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腔

时间:2024-06-30 18:56:49编辑:奇事君

黄梅戏唱腔有哪些特点?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剧目。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他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黄梅戏的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它以板式变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正是这一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曲牌连缀体或称曲牌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主腔并不意味着在黄梅戏的所有剧目中都为主。实际上,花腔小戏基本上不用主腔,有些大戏也并非以主腔为主,之所以把这一腔系称作主腔,是就它的音乐形态及音乐表现功能而言的。另外,从黄梅戏音乐发展史来看,主腔也晚于花腔和三腔。这一发展过程又与剧目从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发展到串戏而最终能演整本大戏的历程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梅戏音乐的基本风格的框定。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发展的源头。黄梅戏的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三腔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三腔各自拥有一个基本腔体,彩腔、仙腔为四句体,它们的字位安排、复句位置、锣鼓的用法都较固定,具有曲牌体的定格之感。但三腔的每一腔体都派生出对板或数板,还形成一些补充腔句,因此,三腔也有板腔体的特点。其次,在男女分腔上,三腔既不同于主腔的男女腔转调相连,也不同于大多数花腔小曲的男女腔同腔同调演唱,而是男女腔在旋律上差别较大,容易区别开来。再者,在戏剧性表现功能上,三腔兼有抒情性叙事性表现能力。三腔是一组情趣各异的姊妹腔,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显见。如三腔的来源各不相同。彩腔,又称“打彩调”,它由花腔小曲逐渐演变而成。仙腔也称作“道腔”、“道情”,产生于当地的道教音乐,直接进入黄梅戏或先由青阳腔吸收后由黄梅戏传承。阴司腔又叫“还魂腔”,来自青阳腔,故又叫“阴司高腔”。三腔的表情及用途也不同。彩腔表达兴高采烈的喜庆之情,而男仙腔则有舒展洒脱的气度,通过特殊唱法的处理,还可以获得奇异的喜剧色彩或表达伤感的情绪。阴司腔是一个表现沉郁的腔体,原为剧中亡灵或行将辞世的角色抒发悲伤的情感所用,其言戚戚,其音哀哀,恍若进入阴曹地府一般。另外,三腔的调式及句式不尽相同。彩腔、仙腔有五声徽调式、六声徵调式两种,阴司腔则是五声商调式。彩腔的基本结构是四句体。男女腔保持着共同的调式、共贩字位安排及共同的核心乐汇,但旋律线是男腔走低女腔走高。彩腔以“花腔六槌”作入头,第二句唱腔后用“花腔四槌”,第三句唱腔后用“花腔二槌”,一段彩腔唱完可用“花腔一槌”终止唱段。彩腔为徵调式,大多是五声,偶尔旨直变宫音。从音乐的材料上看,彩腔的第二句与第四句旋律十分相近,而第三句则具有较强的展开性,形成“起承转合”结构。彩腔的辅助板式有对板和散板,均由上下句构成,这种板式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增强了彩腔的叙事功能。对板为一板一眼,词格有五字句和七字句。对板常以下句与具有“转”句功能的彩腔第三句相接,也可从彩腔第二句后接对板上句或唱完一段彩腔后再接对板等。彩腔的补充腔句主要有“迈腔”,它代替第三句的位置。迈腔的句幅比第三句短小,具有新鲜感,以增加音乐的动力。彩腔的落板方式是将结束句放慢,利用速度的递减形成缓冲以造成终止。另外,彩腔也停留在“切板”上,“切板”的旋律与“平词切板”大致相同。彩腔的四句基本腔,有时因唱词增多而有扩展。扩展的方式,一种是用“句首加帽”的方法增加行腔,另一种是增加滚唱。如在《三字经》的丑唱彩腔中,因唱词句式多变而生出有板无眼的流水落石出板和滚唱并用的大段彩腔来。彩腔这种一曲多变的实例,说明黄梅戏传统唱腔的自由度历来就很大。当某种腔调形成了大致的框格,聪明的艺人们便“据本而衍文”,从这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本体中,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枝节,甚至可以大增大减,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变体来。这大概就是民间艺人创腔的“作曲法”。彩腔因其音乐体制介乎于主腔、花腔之间,与它们的联用也很常见,尤其是小戏中,彩腔与花腔联用更为频繁。另外,在早期的花腔小戏演出中,彩腔常常用于“打彩”。所谓打彩是游离于戏外的一种筹款活动,是艺人获取收入的一种手段,用于打彩的曲调当是受众最广,最能代表剧种特色的唱腔。艺人们“百里挑一”选择了它,观众也“百听不厌”接纳了它,那么彩腔的形态特征及音乐情趣当是不可忽略的。仙腔的基本结构也是四句体,但形态比彩腔复杂。仙腔要在两个部位重复唱词,一处是第一句词的后三个字,另一处是第四句词全句重复。这样,四句腔的长度变得参差不齐,在腔体内部造成了有的乐句一掠而过,有的乐句则重点强调的对比效果。复句是高腔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在岳西高腔中,复句是要在抄本上用符号予以圈点的,足见艺人们对它的重视。高腔的复句,被重复的唱词披以新的旋律,腔幅也有很大变化,这与黄梅戏仙腔的复句手法相似。仙腔也用花腔锣鼓。以“花腔六槌”作入头,可用“花腔一槌”收束,这与彩腔相同。但内战腔在第一句腔与三字复句之间夹入“花腔二槌”,在三字复句之后,接以“花腔四槌”,形成头一句唱词紧锣密鼓的状态,这与彩腔中锣鼓较平均的用法有很大差别。在老的仙腔中还运用帮腔,并且用“靠腔锣”随腔击节,这些都是高腔特点的留存。仙腔的辅助板式有数板,是将仙腔腔体内的第二、第三两句予以变化重复而形成的上下句结构。仙腔的补充腔句有“迈腔”,句幅及落音与“彩腔迈腔”相同。仙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可以用变奏的手法形成不同变体,这种变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稍有不同,而是有相当大的表情差异。以《天仙配》为例,当众仙女偷偷来至天河,观看人间美景时,表现她们得到解脱后的愉悦之情用的是仙腔。当七仙女小施法术,令千年槐树开口讲话时,配合这一神奇场面的是音色古怪、口吻夸张的男唱仙腔。当董永得知七仙女将被迫离他而去,那棵曾作媒证的老槐树也哑口无言,不能相助时,他伤心至极地唱着“哑木头,哑木头,连叫三声,不开口”这里用的还是仙腔。如此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物,反差极大的情感表达都以仙腔来体现。阴司腔是黄梅戏主腔诸腔体与三腔之中表情最单一,拖腔最充足的腔体。专用于伤感之时,上下两句腔的末字上都有4到6小节的行腔。阴司腔一波三折,凄婉动人,极善表达剧中人如死灰的绝望之情。由于这一特点,它常与主腔联用,以补足主腔的悲腔块面。阴司腔是五声商调式。调式色彩既不同于主腔,也不同于彩腔,仙腔。这使它兀立于群腔之中,很容易分辨。阴司腔因其腔句长大和表情单一而不宜反复使用,一般只用一遍就转入辅助板式和补充腔句。从这里似乎可以“悟”出板腔体对上下句的要求。它排斥非叙事性的过长拖腔,同时,它对表情的要求取“中性色彩”,那些情绪过于偏狭而不易更动的腔句,不宜用作变奏的原型,也就不配做上下句的母体。阴司腔的辅助板式是上下句结构的数板,具有较强的叙事能力,它的旋律来自阴司腔的上下句,同样也是五声商调式。阴司腔的补充腔句是“阴司迈腔”,它的结构及落音与彩腔迈腔、仙腔迈腔同。常用于阴司腔上下句之后,以转向阴司腔数板或别的腔体。由于表情的互通,阴司腔常与“哭介”结合在一起,伤情之处,辅以哭喊的音调,以求更强烈的悲剧性表现。

青阳腔的介绍

戏曲声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1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2青阳腔艺术上继承了弋阳腔干唱,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不托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及“一唱众和”的特点,但更为热烈、豪放。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到后世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有《青阳时调》、《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由皖南伸展到闽、粤、湘、赣、鄂、蜀、晋、鲁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34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剧种的具体特点和来历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惊惧”。
特色: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来历: 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 嘉庆 、 道光 年间同来自 湖北 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青阳参片应如何正确使用

1、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必须在大人监护下使用。
2、治癫痫病应配合抗惊厥药同服。
3、此药与抗惊厥药配合服用可部分解除抗惊厥药副作用。
4、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本品无毒副作用,但有积蓄作用,故不能天天服用应连服两天停药一天,或隔日服一次。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京剧传统剧目

  程派名剧《锁麟囊》
  主演:程砚秋(1904-1958),男,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幼年家到中落,六岁投荣蝶仙门下,练武功,向荣春亮习武生。一年后向名武生教师丁永利学戏,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后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程砚秋童年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他以惊人的毅力接受了这些训练,熬过了他惨痛的童年。十一岁登台,十二岁开始营业性演出。以其超凡的文武之功,唱、念、做、打崭露头角,行内外耳目一新。在北京丹桂茶园(原东安市场内),与赵桐珊、刘鸿声、孙菊仙等合作演出《桑园寄子》、《辕门斩子》、《朱砂痣》等戏。
  1917年他因嗓子倒仓,暂不演出,继续深造。变声后,得到诗人罗瘿公的帮助,先从阎岚秋(九阵风)、乔蕙兰、谢昆泉、张云卿等名家学把子、身段和演唱。他又拜梅兰芳为师,更受王瑶卿的教导和点拨,并在罗瘿公的指导下,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和绘画、书法、舞拳练剑、电影等多种艺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情趣,为日后的艺术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人称“程派”。后与高庆奎、余叔岩等人合作,声誉日隆。不久自己组班,在京、沪等地演出,在观众中产生深刻的印象。1927年和1931年曾两度被评选为“四大名旦”之一。

  程派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程派的唱腔别具一格。他严守音韵规律,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要求达到“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他的表演非常细致深刻,讲究舞台表现形式的完整与美感,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真实。

  程砚秋在艺术创作上,勇于革新创造,舞台表演唱腔讲究音韵,注重四声,并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特点。他创作的角色,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种清峻之美,后成为“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在表演上无论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剑术等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创造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流派,全面展现在京剧艺术舞台上。 程砚秋注重借鉴兄弟姊妹艺术,融合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是众多艺术大师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风格独具的程腔,是程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程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更严守音韵,使旋律与字调紧密结合。他所创唱腔,既尊重群众的欣赏习惯,又能满足观众新的欣赏要求。他善于从京剧其他行当,甚至其他剧种、曲种及民间音乐中汲取养料,

  程砚秋的演唱,讲究表现旋律的美和韵味隽永,追求“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发音结实圆润,吐字沉着有力,既重字音头腹尾的转换,又咬而不死,隐而不显。〔慢板〕唱得抑郁婉转,回肠荡气;〔快板〕犹如珍珠脱线。他常将某一长音或高音控制在细若游丝的范围内,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并以较暗的音色,加强歌唱中的悲剧色彩。行腔圆活,除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外,在断连之间,更以连为主,连中有断,却又音断意不断、音断气不断。这种演唱方法,与他的缜密的唱腔特点相结合,形成了深沉含蓄、外柔内刚、若断若续、一气呵成的艺术特色。
  程砚秋的表演是人物性格与表情、身段、歌唱、念白等技艺的高度融合,既注重符合生活真实,又讲求舞台形式的美。圆场虽疾步如飞,却能行不露鞋,身不摇晃。还创造了“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10种水袖技法。可以根据剧情自由组合,发展为千变万化的舞姿,大大丰富了旦角水袖的表现力。
  程砚秋演戏,不但自己深入角色,处处传神,还能以此带动同台的合作者共同深入戏剧的规定情境。他中期和后期的表演,无论在技巧、艺术表现和风格上,都达到了成熟凝炼、完美动人的境界。
  《锁麟囊》剧情故事:

  登州富家之女薛湘灵出嫁,花轿于途中遇雨,桥人送入春秋亭暂避;这时载着贫女赵守贞的另一架花轿也避入其中,因亭间狭小,从人便退到别处,仅留二女独对,薛湘灵听闻赵守贞哭声隐隐,便问之何故,贞只叹贫贱夫妻百事哀戚,前程堪忧。湘灵仗义怜惜,从嫁资中取内贮珠宝之锁麟囊相赠,雨止,二人别去。
  六年后,洪水洗劫登州,湘灵与家人失散之后逃难到了莱州,为求生计,只好在当地绅士卢家为奴。一日陪刁蛮小公子天麟在夫人曾嘱勿上的小楼下游戏,公子却故意将球抛入小楼上,逼薛取球,湘灵不得已而为之,却见己当日赠贞之锁麟囊供在香案上。不觉悲泣。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当年夫妻两个便是凭着锁麟囊内含之物迅速起家,如今既知湘灵为赠囊之人,好生感慰,敬如上宾,并助其寻得母、丈、子、夫,终于合家团聚,两家亦结为百年之好。


著名的传统剧种和剧目有哪些

1著名的传统剧种:昆曲、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等
2著名的传统剧目:
元代: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赵氏孤儿
明清:连环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白蛇传
京剧:铡美案、杨门女将、闹天宫、狸猫换太子、霸王别姬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
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木兰


安徽有什么地方戏?

安徽是一个地方戏大省,相关戏剧有如下几种:1、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2、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3、徽剧。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4、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5、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6、泗州戏。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7、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8、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9、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10、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11、含弓戏。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


安徽什么戏曲最出名?

安徽黄梅戏最有名。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扩展资料: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近些年来,同其他传统剧种一样,黄梅戏也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黄梅戏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其中以新编黄梅戏《徽州女人》为先行者和代表。这出戏是由安庆市黄梅戏二团牵头创作,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领衔主演,陈薪伊、刘云程编剧,陈薪伊、曹其敬导演的。1999年6月在合肥首次亮相,该剧在传统地方戏剧的创新尝试中属于比较早的,要早于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该戏相较传统黄梅戏有了显著的创新,曾赴多处进行表演,并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系列演出,引起了较为热烈的反响和评论。此后,又有一些新编黄梅戏相继创作出来,如《雷雨》、《六尺巷》、《孔雀东南飞》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梅戏

青阳郡的青阳郡 - 发展历史

根据1914年实施的郡面合并政策,青阳郡和定山郡被合并,成为青阳郡。洪州郡的化城、旅口乡、臬方、上田等4个面,公州郡城东面的盘谷里、平洞里、乾川里的一部,公州郡半滩面津头里,扶余郡道城面九龙里和公洞面琴江里的一部,大兴郡二南面的一部被合并,形成邑内面、云谷面、大峙面、定山面、木面、青长面、赤谷面、斜阳面、化城面、飞凤面等10个面和115个里。1942年,青长面改称靑南面,邑内面改称青阳面。 1973年 飞凤面的清水、学堂等2个里划入青阳面1979年 青阳面升级为青阳邑1987年1月 赤谷面改称长坪面,斜阳面改称南阳面1991年12月31日 长坪面赤谷2里改称道林里1992年11月 2日 青阳邑被分为邑内5里、赤楼2里和松防3里,青阳郡现有1个邑、9个面和182个里。

安徽的地方戏有哪些

  安徽是一个地方戏大省,相关戏剧有如下几种:
  1、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
  2、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
  3、徽剧。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4、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5、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6、泗州戏。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7、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
  8、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
  9、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
  10、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
  11、含弓戏。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
  


安徽的戏曲种类是什么?

1、黄梅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徽剧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渊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3、青阳腔戏曲声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4、岳西高腔岳西高腔属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地方古稀有剧种,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史载,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将青阳腔传入岳西,由乡士集中在私塾教习高腔,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至清光绪年间,青阳腔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土民俗文化相结合,孕育成岳西高腔。5、庐剧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庐江戏”。名称由来无考。因其盛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属庐州(今合肥市)庐江县,故于1955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称庐剧。庐剧是安徽省传统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庐江县、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戏剧

上一篇:风尘女画家

下一篇:黄玲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