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红

时间:2024-06-30 13:59:23编辑:奇事君

火石红的原因

影响火石红的主要因素有:1. 出窑后氧化的时间长短对火石红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火石红就越浓重。2. 与胎土中的含铁量有关,含铁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红就越浓重。3. 瓷器烧造的温度和气氛对火石红有影响。4. 与胎釉的细密、粗松程度有关。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红就越浓重。5. 与后天的使用情况有关系。传统火石红观念需要商榷之处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石出窑之前在降温阶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这种观点首先与实验矿物学的现有理论相冲突,在高温条件下铁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铁矿,只能生成磁铁矿,而磁铁矿是黑色的,这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磁铁矿在出窑前降温阶段是不会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红的,原因是时间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见的火石红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成。而事实也证明景德镇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涂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红能够烧出来,景德镇的仿古高手就不必为仿不出火石红而苦恼了。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也可能比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火石红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从整个瓷器的烧造过程来分析。瓷器在烧造前,选料主要是高龄土(明青主要烧瓷原料),高龄土中含有大量的铁矿物质。
高龄土的化学组成是SiO260%, Al2O3 15% ,Fe2O3 0.2% ,CaO 0.2%, MgO 0.4%, TiO20.1%,烧矢量2。70.(烧矢量 指的是水 还有碳)
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他的温度一般都要到达1200度以上。陶瓷工艺学上讲的,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一般需要三个阶段,低温阶段,高温阶段(保持温度阶段一般需要一天)下来就是自然冷却阶段。
在低温阶段瓷器一般就是在800以下。此时高龄土中的大量水分(各种矿物质中结合的水分开始挥发,分解。此时那些铁元素是以Fe2O3的形式存在,此时铁元素在氧化环境中为三价铁元素。就和自然界中生锈的铁一样是红色或褐红色的。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红陶,还有砖的烧造,烧出来是红色的。
接下来是800度-1200度以上,此时整个窑内都开始形成一个还原反应的环境,此时大量的水还有碳元素开始挥发出来。铁元素也开始从三价变成二价,从而形成Fe3O4(磁铁矿),而磁铁矿是黑色或黑褐色的,不是红色。
有人会问,瓷器在冷却过程中还会经历800度以下的氧化环境,那么他还会变成Fe2O3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例如青砖,还有那些青瓦等等,因为物质在形成以后必须得到或者释放适当的能量他才可以再次发生反应,而降温的过程根本就不具备足够的释放能量的的条件和可能性,所以也根本不可能再次发生还原反映。
所以烧制完成的瓷器根本就没有什么火石红,现在烧制的瓷器就没有火石红,实际上现在和过去使用的瓷土其实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古代瓷器上的火石红到底又是从那里来的呢。
首先要说瓷器在烧制过程中,整个瓷器就好比一个被烧的流淌的岩浆(不过没有到那么夸张的程度)铁元素会因为重力关系发生流动,底部的铁元素比上部会适当的多一些,既在底部有一定的蓄积。
瓷器烧制完成之后,显露于表面的胎内的铁会在自然环境中和氧分子发生反映,就如同铁的生锈,生成Fe2O3,另外结合进去一个水分子。自然也就会形成红色或橘红色的火石红。
而这个火石红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因为胎里的铁分子含量实在是太微小了。
那么有人会问,瓷器的火石红为什么会主要存在于胎釉的结合处呢,主要有以下点:
1、首先人们使用过程中表面生成的一些化合物会被不经意的磨损掉。
2、那些胎釉结合处因为存在一个小的夹角,所以水分很容易凝集,从而更有利于铁的氧化,从而生成火石红,因为胎里的铁含量很低所以氧化的过程自然也是非常缓慢的。我们发现铁在生锈时也是从一个点开始向四周蔓延的,瓷器也类似相同从而形成那些如同扩散的状态。相对来讲大的面上更容易挥发。
还有就是那些在瓷器底子上的铁点还有釉上的铁点同样也会在四周形成火石红。
我们已经知道火石红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那么现在造假到底又是怎样作的呢。
首先他们用高温的火喷枪在瓷器的底子上烧,这样可以形成红色的Fe2O3。但这样烧出来的瓷器底部实在是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寻。而且烧出来的“火石红”没有一点自然形成的红石红那种柔和的光泽和质感。
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是告诉大家火石红到底是什么怎样形成的,大家可以结合我的分析大量的观察火石红的特征,这样才可以比较准确的判定真假火石红。
大家往往能看到明代青代瓷器的胎看起来都很柔和,泛着淡淡的肉红色,不是苍白或是泛灰色,这也就是瓷器在自然环境铁元素漫漫被氧化的表现。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对照图片实例结合理论分析学习究竟什么样的才是真的火石红。
一、火石红究竟有哪些颜色
1、鲜艳的红色

这里大家主要观察它的红色或火石红表面的润泽度,有一种很多小的红色颗粒放在一起的感觉,都是一块一块的。

这件更明显一些,在胎釉结合处的红色或火石红上有一层仿佛似水的薄膜。
但不是所有火石红上一定会产生这样很柔和的薄膜的感觉,这与胎的粗细,还有烧制后的的瓷化程度有关。

这件仔细看就不是有上面那种感觉。不过大家明显可以感觉到整个胎上的火石红有很多红色颗粒凝聚在一起的感觉。


如何从瓷器底足上看出年代痕迹?

鉴定瓷器的年代和真伪,要从细节着眼,小小的一个瓷器底足只要会分析,就能很轻易的避开假货找到真品,例如瓷器底足上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米糊底”、“敲底”、“沾窑砂”等,都保留了古代烧制陶瓷时留下的年代信息。“乳突”是指底足上隆起如乳房状的凸起,元代的“乳突”最为明显,明代早期的乳突也比较大,至永乐宣德年间,乳突变得细小,后来的弘治,正德乳突比较少见,不过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有重新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末年才消失。所以,乳突是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瓷器的特征之一。“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时非常明显,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棕眼,又称针鼻孔,康熙时的瓷器底部釉层上有大小不一的棕眼,分布不均匀,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明显看到胎体,光绪民国以及现在的康熙仿制品,棕眼往往较大,并且很浅,看不到胎体。火石红俗称窑红,明代前期,因为胎土中的铁含量比较高,加温时露出胎土的部分会氧化成砖红色或者羊肝色,明代民窑的削足出火石红特别明显。仿品的火石红完全不同,大部分是用浆釉涂抹的,看上去非常轻浮,还有些偏黄。后期火石红比较淡,不过宣德时仍能见到火石红斑,直到清代早期尚能见到火石红。米糊底,明代以及明前的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在通风冷却时会形成像米饭烧焦的片片印记。“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上述各项古瓷底足的特点,都是判别古瓷和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随着新仿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制刀痕,火石红等,但如仔细辨别还是能有所区分。如新仿火石红有的铁红染料涂上去的的,认真鉴别便可知真伪。古瓷鉴别包罗万象,学问深奥,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抓住突破口,还是能够做到逐步掌握并乐在其中的。

古代瓷器有什么鉴定的窍门,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
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也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至于成化斗彩,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不是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其他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
至于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种瓷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多。其他如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例如“赤壁赋”、“腾王阁叙”、“前后出师表”、“圣主得贤臣颂”等,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明确这一点,对判断时代和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根据纹饰的笔法同样也可看出时代特征。例如康熙瓷器由于当时对绘瓷方法十分重视,因而官、民窑瓷器在这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可观,而且瓷器上的图案纹饰多是模仿名画家的笔法。只以画树方法而论,康熙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粉披、奔放有力,而雍正彩所绘枝干只是描绘皴点,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索然乏味。若能仔细从它的起落转折等处看清笔法,自然会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至于明、清官窑纹饰多较为工整而板滞无力,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特点。不过,在官窑中又有所谓“钦限、部限”之分,民窑瓷器中往往也有近似官窑的作品,这种以清代带私家堂款者居多。
提到官、民窑瓷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问题。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纹饰,一般说来固然也提供给我们一条判断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然而并非是绝对的。相反,在民窑瓷器中既有五爪龙的纹饰,而官窑瓷器画三爪、四爪龙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的。例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及大量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变化折沿洗”等均画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画四爪龙。而元代民窑青花纹器皿则三爪、四爪、五爪者均有,并且明、清民窑瓷器中也不乏此种例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爱好和意愿分不开。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多喜用八卦、仙、云鹤一类的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爱鸟、犬、草虫,因而这一类的画面也出现得较多。又如清代有赏赐瓷器之风,举凡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所赐群臣的瓷器,照例是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并以海水纹饰绘瓶口者为多(此种赏瓶通身共有九层花纹)。使用这种纹饰的含义,据说是表示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为重,莲是廉(莲、廉同音)洁,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如一桶(统)万年(万年青)、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十六子、五伦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莲登、百福、百寿、红蝠(洪福)齐天等,类似这些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纹饰,在明、清瓷器上出现的很多,如能进一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掌握其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如何鉴别古瓷器火石红现象真假

如何辨别真假火石红
1.
真火石红的分布符合长期生长的自然规律。
2.
真火石红的色调变化自然,相互之间有继承关系。
3.
真火石红从胎骨中泛出,深入胎骨不虚浮。
4.
真火石红的色泽柔和明亮,有半金属光泽。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以有比此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由于使用瓷石的含铁量不同,以及藏品所接触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露釉部分胎表的火石红状况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火石红含有金属氧化的感觉并有晶晕,人工涂抹上去的火石红就没有这种感觉和视觉。只要我们仔细认真地观察,不用放大镜也能一眼看出来!

假火石红
景德镇仿制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涂抹上去的。有的人好不容易烧出了火石红,瓷器却烧坏了;其他因素没达到要求,火石红又烧不出来。唉!古瓷器上的那种自然的胎红和窑红不知道难死了多少人?于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作假者用刷红来制作假胎红和假窑红,这种假火石红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经高温二次氧化而析出,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等所含铁质在高温下经二次氧化析出后附着于瓷器的露胎处。这种涂的火石红有的看起来还有点味,它介于红与黄之间,有油腻感,衬托出胎或足底比较细润,但仔细一看,它不象真的火石红那样泛着半金属光泽,也不象天上的星星眨呀眨!这种涂的火石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假。

现在有人发明用湿糠或谷壳烧,出窑时谷壳灰还粘在足底,用抹布抹去露出怪里怪气的火石红,有些人在做旧时做些土锈,一看也是假!火石红的自然状态目前是无法仿制的。

火石红在民国以后即电窑、燃气窑成立以后已慢慢消失.火石红、窑红、黄溢、窑黏都是形容元、明、清三朝瓷器胎釉之间的一种特征表现.我们可以知道火石红的浓度与红度都是渐渐浅淡.越接近现代其表现越弱.虽然火石红在古瓷中并不是一定有的表现.却又在瓷器鉴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左证、依据作用!所以历代古瓷鉴定名家以[多有]来形容.意即大多数古瓷有火石红的表现.也偶见无火石红的少数例子.因此此一现象不是绝对的.所以用[多有]来形容!

另一种情况是现代仿古瓷垫烧工艺造成的现象,并不是有意作伪。现在景德镇已普通使用气窑烧瓷,不用匣钵,也不用过去传统的支具。每当“满窑”(即装窑)时,使用大小不同的垫板来放坯体,调整窑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并保证受热均衡。在使用垫板时,要用纯瓷土(高岭土)泥浆均匀刷涂板面,待泥浆很快变干后放置坯体入窑烧瓷。这样做是为防止烧成后的瓷器同垫板粘结。器成出窑后取下瓷器,其底部就会留下浓淡不等的柠檬色痕迹,深者黑褐,浅者淡黄,与真正火石红色似是而非,我们姑且称之为“瓷土遗痕”,虽然经过高温,这种瓷土遗痕也成结晶状与瓷胎熔为一体,但它同成“散场效应”的胎红的最大区别是:
1、“散场效应”的胎红是从胎内逸出的,因此它的根基在胎釉结合线;而瓷土遗痕是外附于器底露胎处的,它的边界同胎釉结合线并不相连。
2、胎红是纯氧化亚铁的二次氧化物,呈美丽的橘红色或橙黄色;而瓷土遗痕是瓷土内所有复杂组成矿物质烧结而成,并且往往因直接夹在器物与垫板中间,造成局部温度偏低而未完成化学变化,使其呈色与胎红有本质区别。
3、这种区别还表现在胎红一经烧成,虽经数百年而美色不变,而瓷土遗痕出窑后可能继续进行化学变化,往往还会颜色加深。


什么是标准的火石红及其照片行成原因

在中国古代瓷器特别是民窑瓷器的露胎处,往往有深浅不同的红色烧成物出现,深者至酱褐,浅者呈淡红,由于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红色,业内人士称其为“火石红”。关于瓷器上出现“火石红”的成因及理化机理,笔者同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马平,曾合写专论《古瓷“火石红”辨》、《再谈古瓷火石红》二篇,分别载于《收藏》杂志第12期并收入拙作《说瓷论藏》论文集,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本文只从古瓷鉴定方法角度对火石红的鉴别作简略介绍。   “火石红”,有人把它称作“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其他古瓷窑产品中也有,恕不赘述)。虽然都笼统称作“火石红”,但其表现形态和成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把它们分为“胎红”、“窑红”、“刷红”和“假红”四种不同的形式。  “胎红”是器物胎体内所含的铁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铁离子状态向器物露胎处富集,在器物冷却过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并附着于露胎表面。所以一般“胎红”多表现为“散场效应”即越接近胎釉分界线越浓重,越远则越浅淡,有一只明弘治民窑青花三足筒炉底部的“胎红”现象,其“散场效应”非常典型(图1)。“胎红”又可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如图1那样存在于无釉胎面的胎红,另一种是空气通过釉面棕眼和粗松的胎内空隙将未逃逸的铁离子二次氧化,从而在釉下出现了火石红现象(图2)。过去古瓷研究者可能不太重视这种现象,因此没有提及过它。但是,客观是第一性的,不管人们注意到与否,它都存在于古瓷器当中。从概率上来说,它多出现于胎泥含铁量较高的民窑器釉薄且有棕眼同外界相通处,或者临近胎釉接合部,或者施釉极薄处。这些地方都是铁离子从胎内向外逃逸的最方便通道,因而也是铁离子最易被二次氧化并附着于胎面的地方。“釉下胎红”不但存在于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中,也十分普遍地存在于宋元耀州窑瓷和宋元明龙泉窑及其他一些瓷窑的产品中。  “窑红”是瓷器在窑炉内烧制过程中外因作用造成的结果。窑红的表现特征是:第一,色彩分布不像胎红那样围绕胎釉结合圈出现,而是在器物内外所有露胎处甚至大小缩釉处都可出现。第二,窑红的晶体不表现出“散场效应”,而是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第三,窑红有时在古瓷器上与胎红同时出现,这种现象在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上常见(图3)而且布满器底露胎面,它可能同瓷器烧制时用含铁量高的河沙支垫器物有关。窑红有时也单独出现,当然也有只出现胎红而没有窑红的。这种火石红出现的不同时性,证明胎红和窑红形成原因上的区别,即胎红产生于瓷胎内因,而窑红则产生于瓷器外因,二者之出现于古瓷器物上,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图4、图5)。  “刷红”是人工制造出来的火石红现象。这种人造火石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代瓷器生产时的一种工艺手段,元代和明早期露胎瓷器底部常有这种工艺的使用(图6)。另一种刷红是现代仿古瓷制作假火石红的一种方法。  假红就是人为制作的假火石红,它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高温析出经二次氧化而成,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等所含铁质在高温下析出经二次氧化而附着于瓷器露胎处,而是人们有意识制作出来的。   那么,如何辩证认识和鉴定瓷器上的火石红现象呢?  首先,瓷器上出现火石红并不是以历史朝代划分的。有人说元代和明代瓷器上有火石红,而清代瓷器上没有火石红,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是脱离实际的。瓷器上出现火石红也不是以官民窑器划分的,事实是民窑器上出现火石红现象多,官窑器上出现少而已。火石红的出现与否及出现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瓷胎含铁量多寡与窑内气氛中铁离子多寡。  其次,辩证认识火石红在古瓷鉴定中的作用。上世纪末以前,仿古瓷制作者还未研制出使仿古瓷上出现可以乱真的胎红和窑红的方法,胎红的“散场效应”是器物入窑前用毛笔蘸上含铁量高料水拖出来的,窑红是“满窑”时在器物底部放上糠灰烧出来的,这些假火石红可以骗过外行,但蒙不过鉴定行家。但自本世纪初以来,有的仿古瓷作坊在泥料和烧成气氛上钻研出新门道,烧制出的仿古瓷上的火石红已可乱真,单纯通过火石红来鉴定是否古瓷在某些具体器物上已失去准确性。因此,火石红只能是对瓷器进行综合鉴定时诸多要素中的一种,而不是区别真假古瓷的唯一标准。当然,如果在对一件瓷器的鉴定中准确无误地判定它的火石红是假的,那么这种发现就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从其他要素上一一揭示器物的伪赝本质。而如果一件被鉴器物上的火石红没有疑点,那么我们还必须坚持警惕性,要从所有要素上严格把关,毫无疑点才能拍板。  第三,对火石红的检验要认真仔细。如果一件仿古瓷上的胎红和窑红是用现代仿古科技手段烧出来的,我们就要另辟蹊径进行鉴别;如果它的胎红和窑红是烧制前后人工涂抹的,那它一定会有地方违背自然形成的规律性,露出人工痕迹的破绽。例如有的仿古瓷上的胎红也呈“散场效应”,但细看胎釉接合线,有的露胎处并无火石红,说明在人工涂抹时有漏笔;有的窑红也呈片状分布,但细看有涂刷的笔痕。而对于古瓷器底上确实存在过的“刷红”,则要弄清楚历史上这种工艺使用的朝代,并且要坚持综合鉴定分析的原则,切忌一叶障目、管中窥豹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第四,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路线,从正反两个方面掌握真假火石红的特征和区别。一是经常观察确定无疑的古瓷标本上的火石红的各种特征,现在有人将仿古瓷碎片混在真古瓷碎片堆里卖,要特别提防。二是多观察分析仿古器上的火石红现象,并向行家求知,破解它的形成方法。  第五,“糊米底”是明成化露胎底器物上火石红的特有表现。成化时期用含铁量高的河沙铺垫匣钵底部,将露底坯体直接放在沙垫上烧窑,器成后底部极易沾沙并被窑红覆盖(图7)。这种现象不但民窑有,在有的官窑器上也会出现,成为成化器特有现象。  第六,勿将“酱口”当成火石红。在明初、明后期及清初的民窑器物的口沿上,往往呈一圈深浅不同的酱红色,深者若铁褐,浅者如桔红。这是特有的器物涂口的时代特色,大约是宋代哥窑器“紫口铁足”的遗风。明代永乐器上的酱口色泽艳丽若桔红,有“檀香口”之誉(图8)。但这种“酱口”是在器口涂酱色釉而成,不是火石红。专家马广彦对于火石红的分析和评点,


什么是标准的火石红及其照片行成原因

在中国古代瓷器特别是民窑瓷器的露胎处,往往有深浅不同的红色烧成物出现,深者至酱褐,浅者呈淡红,由于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红色,业内人士称其为“火石红”。关于瓷器上出现“火石红”的成因及理化机理,笔者同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马平,曾合写专论《古瓷“火石红”辨》、《再谈古瓷火石红》二篇,分别载于《收藏》杂志第12期并收入拙作《说瓷论藏》论文集,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本文只从古瓷鉴定方法角度对火石红的鉴别作简略介绍。 “火石红”,有人把它称作“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其他古瓷窑产品中也有,恕不赘述)。虽然都笼统称作“火石红”,但其表现形态和成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把它们分为“胎红”、“窑红”、“刷红”和“假红”四种不同的形式。 “胎红”是器物胎体内所含的铁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铁离子状态向器物露胎处富集,在器物冷却过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并附着于露胎表面。所以一般“胎红”多表现为“散场效应”即越接近胎釉分界线越浓重,越远则越浅淡,有一只明弘治民窑青花三足筒炉底部的“胎红”现象,其“散场效应”非常典型(图1)。“胎红”又可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如图1那样存在于无釉胎面的胎红,另一种是空气通过釉面棕眼和粗松的胎内空隙将未逃逸的铁离子二次氧化,从而在釉下出现了火石红现象(图2)。过去古瓷研究者可能不太重视这种现象,因此没有提及过它。但是,客观是第一性的,不管人们注意到与否,它都存在于古瓷器当中。从概率上来说,它多出现于胎泥含铁量较高的民窑器釉薄且有棕眼同外界相通处,或者临近胎釉接合部,或者施釉极薄处。这些地方都是铁离子从胎内向外逃逸的最方便通道,因而也是铁离子最易被二次氧化并附着于胎面的地方。“釉下胎红”不但存在于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中,也十分普遍地存在于宋元耀州窑瓷和宋元明龙泉窑及其他一些瓷窑的产品中。 “窑红”是瓷器在窑炉内烧制过程中外因作用造成的结果。窑红的表现特征是:第一,色彩分布不像胎红那样围绕胎釉结合圈出现,而是在器物内外所有露胎处甚至大小缩釉处都可出现。第二,窑红的晶体不表现出“散场效应”,而是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第三,窑红有时在古瓷器上与胎红同时出现,这种现象在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上常见(图3)而且布满器底露胎面,它可能同瓷器烧制时用含铁量高的河沙支垫器物有关。窑红有时也单独出现,当然也有只出现胎红而没有窑红的。这种火石红出现的不同时性,证明胎红和窑红形成原因上的区别,即胎红产生于瓷胎内因,而窑红则产生于瓷器外因,二者之出现于古瓷器物上,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图4、图5)。 “刷红”是人工制造出来的火石红现象。这种人造火石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代瓷器生产时的一种工艺手段,元代和明早期露胎瓷器底部常有这种工艺的使用(图6)。另一种刷红是现代仿古瓷制作假火石红的一种方法。 假红就是人为制作的假火石红,它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高温析出经二次氧化而成,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等所含铁质在高温下析出经二次氧化而附着于瓷器露胎处,而是人们有意识制作出来的。 那么,如何辩证认识和鉴定瓷器上的火石红现象呢? 首先,瓷器上出现火石红并不是以历史朝代划分的。有人说元代和明代瓷器上有火石红,而清代瓷器上没有火石红,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是脱离实际的。瓷器上出现火石红也不是以官民窑器划分的,事实是民窑器上出现火石红现象多,官窑器上出现少而已。火石红的出现与否及出现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瓷胎含铁量多寡与窑内气氛中铁离子多寡。 其次,辩证认识火石红在古瓷鉴定中的作用。上世纪末以前,仿古瓷制作者还未研制出使仿古瓷上出现可以乱真的胎红和窑红的方法,胎红的“散场效应”是器物入窑前用毛笔蘸上含铁量高料水拖出来的,窑红是“满窑”时在器物底部放上糠灰烧出来的,这些假火石红可以骗过外行,但蒙不过鉴定行家。但自本世纪初以来,有的仿古瓷作坊在泥料和烧成气氛上钻研出新门道,烧制出的仿古瓷上的火石红已可乱真,单纯通过火石红来鉴定是否古瓷在某些具体器物上已失去准确性。因此,火石红只能是对瓷器进行综合鉴定时诸多要素中的一种,而不是区别真假古瓷的唯一标准。当然,如果在对一件瓷器的鉴定中准确无误地判定它的火石红是假的,那么这种发现就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从其他要素上一一揭示器物的伪赝本质。而如果一件被鉴器物上的火石红没有疑点,那么我们还必须坚持警惕性,要从所有要素上严格把关,毫无疑点才能拍板。 第三,对火石红的检验要认真仔细。如果一件仿古瓷上的胎红和窑红是用现代仿古科技手段烧出来的,我们就要另辟蹊径进行鉴别;如果它的胎红和窑红是烧制前后人工涂抹的,那它一定会有地方违背自然形成的规律性,露出人工痕迹的破绽。例如有的仿古瓷上的胎红也呈“散场效应”,但细看胎釉接合线,有的露胎处并无火石红,说明在人工涂抹时有漏笔;有的窑红也呈片状分布,但细看有涂刷的笔痕。而对于古瓷器底上确实存在过的“刷红”,则要弄清楚历史上这种工艺使用的朝代,并且要坚持综合鉴定分析的原则,切忌一叶障目、管中窥豹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第四,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路线,从正反两个方面掌握真假火石红的特征和区别。一是经常观察确定无疑的古瓷标本上的火石红的各种特征,现在有人将仿古瓷碎片混在真古瓷碎片堆里卖,要特别提防。二是多观察分析仿古器上的火石红现象,并向行家求知,破解它的形成方法。 第五,“糊米底”是明成化露胎底器物上火石红的特有表现。成化时期用含铁量高的河沙铺垫匣钵底部,将露底坯体直接放在沙垫上烧窑,器成后底部极易沾沙并被窑红覆盖(图7)。这种现象不但民窑有,在有的官窑器上也会出现,成为成化器特有现象。 第六,勿将“酱口”当成火石红。在明初、明后期及清初的民窑器物的口沿上,往往呈一圈深浅不同的酱红色,深者若铁褐,浅者如桔红。这是特有的器物涂口的时代特色,大约是宋代哥窑器“紫口铁足”的遗风。明代永乐器上的酱口色泽艳丽若桔红,有“檀香口”之誉(图8)。但这种“酱口”是在器口涂酱色釉而成,不是火石红。 专家马广彦对于火石红的分析和评点,


古陶瓷底部火石红是怎么形成的?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火石红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而烧成的。瓷石和高岭土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瓷石中的铁元素多数以铁的氧化物晶体的形式存在,而高岭土中的铁元素则是以胶体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铁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过程中就会形成瓷铁矿晶体,出窑后磁铁矿晶体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就会形成褐铁矿,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火石红。实验矿物学的理论和我们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瓷器在出窑时是不会有火石红的,因为出窑时是磁铁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氧化成火石红的,我们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红痕时由于磁铁矿长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矿物,不是烧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我们所见到的火石红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氧化而成的。这与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是烧窑时降温阶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


火石红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看待瓷器上的火石

“火石红”,有人把它称作“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所显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其他古瓷窑产品中也有,恕不赘述)。虽然都笼统称作“火石红”,但其表现形态和成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把它们分为“胎红”、“窑红”、“刷红”和“假红”四种不同的形式。“胎红”是器物胎体内所含的铁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铁离子状态向器物露胎处富集,在器物冷却过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并附着于露胎表面。“窑红”是瓷器在窑炉内烧制过程中外因作用造成的结果,同瓷器烧制时用含铁量高的河沙支垫器物有关。“刷红”是人工制造出来的火石红现象。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代瓷器生产时的一种工艺手段,元代和明早期露胎瓷器底部常有这种工艺的使用(图6)。另一种刷红是现代仿古瓷制作假火石红的一种方法。“假红”就是人为制作的假火石红,它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高温析出经二次氧化 而成,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等所含铁质在高温下析出经二次氧化而附着于瓷器露胎处,而是人们有意识制作出来的。谢谢


收藏鉴定中,老瓷的火石红如何分辨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需要强调的是,火石红不是鉴别明代陶瓷真赝的唯一标准,一定要整体观察、综合分析器物所呈现的所有信息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上一篇:火舞黄沙结局

下一篇:江苏南通朱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