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孔子和其弟子的故事很多,在此略举几例:其一:一天晚上孔子看书看得很晚,感到腹中饥饿,就叫来身边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子颜,为师腹中饥饿,很想喝碗粥,你去厨房把晚饭剩的那点粥给为师热一热。” 颜回去到厨房把粥热好,端着粥刚走出厨房,狂风四起,碗里落满了沙土。颜回犯起难,给师傅端过去是对师傅的大不敬,倒掉又太可惜,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找来一点粮食非常不易,干脆自己把它喝了再给师傅做一碗。这时孔老夫子饿得受不了,就起身出来想看个究竟,正好看到颜回在喝粥,孔老夫子非常生气。孔老夫子耐着兴致问颜回:“子颜,这是怎么回事,师傅的粥你也敢喝?”颜回委屈的说:“师傅,刚才狂风把沙土刮进碗里,给师傅是对老师不敬,颜回爱惜粮食故而食之。” 孔子近前一看全都明白了,微笑着拍拍颜回的肩说:“好孩子,为师错怪你了,看来这眼睛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何况是听来的呢。” 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要学会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不能随意错怪他人。其二:高柴是孔子的坐下弟子,是齐国人。关于高柴这一人物,他很有政治才能。曾在20的时候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担任管理刑狱一职。历史上的他更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弟子高柴,身材矮小,在孔子的门下悉心学习,而他的老师孔子则认为高柴的性格比较憨厚忠实。记得有一次,子路在季氏那里担任一定的职务,想要举荐高柴担任费宰一职。还没等高柴做决定,他的师傅孔子害怕高柴的性格恐怕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于是说道:“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 关于高柴的为官路程,在历史上的记载说,高柴曾在在鲁国、卫国这两个国家先后担任了四次官职,担任过鲁国的费宰、郕宰以及武城宰,在卫国担任的是士师一职。从这看来高柴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也是做官时间最长的一个。曾在鲁哀公十五年的时候,由于卫国发生了政变,高柴被迫逃离卫国,同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但是子路却拒绝了他的劝阻,一心要回到宫中。谁知,回到宫中的子路遇害了。 历史上的高柴还有着尊老孝亲的著称。自从拜孔子为老师后,从来没有违反过任何礼节。担任官职时,从来不徇私舞弊,依照法规办事。他的为官生涯清廉,执法公平,同时还有一颗仁爱之心,深受到孔子和民众的赞扬。拓展资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孔子是非常好学的,通常好学的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不例外。孔子,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的去学习。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扩展资料:有一次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因为第一次去,所以很多都不太懂,他不时的向人询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有人就在背后笑话孔子,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结果孔子听到了,不生气,反而很坦然的对他们说。“我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会问个明白,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不对的事情,难道你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要不懂装懂吗?这正是我求知明理的表现啊。”众人听了孔子的话,都觉得有道理,都在心里默默的佩服孔子的好品质。
孔子拜师歇后语
孔子拜师---不耻下问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以……为耻。下,问题比自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 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理解,而你又不知道,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恰恰不会,就该去问。这样理解也更好的解释孔子说的:"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出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 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找孔子拜师的歇后语
孔子拜师----不耻下问解题过程: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找老师学习、问问题,就表达了放下身份地位虚心学习求教。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示例:阁下既~,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拓展资料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问,不能读作“wén”。 成语辨形: 耻,不能写作“尺”。 近 义 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 义 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成语例子: 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歇后语:孔子拜师父——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黑了心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黑了心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