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第7军厉害还是五大王牌厉害?
还是五大主力厉害,因为五大主力装备要比桂系好。而且,训练的效果要比桂系好。比方说新一军,在缅甸的时候,打枪比日本人还准,日本人都害怕与之一战。还有步兵的技战术,74师打涟水时,在巷战时用火箭筒打开民房,穿墙从侧翼和后面包围我军,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可以说这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和八年抗战中我军未曾见过的。还有人数五大主力的人数基本上都是一个军的编制,就是74师也有3万多人。而第七军只有1万多人。说桂系的战斗力强,是因为中国的地方军阀的部队战斗力普遍不强。但桂系是个例外,主要是广西当时是个穷省,能养活的兵力不多,李、白二人要想保住广西必须要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来保卫自己的地盘。而第七军又是这支部队的佼佼者,因此说它厉害。第7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广7军”,号称“钢7军”。 是李宗仁 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系部队中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所谓“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内部,李宗仁实力有多大,桂系有多少军力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阀统治集团。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解放战争
到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是桂系的部队。他们长期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国军占两淮、苏北,钢七军是和七十四师一样的头号主力。粟裕在苏中时候,陈毅在泗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惨败。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被华野歼灭后,中原战场有四大旗杆:五军、整十一师(18军)、七军、整四十八师,桂系占了两个。 华野七月分兵后,叶飞、陶勇的一、四纵,就是被七军和整四十八师缠住,后来很长时间摆脱不了,使这两个纵队失去了战斗力,损失了两万多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七军、整四十八师又给刘邓部队以重大的打击,使刘邓损失惨重!后来刘邓被迫改变作战方针:先打杂牌军,后打中央军,避开桂军。连中国第一悍将刘伯承都对桂系惧怕三分、避其锋芒。
渡江战役后,四野进剿白崇禧部前,罗荣桓曾这样评价广西兵:“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广东、广西)部队。这些着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像揩了油的,很难抓住。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从湖北的武胜关到湖南的武陵山脉恐怕主要是同两广部队作战,部队要有准备,尤其是指挥员,要心内有底,可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摘自《南疆逐鹿》)
新四军2师师长张云逸及其部下曾经评价桂军:“桂军被反动宣传灌输得麻木,作战勇猛得如野人拼命,阵地上战至最后一人时,仍能坚决拼刺刀顽抗,直到被打死,反抗才停止”、“且战术灵活,动作熟练,认为桂军比同等条件下的日军更难对付”
能有这么高的评价,说明桂军的战斗力是相当不错的,唯一的不足就是装备差了点,其主力7、48军一直到李宗仁当上总统后才装备了少量的美式装备,听不少现在在我们广东的南下四野老兵回忆,一直到49年衡宝战役的时候,桂军士兵还有不少拿的是那种已经快被淘汰的“汉阳造”步枪呢!装备差一直是桂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弱点。
一个青树坪,把个猛虎将军钟伟的49军崩调了一颗门牙,146师出击的两个团,近9000人损失了三四千人。丧失了战斗力。这可是四野过江以来遭到的最大一次败仗。
桂系七军后被四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消灭。这一仗直打了五天(衡宝战役),林彪动用了用十七,八万的兵力,外围还有五个师共二十五万的兵力,围住桂军的主力四个师将近三万六七千人,打了五天,结果也只歼灭不到三万桂军,还是让桂军突围出去两个建制团。
广西兵在国民党军中之所以战斗力较强,是因为“国民党中央军的军官多数是军校出身,他们摆架子,打仗怕死,在士兵中没有威信。广西军就不同,他们的军官是从士兵升到班长,再经过教导队训练,然后当排长、连长,所以他们官兵关系好,战斗力强。” (摘自《关于组织战斗》粟裕著)
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粟裕 大将回忆录记载有这些话,很多解放军其他将领回忆录中也说过)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也说了: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荣誉
然而,保家卫国之际,桂军却历来刚猛无比。从清末名将冯子材领子弟兵镇南关抗法,到抗战之际桂军参加淞沪、徐州、桂柳等会战,并在台儿庄痛歼日军,打出了军威、国威。连美国名将史迪威也承认“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纵观史载,却也并非谬赞。
大约有10万左右
桂系钢七军在解放战争中战力排第几
在国民当中排第二。
1,第一是蒋介石直系精英部队,先说“种子军”——第18军,陈诚之后,继任军长先后有罗卓英、黄维、彭善、方天、罗广文、胡琏、杨伯涛。内战中,该军为蒋介石冲锋陷阵,最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我中原野战军被歼灭。
2,“钢军”——第5军,邱清泉任兵团司令,熊笑山接任军长,最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我解放军歼灭。
3,“抗日铁军”——第74军,俞济时任军长,继任者有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被称为“御林军”。后改编为整编74师,盂良崮战役,我华野部队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歼灭该师近3万人,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后74军重建,但再次被歼灭。
4,新1军和新6军,新1军军长孙立人、潘裕昆继任,新6军军长廖耀湘、李涛继任,辽沈战役中被围在黑山、大虎山附近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经过激烈战斗,包括新1军(缺暂编53师)、新6军在内的10万人全部被歼。后暂编53师在东北野战军在进攻沈阳时开出城外投降
桂系钢七军的灭亡:白崇禧命令张、鲁两兵团迅速脱离战场向徐启明兵团靠拢。然不幸,由于第七军与鲁道源兵团被陈赓第四兵团死死粘住,未能顺利脱离前线,张淦遂命令第48、126两军及第3兵团直属部队于博白、陆川地区暂停,等待第七军。30日,鲁道源兵团大部阵亡,第七军则到达博白,31日夜,四野43军跟踪追击至博白,陈赓兵团则以每天150里之疯狂速度完成合围,激战至12月6日,最终张、鲁两兵团只有极少数人突出与徐启明兵团会合;号称“桂军之花”、“钢七军”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于是役后全军覆没,片甲无存。
桂系第七军与国民党五大主力战斗力之比较
第7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广7军”,号称“钢7军”! 是李宗仁 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系部队中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
北伐时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与叶挺独立团并肩血战,大败吴佩孚精锐之师.吴佩孚用尽全力,大刀队共砍下7颗团长2颗旅长的头,吴也手刃几名逃兵。但总挡不住北伐军的冲锋。到下午,杀红了眼的桂系第7军竟齐向吴军枪声最密集处冲锋。面对着凶悍不惧死的敌人,吴军终于大溃。几万人竟对督战队发起反冲锋,一哄而过,夺路逃命。吴佩孚的副官也在乱军中被打死。吴佩孚,这位直系领袖,常胜将军。到这个时侯,他的政治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另一场著名的“龙潭战役”中,也是这个第7军拼死连续猛烈冲锋,不惜伤亡惨重攻占南京城制高点栖霞山,然后发起反击,以少胜多,把背水一战的数万孙传芳亡命大军压迫于八卦洲及其以东地区聚歼,血战七天七夜,杀的孙传芳六万大军尸横遍野,大败而逃,孙传芳从此退出中国政治舞台. “广7军”也从此享誉全国.
抗战中第7军先后参加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
解放战争中与解放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1946年7月泗县战役,华野山东部队将第7军的172师(1937年该部一个团参加桂林的出桂抗日阅兵仪式,号称“桂军之花”)包围在泗县城里,打了二天,华野损失惨重,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鲁南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22团(原为鼎鼎大名的铁道游击队)伤亡过半.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
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 滇军 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桂系部队除非有切肤之痛,一般也不会主动向解放军邀战,因为蒋介石一直就视桂系为其心腹大患,也是地方实力派中唯一没有被其征服的,而桂系的支柱就是以第7军为首的十余万桂系部队,如果桂系部队和解放军血拼,蒋嫡系部队和桂系部队一直以来也不和,蒋嫡系部队是很难施以援手的.当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后,固然避开了蒋系军队,但对桂系的利益有直接威胁,白崇禧立即亲自指挥以第7军 整编第46师 整编第48师等桂系部队为主的30多个旅围攻。桂系部队历来有战斗力,抗战结束后未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兵力未受损,加上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善能用兵,而且实力又占优,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逼得刘伯承先后两次分兵,他本人也离开主力部队和大别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不能怪刘伯承无用兵之方。《毛泽东文集》里有电报指示刘伯承不要直接和桂系的几个师(军)作战,不管该电报是否实际拍发,桂系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
1948年初当中央军委准备让粟裕率华野主力第1 4 6纵组成第一兵团渡长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求迫使蒋介石改变战略部署,吸引国民党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时,粟裕在力陈不可行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可以调动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很难调动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即第5军 整编第11师 第7军和整编第48师.第5军 整编第11师是国军五大王牌就不用说了,而第7军和整编第48师都是桂军.可见以第7军为首的桂系部队在解放军将领眼中的地位.
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的钢七军实力如何??
第七军是国民党桂系的起家部队,1924 年,李宗仁,白崇僖,黄绍弘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广西省政.不久,即加入了国民党,所属广西部队成为北伐军第七军,下属七个旅,总兵力两万人.随即,出兵北伐.由广西打到山海关.几乎桂系的高级军官全部出于该军,北伐后,七军扩为第四集团军.兵力也扩为40余万.使桂系成为国民党四大派系之一.蒋桂战争中,四集溃败.唯有七军退回广西.抗战时期,该军投入凇沪,随枣,等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内战初期,由于李,白 有意保存实力,七军没有与解 放军有大的战斗.先后驻于皖,鄂等地.渡江战役后,七军与同属桂系的48军在湖南青树坪歼灭(?)四野四十一军的一个师.随即在衡宝战役被优势解放军击败,大伤元气.后向广西撤退,于1949年12月1日在广西博白被全歼,只有极少数部队突围.辗转退往越南.该军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广西人.战斗力顽强.在历次战役中,经常是团级军官带队冲锋 . 在国军中极为少见.从军官到士兵在封建体系的维持下,忠于李,白.历任军长:李宗仁,白崇僖,夏威,张淦,李本一. 李、黄、白于1925年统一广西后,与当时只辖广东一省的国民政府汪精卫等协商统一两广,以作为北伐的基础。1926年初,广西军队两个军4万余人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该军当时编制9旅18团,另加2个独立团,一个入伍生团共21个团,旋即于是年7月抽调12个团由李宗仁指挥入湘作战,其余8个团则留在广西后方由黄绍宏坐镇指挥。 在北伐战争中,最具战斗力、战果最丰的是4、7两军。4、7两军的铁军钢军的称号便由此得来。1927年底,广州发生了汪精卫、张发奎等驱逐李济深(第四军军长)、黄绍宏(第七军党代表)事件,引发了后方第七军和后方第四军的钢铁碰撞,黄绍宏领导的后方第七军和张发奎领导的后方第四军在广东清远一带大战了三天三夜,伤亡逾万,结果以第七军惨胜告终,由此可见第七军的厉害 桂南会战重创了也号称“钢军”的日军一流精锐第5师团,全歼了日军第21旅团,战果丰硕。参战的桂军第31军是在第五战区打残后,调部分军官回广西重整而成;第46军也是新成立的部队。主攻昆仑关的第五军虽然是蒋的嫡系部队,但士兵大部分是广西人,被日军称作“广西少年兵”。因此桂南会战实际上是广西人与日军对打。 衡阳保卫战打了一个多月, 衡阳陷落,日军主力一路追赶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从北面进犯广西。布防在广西全州的蒋嫡系陈牧农第93军不战即退,并烧毁了十几万发子弹和大量粮草。后陈牧农因此被枪毙。守桂林城的是桂军31军的131师和46军的170师,围攻桂林的是日军13、40、58师团和34师团一部,兵力悬殊 从10月29日到11月10日,桂军在被绝对优势的日军的层层包围下奋勇抵抗,战斗异常惨烈。桂林城内城外,到处是炮火声和喊杀声。及至桂林陷落,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自杀,131师师长阚维雍自杀,31军参谋长吕旃蒙,团长吴展等桂军将士五千余人壮烈牺牲。其中七星岩内800余守军宁死不屈,被惨无人道的日军施放毒气毒死。战后清理该岩时,死难官兵的尸体尚未腐烂,在离洞口一丈余的地方,发现死难官兵的尸体仍在利用地形地物持枪做卧倒、坐射、立射等姿势,而且均怒目咬牙,可见其牺牲之壮烈。 桂系七军让老蒋又爱又恨:老蒋上海闹国共分裂,连自己的一军都靠不住,靠七军才分裂成功。 而解放前夕老蒋被迫下野,也是李白靠桂系钢军逼宫,李宗仁也成了地方势力中难得的当了总统的。 解放军打桂系,也打的挺苦,称之“广西猴子”,喻其灵活难斗 946年初全国军队整编后,桂军只保留整编第七师、整编第四十六师、整编第四十八师。不久内战全面爆发,又恢复为军的建制。第四十六军于年底受李仙洲指挥参加莱芜战役,军长韩练成是地下党员,作战中借故离开部队,导致46军陷于一片混乱,副军长及三个师长全部被俘。后46军于安徽重整,但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
他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曾参与创建红八军,哥哥为桂系名将
【近现代史系列293,初延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十年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这是革命烈士俞作豫在牺牲之前所写的诗句。俞作豫烈士是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他曾参与创建红七军和红八军,并对我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俞作豫烈士的哥哥是桂系名将俞作柏,他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一度主政广西军政,其也是桂系军队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俞作豫的表哥为李明瑞,他是红军的名将,像闻名全桂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就是在李明瑞的领导下而创建起来的。
俞作豫出生于广西北流县一户农民家庭,其早年曾进入过私塾学习,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俞作豫的启蒙老师是李明瑞的父亲李云东,所以俞作豫从小也与李明瑞相识,他们曾一起参加桂军,又一起参加北伐战争。1917年,年仅十六岁的俞作豫投奔到哥哥麾下,经俞作柏培养和提携,俞作豫遂正式考入到了西南护法军第二军讲武堂进行学习。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广西并不太平,当时,广西还由旧桂系军阀陆荣廷统治,陆荣廷为了实现独霸两广的野心,曾不断唆使桂军进攻广东,像俞作豫的哥哥俞作柏,也曾陷入了这无休止的军阀混战之中。
广西局势堪危,陆荣廷又唆使军队进攻广东,在这样的情况下,俞作柏和俞作豫兄弟便追随李宗仁发动了讨逆战争,他们在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下,经过五年多的战斗,终于击溃了盘踞在广西的陆荣廷。为了进行北伐,广西桂军后来便加入到了国民革命军序列,而俞作豫也由桂军的排长,逐渐升到了团长的职务。
俞作豫所统率的桂军第二团,是北伐军第七军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自打进入湖南,就屡立战功。在贺胜桥战役中,俞作豫曾指挥所部配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击溃了敌军的进攻,并为北伐军顺利攻取武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像俞作豫这样的猛将,自然受到了李宗仁和黄绍竑等人的欣赏,然而,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俞作豫却陷入了危险之中。当时,桂系头脑白崇禧极力追随蒋介石,俞作豫因为同情革命,遂被排挤出了桂系的决策层,愤然之下,俞作豫遂脱离了桂军序列,开始寻找新的革命之路。
离开桂军后,俞作豫就开始了寻找党组织,他曾在好友谭寿林的支持下,来到了港岛。在港岛,俞作豫与陈勉恕和朱锡昂相识,经过他们的影响,俞作豫遂正式加入到了组织之中。
自从加入组织,俞作豫就一门心思用在了发展革命武装力量上面,他曾在广州参与工农武装起义,后来又回到广西积极得做兵运工作,为了发展党员,俞作豫就任为北流县委书记,并领导农运工作。
从北伐名将到坚定的革命家,俞作豫正式脱胎换骨,1929年,在组织的授意下,俞作豫来到了表兄李明瑞处做兵运工作。为了影响李明瑞部参加百色起义,俞作豫曾多次派人到桂军中做政治工作,经过他的帮助,李明瑞也正式加入到了组织之中。
有了俞作豫和李明瑞的帮助,百色起义的准备工作也得以完全开展,这年12月,百色、龙州等地的进步军人和工农群众先后参加起义,他们在张云逸和李明瑞等人的领导下,正式组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武装,经大家的一致推选,俞作豫正式担任红八军军长。
百色起义的成功,极大的震慑了盘踞在广西地方的顽固势力,为了摧毁我根据地,1930年,桂系军阀便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卷头重来,我军为了保卫左右江根据地,则与敌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同年3月,俞作豫在转移至港岛的途中不幸被捕,不久,他便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9岁。
俞作豫是我军早期的一员名将,他曾对革命事业帮助很大,若其没有较早牺牲,他以后的前途也将无法限量,他的牺牲,也实在是我军的一大损失。
湘江战役中的著名战斗新圩阻击战发生在广西哪里
广西灌阳县西北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场阻击战之一。从规模上说,仅次于脚山铺阻击战,为湘江战役第二大战斗;从后果上说,新圩阻击战导致红军后续部队遭到惨重损失,是湘江战役后果最严重的一场战斗此战之中,彭德怀的3军团战线不连贯,被突破后又逐次增援结果被等量的桂军大破新圩失守,红十八团全军覆没,红三十四师没能按计划接防,从11月30日起,灌阳方向的桂军蜂拥北上,其中桂军44师经新圩西北方向的石塘圩向湘江麻子渡、界首方向追击,24师由文市西侧向北追击,134团留在灌阳县境。12月1日晨,覃联芳24师到达新圩东北方向的文市附近,与尾随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的先头部队相遇。24师向中央军发起突然袭击,将其先头一部约一个连缴械。周浑元知是桂军有意造成事故,不再向西追击红军,率队向北,经全州、黄沙河,向东安、武冈方面前进,前往湘西南继续堵截红军。原来计划由湘南出桂北之黄沙河向全州前进的薛岳部,得到消息后,也折回湖南东安,不再向广西前进。覃联芳24师见中央军不再进入广西,便率部调过头来向西追击红军。中央红军大量未来得及过江的部队,被桂军44师和24师切断、冲散,损失惨重。
介绍一下1930年中国发生的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次战争,虽然发生时间短,从1930年2月揭开序幕,10月就结束了,但参与的人数非常多,达到170多万,伤亡人数达40万,消费军费达5亿元。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对民国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原大战一方是国民党员蒋介石,张学良,另一方是国民党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双方投入上百万部队在十几个省厮杀了了七个月,所在地区民众超过两亿。扩展资料中原大战影响:蒋介石彻底打败对其威胁最大的角逐的军事力量。其后蒋扣押胡汉民,酿成新的“宁粤对峙”事件,并迅速形成了国民党内前所未有的各派反蒋势力的大联合 。西北军队战力强但军备差,在中原大战之后被初步瓦解。东北军军备强但战力差,幸运的是未受战事影响。晋绥军战力与军备实力相差不大,也未受战事影响。新桂系军备差而战力强,但是由于蒋桂战争,实力被大大的削弱。中原大战之后的局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彻底瓦解,分裂成了四大派系。阎锡山领导的晋绥军也受到重创,内部的商震和傅作义等将领也前后联合成一个系别。东北军因为进入关中帮助中央军,所以在战后得到了华北的地盘,紧随其后又收编了大量的西北军和晋绥军派系的残余势力,一举成为全中国第二大的军事派别。新桂系撤退回广西以后,在陈济棠派粤军的帮助下自保。与此同时,派系领袖中的黄绍竑退出了新桂系。在中原大战之后一些小军阀的势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建国豫军的首领樊钟秀阵亡,他领导的派系也在战后被收编了。石友三领导的西北军由张学良收编。而后因唯密谋夺取华北,被蒋介石和张学良左右夹击致使全军覆没。杨虎城领导的陕军因为协助蒋介石而得到了陕西地盘。张发奎领导的粤军因战斗实力大损,不得不依附于新桂系。陈济棠领导的粤军在帮助了蒋介石后并未得任何好处,导致矛盾激化。后来以胡汉民被囚为口,和新桂系联合反对蒋介石。中原大战使国家元气大伤,“国力之疲,已如风前之烛奢” 。东北军的入关,造成边防空虚,入关后的张学良和东北军,转而关注于华北事务,予日本以可乘之机,一年后的同一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中原大战,使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央互相削弱,消耗实力,同时放弃进攻红军,成为中共领导的红军和红区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中原大战期间,中共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区域已蔓延到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11省。红军共成立14个军,人数约10万,并建立了中央(赣南、闽西)、湘鄂赣、鄂豫皖、洪湖湘鄂西、闽浙赣、广西右江左江等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较快较大的发展。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即开始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军事“围剿”,而政治上则再次陷入内部纷争的混乱局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原大战
占据广西24年的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究竟有多少军队?
1949年4月在我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前,江南的蒋军分为两大部分,即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所属部队和白崇禧“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所属部队,前者拥兵约45万人,不在本篇的讨论范围之内,后者的作战序列既有桂系军队,也有中央军和地方部队,所以重点说明白崇禧掌握的桂系部队数量。白崇禧的这个“华中军政长官”,除直辖的野战部队各兵团以外,理论上还可以指挥宋希濂的“湘鄂边绥靖公署”和程潜的“长沙绥靖公署”,另外还有一个据守广西老巢的“桂林绥靖公署”,其实也受白崇禧直接指挥,主任是桂系大将李品仙。宋希濂的部队是中央军,程潜的部队基本是湘军地方体系,所以白崇禧真正能够指挥得动的,就是原“华中剿总”所辖的各兵团和李品仙的桂林绥署部队两部分。其中前半部分包括五个兵团的番号,共11个军31个师,兵力为208000人,另有特种兵21000人,非正规军11000人,总兵力为24万人。(黄杰)这五个兵团分别是陈明仁第一兵团(后来为黄杰)、张淦第三兵团、徐启明(原夏威)第十兵团、鲁道源第十一兵团和刘嘉数第十七兵团。众所周知,这里面真正属于桂系嫡系部队的只有第三兵团和徐启明第十兵团,也就是桂系保存到1949年的主要家底。这两个主力兵团辖有第7军、第48军、第48军、第56军、第97军、第125军、第126军共七个军13万余人的兵力,其中第三兵团45000人,第十兵团78000人(兵团之间部队一度有所调整。),连同长官部直属队和广西李品仙的三个师17000余人,新桂系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约16万人左右,这也就是西柏坡判断的:“桂系本钱小,所以作战极为灵活”。(夏威)从起源看,新桂系军队是由早期李宗仁担任司令的一个支队7000余人,和黄绍竑的3000余人发展起来的,当两部合编成为“定桂联军”并形成李、黄、白三驾马车时,兵力约20000人。经过一系列军阀混战,到桂系加入北伐军时,其第7军共辖九旅37500余人,兵力大约翻了一番。北伐期间桂系军队扩充很快,到1928年“二次北伐”完成时,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直接掌握和控制的部队已有30万人,包括第7军、第8军、第12军、 第13军、第15军、第18军、第19军、第36军等八个军23个师,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收编的唐生智湘军和其他杂牌武装,所以成分很是混乱。(李宗仁)桂系的实力膨胀引起蒋某人的疑虑后,开始对桂系军队进行打压、分化和攻击,至蒋桂战争结束时,失败的桂系部队被迫缩编,到1933年部队仅为两个军计29155人,其中第7军兵力12335人,第15军兵力16320人,后期偷偷有所发展,但是数量不多。1937年抗战爆发后,新桂系部队改编成两个集团军北上参战,其中第11集团军约有兵力100000人,第21集团军约有兵力65000人,合计约17万人。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桂军伤亡不小,但是随着战局稳定,新桂系形成了广西、大别山两块比较稳定的根据地,部队规模有所恢复,至日本投降前已经发展到25万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桂系军队被压缩留存的只有三个军,后改制为三个整编师共9个整编旅,即整编第8师、整编第46师和整编第48师,加上留守广西的一批地方部队,总兵力也只有约80000余人。直到白崇禧就任华中后,才有条件新建了一批部队,包括第56军、第126军等等,桂系军队的部队规模得以维持在16万左右的兵力规模(民团不计)。在第四野战军的南线大追歼中,衡宝战役。桂系主力第7军和第48军的四个主力师被歼,白崇禧率部逃往广西,而四野主力随后跟踪入桂,在广西战役中将桂系所余部队基本全歼,只有黄杰率领的第48军第176师一部出逃境外。至此,在民国军政舞台上纵横24载(从1925年统一广西军政算起)的新桂系军事集团彻底灰飞烟灭。(黄杰和小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