中国。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为大都,此是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设于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北京之名从此开始。不久兴建紫禁城等,经过十五年施工于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达800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北京获得了新生,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古老的北京城,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此留下了中华民族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全城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从南到北贯穿一条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街道纵横,殿宇辉煌;坛庙神奇,园陵壮美;河湖穿绕,风光如画。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体造型,这不仅是中国古都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伪科学“地震云”,当年是怎样被普及的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键田忠三郎(图片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一书)从上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他说“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注:1948年6月28日下午5点14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3895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图片来自网络)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年在中国出版。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1976年唐山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而民间的热情更加高涨,日本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地震云学说”逐渐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但“地震云”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什么是“地震云”?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并且附上了照片。今天我们回头看,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当年拍摄的“条带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再比如“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当年拍摄的“辐射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再再比如“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当年拍摄的“干涉条纹状地震云” (《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如果说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还试图用一些科学方法来对”地震云“作出一些限制和区隔,那么在如今,当”地震云“已经彻底退出科学界后,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则显得更加奔放和随意。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指为地震云,而“怪异”是一个主观词,到底什么样是怪异什么样是不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潍坊波状层积云(图片来自网络)今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长春透光高积云(图片来自网络)现在你打开搜索软件,搜一下“地震云照片”,将看到各种高积云、各种层积云、各种卷云、各种卷积云……而它们其实都是天空中再常见不过的云(如果你经常抬头看云的话)。甚至还有飞机喷出水汽形成的航迹云(俗称“飞机拉线”),也被指为“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航迹云(图片来自网络)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地震云”的高命中率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比如,他们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来自网络)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我潜心围观过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专家”眼中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100%,想降都难。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他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地震云的“理论依据”“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这些质疑已经被反复提出过多次,然而“地震云专家”们永远视而不见。心理聚焦效应“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也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看似怪异的“地震云”(图片来自网络)波状层积云、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
地震云是否存在?
谣言: 今天西安的云比较特别,非常美丽,但形状像放射性条纹图案,查了资料说是地震云。有网友说这预示着四川的地震。 辟谣: 天上的云和地震没有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甚广,到底存不存在“地震云”? 请大家查阅百度百科,“地震云,是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目前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 气象专业人士认为:从气象现测的专业角度分析,网上给出的各种地震云照片,可以将其归类为以下典型的云状,即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卷积云以及残留的飞机尾迹。这些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和地震没有关系。 网上关于地震云生成机理的描述,例如地热转变为云,地磁场变化生成及粒子发光等说法从天气动力学、云雾物理学、演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科学角度分析,均不能成立。地球物理学家也从未观测到“地震云”出现时磁热光的变化,因此,关于地震云产生机理的分析也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天空中的云彩千变万化,展现了大自然的杰作。气象部门在长期气象观测中记载了很多美丽奇特的云状。每一种云的形成、变化和某种天气的演变大多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但是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气象学博士李汀认为“地震云是个伪科学概念”。 所有被指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多集中于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它们比较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等“看起来怪异”的样子。所谓“地震云”就是气象观测中的一般云。 所谓“地震云专家”,他们采用地震云预报的地震,发震区域往往是几百到几千公里,貌似“准确”。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个误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大大小小地震500多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而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上千次,差不多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两三次。也就是说,任何人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都稳赢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预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尺度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因此很容易做到预报地震的“次次命中”。 揭穿这些地震预测术的方法非常必要。我们要认识到所谓的“地震云”是不存在的,那些拍摄到的“美丽云彩”与地震毫无关联。“地震云”就是伪科学谣言。 辟谣专家:陈会忠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研究员 复核专家:沈萍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 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