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一共有多少人

时间:2024-07-04 22:59:07编辑:奇事君

二战时,中日战争日本投入了多少兵力?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抗战八年中,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1543架,击伤330架,出动轰炸、驱逐、侦察、运输等飞机计18500架次,作战达4027次。早期除了一些山地作战,日本军队对空军依赖性不大,他们的陆军装备大炮火力足以确保他们的进攻。但中后期俄国和美国相继逐渐志愿军来华参战,对制空权要求提高了,而且陆军无法在取得突破能力,所以加强了一些空军力量,用于争夺制空权和轰炸重要城市。到了后期南洋战事趋紧,日本空军几乎被抽调干净了,导致被美国志愿兵轰炸的很惨。日本一共只生产了2000辆用机枪就能打破的坦克,直接用在中国战场大概是500左右。扩展资料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有各类舰艇74艘,主要为一些轻巡洋舰、炮舰和鱼雷艇,舰船总吨位不足6万吨,最大舰艇仅3000吨,大部分是百吨级小艇。而日本海军的舰船吨位高达116万吨,拥有航空母舰和万吨级战列舰。中日海军实力悬殊,无法在海上拒敌,只是退守海防。1937年8月12日,为了建立江阴封锁线,中国海军在江阴凿沉了40余艘军舰与商轮;10月25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江阴被日本航母全数击沉。同年底,第三舰队的“镇海”、“永翔”等12艘舰船也分别沉塞于青岛和刘公岛的水道上。中国舰队几乎全部覆灭。据日本方面的资料来看,民国海军在抗战期间布设的水雷,重创了日本海军,日军损失60余艘大中小型舰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二战日军总兵力是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抗战结束时,“中国派遣军”105万投降,战期间被消灭的日军大约为55万。还有将近100万的伤员被送回国,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投入中国的总兵力为260万以上。


二战时日本的总人口有多少?

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世界三大强国?日本,一个地处东亚的国家,一直以来都被人看作是一个小国家。但这实际上是我们对日本形成的刻板印象,确实它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是比不上很多国家的。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国家是强国还是弱国,是大国还是小国,所依据的标准并不是这些,而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接下来我们从各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小”和“大”。刚刚说过,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小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它处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是一个狭长的形状,南北跨度仅一千九百多公里。从地图上来看,人们常常把它看作是一只爬在中国这只雄鸡面前的一条小虫子。正是因为和土地面积广阔的中国一对比,它就显得越发的小。再看其人口数量。据统计,在二战时期,日本人口达到了7800万,虽然远超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但是和当时的美国、中国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二战时期,美国人口约为1.3亿,接近日本的两倍;中国人口更是高达4亿,差不多是日本的五倍多。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这个国家在地理资源和人口上是很不占优势的。那么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中美苏三大国?其实这个渺小的国家,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从它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得以窥见一斑。日本是一个岛国,极为有限的资源限制着它的发展和扩大,因此它有一股不断地向外扩张的力量,整个国家的人为了国家的发展都十分的努力。它先是占领了朝鲜,到了1931年更是将其算盘打到了中国来,夺去了中国的东北地区,随即国力暴涨,一举能够与美、苏、英、德抗衡。而且,在他们占领中国的东北期间,东北的GDP一直远超他们国内的GDP。这也就是他们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经营伪满洲国的原因,除此之外,日本的军事实力更是不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是第一个有着自主研发飞机能力的国家。他们发明了零式战机,用于攻打美国,美国军队曾经因这种飞机而大受创伤。除了有技术,他们的生产效率也十分高。光是三菱重工一个企业就为日本造了四千六百辆坦克和一万八千架飞机。刚刚说的还只是空军,其实日本的海军也十分勇猛,作战技术一流,而且设备也特别丰富。二战期间其战舰有六百多艘,航母也有二十多艘,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根本不比美国差多少。我们一直以来小看日本的观点是片面的。它确实很小,但这个“小”仅仅是在国土资源和人口数量上,我们应该看到它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大”和“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必须摸清它的状况,看清它寻求扩张的野心,这样才能在它想要发动侵害之际予以有力的打击。


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和日本的国家人口各是多少?

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总人口没有精确的调查,据书籍记载,总数在4.78-4.92亿之间,除去东三省和华北的部分日占区,关内的总人口大致是4.4-4.52亿人之间。日本国本土(四大岛、琉球、南库页岛)大约是5750-5950万。(不含日本侨民)朝鲜、台湾和南太平洋的日本殖民地大约3700-4000万之间,取中位数3850万。伪满洲国3800-4100万。取中位数3950万。以上日本殖民地共计有人口7800-8000万。其中日侨估计约350万。战前日本籍人口大约6300万,加上殖民地的7900万,日本帝国的总人口是14200-14500万人。扩展资料:抗日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史

二战时,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有多少

1.二战时,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有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2.其中用于和国民政府军队作战的有多少?
这个问题不好说,因为日军的部队是调动的,有些部队和国民党打过,又和共产党打过,后来又调出中国大陆,这就不能一概而论。
按照掌握的材料,日军在1945年投降的时候,与国民党正面战场部队有接触的有番号的师是16个。大约是56万人。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战略性会战,日军前后投入中国战场32个师团,大约是112万人。
1940年底以前日军进攻重点仍然对准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发起南昌作战(1939年3月-5月)、随枣作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作战(1939年3月-5月)、桂南作战(1939年11月-1940年11月、绥西作战(1939年12月-1940年4月)和枣宜作战(1940年5月-6月)。这6次作战的规模都相当大,日军每次投入的兵力均在8万-10万人左右,正面战场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这样算来,这一阶段日军大约有60万人对国民党作战。
1944年4~12月
,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从东北、华北调集了14.8万多兵力,300多辆坦克,30余架飞机。
以上几项总计,日军用来与国民党作战的兵力大约为243万人。
3.用于和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有多少?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一样,也有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
按照《中国国防报》的说法,
自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日军6万余人,1938年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40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8%,抗击伪军7.8万人,达100%。
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达54万人,占其侵华(不含东北)总兵力的62%,伪军14.5万人,达100%。
1940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47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
1941年至1942年,日军更加强调集中力量打击共产党,使用其侵华兵力70%左右的约40余万人(不含侵占东北的日军)。
1943年冬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了占侵华日军58%的约35万人、伪军90%的约73.5万人。
1945年的春季、夏季大规模攻势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共收复县城70余座,歼灭日伪军40余万人,基本上扫清了敌后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此时,侵华日军69%和伪军95%的兵力,仍为敌后解放区战场所抗击,而国民党正面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是日军31%和伪军5%的兵力。
(补充一点:在全面抗战的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165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117人(其中歼日军527,42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枝、轻重机枪1.1万多挺、各种火炮1852门,收复国土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同时,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伤亡584,267人。)
总计以上数据,日本用来对付八路军的兵力大约为216万(不含1945年)。
4.另外,关于伪军的问题还需要说明一点,伪军一般指皇协军,名义上是归汪伪国民政府。抗战中,伪军一般不参与对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绝大部分用于对敌后战场的作战。因此都应计入与共产党军队作战的兵力
伪军的数量没有精确统计。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有78万人投敌,这些都是伪军,再加上日军收罗的地方武装,伪军总兵力大约在300万人左右,如上所述,95%都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二战日军投入中国军力有多少呢二战时期日本投入中国

1.二战时,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的兵力有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2.其中用于和国民政府军队作战的有多少?
这个问题不好说,因为日军的部队是调动的,有些部队和国民党打过,又和共产党打过,后来又调出中国大陆,这就不能一概而论。

按照掌握的材料,日军在1945年投降的时候,与国民党正面战场部队有接触的有番号的师是16个。大约是56万人。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战略性会战,日军前后投入中国战场32个师团,大约是112万人。
1940年底以前日军进攻重点仍然对准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发起南昌作战(1939年3月-5月)、随枣作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作战(1939年3月-5月)、桂南作战(1939年11月-1940年11月、绥西作战(1939年12月-1940年4月)和枣宜作战(1940年5月-6月)。这6次作战的规模都相当大,日军每次投入的兵力均在8万-10万人左右,正面战场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这样算来,这一阶段日军大约有60万人对国民党作战。
1944年4~12月 ,侵华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从东北、华北调集了14.8万多兵力,300多辆坦克,30余架飞机。
以上几项总计,日军用来与国民党作战的兵力大约为243万人。
3.用于和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有多少?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一样,也有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
按照《中国国防报》的说法,
自1937年9月平型关初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对日军作战1600多次,毙伤日军6万余人,1938年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40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8%,抗击伪军7.8万人,达100%。
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达54万人,占其侵华(不含东北)总兵力的62%,伪军14.5万人,达100%。
1940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47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
1941年至1942年,日军更加强调集中力量打击共产党,使用其侵华兵力70%左右的约40余万人(不含侵占东北的日军)。

1943年冬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了占侵华日军58%的约35万人、伪军90%的约73.5万人。
1945年的春季、夏季大规模攻势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共收复县城70余座,歼灭日伪军40余万人,基本上扫清了敌后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此时,侵华日军69%和伪军95%的兵力,仍为敌后解放区战场所抗击,而国民党正面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是日军31%和伪军5%的兵力。
(补充一点:在全面抗战的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165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117人(其中歼日军527,42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枝、轻重机枪1.1万多挺、各种火炮1852门,收复国土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同时,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伤亡584,267人。)
总计以上数据,日本用来对付八路军的兵力大约为216万(不含1945年)。
4.另外,关于伪军的问题还需要说明一点,伪军一般指皇协军,名义上是归汪伪国民政府。抗战中,伪军一般不参与对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绝大部分用于对敌后战场的作战。因此都应计入与共产党军队作战的兵力
伪军的数量没有精确统计。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有78万人投敌,这些都是伪军,再加上日军收罗的地方武装,伪军总兵力大约在300万人左右,如上所述,95%都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二战时日军一个师团多少人

日本陆军师承德国第二帝国,与北洋陆军的建制是一样的。
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中步兵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而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省军费,把其他兵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兵人数的编制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21-100之间的师团是抗战之后陆续增加的,有的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有的是新兵,属乙或丙或丁种,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三)、
从日文资料中摘录的日军师团的一些基本情况,由于1944年和1945年(昭和19、20年)日军大肆扩充番号,实在太多(最大的号到355,不过161后就开始大量跳号),所以暂且先摘这些)
师团种类基本上是按该师团最后的情况算的
除了步兵师团,还有4个战车师团,4个高射师团,13个航空师团
步兵师团除了挽马、驮马、机械化师团外,昭和17年以后还编了一些警备师团,昭和19年以后又编了几个岛屿防御、沿岸配备师团,以及所谓的挽驮混成师团,昭和20年的时候还编了一批叫做起动打击师团
另外,日军每个师团还有自己的代号
比如第1师团是玉,第2师团是勇,第3师团是幸
那时侵华日军的编制最高的级别似乎应该是 军
辖几个师团(3、4个)如:11军。不过,日军的“军”的最高首长不叫“军长”而叫“司令官”,我记得11军司令官似乎是阿南唯亟中将
。日军的这种“军”似乎大体相当于国民党军队的“兵团”,而师团相当于“军”,旅团相当于“师”,联队相当于“团”,大队相当于“营”,中队和小队分别相当于“连”、“排” 军衔依次为:军司令官-大将或中将(大将很少);师团长-中将或少将(少将比较少);旅团长-少将;联队长-大佐(相对于我国的“校”级军衔,日军相对应的是“佐”
日军一个大队有1000人左右
一般 大队长是中佐或大佐
旅团长是少将
中队长是中尉或大尉
跟其他国家的军衔级别基本一致(本来就是仿德国) 日本在我国境内的部队分关东军 和支那派遣军两大集团
期待你的满意!


二战时期日军的一个中队和大队分别有多少人?

中队人数在194—250人之间。大队人数标准1100人左右。一、中队介绍: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二、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 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扩展资料一、日军编制与二战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体系和不到2万人的规模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和接近3万人的规模,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二、军衔介绍:1、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为兵,我军只有列兵和上等兵);2、伍长,军曹,曹长(以上为军士,分别相当于我军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3、士官生(此为军校实习学员肩章,不是军衔);4、特务曹长(相当毕业而未授衔的学员,也就是外军的准尉);5、少尉,中尉,大尉(以上为尉官,分别相当于我军的少尉,中尉和上尉);6、少佐,中佐,大佐(以上为佐官,分别相当于我军的少校,中校和上校);7、少将,中将,大将(以上为将官,分别相当于我军的少将,中将和上将);8、元帅(不是实际军衔,日军没有元帅这一级正式军衔,元帅是天皇授予资深而又战功卓著的大将的荣誉称号,正式称谓“陆军/海军大将某某元帅”。有点象“军事参议官”,但是更稀有。)参考资料:日军编制—百度百科 日军—百度百科

二战中日本军民死亡人数是多少?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210多万人: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155.5万人(其中陆军114万,海军41.5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52万)、缅甸(18万)、冲绳(10万)等等。在中国战场死亡45.5万多人(约一半为阵亡,其中1937年7月-1945年8月14日死亡40.4万人,1945年8月14日以后死亡5.1万人,伤、亡、病、俘累计则为133万。另外1931年9月-1937年7月间累计减员为17万,其中死亡1.7万)。 苏日战争死亡8.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另有5.7万被俘人员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二战期间中日军民的伤亡比例到底是多少

二战期间中日军民的伤亡比例到底是多少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史上以来最大的一次杀戮,给几十个国家造成了不可抹去的伤害。在整个二战中,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较量是最多的,日本绝大部分的军队也都在中国各地。那么死在中国战场上的日本兵有多少呢?中国百姓的伤亡数量又是多少呢?二战时期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装备上都落日本很大一截,基本上都是以100人换10人的比例战斗着。一场战争下来如果我国死100人,日本军队的死伤人数绝不会超过10人。虽说我国很多方面都不会日本军队的对手,但我国军队从来没有怕死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整个侵华战争中我国歼灭了将近60几万日本士兵,而这组数据是保守估计。我国士兵和百姓的伤亡人数却是日军的40倍之多,光是南京大屠杀中就死了三十几万人。日本在旅顺的一场大屠杀是二十几万人,而这些死亡人数都只是保守数字,还有很多都被日军毁尸灭迹了,可见在整个二战中我国的伤亡是有多么的惨重。

上一篇:la-5

下一篇:大阪第四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