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晕是怎么形成的 日光晕是怎么形成的
1、日光晕也叫圆虹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晕。
2、日晕是一种大气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卷层云中的冰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变化,阳光便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光晕是什么现象
光晕现象: 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钻石沙”等)折射或反射光线而产生的一组环形、弧形、柱形或亮点形式的光学现象。 “钻石沙”(diamond dust,又称棱冰)是由微小的冰晶体组成的地面云层。 这种气象现象也称为冰晶,在METAR(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代码中记为IC(ice crystals)。 “钻石沙”通常在清澈或接近晴朗的天空下形成,因此有时称为晴空降水。 “钻石沙”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最常见,但也可以在温度远低于冰点的任何地方发生。 在地球的极地地区,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数天而不中断。由日光折射形成的光晕类型可以显示出彩色,而反射光晕为白色。在夜晚,肉眼很难感知颜色; 因此,月晕大多呈现白色。22°晕 22°晕(过去称为小晕圈,在民间,22°晕被认为是风暴来临前的征兆之一)是最常见的光晕现象。小光晕表现为一个半径22°的白色或近乎白色的发光环,光源(太阳或月亮)位于其中心。它内部的毛边呈现红色,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外部毛边呈现紫色。光环内的天空比其他地方的天空明显更暗。无论在天空中的位置如何,光环的半径始终为22°。根据卷状云量的不同,有时只能看到整个圆的一部分。想知道如何快速且准确地验证光环的半径吗?辨识妙招: 伸直手臂并且展开手指,从拇指到小指指尖的角度近似为20°,用拇指尖遮住太阳,你就会在小指尖附近发现22°的光环啦!22° 日晕46°晕有时可观察到的46°晕(过去称为大晕圈)是一个半径为46°的圆形晕圈。这个光环比22°光环出现的几率要小得多,并且总是没那么亮。46°光晕很容易与上侧弧相混淆。“上侧弧”是什么鬼?别急,请往下看。46° 日晕(图中外部的大圆圈)46° 月晕发光柱(光柱) 沿光源(如太阳或月亮)竖直向上或向下,可以观察到白色的发光柱,其光线呈现间断或连续状态,也称为光柱。偶尔会在地面光源的上方观察到光柱,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看到明亮行星上方或下方延伸出的小光柱,如金星。当太阳是光源时,这种现象被称为日柱。光源上方的光柱是上光柱,反之,在光源下方是下光柱。在有冰云、冻雾或“钻石沙”等冰晶的情况下,从山上或飞机上观看下光柱是最好不过了。日柱夜间灯柱切线弧“切线弧”是几种与其他光晕相切形成的发光弧的通用术语。我们有时会在22°晕圈或46°晕圈的外侧看到切线弧,这些弧在其最低点或最高点(分别为上切弧和下切弧)触及圆形晕环。这些弧线的形状随光源(太阳或月亮)的高度角变化而变化。它们往往很短,甚至可能只是一个亮点。当光源恰好在地平线上方时,上切弧呈现为窄V形。当太阳或月亮在天空中升高时,上切弧的V形向外张开形成类似于大鸟自然伸展翅膀的形状,那可真是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感觉了。 对于22°晕圈,当太阳或月亮位于地平线上22°以内时,下切弧通常低于地平线,所以它只能从高处看到,例如在山上(有“钻石沙”的情况下)或者从飞机里(在更深的卷云中)。如果能够看到,则下切弧的倒V字形随着光源高度的增加而先变窄然后变宽。 当太阳或月亮上升达到地平线以上32°时,上下切线弧连接形成所谓的外接晕圈。这个大致呈椭圆形的光环位于22°晕圈之外,并且触及最高点和最低点。有时,只有较亮的上部和下部能够实际观测到。当太阳或月亮上升到高于50°时,外接晕圈逐渐变成圆形。在更高的高度上,它则与22°晕圈合并,因此很难将它们区分开。但是,外接晕圈通常较亮,颜色更纯,并且最内层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