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阵

时间:2024-07-03 15:51:06编辑:奇事君

古代阵法大全

  一、八卦阵 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当年诸葛亮还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二、撒星阵 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三、鸳鸯阵 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一种阵法。他把士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的集团阵法演变的过程。
  四、鱼丽阵 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武田八阵”是很有代表性的阵形,
  车悬阵:车悬阵为日本战国名将上杉谦信所创。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此外还有虎韬、卧龙、轮违、大妄、虎乱、乱剑、云龙、飞鸟、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将棋头、别手直等阵,不一一详解。


阵车的解释

阵车的解释亦作“陈车”。1.战车,兵车。《尉缭子·兵教下》:“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 制度 ,则威加 天下 有 十二 焉……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 (2).用战车组成的军阵。《 孙子 ·作战》“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三国 魏 曹操 注:“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 词语分解 阵的解释 阵 (阵) è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阵线。阵势。 严阵以待 。 战场:阵地。阵亡。冲锋陷阵。 量词, 指事 情或动作 经过 的段落:阵发。阵痛。下了一阵雨。 部首 :阝; 车的解释 车 (车) ē 陆地上有轮子的 交通 工具:火车。 车驾 (帝王的马车)。车裂( 中国 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 五马 分尸”)。前车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用水车打水:车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


中国古代阵法的玄襄阵

:这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数旗帜,鼓声不绝,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步卒声音嘈杂,好像军队数量巨大,使用各种办法欺骗敌人。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方面的研究,确是日本人占据领先地位,在许多日本所出的三国游戏和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孙膑十阵影子。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蛮之后之后,蜀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主要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排练“八阵图”。八阵实际上是三国时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阵法。孙子有八阵,孙膑在《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篇,到了东汉作战训练中普遍使用八阵。诸葛亮从蜀国步兵为主力等实际出发,在原有的古八阵基础上创新真的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用以训练蜀军。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据说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央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中央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有将八阵叫做九军阵。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 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 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但是个人认为以上仅仅是诸葛八阵的基础或者原型,因为依靠这样一种僵化的阵型,以蜀国薄弱之力与曹魏抗衡几十年无大败,就仿佛并不可能,而与其传颂了千年的诸葛八阵地位也不相称,而且作战地域属于山地环境,而八阵更适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战。。。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八阵应该有许多变化,当阵地上有沟坎,林木等限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行军时,进攻时应该有各种变阵,不过由于资料所限,更加深入的研究诸葛亮八阵相当的困难。。。而且个人认为所谓诸葛八阵不仅仅是作战阵型,而是通过“八阵图”的训练,将蜀军作战指导思想、编制、训练等渗透给蜀军……而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右虞侯军,据《李卫公问对》记载,六花阵有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诸葛亮的“八阵”,还会有各种变化的原因之一。。。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的数量与质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所以,历朝历代中宋是最重视阵的朝代了……不过,宋代实行的是“将从中御”,每次将领出征,皇帝必然“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为了更好的控制领兵出战的将领,往往在出兵前授予将帅阵图,在深宫中规定前线的具体战法。所以,北宋统一之后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而自宋以来,阵型的发展逐渐趋于保守。《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的阵型主要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和本朝八阵……

求关于阵法的信息

军阵,一个在古代战争中无处不在的词汇;破阵,一段在古典著作和武侠小说中被极力渲染的情节。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刘庆在分析了“阵法文化”后认为,这些军阵已被传奇化、神化,历史上的真实军阵并不神秘。对于阵法是否将在各国核弹、枪械、军用飞机等竞赛式发展的背景下将彻底退隐到历史深处,刘庆研究员也给予了明确回答。

“阵法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战斗队形。”刘庆直截了当地说。刘庆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的专家,对中国古代军阵颇有研究,这次接受我的采访,主要是探讨军阵的神秘性。

中国古代军阵每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几乎都带有神秘莫测的气息。在扑朔迷离的刀光剑影中,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或一兵半卒,可随金鼓号角的指挥或一柄羽扇的示意,协同动作,从而产生无穷的威力和超人的能量。依靠阵法,弱可以胜强,小可以胜大,就连毫无生命的沙石树木也可用来杀伤敌军。如《水浒传》第八十八回中,辽军摆下的“太乙混天象阵”,让一贯能征善战的梁山泊官兵3次惨败,连黑旋风李逵都被活捉。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当他乘胜追击一路奔到白帝城下时,却走进了诸葛亮用石头垒起的“八阵”中,最终全军覆没,陆逊本人则依靠诸葛亮老丈人的“情分”才得以逃出。而在《大破天门阵》中,进犯中原的辽国军队为和宋军决战,摆下了天门阵,担任宋军元帅的杨六郎虽然动用了大批精兵强将,也熟知了天门阵的要旨玄机,却依然难以破解,直至获降龙木后,方才破阵。

这些出神入化的阵法,让人眼花缭乱,又心生向往。但在与刘研究员交谈的过程中,我的这个想法却逐渐被颠覆了。在刘庆看来,故事中的阵法都已经被高度神秘化,与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阵法相去甚远。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阵法又是什么样的呢?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字长蛇阵、六丁六甲阵、九宫八卦阵、八门金锁阵等阵法是否真正存在过?在刘庆的讲述下,我一步步接近了这个千古之谜。

从狩猎阵型到上古军阵

阵法是在古代战争中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和协同动作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可使每位士兵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早在远古时期,在古猿逐渐转变成人的过程中,最原始的阵法就已经产生了。

说起来,阵法的起源与狩猎活动有着极深的渊源。古人最早的战斗对手并不是人,而是野兽。在狩猎过程中,对于弱小动物而言,古人要采取追击或伏击的队形,而在面临猛兽时,则要采取防守队形,让健壮者走在前面,母亲带领幼子走在当中,两侧则是青壮年,稳重勇猛的壮年殿后,这种防御猛兽袭击的非常有效的防御队,就构成了古人最基本的阵法。

即使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阵法与狩猎活动的渊源关系仍然清晰可见。在夏、商、西周时期,军事训练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狩猎活动来完成的。因为狩猎的队形与作战时的队形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娱乐性较强的狩猎活动,还可提高人们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不仅中原汉民族如此,边疆少数民族更是习惯于将与野兽搏斗的战斗队形直接用于作战。据宋人编撰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使臣拜访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时,见到他每次打猎,都与手下将领投掷箭矢以决定各部落军兵狩猎位置,然后借围猎的机会操练阵法。这种围猎阵型,在后来女真骑兵与辽军和宋军的作战中,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而成为两翼包抄阵法。

最早的军阵是“一军阵”,顾名思义,参战的士兵只组成一个大的军阵。由于一军阵在战斗中几乎没有战术上变化的余地,因此,很快就被“二军阵”、“三军阵”直至“多军阵”所取代。在战争中,这些不同的军阵之间分工不同,有的军阵用于引诱对手,有的负责与对手决战,也有的用于迂回包抄对手。

从兵种上看,最早在战争中使用的阵法应是步兵方阵。但组织形式较为成熟、运用自如且名目繁多的早期军阵,还是在战车产生后的车战军阵。车战军阵的盛行时间是,从商代中后期到周代。

车战源于夏代,至商代晚期才形成一定规模的作战样式。它的主要装备是由2匹马或4匹马驾挽的木质战车,战车上载3名甲士,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执弓射箭,右方甲士执戈、矛等长兵器,居中者控马驾车。通常情况下,战车都是在保持自己宽大的编队队形的前提下,伴随着缓慢的鼓点徐徐前进。在接近敌人时,左方甲士以弓箭射向敌人,敌对双方战车交错时,右方甲士以长兵器进行格斗,直到弃车肉搏。


每辆战车周围还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因为单纯的战车部队冲击力有限,没有步兵的保护,很容易被灵活机动的步兵所消灭。这种战车和步兵混编的军阵,能够充分发挥整体威力,尚未交锋就会给敌人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

平常我们听到的“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就是以战车来评判一个诸侯国实力的标准,但战车车阵虽然浩浩荡荡、气势宏大,却并非所向无敌,原因是,当时的战车前进速度相当慢,且阵型呆板。

到了春秋时期,车战的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摆脱了原先双方列好阵势才交战的惯例,而是更注重战斗的突然性,由此进一步丰富了车战战法内容,并影响到战车编组队形的变化,出现了一些较为经典的阵型,其中以方阵和雁行阵最为常见。

方阵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阵型,它阵型整齐,四方如绳,构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形成宽大的作战正面。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即方阵中央的兵力稀疏,四周的兵力厚密。中间兵力少,可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防御敌人进攻。雁行阵又叫鸟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则呈“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向后则呈倒”V”字形,用于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

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实战,促使阵法在不断进步。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将魏舒与狄军遭遇,由于战场地形狭窄,庞大的战车无法展开,魏舒大胆改革,“毁车以为行”,将战车上的甲士和步卒混编在一起。看惯车阵的狄军对其嘲笑不止,结果却大败而归。

随着作战地域向山地水网地带延伸,特别是随着战国时期弩(远比弓箭威力强大)被装备部队,步兵可在宽大的正面上,有效遏制战车的冲击,使得车兵雄风不再,不得不退出战争舞台。

步兵的兴盛,对步兵战法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要求。由于步兵一直作为车阵的附属物存在,所以,步兵复兴后的军阵排列,最初的参照物只能是车战军阵,如方阵、雁阵等等,之后才逐渐发展出各种阵法。

战国时期步兵军阵繁多,当时的军事理论家对这些阵法做了总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就包括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孙膑兵法》中将军阵分为10种: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疏阵、数阵、火阵、水阵。需要提出的是,后两种是特殊战法,前8种才是阵法。

刘庆说,在8种阵法中,除方阵和雁行阵外,圆阵是为了防御而采用的阵型;疏阵是疏散的队形,通过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竖旌旗、兵器、草人的方法,以少数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与此相反,数阵是密集的队形,以便集中力量进行防御和进攻;锥形阵的形状,就像一个锥子,前尖后宽,可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钩形阵的正面是方阵,两翼向后弯曲成钩形,以保护侧翼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指挥金鼓之所在;玄襄阵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队列间距很大,多竖旗帜,鼓声不绝,且模拟兵车行进的声音,通过嘈杂的卒声,制造军队数量庞大的假象,以欺骗敌人。

步兵阵法成熟之后,中国军队阵法的发展并没有就此停滞,一个新的因素促使它继续向前发展,广阔的战场中,迎来了骑兵。

骑兵机动性的优点非常明显。尤其是马蹬发明之后,骑兵在马上不用再担心坐不稳的问题,这使骑兵成为了战场上的生力军。最早的骑兵要追溯到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当时,赵国已经开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方法了。到了汉朝,在不断南侵的北方匈奴骑兵面前,中原的步兵方阵的缺点被暴露出来,为此,汉朝也采用了骑兵部队。

从古至今,骑兵的战术无非两种:正面突袭与迂回包抄。但也正是因为这两种特点,使得骑兵军阵不可能像步兵军阵那样,讲求士兵间的进退有序。时光进入魏晋的天下,披着铠甲的战马,开始驰骋在大地上,马背上是全身佩甲的兵士,这便是重骑兵。但重骑兵虽然防御性有所增强,但却是以牺牲机动性作为代价,因此到了隋唐时期,轻骑兵又重新成为主流。之后,虽然在辽金时期有过一次重骑兵的复兴,但时间短暂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到了元代,蒙古人的轻骑兵纵横欧亚大陆,欧洲人的重骑兵(其盔甲厚度远非中国重骑兵可比)几无还手之力。


我在网络上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认为骑兵在战争中的大量使用使得步兵军阵的发展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我提起这种言论时,刘庆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认为,中原王朝用骑兵对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是因为中原地区,战马来源有限,质量无法与游牧民族的战马相比;另一方面,中原以农耕为主,无论怎样操练,骑术还是无法和北方游牧民族相比。因此,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以及中原地区各武装力量之间作战的最主要方式,仍然是配合有序的阵法来进行,这也促使着阵法在不断发展。

在所有的阵法中,我最熟悉的莫过于诸葛亮的八阵。实际上,在诸葛亮以前早就有八阵,孙子有八阵,孙膑也有八阵,东汉作战训练中普遍使用八阵。诸葛亮之所以对八阵加以创新,是因为他在对吴作战的时候,在地形上处的是水洼稻田地,对方的兵力主要是水军和步兵,当他的主要作战对象由东吴改为曹魏后,他面对的敌人主要是骑兵和步兵,地形由江东的水洼稻田地变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为了适应对山地作战、对骑兵作战,诸葛亮便改革了古八阵,制出阵图,用以训练蜀军。

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据说留存在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八阵图。

结合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现代兵家在进行合理的模拟后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方阵中央是中阵,由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构成。在中阵四周的8个方向上,各具8个小阵,分别以天、地、风、云、鸟、兽、龙、虎命名。这种命名,相当于我们现在命名的第几师、第几团一样,完全是为了便于指挥,在作战功能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诸葛八阵的适应性很强,无论在山顶、山脚或是山脊,都可因地制宜地进行部署。八阵注重相互的协调与配合,阵中任何一个方阵受到攻击,都可得到其他小方阵的策应;同时,无论是对敌实施迂回,还是正面牵制、突破,八阵的战术都十分有效。构成小方阵的兵源,可以是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排列顺序偶有不同)。为迟滞敌人进攻,发挥弩兵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两翼相邻的阵可自动变为两翼,进行保护、支援。但缺点也很明显,这样复杂的阵法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操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能奔跑,后退时也不能猛跑,需“以前为后,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八阵是一种防御性质的保守阵型,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和蜀军采用八阵作战毫无关系。

在对抗骑兵的步兵阵法中,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将领在实战中摸索出的 “叠阵法”。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吴璘在汉中一带抵御金兵20余年,他根据金兵坚韧善战、冲击力强的特点,将军队分为前后两阵,每阵有3排士兵,第一排手持长枪,蹲坐待敌,第二排是弩手和弓手,采用跪姿迎敌,第三排是神臂弓手,立姿射敌。此外,还有骑兵队掩护两翼。

该阵是一种典型的防御军阵。作战时,后面两排依次放箭射击敌人骑兵,当敌人冲至阵前时,第一排长枪手会站立起来进行肉搏。当前阵不支时,后阵会代替前阵继续作战。这种阵法克服了宋军韧性不足的弱点,使对敌正面始终保持坚强的战斗力,而且,3排士兵器尽其用,互不妨碍,可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士兵的作用。

从“一字长蛇”到“入水鸳鸯”

在古战场上,军阵的重要性不止是对抗骑兵冲击这样简单。对于单兵作战能力弱于对手的一方,军阵是士气的主要源泉,甚至是唯一源泉。只有保持住阵型,作战的信心才不会失去。

从古至今,战场上最大的伤亡和战果,并不是在阵型稳固的有组织对抗中,而是在一方阵型被破坏后的混战当中。因此,能否率先破坏对方的阵型就成了取胜的关键。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写道:“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条叫“率然”的“常山之蛇”,给了孙子不小的启示。蛇,既然能首尾相顾,那么,由此仿效的“一字长蛇阵”又如何呢?

“一字长蛇阵”的布设方法,就是从头到尾把自己所有的兵力都布成一个一个的小方阵,小方阵前后衔接,绵长逶迤,主要用于防守。这种阵型最大的优势是相互配合非常灵敏。攻击它的中央部位,如果力度不大,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兵力都会包围过来,迅速割裂对手的兵力;攻击它的尾部,它的头部和中央又会对对方翼侧实施攻击;攻击它的头部,它的尾部和中央又会从对方翼侧实施攻击。


蛇虽狠毒,但和世上的任何事物一样,终有破解。“蛇打七寸”,七寸恰指蛇的中心要害,一字长蛇阵的中心部位,也叫蛇胆,就是军阵的中央,即指挥核心,只要攻克指挥核心,一字长蛇阵就失去了威力。

公元589年,隋朝为实施南北统一,兵临陈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陈军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兵力,在城外部署了一字长蛇阵。隋将贺若弼得知后,只派500人对军阵实施攻击,但初战失利。之后,他通过纵烟来掩护自己的部队撤退,又继续组织更大的兵力对陈军的中央部位实施攻击,破掉了陈军的一字长蛇阵,攻占陈国首都。

南宋时期,北方草原上突然崛起一支纵横驰骋的力量,并在此后的百余年间,南征北战,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这就是成吉思汗及他的一批继任者们所率领的蒙古军。

蒙古军作战十分骠悍,其骑兵更是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飞行军”,攻守转换的能力都极快。蒙古军常采用的阵法是“鱼鳞阵”。鱼鳞阵因用兵的分层次形似鱼鳞而得名,实质上,它就是分层次用兵的战斗队形。部队一般分3~5个层次,前面的兵力较少,后面的兵力递增式越来越大,这3~5层的兵力,会分层次进行攻击。

鱼鳞阵在西方也出现过,但以成吉思汗创立的大鱼鳞阵最为典型。成吉思汗的大鱼鳞阵的最前方是用兵较少的先锋阵,之后是兵力更多、力量更强的第二、第三梯队。先锋阵首先对敌方队形进行袭扰,如果敌方战斗队形没有混乱,第二层、第三层部队的冲击会随即展开,一旦冲击奏效,敌方军阵混乱,那么,主帅会率全部力量冲向敌方,予以全部歼灭。如果在几次攻击后,军阵仍没有奏效,则会采取后退的方式,引诱对方的战斗队形向前突出。而在突出的过程中,对方的一些弱点就会暴露出来,找准这些弱点,再返头痛击,是成吉思汗大鱼鳞阵的优势。

成吉思汗成就了一段传奇与神话,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大起大落的风云散后,大鱼鳞阵扑满了落寞之尘。

明朝开国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大剧,一直在辽阔的北方上演着。直到100年后,北方才逐渐平静,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以来都十分平静的东南沿海出了大乱子,倭患使朝廷寝食难安。

史料记载,明代倭患起源于明初期,这一时期,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一些失意的日本武士常到中国沿海掳掠骚扰。几十年后,由武士、浪人和商人形成的海盗集团,规模已经十分庞大。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很多守着宽阔的海岸线却毫无出路的中国人为了生存,也加入了倭寇组织。加之明朝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倭患更加严重。

就在此时,戚继光出现了。但扫倭的重任落在戚继光肩上后,他很快发现,明朝给他配备的军队,不仅士气低落,而且劣习众多。他于是在浙江金华先后招募了两万多名质朴的矿工和农民,编练新军。为适应沿海地形的作战,增加对倭寇的针对性,戚继光发明了一种集体互助的战术阵法--鸳鸯阵。

江浙一带以水洼稻田为主,与有宽大平原的北方不同,不适于骑兵大规模集团冲锋。有鉴于此,新创的鸳鸯阵,重“长短兵器的结合”、“冷兵器与火器的结合”,它以12人为一队,居前一人为队长,次二人持盾牌,再次二人持狼筅,第四列四人持长枪,第五列二人持短兵器,末一人为火兵。狼筅这种兵器,是以大毛竹的上截和连旁的附枝节为主体,毛竹粗二尺,长一丈五六,利刃在顶长一尺,用来骚扰对方。所谓火兵,是指专事发射火箭或炸药的士兵。

根据不同的地形,戚继光的鸳鸯阵还分为大鸳鸯阵和小鸳鸯阵,大鸳鸯阵由数个小鸳鸯阵组成,在江浙一带可谓如鱼得水。其实,鸳鸯阵的奥妙就在于,通过士兵间的相互配合,来抵消单兵作战能力上的不足。

御制阵法与奇门遁甲

刘庆研究员一直向我强调,中国古代的阵法不可能如文学、戏曲和影视作品中那样复杂,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奉行“兵农合一”的兵役政策,农民平时在家生产,战时才应召入伍。至于那些职业军人,也要承担繁重的屯田任务。所以,他们每年用于操练阵法的时间十分有限,只有简单实用的阵式,才能在短时间内为人所掌握和运用。至于一些过于华丽的阵法,主要用于应付皇帝的检阅和将军的巡视,虽然炫目,但真正的交锋价值并不大。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人发明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阵法,甚至还将阵法加以神秘化。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员武将,依靠政变黄袍加身,颇有些军事才能。但皇位传到他的弟弟赵光义手中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赵光义是个缺少军事才能却又颇为自负的人,他把赵匡胤所确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也贯彻到排兵布阵这样的具体事务中。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据战场上敌我双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乃是作战指挥的起码要求,但幽居深宫的赵光义却在每次出兵前,都将制定好的阵图授予主将,令其遵照执行,还派出文官随行监督。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这些阵法中,有很多都是由完全不懂军事的文官枯坐在书房中硬生生地想象出来的。比如,在宋人编纂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就专门介绍了“本朝八阵法”、“本朝常阵制”等各种中看不中用的阵法。


宋朝皇帝这种御制阵图遥控指挥的做法,在当时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强烈攻击。在实际作战中,宋朝将领也往往对御制军阵进行抵制。比如,在宋辽满城之战中,宋江赵延进就冒着违诏改阵的罪名,将按图布成、兵力分散的八阵,变为了两阵,避免了被辽军铁骑围歼的惨剧。

更有甚者,在唐宋以后,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将愈演愈烈的奇门遁甲之术附会到阵法之中,使得在普通人眼里原本就很奇妙的阵法,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也成为后世文学故事中形形色色有关阵法的故事的来源。

古人大多迷信,常年带兵打仗的将领们也不例外,他们时常将一些超自然因素看做运兵打仗成败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道家与兵家自春秋战国时代起,关系就非常密切,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论述了很多用兵的道理,这也为阵法的神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人在论兵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道家的某些学说贯注到兵法之中。例如,唐代兵学家李筌号达观子,在他的《太白阴经》中把八阵的天、地、凤、云、龙、虎、鸟、蛇各阵,与奇门遁甲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各门,一一对应起来,又把五阵的直、方、锐、曲、圆,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起来,以说明各阵间的生克关系。

这种穿凿附会的现象,到了明代愈发严重,甚至诞生出了所谓太乙八阵图、太乙方阵图、六甲阵等诸多稀奇古怪的阵法。这些阵法与时辰、方位、星宿等密切相关,我们比较熟悉的八阵就被分成了4个生门和4个死门。制阵者称,如果不明奥妙的人从死门入阵,则必然全军覆没;如果不按照特定的时间从特定的方向攻阵,甚至带兵将领的生辰与攻阵日期和所攻之门五行不相符,也一定会大败而归。

这些故弄玄虚的理论,显然已经与阵法简单明了、易于实战的初衷相去甚远,成为了纯粹纸面上的图形游戏。

真正懂得阵法的军事家自然不会相信这些歪理邪说,发明出“六花阵”的李靖在与唐太宗讨论阵法时,就对奇门遁甲之术嗤之以鼻。但有趣的是,李靖并不完全排斥奇门遁甲之术,因为这些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理论虽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可以用来迷惑和震慑对手,或者鼓舞本方士兵的士气,起到心理战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战争史上举不胜举。宋代名将狄青在攻打广西昆仑关之前,军队中瘟疫盛行,士兵们又都觉得敌人强大,因而士气十分低落。狄青于是告诉他们说,他已经求过神了,如果他把手里的一大把铜钱全部扔到天上去,落下的每一枚铜钱都是正面朝上,就表明神会庇护军队获胜,如果有一枚铜钱背面朝上,那么他会立即撤军。之后,狄青将铜钱抛上天去。铜钱落下后,士兵们惊呆了,所有的铜钱都正面朝上。顷刻间,全军群情激昂,士气高涨。狄青下令用钉子把所有的铜钱都钉在地下,等打完胜仗回来再取。随后,他带领士兵迅速出击,不久便凯旋而归。待取出铜钱后,士兵们恍然大悟:所有的铜钱都是特制的,两面都朝上!

可见,奇门遁甲的本质类似于一种魔术中的障眼法,就是在知道底牌的前提下,仍然神秘兮兮地故弄玄虚。当然,玩弄这些伎俩的基本条件是,一定要像狄青一样清楚自己的底牌,否则会殃及自身。宋钦宗时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当北宋都城汴梁被金朝数万大军包围后,眼看江山倾颓,宋钦宗听信了郭经会六甲神兵之言,将北宋的命运交付与他。郭经于是找了一万个士兵,穿上特制的天兵天将服,大开城门,出去与金军对垒。结果金军一看,求之不得,乐不可支。他们正琢磨着如何打开城门,现在宋军倒主动把城门打开了,借这个机会,他们一拥而上,把六甲神兵统统消灭,一举攻占了开封。

文字中的军阵总是很神秘,但文字之外的真正军阵,却并不神秘。神秘多来自记录者或传述者的有意无意的夸张,于是,军阵往往演化为传奇,进而又演化为神话。刘庆认为,当下应该还阵法以本来面目了。但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发现,还是有一些人想继续渲染阵法的神秘化倾向,他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由于刘研究员对这种误解很重视,我便向他强调了我的历史学专业背景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他向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其实应该被称为阵法文化”。沉思片刻,他又说。

阵法将彻底退隐?

宋、元、明时期,甚至在清朝中期,中国还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以火器为辅的时代。随着西方火器东渐,尤其在进入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以后,中国固守了数千年的军阵开始走向衰落,新的军阵应运而生,它以火力集中、打击力集中为特点的布阵方式,取缔了传统的以兵力密集为特点的军阵。

在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战场上的双方都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传统阵法的限制。太平军的“百鸟阵”是专为减少敌方火力杀伤所创造出的阵型。它采用小分队形式,通常以25人为一队,各分队如百鸟星罗棋布,从四面八方同时向敌人进攻。而太平军的对手湘军和淮军,则吸取了戚继光阵法思想的精华,以横队队形为主,甚至也出现了向现代意义上的散兵线转化的趋势。

但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之后,传统阵法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今天的战争里,仍然可以从某种角度或者某个侧面看出古代军阵的一些影子。”刘庆这样对我说,“很典型的就是,在坦克被发明之后,它主要是掩护步兵来攻克对方的阵地……这种时候,坦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掩护步兵前进的一个装甲或盾牌,会移动的盾牌。”

科技改变了战争的外在形式,现代战争中的某些排兵布阵,虽然与古代军阵似曾相识或一脉相承,但毕竟已有较大改变。那么,随着各国核弹、枪械、军用飞机等的竞赛式发展,阵法是否将彻底退隐到历史深处呢?

“只要地面战争存在,阵法就依然存在。”刘庆肯定地回答。


防御性驾驶概念及五大要领是什么?

防御性驾驶的五大要领——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一、预估风险指在驾车时要根据天气、路况及目测的事故等,提前分析可能会对驾驶造成的潜在威胁。例如:雨天驾驶遇到路面积水,在十字路口遇到行人、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突然闯红灯,临近高速公路出口遇到车辆突然减速、变道,超车时会遇到被右侧车辆遮挡住右前方的视线,车辆碰撞或失控后驾乘人员经常会被甩出车外等等。二、放眼远方行车过程中需要搜索至少15秒范围以外的交通状况,以便提前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影响我们安全驾驶的各种情形,为下一步采取行动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实验表明,正常驾驶中,从获得视觉线索,到判断是否有潜在危险,再到如何处置,这一过程需要6至8秒左右,而从决定到操控车辆,还需要6到8秒。三、顾全大局驾驶时危险来自四面八方,变化无常,我们需要保持不间断的、有序的搜索车轴边360度空间的交通环境,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危险并且有意识的避免被周边事物分散注意力。比如,在过十字路口时,不要过度依赖信号灯,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经常存在,在变更车道时不要仅仅依靠后视镜,其他车辆往往就在我们两侧的盲区内,在减速停车时,不要以为后车就一定会和我们一样安全停车,走神的驾驶员和刹车失效的车辆经常都在发生,在转弯时,不要只注意前轮周边的情况而忽视观察后轮周边的情况。因此,驾车时,眼睛要像雷达一样不断地扫描、不断地重复地看看前方,再看看左边车窗和侧视镜,然后是仪表盘、后视镜、右边车窗及侧视镜再到前方,这样的循环6-8秒进行一次。视觉搜索过程中,还需要刻意避免被其他事物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做到眼睛在任何事物或方向上停留的时间不要超过2秒,否则,较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会使我们和他人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四、留有余地驾驶时,车辆往往都是在流动变化的车阵中前行,这就需要我们的车辆与周边的车辆时刻保持足够的安全空间,以便从容应对各种危险的出现。比如,在车阵中经常会遇到正常行驶的前车突然减速,左右车道的车辆突然进入我们正在行驶的车道,甚至这些情况同时出现,这就需要车辆与前车保持至少4秒的安全距离。同时,应该避免与两边车辆并排行驶,使我们的前方和左右至少一侧,始终留有足够的空间,作为我们的应急逃生路线。五、引人注意在驾驶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有意识的让别人注意,特别是在他人的行为可能影响到我们安全驾驶或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要及时传递出意图,并确认别人是否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否则别人的行为往往会使被动的涉及交通事故。扩展资料可以采取“乘4法则”来计算,比如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至少需要看到400米远的地方。前面提到的预估风险是针对可预见的风险,比如今天下雨,就会遇到积水路面,因此要减速慢行。而这里的放眼远方是针对不可预见的风险,比如通行环境良好的路面,是否可能出现其他车辆、行人散落的物品而形成路障,这些路障哪些是危险源、是远还是近、是静止还是运动等,面对远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放眼远方,将目光探索到15秒以外范围的交通状况,往往可以让我们提前发现、从容面对,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城市中经常低速行驶对车辆真的不好吗?

相信经常在城市通勤的车主,每天用车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并且对于堵塞和等信号灯的情况也无法避免,使得发动机还没有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就停驶了,常常导致长时间怠速或低速行驶的时间过长。那么长期低速行驶会不会伤发动机呢?时速多少被称之为低速行驶呢?低速行驶是自动挡车型中经常配备的一种档位,位于排挡操作台的最下方,标记为“L”或“1”,目的是强制自动变速器在最高力矩的挡位上工作、让汽车持续保持较大的牵引力。一般情况下,1-2档和车速低于30时速时称为低速。在积水路面或限速路面或冰雪路面等,挂低速档行驶通过的驾驶行为,都称之为低速行驶。如果车辆长期低速状态下行驶的话,汽油和正常进入燃烧室的发动机机油不能完全燃烧就会产生积碳。而积碳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比如冷启动困难,严重时冷车怠速会熄火,热车后怠速低。还可能导致车子加速无力,严重的积碳还会使发动机刚体内局部温度过高,严重时会造成缸壁局部烧蚀;积炭附在活塞环上会腐蚀活塞环,加速其老化且影响其润滑和密封,造成串气,烧机油的现象。长期低速行驶应该怎么做?如果用车时,经常需要低速行驶的话,可以适当将润滑油添加剂加到油箱中可以持续地清洗积碳,恢复喷油嘴的雾化效果,保持油路畅通,恢复发动机的动力等。根据厂家的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合本车型标号的汽油,并到正规的信誉好的加油站加油,以免加到非高品质的汽油。避免长时间发动机怠速运转,长时间低速运行的车辆应经常跑一跑高速,高速行驶能够使混合充分燃烧,提高燃油经济性,并且可以减少积碳的生成,恢复氧传感器的灵敏度,清洁火花塞电极间和三元催化器表面的积碳。

冷兵器时代,野外作战的基本方法

这个问题看着很简单,但实际上信息含量巨大,很难回答。越是简单而宽泛的问题便越是难以回答,就好像哲学上最终的三大问题也不过我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罢了。以你的问题,冷兵器时代的野外作战基本方法, 时期?交战所处地理环境?天气?敌我双方兵力、兵种对比?双方士气?军队老兵所占比例如何?甚至出发前的国内政治环境都是会影响交战的要素,但要大而宽泛的说的话恐怕就只有打和不打的问题了。冷兵器使用的跨度非常长,即使是今天的战场上也没有抹去它的身影;可以说是自有人类会冶铁以来便进入了冷兵器时代,但放宽来说石器时代貌似也可以怒刷一把存在感。热兵器的出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取代冷兵器的主要位置足足用了两百年左右,可以说任何信条都会在这种太过漫长的时间下成为一个笑话。可以说,想要彻底了解冷兵器时代恐怕要先看一遍人类战争史。


飞将军李广是迷路自杀的?

  是的。
  http://www.ld.nbcom.net/shiji/index.htm

  《史记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译文

  支菊生 译注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任为中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名。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魂)邪(yé,爷)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做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过了好几年,景帝去世,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景帝时由于屡次直言进谏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守朝廷文书法令。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埋伏,李广任骁(xiāo,消)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节制。当时单于发觉了汉军的计谋,就逃跑了。汉军都没有战功。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兰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接着重新再射,始终不能再射进石头了。李广驻守过各郡,听说有老虎,常常亲自去射杀。到驻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也终于射死了老虎。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因此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射猛兽也曾被猛兽所伤。
  没过多久,石建死了,于是皇上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杀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过了两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qiān,千)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行两条路。行军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啊!”士兵们这才安心。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而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匈奴的副将,杀死了好几个,匈奴军才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第二天,又去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才解围退去。汉军非常疲惫,所以也不能去追击。当时李广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应处死刑,用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有过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又过了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好久才准许他前去,让他任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前119)。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ì,义)其(jī,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执法官吏,应判为死罪,用财物赎罪,降为平民。
  李广有三个儿子,名叫当户、椒、敢,都任郎官。一次天子和弄臣韩嫣戏耍,韩嫣有点放肆的举动,李当户去打韩嫣,韩嫣逃跑了,于是天子认为当户很勇敢。当户死得早,李椒被封为代郡太守,二人都比李广先死。当户有遗腹子名李陵。李广死在军中的时候,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李广死后第二年,李蔡以丞相之位侵占景帝陵园前大道两旁的空地,因而获罪,应送交法吏查办,李蔡不愿受审对质,也自杀了,他的封国被废除。李敢以校尉官职随从骠骑将军出击匈奴左贤王,奋力作战,夺得左贤王的战鼓和军旗,斩杀很多敌人首级,因而赐封了关内侯的爵位,封给食邑二百户,接替李广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使他父亲饮恨而死,就打伤了大将军,大将军把这件事隐瞒下来,没有张扬。又过了不久,李敢随从皇上去雍县,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卫青有亲戚关系,就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当时正在显贵并且受宠,皇上就隐瞒真相,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又过一年多,霍去病死了。李敢有个女儿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宠爱,李敢的儿子李禹也受太子宠爱,但他贪财好利,李氏家族日渐败落衰微了。

  李陵到壮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管所有骑兵。他善于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因而让李陵率领八百骑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穿过居延海,观察地形,没有遇见敌人就回来了。后被封为骑都尉,统率丹阳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练射箭,屯驻在那里防备匈奴。
  几年后,天汉二年(前99)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全军覆没,余下逃散能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多人。
  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打仗时又很勇敢,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人士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都以此为耻辱。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八卦阵是古代的一个军事阵法,八卦阵谁发明的?

八卦阵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现河南南阳)卧龙岗或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扩展资料八卦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万物衍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宇宙之间,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终于形成,有了山泽,生物开始滋生,生命开始孕育,人类因此繁衍。八卦以阴爻"--"和阳爻"—"组合代表其性质。八卦的排列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前者传为伏羲氏发明,后者传为周文王所创奇门遁甲这种预测法产生于什么年代,来源于哪里,至今预测界尚无定论。我们在当前主要学习她的应用,至于其他的留给考古专家去做吧。具体而言,奇门遁甲的本身就是九宫八卦阵。《黄帝阴符经》上讲“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即是说,奇门遁甲的神妙之处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奇门遁甲,那必须要有扎实的易学知识和深厚的五行干支基础,这样你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奇门遁甲这门绝学。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以时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以后天八卦为主的九宫八卦是以空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奇门遁甲就是将这二者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融时空为一体,包括天、地、人、神(宇宙中的暗物)在内,多维立体的动态宇宙思维模型,以模型中的时间资讯为主,进行系统思辨,从而达到预测万事万物、以利趋吉避凶的预测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符号,除去其代表时间概念的特定意义以外,还含有特定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奇门遁甲就应刃而解了。1、 甲为首长,为元帅,他经常隐蔽在幕后,所以叫遁甲。2、 乙、丙、丁为三奇,是领导身边最得力的三个助手。乙为文官,叫日奇;丙为武官,叫月奇;丁负责后勤保障供应,叫星奇。乙、丙、丁三奇,也可以作为三支奇兵来理解,出奇制胜往往都靠它。也有人从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乙、丙、丁为何称为三奇,即甲为主帅,为阳木,最怕庚金克杀(阳金克阳木为七杀,最凶);而乙为阴木,好比甲木的妹妹,乙庚相合,甲将乙妹嫁给庚金为妻,这样甲木就解除了威胁,乙自然可称得上实行“美人计”的奇兵了;丙为阳火,木生火,他好比甲木的儿子,能克杀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他自然也是一奇;丁为阴火,她好比甲木的女儿,也能克伤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也是一奇,为此她还有“玉女”的美称。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六仪。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六十甲子,则十天干每个都会用六次,这样就形成了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阵 (中国古代阵法)

九宫八卦阵在军事中,是怎么排的?

古往今来,八阵图一直被神秘的面纱所笼罩,对于它的运行原理及训练方法,后世产生了很多说法,见仁见智,更增加了它的神秘。甚至有人说,八阵图已成为千古之谜,后人再也无法解开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剖析八阵图,先看看“阵”是怎么一回事。
“阵”很简单,它是军队双方交战时配置兵力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士兵不同的排列组合。在战场上,随着敌情、地形、气侯等种种因素的变化,士兵的排列组合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变换这种排列组合,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阵”。谁都知道,士兵的排列组合方式相当多,那么“阵”也就有许多种,现在许多历史小说和评书都还保存了许多新颖别致的“阵”的名称,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阵”的出现是相当早的。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两个集团之间的直接的军事对垒,便有了“阵”。因为任何军事对垒都不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都必然有一个最基本的次序和排列,这个次序和排列当时虽不叫“阵”,但已经是“阵”的雏形。后来,由于战争实践的不断增多,经验的逐步积累,人们渐渐懂得,在战争中适当地运用一定的部队组合,会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于是,“阵”被有意识地运用于军事中,并产生了“阵”的概念。大约到春秋战国时期,“阵”在军事上已被广泛运用,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阵。每次军事行动均需排兵布阵,已成为军事家们用兵的常识。
“阵”进入军事研究领域后,古代军事家们根据不同“阵”的不同特点,为这些阵作了恰当而形象的命名。虽然这些阵的具体运用方式大多已经失传,但名称被保存下来,以八阵为例,举其要者大约有如下几种不同说法:第一组,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蟠;第二组,方、圆、杜、牝、衡、罘置、轮、雁行;第三组,鱼鳞、鹤翼、雁行、弯月、鏠矢、衡轭、长蛇、方圆;第四组,方、圆、牝、牡、冲、轮、浮沮、雁行;第五组,金、木、水、火、土、天、地、人;第六组,天覆、地载、风扬、天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第七组,方、圆、疏、数、锥形、雁行、钩形、玄囊等等。从这些阵名不难看出,“阵”是模仿自然界的天象、现象、动物形态等而形成。按照几何学的理解,不管阵形如何复杂,其基本构成不外方、圆、曲、直、锐五种状态。就其作用,可以大致分列如:方形阵用于集结部队;圆形阵用于保存力量,抵抗外力进攻;雁行(尖状)用于突击敌人;衡轭(长形散开)用于分割包围敌人;钩形,左右翼弯曲如钩,便于改变阵形,迂回包抄;数阵,密集部队不被分散;疏阵,用于扩大阵地;弯月(扇面形)用于歼灭敌人等等。
搞清了“阵”,再看“八阵”。
“八阵”是多种“阵”法的一套组合,由八种不同的阵式组成。显然,“八阵”不是一种阵法,而有许多变种,它的繁简程度和运用方法都不尽相同,并可以在实战中因时因地因敌情而变化,变成新的阵型。八阵中之八种阵型,便是这种阵法的八种大的变化。至于每阵中又有怎样的变化,自可随机掌握。古代一些书常说八阵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说的正是八阵与阵之间的变化关系。因此,需要军事指挥员在具体军事实践中因敌而用,灵活掌握。
“八阵”古已有之,诸葛亮便根据这些已有的阵法,并结合自己的实战,“推演兵法”,重新整理出一套新的“八阵”。可见,诸葛亮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八阵”,而不是首创了“八阵”。
再看“八阵图”。
“阵”的运用充分成熟后,军事家们便设法用符号标识等将这些“阵”记录下来,便有了“阵图”。记录“八阵”的文献,便是“八阵图”。可见,“八阵图”并不是“阵”,而是用来说明“八阵”的图纸和说明书。诸葛亮为人很细致,他曾把木牛流马的设计方案详细地记录下来,当然也会把自己整理的新“八阵”的排列方式乃至运用方法画成图稿记录下来,并向广大指战员宣讲和推广。可惜这份军事史上的珍贵文献没能保存下来,唐《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中所录《武侯八阵图》一卷,系后人附会,不能视为诸葛亮之原著。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诸葛亮的阵法是“八阵”,而不是“八阵图”。后人把诸葛亮的阵法命名为“八阵图”,显然是搞错了。“八阵图”是说明八阵的一整套资料,与“八阵”不是一个概念。《水经注》所载“八阵既成”云云,便是明证。
最后看诸葛亮八阵遗址。
现在全国各地仍存或曾经存在过的诸葛亮八阵遗址有多处,这些遗址均为石块堆垒而成,行列整齐,结构严谨,从中可略窥诸葛亮“八阵”方略。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堆这些石头,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诸葛亮重新整理“八阵”的目的是增强士兵的战斗力,因此,必须让将领乃至士兵们熟练地掌握这种阵法。古代练兵没有教材,只有教官言传身教。而阵法变化繁复,言传身教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诸葛亮想出一个办法,在部队屯驻的地方垒石为阵,以石代人,组成不同的阵形,增加士兵训练的可操作性,便于迅速掌握。现在保存的“八阵”遗址,便是当年这些教学训练设施的遗存。
可见,“八阵”遗址只是一种用来训练士兵的设施,有人说它象现代战争学上的沙盘,并不完全准确。“八阵”性质如此,所谓陆逊兵困八阵图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了。
至此,诸葛亮“八阵”基本已经清楚,除了现在不知“八阵”的具体训练方法外,其他均已十分明了,既不神秘,也不是什么“千古之谜”,大可不必对它过分推崇。


上一篇:谁为紫砂狂

下一篇:自杀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