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国华

时间:2024-06-28 20:13:28编辑:奇事君

抗日名将左权是怎么死的?

阵亡!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严密细致的参谋业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朱、彭的赞扬。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他还“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 《埋伏战术》 《袭击战术》 《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川军刘汝斋吧饶国华将军害死后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 他是怎么死的?

鸡公碑川军出川抗战胜利,被广泛承认,这是“最糟糕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物资和医疗设备,山西冬季战争中,士兵们脚上穿的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多次在战争中最困难和最悲惨的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民族的独立国家事业。声名狼藉以外的20军在内战中杨森部,是战争中的阻力第一支出四川大黄,从上海战役中,而不是从战斗中,三次长沙会战,在兵团的骨干长沙珠影山的战斗中消灭的日本九混成旅加藤的第三次争斗旅。川军26部,参加上海战役,是五个师,4000余官兵部门,其余600人撤离战场上伤亡85%以上的最佳战绩。战役南京,川军21军防守南线,145师守广德优势敌人的围攻位置下降,指挥官饶国华决定率剩余的只有一个营进入了敌人的位置,试图恢复,没有比赛的最终结果寡核苷酸,被抓获的位置,弹药援助绝地将军不想要做的俘虏,手枪自杀殉国。郭勋的144师师长记在战斗中还负严重受伤。37组22年底注册成立的李宗仁杂牌军战区参加战役台儿庄王明章,一百二十两个分区指挥官下令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征四郎第五师猛攻藤县没有少,重炮飞机猛吹的墙壁,王先生亲自指挥巷战,不幸的是,机器枪杀殉国。王老师殉国后,在他的指挥军官和士兵的房子,房子,抵抗部队,打到最后一个人,全市受伤的士兵不想要做的俘虏,在手榴弹冲向敌人。腾县的战斗中,122部五千余人,几乎所有的人员伤亡。腾县,北界河,龙山与武装三,某师师长陈部,也伤亡四五千元。战争中有赢家和输家,不辱川军122师在滕县全军牺牲的领导下,王明章。说,从严格的军事意义上说,它应该是滑铁卢,3000人牺牲的日本人只有66伤亡。可在各种舆论的眼睛,大黄赢得了尊重,这是巨大的牺牲的川军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一个无底洞:“约瑟夫寡敌众,在巨大的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作战任务的书面川军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李钰的40部第七军,长期在晋东南操作数三16军,进驻河南,河南的国民党上层指挥,豫西各部在混乱中转移三杂牌军16军的战斗无效后,奉命担任封面的方式转让,总部直属队不幸遇到与日本穿插分队,统帅李钰被枪杀当场亡,成为川军在战争中的最高级别将领殉国川军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但一个地方军阀武装的军事装备和军事素质,力量治疗,不能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比,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的力量与他们的大无畏的牺牲来换取为“约瑟夫战”,“不,不,军队”四川声誉。


抗战时期著名的川军将领有哪几位?

补充一个: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绰号李矮子,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出川,转战山西,河南。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战死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追赠上将。


在抗战中川军名将数不胜数,那么能排进前五的都有谁?

川军的功绩,在抗日战争史上必须深深记上一笔。川军出川,胜则凯旋而归,败则裹尸以还!日军侵华时期,四川并未遭到侵略,但仍然坚持出川抗战,三百万四川子弟兵,近七十万伤亡,无论是参战人数还是伤亡人数都是全国第一。在这三百万人中,名将更是层出不穷,就1955年授衔大会上,四川籍将领就有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跻身元帅之列,其他衔阶更是有九十多人。如果必须排名的话,四位元帅必定入选前五,而邓小平的功绩,不应称呼为将,而是人民领袖。那么第五位就应当是十大将军之一的罗瑞卿。年幼就学习了新思想,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罗瑞卿出生在清朝末年,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深受封建礼数的制约,他的父母满心期盼的就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让学校里出现了许多新思想的书籍,罗瑞卿在读了这些书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跟随同学们宣扬反帝思想,抨击学校内的不公正现象。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休学务工。在这段时间里他四处搜罗更多的书籍,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训练武装力量,为革命洒热血。在他加入共产党之后,便被派到了福建一带。在这里,他隐姓埋名住在农村,通过村里人的介绍招揽了一批青年,对他们进行思想再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支地方武装初具雏形。1929年5月,红军进入福建进行反封建战斗,罗瑞卿带领的这支武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协助红军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之后在反“围剿”中,罗瑞卿亲自在前线指挥,和战士同吃同住,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脸部,险些丧命。为了反抗日军侵略,罗瑞卿率军辗转各地进行游击战斗。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都有他所辖部队的足迹,在八年抗战里,他培训出大量的高素质红军战士。1942年,日军实行“扫荡”政策,企图将红军包围全歼。罗瑞卿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术,将原本大股的日军分离各个击破,化解了被包围的危机。在“百团大战”中,在罗瑞卿的指挥下,破坏了大量的日军交通线,使得敌人后援部队迟滞,给正面战场争取了时间。解放战争中牵制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全国战事十分紧急。国民党在东北、华北大量扶植土匪势力,在解放军后方进行骚扰。罗瑞卿奉命在华北剿灭土匪,抵挡国军的进攻。当国军准备支援东北时,罗瑞卿早已等候在河北,为辽沈战役分担了数十万的国民党部队力量。这样以为战功赫赫的将领,也应当位于前五之列。

写出三个抗日英雄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大勇、张自忠——大智、赵一曼——大义
下面是中国百大抗日英雄,主要事迹百度其人名即可
1、张自忠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县人。1911年入天津政法学堂,后转济南政法专门学校就读。1913年投笔从戎,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衔中将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阵亡,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李家钰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任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后任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中将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郝梦龄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县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校。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追认为革命烈士。
4、唐淮源1882年出生,云南江川人。云南将武堂毕业,抗日战争中任第二战区第三军中将军长,1941年5月12日在中条山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
5、陈安宝1891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保定军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九战区第三十二集团军第二十九军中将军长,1939年五月,在江西反攻南昌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6、王甲本1901年出生,云南富源人,毕业于陆军大学军官班,抗人战争中时任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军第七十九军军长,1944年九月七日,在湖南东安山口铺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武士敏1892年出生,河北怀安人,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学习,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二战区第十四集团军第九十八军中将军长,1941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沁水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他的烈士墓重新安放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8、冯安邦1894年出生,山东无木隶人,第四十二军军长,1938年十一月三日,在大别山战役中,转战襄阳被日机炸伤后牺牲,国民政府按上将阵亡抚恤。
9、佟麟阁1891年出生,河北高阳人,1911年投笔从戎,曾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任抗日同盟第一军长,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0、吴克仁1894年出生,吉林吉安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任第六十七军中将军长,1937年十一月九日,在上海会战中牺牲。
11、赵登禹1898年出生,山东菏泽人,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三师中将师长,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2、黄梅兴1904年出生,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二六四少将旅长,1937年八月十三日在上海会战中开始的头一天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3、蔡炳兴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毕业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一0旅少将旅长,1937年八月二十六日在上海罗店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
14、张本禹1889年出生,安徽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八月十二日在北平南店口作战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15、梁鉴堂1897年出生,河北蠢县人。1920年东渡日本学习,抗日战争中爆发时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二0三旅少将旅长,1937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作战牺牲。
16、姜玉贞1893年出生,山东菏泽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三十四军第六十六师一九六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一日在山西原平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7、杨 杰1896年出生,河北容城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一日晚在上海北岸与日本作战中牺牲。
18、刘家麒1894年出生,湖北武昌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十月一十六日在山西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19、郑廷珍1893年出生,河南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独立第五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南怀化东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0、庞汉桢1901年出生,广西靖县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毕业,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七军一七-0师五一0旅少将旅长,1937年在上海战役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1、秦 霖1900年出生,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一一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上海战役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空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2、官惠民1906出生,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九十师二七0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战役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3、刘眉生1905年出生,贵州遵义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五一0团长,在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山西作战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24、吴继光1904年出生,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陆军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一月十一日在上海战役中牺牲。
25、夏国璋1896年出生,广西容县人,保定军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三战区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一七五师少将副师长,193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浙江吴兴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26、饶国华1894年出生,四川资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1937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广德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27、萧山令1892年出生,湖南益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宪兵副司令兼任南京警备司令,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28、朱 赤1900年出生,江西修水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他与全旅官兵在南京雨花台全部牺牲。
29、高致嵩1898年出生,广西人,黄埔第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少将旅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雨花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0、姚中英1896年出生,广西平远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少将参谋长,1937年在南京太平门牺牲。
31、李兰池1899年出生,辽宁锦西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2、易安华1900年出生,江西宜春人,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五军第八十七师五九旅少将旅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3、司徒非广东省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第一六0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
34、刘震东1893年出生,山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五战区第二路游记司令,1938年二月二十三日在茴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35、王铭章1893年出生,四川新都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四十一军一二二中将师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腾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等联名赠挽联。
36、范廷兰1903年出四纵队少将总队长,1938年三月八日在河南修武县牺牲。
37、杨 怀1897年出生,四川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十集团军第六0师一八0旅三五九团上校团长,1938年四月五在靠近安徽省的戴埠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38、刘桂五1902年出生,曾任张学良骑兵第六师师长,在西安事变中因为捉蒋有功张晋升为少将,1938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内蒙古武川县牺牲,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39、陈钟书1891年出生,云南安宁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二旅少将旅长,1938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台儿庄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40、扈先梅1895年出生,河南安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一0二师三0六旅少将旅长,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
41、周 元1894年出生,广西明江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预备队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五月9日在徐州会战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烈士。
42、李必蕃1892年出生,湖南嘉禾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第二十三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东菏泽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43、杨家骝1904年出生,贵州荔波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六十师一八0旅三六0团上校团长,1939年二月在江西麒麟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44、范筑先1881年出生,山东馆陶人,抗日战争时任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兼任第六区督察员,1938年十一月五日在山东聊城作战牺牲。
45、徐积璋1906年出生,陕西襄汾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0五旅少将旅长,1938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山西温喜县牺牲。
46、李国良1896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抗日战争时任陆军军训部中将辎重兵监,1939年三月七日在重庆因为防空洞中弹塌陷牺牲。
47、张胥行浙江杭州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中将副参谋长,1939年在陕西西安因为防空洞中弹塌陷牺牲。
48、王禹九1902年出生,浙江黄岩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九军少将参谋长,1939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江西高安牺牲,后追认革命烈士。
49、唐聚五1898年出生,吉林双城人,抗日战争时任东北游击队少将总司令1939年五月十六日在河北平台山牺牲。
50、马玉仁1875年出生,江苏盐城人,抗日战争时任苏鲁战区 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年一月三日在江苏望乡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51、钟 毅1901年出生,广西人,抗日战争时任第十一集团军第八十四军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1940年五月九日在河南巷台牺牲。
52、燕鼎九1894年出生,河南新蔡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游击挺进军第二十二纵队副司令,1941年一月二十八日被俘,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53、张雅韵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二军新编第十五师四十四 团团长1941年三月二十四日在江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54、蒋志英1902年出生,浙江人,黄埔军校潮洲分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浙江台州少将守备司令1941年四月十九日在浙江海门牺牲。
55、谢晋元1905年出生,广西蕉岭人,黄埔第四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1941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汉奸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他重新修坟墓。
56、王 竣1902年出生,陕西蒲城人,黄埔三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第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师长,1941年五月九日在山西台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57、梁希贤1898年出生,陕西同官人,黄埔第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副市长,1941年在山西作战投河自尽。
58、陈文杞190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黄埔五期,抗日战争时任第一战区八十军新编二十七师少将参谋长,在1941年五月九日陕西台寨牺牲。
59、寸性奇1895年出生云南腾冲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三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1941年五月十三日在山西毛家湾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0、陈忠柱1906年出生江苏建湖人,黄埔六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时任鲁苏皖游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1941年七月一日在江苏武家泽阵亡。
61、金崇印1890年出生,河北通县人,时任第十七军少将参谋长,1941年七月十六日被俘后被杀害。
62、石作衡1905年出生,山西浑源人,抗人战争时任第四十三军七十师少将师长,1941年在山西绛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中将。
63、赖传湘1904年出生,江西南康人,黄埔军校毕业,抗人战争时任第一九0师少将副师长,1940年九月二十四号在长沙第二次会战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4、李翰卿1895年出生,河南濮阳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五十试少将步兵指挥官,1941年九月二十七号在长沙第二次会战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5、朱世勤1904年出生,山东单县人,抗日战争时任暂编第三十师少将师长,1942年五月四日在山东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66、戴安澜1904年出生,安徽无县人,黄埔一期毕业,1942年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二00师少将师长,1942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缅甸北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举行国葬,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67、王风山1904年出生,山西五台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战区第四十三军暂编第四十五师少将师长,1942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山西万泉牺牲。
68、胡义宾1907年出生,江西兴国人,黄埔三期毕业抗日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七月在缅甸牺牲。
69、周 复1901年出生,江西临川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任苏鲁战区中将政治部主任,1943年二月二十一日在山东西南城顶山牺牲。
70、彭士量1904年出生,湖南浏阳人,黄埔四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湖南石门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1、许国璋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一五0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常德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2、孙明瑾1905年出生,江苏宿迁人,时任第九战区第十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师长,1943年十二月一日在常德赵家桥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73、卢广伟1903年出生,辽宁风城人抗日战争时任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五月五日在安徽蒙城牺牲。
74、王剑岳1906年出生,湖南人,黄埔军校毕业,抗日时任第五十七军第八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六月十日在河南牺牲。
75、陈济恒1893年出生,广西人,抗日战争时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十一月十日在桂林战役中以手枪自杀,壮烈殉国,追认为陆军中将,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76、史蔚馥1891年出生,江苏粟阳人,抗日战争时任广西少将高级参谋,1944年在广西被俘后慷慨就义。
77、齐学启1903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于美国军校就读,抗日战争时任中国远征军第三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四月二十三日在缅甸被俘,1945年被杀害。
78、高志航1908年出生,吉林通化人,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毕业,抗日战争时任空军驱逐司令兼任第四大队队张,1937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河南周家口机场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空军少将。
79、张数桢第七十哦师四一六团团长,1937年八月二十二日在河北牺牲,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
80、尉迟凤岗第十一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在保定牺牲。
81、雷 忠国民革命军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任游击副总指挥1938年九月十八日在安徽牺牲。
82、吴国璋第七十五师副师长,193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浙江湖州牺牲。
83、庞泰峰第二十二旅少将副旅长 ,1937年十月十二日在河北牺牲。
84、赵锡章第二一五旅旅长,1938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晋西牺牲追认陆军中将。
85、方叔洪第一一四师中将师长,1938年在山东冯家场牺牲。
86、萨师俊中山舰长, 1938年十月二十四日在金口牺牲,追认海军上校。
87、毛岱钧第九预备师三十五团团长,1938年九月二日在江西朱家山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88、胡文臣第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1938年冬在江苏宿迁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89、赵渭冰陆军第一二三师参谋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东腾县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90、邹慕陶一二师参谋长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东腾县牺牲。
91、黄启东,第二十三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东菏泽牺牲。
92、林英灿一五二师少将副师长,1939年一月十三日在广东清远县牺牲。
93、郑做民第二军中将副军长,1940年二月三日在广西昆仑关牺牲。
94、张 敬第三十三集团军少将参谋,1940年五月十六认真湖北南瓜店牺牲。
95、刘世焱暂编第八师团长,1941年九月在河南东流牺牲,追认陆军少将。
96、朱实夫新编三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十一月十三日在甘肃牺牲。
97、吕旋蒙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十一月十三日在桂林牺牲。
98、胡厚基一七0师副师长,1944年十一月在桂林牺牲。
99、陈绍堂一0四师步兵指挥官,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岭牺牲。
100、周鼎铭三十六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岭牺牲。


战争英雄,事迹,例子

薛岳,张灵甫,孙立人等国军将领,还有不少共军将领
***国民党抗战时期殉国将士一览表(师级以上)*** *****************************
姓名 职衔 殉国时间 地点
佟麟阁上将, 29军副军长 1937 07 28 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 132师师长 1937 07 28 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 9军军长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 54师师长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 67军军长 1937 11 09 上海松江
高志航少将, 驱逐司令 1937 11 21 河南周家口
夏国章中将, 172师副师长 1937 11 21 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 75师副师长 1937 11 26 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 145师师长 1937 11 30 安徽广德(自杀)
肖山令中将, 宪兵副司令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 156师参谋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 160师参谋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 5战区2路游击司令 1938 02 22 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 122师师长 1938 03 17 山东腾县
邹绍孟少将, 124师参谋长 1938 03 17 山东腾县
赵渭滨少将, 122师参谋长 1938 03 17 山东腾县
范庭兰少将, 豫北别动队5总队长 1938 03 28 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 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 04 22 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中将, 173师副师长 1938 05 09 山东蒙城
李必蕃中将, 23师师长 1938 05 14 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 23师参谋长 1938 05 14 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 114师师长 1938 06 山东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 鲁北游击司令 1938 09 23 山东
冯安邦中将, 42军军长 1938 11 03 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 152师副师长 1938 01 13 广东清远
李国良中将, 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 03 07 陕西西安
张谞行中将, 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1939 03 07 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 79军参谋处长 1939 03 26 江西高安
陈安保中将, 29军军长 1939 05 06 江西龙里
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 1939 05 18 河北平台山
韩炳宸少将, 山东13保安区副司令1939 01 09 山东莱阳
马玉仁中将, 江苏1路游击司令 1940 01 03 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 197师师长 1940 01 25 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 2军副军长 1940 02 03 广西昆仑
关钟毅中将, 173师师长 1940 05 09 湖北苍台(自杀)
张自忠上将, 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 05 16 湖北南瓜店
张敬少将, 33集团军高参 1940 05 16 湖北南瓜店
戴民权中将, 豫南游击5纵队司令 1940 05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将, 新27师师长 1941 05 09 山西台寨
梁希贤少将, 新27师副师长 1941 05 09 山西台寨(自杀)
陈文杞少将, 新27师参谋长 1941 05 09 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将, 3军军长 1941 05 12 山西县山(自杀)
寸性奇中将, 12师师长 1941 05 13 山西毛家湾(自杀)
金崇印少将, 17军参谋长 1941 09 16 山西横水镇
石作衡中将, 70师师长 1941 09 06 山西绛县
赖传湘中将, 190师副师长 1941 09 24 湖南梁家段
朱实夫少将, 新3师副师长 1941 09 25 甘肃
李翰卿中将, 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 09 27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将, 98军军长 1941 09 29 山西东峪
朱士勤中将, 30师师长 1942 05 04 山东潘庄
郭子斌少将, 30师副师长 1942 05 04 山东潘庄
戴安澜中将, 200师师长 1942 05 26 缅甸茅邦村
王凤山少将, 45师师长 1942 06 23 山西张翁村
胡义宾少将, 96师副师长 1942 07 缅甸埋通
张庆澍少将, 鲁苏战区高参 1942 08 山东唐王山
周复中将, 鲁苏战区主任 1943 02 21 山东城顶山
张少舫少将, 113师参谋长 1943 02 21 山东城顶山
高道先少将, 山东铁道破坏总长 1943 05 山东
江春炎少将, 114师参谋长 1943 07 04 山东邹县
彭士量中将, 5师师长 1943 11 15 湖北石门
许国璋中将, 150师师长 1943 11 21 湖北诹市(自杀)
孙明瑾中将, 预10师师长 1943 12 01 湖南常德
卢广伟少将, 骑8师副师长 1944 05 05 安徽颖上
李家钰上将, 36集团军总司令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陈绍堂少将, 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周鼎铭少将, 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 05 21 河南秦家坡
王剑岳少将, 8师副师长 1944 06 10 河南灵宝
王甲本中将, 79军军长 1944 09 07 湖南东安
阚维雍中将, 131师师长 1944 11 10 广西桂林(自杀)
陈济恒中将, 桂林司令部参谋长 1944 11 10 广西桂林(自杀)
吕旃蒙少将, 31军参谋长 1944 11 10 广西桂林
齐学启中将, 38师副师长 1945 05 13 缅甸仰光
胡旭盱少将, 3战区1突击队司令 1945 06 浙江孝丰

柴敬忠 蔡文福 白求恩 陈福锁 陈福全 陈福祥
常龙基 鲍振武 毕纯 白桐本 白俊士 白乙化
白碧 白塔 白玉山 白文冠 白凤翔 白虹
白果 白云 艾亚春 艾凤林 白君实 蔡家明
蔡炳炎 蔡冠生 蔡绍清 卞子策 艾侠 白生钟
巴增秀 巴尚珍 包森 白翠仙 白毓麟 白殿贞
薄福会 艾克拜尔 艾光楼 车永辉 毕云 白福厚
白溥泉 白喜贵 白公素 白士英 蔡言煜 蔡秀荣
蔡如柏 蔡自伦 蔡先镳 蔡亚雄 鲍志椿 鲍辉
蔡永泉 蔡丙炎 蔡文琴 蔡马生 蔡元明 蔡焰
蔡斌 蔡良 蔡良 蔡良 陈观威 陈观威
陈次蕃 陈安宝 陈方钧 陈甫轩 陈村生 陈冬尧
陈处泰 陈初明 陈超然 陈焕滔 陈彩林 陈海泉
陈伯衡 陈恩龄 陈恩龄 陈光照 陈桂林 陈光绩
陈光勋 陈耿夫 陈光型 陈耕炳 陈洪咏 陈华亭
陈华轩 陈德铭 陈凤庭 陈凤礼 陈德荣 陈丹峰
陈长兴 陈殿钊 陈保民 陈才庸 陈大盛 陈大国
陈大光 陈冠军 陈焕 陈浩 陈耿 陈洪
陈? 陈勃 陈诚一 陈法轼 陈定波 陈秉礼
陈和盛 陈翰章 陈德馨 陈国权 陈鹤 豹苏客
陈达德 陈达仁 陈百弓 陈发宏 陈发鸿 陈迪
陈芳 陈达 柴诗芳 柴世荣 常德善 常隆基
常恩多 常俊亭 常茂忠 常足斋 常守义 常有君
常友琴 常云卿 陈广才 阿思根 曹德本 曹聚魁
曹嗣法 曹维新 曹振亚 曹法孟 曹和光 曹林保
曹克人 曹芳春 曹志尚 曹江临 曹守樵 曹亚范
曹吉亭 曹文会 曹元甫 曹义孝 曹卜厚 曹一川
曹捷 曹杰 曹纬 曹进 才永昌 才山
安增祥 安家驹 安顺福 安宏达 安玉阁 安久富
安仁 卜懋民 卜静安 卜荣久 卜占营 柏开路

陈植楷 陈木生 陈梅影 陈天锁 陈天奎 储道珩
储兆华 储凤池 程联如 程啸平 程继贤 程海千
程留斌 程美凤 程贯一 程宗仁 程咏吾 程国清
程希敏 程佐新 程时轩 程志鹏 程仲一 程延章
程民元 程用书 程世璋 程天长 程义秀 程九仞
程一惠 程智 程翊 程兴 丛德滋 丛月章
楚博 仇西华 仇永清 成明五 成以震 成银
成功 成鸿猷 丛玉奎 陈纪铎 陈汝聪 陈兴发
陈允峙 陈文彬 陈里夫 陈志卿 陈志齐 陈孝铠
陈丕茂 陈世藩 陈世新 陈正楚 陈玉璋 陈玉华
陈史展 陈龙标 陈龙飞 陈石奇 陈良璧 陈延年
陈翕儒 陈景浩 陈敬轩 陈敬如 陈琼林 陈康琦
陈铭炎 陈培礼 陈能孝 陈位拔 陈涉藩 陈益卿
陈笑影 陈晓云 陈哲民 陈振凯 陈振亚 陈廷禹
陈振东 陈载周 陈祖林 陈济恒 陈洛涟 陈锡炳
陈锡纯 陈献忠 陈宇寰 陈会民 陈行知 陈行先
陈自然 陈仲达 陈文甫 陈文杞 陈镇和 陈蕴瑜
陈毓秀 陈慕天 陈中任 陈友祥 陈勉恕 陈剑峰
陈云仙 陈元君 陈顺南 陈元龙 陈钦文 陈钟书
陈钟万 陈士柏 陈一华 陈善 陈辉 陈昭礼
陈惠 陈昭汉 陈琳 陈琴 陈树盘 陈敏
陈树谷 陈展 陈涛 陈荻 陈荣久 陈前
陈彦 陈钧 陈绍常 陈觉 陈绍堂 陈荣
陈玲 陈治 陈宜胜 陈宗培 陈金来 陈金发
陈耀元 陈曙辉 陈穆民 陈潭秋 陈忠清 陈忠?
陈忠柱 陈忠茂 陈静 陈群 陈训增 陈宜
陈明 陈现 陈坚 陈克 陈英 陈伟
陈平 崔富安 崔景岳 崔姬淑 崔健吾 崔洪泽
承寿根 崔芳德 崔华堂 崔兰仙 陈子斌 陈子尚
陈子岐 陈小平 陈节 陈友 陈其宝 池亦妹仔

丁钱辉 丁炳权 杜吉臣 邓吉熙 邓永耀 方信秧
方思文 方学苏 邓思聪 方秉文 方和平 邓季贤
邓一飞 方淑洪 戴曙光 戴醒群 邓崇富 戴安澜
戴庆哲 戴民权 方长裕 樊鸿杰 樊凌玺 樊振庭
樊耕农 樊应怀 樊九德 樊毅 樊达 樊旦
戴德志 戴豪亭 戴尊三 戴焕章 戴炳辉 戴钟萍
戴柳英 邓清 方尚武 方叔洪 邓振询 邓复生
翟聚臣 邓如淼 翟家骐 翟根甲 翟晋阶 邓义华
翟立高 翟玉成 翟子超 方强 方奎 方胜华
方观 董毓华 邓启? 邓佐虞 邓志明 邓文山
邓从凯 董联甲 董维键 董鸿铭 董培林 董振堂
董贻光 董连元 董志坚 董志东 董亦湘 董庆昌
董竹生 董生有 董本安 董正香 董玉河 德力格尔
董文英 董日钟 董少白 邓铁梅 方影 董元胜
董天知 董子恩 董耀 范熙同 范筑先 范琴芬
范致中 范振辉 范树民 范春元 范学勤 范郁文
范克明 范廷兰 范江富 范守仁 范汉卿 范立轩
范乐春 范方士 范子侠 范煌 范荩 范易
范合 范平 敌国黎 崔曙光 杜微波 杜鹃霞
杜维远 杜娟霞 杜海德 杜重远 杜树华 杜柏石
杜参天 杜建武 杜贤明 杜深如 杜邵堂 杜伯华
崔清文 崔晓立 崔哲宽 崔真吾 崔显堂 崔树凯
崔学武 崔一生 崔崧 崔峒 狄公 寸性奇
寸于德 寸于德 杜邦宪 杜东河 杜玉民 杜天祥
杜子孚 杜平 段鸿瑞 段鸿喜 段铁成 段洁仁
段复振 董清霞 段荣义 段其昌 段冰洁 段生华
丁麟章 段士增 丁焕时 段升 丁铁辉 丁振军
丁济阳 丁洪泽 丁思林 单仲次 丁锡五 丁锡五
丁佩尧 丁秉成 丁国 丁希宽 丁克中 丁宇震
丁亦民 丁有华 丁世谟 丁文法 丁开嶂 丁文

费巩 顾世廉 龚士精 郭凤岐 傅天飞 冯仲云
傅象吉 傅惠轩 傅鸿起 傅啸峰 傅哲民 傅烈军
傅贺之 傅泉山 傅金库 傅明哉 傅国光 傅华琛
傅大庆 傅忠 傅杰 冯其元 冯辛酉 冯抗勇
付立民 戈阳 冯汉英 冯立平 冯达飞 冯风林
甘和卿 甘卓吾 甘松洲 甘茂宗 冯朝庆 方梓生
方允熙 冯杏娥 冯志召 冯安邦 冯旭臣 冯全英
冯治勇 冯治纲 冯学忠 冯月花 冯化宣 冯升堂
公茂音 巩秉荣 巩计仓 冯裕祥 冯景涛 冯辉
冯玲 古中 方振武 方瑛 方治 管有为
管永贤 管毅 冯增山 冯静安 冯干三 冯三虎
冯乙卯 冯一海 甘玉凤 冯振环 古道 巩德胜
方璧 葛霁云 葛永胜 葛文宗 葛云飞 观杰
高德贵 高增利 高熙其 高锡嘏 高路易 高登标
高道先 高景虞 高敬亭 高清云 高捷成 高培谟
高朗豁 高致嵩 高振妮 高振虎 高俊元 高禹民
高品一 高威廉 高树屏 高定一 高金城 高秉仁
高国贤 高国杰 高尚勇 高板头 郭发祥 郭北宸
郭大贵 郭炳 高墨林 高希敏 高步星 高志航
高志华 高远征 高进忠 高庆潭 高农斧 高华民
高光星 高光宇 高永样 高尔华 高东和 高功叔
高文玉 高凤英 高小安 高万章 高鹏 高谟
高特 高桥 高莹 高均 高志 高庆
高存 高发 高凡 高山 高山 顾南洲
顾辛农 顾民元 顾永田 顾士多 盖培机 桂耀勋
桂树魁 符竹庭 符仪廷 符义山 符洛 符英
符克 桂干生 关宝恒 关英 龚福寿 耿安成
耿成春 耿西华 耿玉辉 耿玉华 龚保连 龚华名
龚三彦 谷文焕 官楚印 宫本山 宫坚 费明龙
干希宇 房炳云 房松庭 郭词英 郭池山 郭传文

何栋成 郭文连 郭桂琴 韩浩 韩应斌 寒松
韩增丰 韩朝新 韩维密 韩彬如 韩继文 韩祥海
韩效民 韩秩吾 韩晓成 韩炳宸 韩庭儒 韩俊如
韩柳准 韩宗汤 韩金荣 韩英周 过家和 韩名柱
韩师愈 韩达生 韩永盛 韩立基 韩平波 韩石林
韩世瑛 韩文英 韩仁和 韩长万 韩子衡 韩九龄
和泰 何泰丙 何胥陶 何秋海 何复顺 何其一
何孝章 何孝章 果再兴 海凤阁 何曙东 何德彪
何楚雄 何健之 何清山 郭鹤年 郭蕴璋 郭光裕
何如之 何先海 何先友 何再来 何永雄 何永平
何功济 郭圭如 郭永一 郭生文 郭丕耀 郭文谦
郭文雅 郭文联 郭文焕 郭文仙 郭仁才 郭子俊
郭子明 郭久新 郭士绍 郭三妹 郭一鸣 郭震
郭萱 郭猛 郭健 郭亮 何小静 何与成
何岳 郭征 郭英 何信 郭声 何畏
郭华 何奇 郭军 何臣 何云 何方
郭仁强 郭仁才 何绍尧 何居敬 何秉才 何功国
何功伟 侯静波 侯福荣 侯爱科 侯宜禄 侯国忠
侯伯泉 侯托天 侯西反 侯玉林 洪麟阁 洪德生
洪炯桓 洪勉之 洪贤驹 洪涛 洪协 贺登亮
贺朝福 贺清亮 贺海里 贺思铭 贺昌炽 贺卓权
贺光翠 贺光华 贺文翰 贺云生 贺琼 贺甫
贺进 贺伟 贺仇 郝登鸿 郝登红 郝梦龄
郝效儒 郝爱则 郝晓辉 郭福增 郝贵林 郭瑞卿
郝性怡 郭瑞林 郝鸣文 郝志明 郝廷? 郝四喜
郭景尧 郝玉玺 郝斌 郝光 郭鸿璜 郭悴雄
郭培元 郭继成 郭陶康 郭铁坚 郭耕夫 郭庭芝
郭叙秋 郭秋林 郭虹 郭树干 郭绍香 郭国言
郭其祥 郭纲琳 郭陆顺 郭应奎 郭抗英 郭志雄
郭寿天 郭好礼 郭守桢 郭企之 郭同新 郭同昌

胡阿毛 黄天 黄君珏 贾良西 胡义宾 侯玉林
黄桂清 胡秀芝 黄庆水 黄全德 黄刚培 黄光瑜
黄光武 黄光义 黄达荣 黄永淮 黄汉文 黄启东
黄秀仙 黄李生 黄志强 黄志远 黄孝敏 黄孝春
黄纪福 黄庆福 黄宝珍 黄金容 黄国平 黄荣发
黄春庭 黄绍卿 黄绍诚 黄绍诚 黄居谷 黄建华
黄立荣 黄仙谷 黄世新 黄正裕 黄玉勋 惠恒智
惠光前 冀春寿 吉鸿昌 霍新太 霍瑞昌 简翠容
黄文杰 吉新起 黄仁和 黄戈平 嘉康杰 季学文
季显 季安 季伟 呼品一 环会 黄有
黄友 姬兴周 黄木芬 黄云先 黄元波 黄才胜
姜冠三 姜北海 姜凤韶 姜(艹)名 胡德林 胡增荣
胡福才 胡道成 胡尊荣 胡赋行 胡梁材 胡清益
胡逸仙 胡崇德 胡晓初 纪儒林 纪毓秀 胡继庭
胡展光 纪鸿儒 纪相和 纪松龄 胡家驹 纪怀仁
胡振铎 胡香圃 胡南喜 胡珍水 贾耀德 胡春航
贾烈英 贾济民 贾庭权 贾秉充 贾荣庆 胡建平
贾全明 胡炎基 贾白水 贾占标 贾本诚 贾世海
贾文颖 贾少黎 贾力更 贾恭 桓公荣 纪心如
华耀光 华荣标 华小保 胡竺冰 胡忠堂 胡明哲
胡国章 胡奋之 胡茂赏 胡启哲 胡汝春 胡兴仿
胡庆熙 胡邦瀛 胡发坚 胡永福 胡永康 胡汉屏
胡平锷 胡世英 胡正治 胡正林 胡文臣 胡月梅
胡仁甫 胡才林 胡乃超 胡一心 胡豪 胡植
胡品 胡畏 胡荣 胡克 胡兴 胡光
侯忠敬 侯忠远 侯卓夫 侯昶 黄大猷 黄大智
黄一青 黄彰 黄魂 黄德胜 黄静亚 黄新瑞
黄景升 黄敬一 黄喜祥 黄梅兴 黄海峰 黄红
黄振亚 黄振汉 黄俊生 黄重厚 黄星南 黄道
黄彬 黄健 黄莺 黄骅 黄诚 黄兴

黎北正 金水 解麟阁 焦树元 焦克显 焦守健
焦玉成 焦勇 景光佩 景西云 景中通 景日德
景丰太 孔令余 孔仕安 孔凡江 亢为德 节振国
兰梦梅 雷有福 雷炎 雷忠 赖德林 孔繁益
孔础白 孔莫非 孔昭同 孔墉 蓝金元 赖其顺
赖志廉 赖传湘 赖文太 赖月华 赖勤 赖章
蓝运减 靳勤书 靳振淮 靳其华 靳岐山 靳廷文
兰振华 兰天林 孔岫生 兰小川 孔庆杭 孔庆同
孔庆尧 巨贵如 雷振杰 雷茂兴 黎琦新 黎茂
黎文钦 黎文波 解蕴山 解固基 解占柏 解文奎
蒋鹤林 蒋福灵 蒋洪均 蒋美(钅)监 蒋克绍 蒋志英
蒋永孚 蒋仁坚 蒋子瑛 蒋之洲 蒋治 冷启英
冷云 况业学 金维娇 金隆芳 金崇印 金崇山
金顺姬 金品三 金树森 金周贤 金国英 金良标
金谷兰 金华龙 金汉虚 金东岗 金石刚 金正国
金方昌 金凤英 金子明 金燧 金雯 金悦
金根 金羽 金汤 乐亚成 乐以琴 劳光
烙钢 李春芳 李春成 李春山 李秉君 李秉君
李纯孝 李灿椿 李伯敏 李伯民 李辰之 李传谋
李成峰 李成华 李成仕 李存旺 李必蕃 李本荣
李从文 李长清 李长忠 李策 李保 柯联魁
李冲 江枕石 江汪氏 江克武 姜振东 姜思民
姜经礼 姜克智 姜克东 江春炎 姜自君 江河流
姜仞九 姜占吉 姜玉贞 姜文奎 姜文光 江裕前
江道之 江淦衡 姜中信 江惟仁 江崇清 姜彦
江友水 江小妹 江上青 江濂 江涛 江涛
江涛 江祥凤 江春炎 江河流 江冰 康浪平
康俊仁 康治安 康国强 康血光 康则焘 康老虎
康文郁 晋耀臣 姜墨林 姜谔生 李朝宗 李朝杰
荆维德 荆起荣 郎焕生 朗进新 郎焕生 朗进新

李寿立 李建中 李九宪 李相山 李龙云 李凤善
李斗文 李红光 李端甫 李蔚川 李登财 李福棠
李新民 李靖宇 李鹏翔 李香恒 李钦民 李钦民
李思禄 李思孝 李贵祥 李树梓 李树春 李相卿
李建宗 李学福 李学胜 李学孟 李服波 李金峰
李金良 李侍曾 李尚勤 李侍曾 李和辉 李尚勤
李明武 李明先 李国重 李国明 李国良 李松霄
李枚青 李其实 李含英 李希贤 李秀清 李秀珍
李秀林 李来宾 李杨春 李克诚 李克林 李守初
李庆雍 李庆芬 李庆仁 李向春 李华春 李华山
李延平 李廷槐 李廷枢 李光照 李光前 李光耀
李光杰 李光宇 李光汉 李光斗 李师纲 李师宁
李西谈 李西苑 李亚东 李老功 李吉宇 李发瀛
李发秀 李汉英 李兰池 李仕运 李生蕊 李东杰
李东光 李平东 李龙念 李龙云 李石安 李书全
李文彬 李文治 李文宗 李文庆 李文元 李文广
李凤彰 李丹钧 李丹生 李介法 李化臣 李化玉
李仁民 李升树 李日新 李少清 李天德 李天保
李久顺 李大和 李大全 李大华 李大光 李大山
李谦 李敏 李捷 李浩 李健 李烈
李俊 李挺 李荣 李明 李明 李奇
李林 李林 李良 李芳 李刚 李光
李龙 李力 李康之 李梯云 李基初 李培根
李乾海 李继龄 李继渊 李袖清 李桂下布 李霞卿
李翰卿 李翰卿 李潜光 李德轩 李德一 李维藩
李维廉 李混子 李淑桓 李鸿儒 李鸿恩 李清瀚
李敦宗 李景隆 李景波 李景岳 李联奎 李海忠
李海全 李浩然 李家骥 李家钰 李高蕃 李铁夫
李恩举 李恩良 李晓瑞 李根淑 李桂顺 李桂岭
李桂芳 李桂丹 李耕川 李洗凡 李剑魂 李俊华

   收复察哈尔的将军——方振武
  · 中国人民的朋友——约瑟夫·史迪威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联十二烈士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 宁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八女投江
  ·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 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谭政
  · 抗日名将杨成武
  ·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
  · 传奇战将——陈赓
  · 迎风傲霜不老松——黄克诚
  · 为抗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魏拯民
  · 东北抗日联军优秀指挥员——汪亚臣
  · 积极抗日的爱国将领---邓宝珊
  · 镜泊英雄——陈翰章
  · 台儿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以身报国的抗战名将——张自忠
  · 抗日女杰——李林
  · 声震忻口的抗日将军——卫立煌
  · 与阵地共存亡的抗日将领——佟麟阁
  ·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 爆破英雄马立训
  · 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 大刀英雄——任常伦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云
  ·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 钢铁战士——杨靖宇
  · 狼牙山五壮士
  ·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川军中著名将领

  川军抗战著名将领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唐式遵
  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坂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宁死不屈,跳墙殉国。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滕县一役,122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的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睢阳之后,一人而已……”
  川军出川后,最先进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该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5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
  刘湘


  抗日战争:300万川军用血肉创造抗战神话


  --------------------------------------------------------------------------------
  04/04/2007/13:53 华夏经纬网


  日本直到战后对这方人民也心怀嫉妒和羞愧,无法打倒四川是日本人一个神秘的阴影,灭川灭中国的宿命始终无法打破。今天日本仍然受到这方人民的鄙视。

  纪念川军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而对于60多年前60多万巴蜀英烈来说,四川,一个走了再回不来的故土。

  国民党眼中的"杂牌军",共产党眼中的"国民党兵痞子"

  没有碑,没有名号、没有荣誉,只有默默的牺牲和曾经被毁的塑像,却赢得无数的悼念-光荣的川军。

  最纯洁的部队--一心为民族独立抗击侵略,最纯洁的部队。心无杂念,不求占地盘。相对国共两军,算得上高尚。

  最单纯的部队--主动请缨,热脸去挨冷屁股。走路出川,没有武器弹药补充,到处受排挤。远没有GCD会讲条件。

  最勇敢的部队--武器比共党的还差,都是四川土枪,还打阵地战。说起:"肉包子打狗",老泪纵横是川军老人的真实写照。川军伤亡64万余人。

  川军都是土生土长普通的四川人,喜欢悠闲恬静,而大义面前敢赴死,大多数没有出过川,只为了在危急关头担当起拯救民族的重任。天下已然大乱,武器太差,补给、指挥、任务一遍混乱,一接触即阵亡几千人,才发现为国牺牲原是如此之近。川军拿出了四川人的气概,从山西到湖南,从上海到重庆,8年里无数川军战斗在城市乡村,牺牲在异土他乡。

  解放后,川军的主要工作是蹬三轮、泥水匠、做小生意,一辈子无人过问。

  抗战胜利60周年,让我们记住他们?

  附:川人抗战(简转)

  在八年抗战中,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谨以此文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川人。

  一、300万川军出川抗战

  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军队。GCD紧抓统战工作,鼓动川军停止内战、上前线。周、朱、叶等赞誉抗战的决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缗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

  "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8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家六口人的生活。

  "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5万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赴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二、川军伤亡64万余人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一时的。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中广大将士"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的动人事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三、后方民众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30%以上。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的不完全统计,抗战中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5亿多元。这些钱,是四川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这笔巨款,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日本人深知"中国大后方"四川的重要,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时间,四川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灾难。从记事起,"跑警报"这三个字就是父辈嘴巴头常唠叨又很有恐怖味道的名词!

  抗战后期,盟军加大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力度,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的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八幡霎时变成火梅。这是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土。到这一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四、抗战精神永垂青史

  当年300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带了川中父老的嘱托,一步一步走向生死未卜的前线。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洞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幼时常听父辈讲传说: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单薄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从阴间来吃汤圆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这哪是传说?这是四川民众对出川抗战牺牲将士的深切悼念啊!

  1966年"文革"时,这座成都标志性建筑,以铜像是"国民党兵痞"的罪名被砸碎。1989年8月15日,市政府将塑像重塑于万年场。

  近日,成都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在成都东郊重新修建了占地50多亩的"烈士陵园",这座川军抗日英雄纪念碑已迁入陵园供人们悼念。这座烈士陵园还为1000多名为成都的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墓。(转自:中华网)


  樊傻儿原型范绍增


  民国28年初,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民国30年春节时,老百姓慰问范部。范在张渚各界劳军会上说: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帮忙,还是打不赢的;二回我们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们口水!

  范虽在前线打了胜仗,却被蒋介石调任为没有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范一气之下,于民国31年初回到重庆。


饶国华的主要事迹

一八九四年十二月七日生于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今宝台乡)张家坝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饶国华的太祖父饶文德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移民入川的大潮中,从福建省漳州府直隶龙岩州船巷大吉村(今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黄冈村)举家迁移入蜀,到饶国华已居耕五代。他的祖父饶宜甲、祖母朱氏、继祖母黄氏、父亲饶思鸿、母亲陈氏均为朴实勤劳的农民。饶国华家里保留着龙岩人的风俗习惯,虽然入乡随俗不得不讲当地四川话,但家内仍保留着龙岩话的称谓,称祖母为“mà”(音骂),母亲为“阿女弥m”,姐姐为“阿佳”,叔叔为“束束”。饶国华全家一直惦念着祖居地,饶国华从军之后忙于军务,自己无法抽空回龙岩,曾亲笔致函给龙岩船巷(黄冈)故地的父老,要家乡派人去四川,来往路费及住食一概由他支付。黄冈村人民至今还在传诵着饶国华将军七十年前的盛情邀请。饶思鸿遵奉着龙岩人重教的传统,家里再穷也要设法让孩子读书,把国华送入私塾里就学。一九○七年他被母亲送到县城向前清举人伍钧求学。此后饶国华一生无论走到哪里,行军的背包总少不了砚台、笔墨和喜爱的书籍。他保持着勤俭吃苦的家风,以忠孝居家,蹈礼趋义,敬祖睦邻。他自幼当过放牛娃,16岁到成都,当过学徒。 他看到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屈膝求和,皇室贵族“朱门酒肉臭”,黎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路有冻死骨”,因此他决心救国救民,投笔从戎,以富国强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饶国华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洪流,参加了新军。17岁刚入伍当过伙夫兵,以后受训于陆军二师“头目养成所”、“军官传习所”,均以名列榜首毕业,一九一七年升至连长,他原在川军刘存厚部服役,尔后转隶于川军第二师刘湘部任连长。他勤奋好学,刻苦练兵,精心研究《孙子兵法》,在该师军官传习所受训期间,各次考试均名列榜首,深为师长刘湘所倚重。饶国华为人正派朴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且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他作战骁勇,每战必身先士卒,颇得士兵的爱戴,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一九三一年前后,饶国华率部驻防重庆地区。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四五师内部团结,将士归心,传为佳谈。 他遵守不纳妾、不抽大烟的祖训,居则陋室,食则粗粝,行无仆人,不着大衣,不戴手套,与士卒同甘苦,治军严格,赏罚分明,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倡言“军与民要打成一片,国与家万不可分离”。1937年12月11日《新蜀报》刊文称:饶国华当团长驻兵铜梁,时值秋收,遭受淫雨,稻谷将烂在田里,便亲自下田率部帮助抢收,并力戒官兵不得索取工钱茶水。开头乡人甚为骇异,继而疑虑,最后看到士兵们竟然秋毫无犯,才回过神来大加赞扬。据他部属一位营长回忆:部队驻防铜梁、壁山时,每到农忙,饶国华必亲自下田帮助栽种、收割。 治军严明,统帅有方,以勇武忠贞、良心血性、明义知耻、遵礼守廉为要目,督训其师。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与将士谈家常,进寝室、下厨房、上厕所检查清洁卫生,关心士兵生活。对财务更是一丝不苟,时常核对帐目,军费开销,多半公布,人才录用也很民主。饶国华心直口快,性情豪爽,襟怀坦白,办事公允。他说:“赏赐为着激励将士,处罚以防将来祸患,赏赐不当就是私情,感情用事就会偏颇;处罚不当就是枉屈,委屈部下就要涣散。”当时蜀中部队众多,士兵经常开小差。饶国华的部队依然按规定放假,假满归队或战后点名,人数反而增多。饶国华从小缺衣少食,多年来清心寡欲,笃信佛学。他秉性忠贞,不纳姬妾,不置别墅,家里除了书剑,别无长物。他为人慷慨,薪俸有余就捐助慈善事业。曾给资阳灾民发放赈济款、捐图书馆书籍费、捐购枪枝弹药,用保桑梓,捐资给资阳县赈济会用作无息借贷。饶国华勤于练兵,一有空闲,读书自娱。他说:“英雄彪炳之事功,基于圣贤诚实之学问。我虽不灵敏,也有那个志向。”饶国华结婚后,夫妻长期分居。他的妻子蓝紫仙见自己长久未生男孩,劝他纳妾随营,他念夫妻情深,坚不允从。还告诫士兵说,败坏道德,没有比好色更甚的了。1929年12月20日,他应内兄蓝文彬师长之请到重庆涨秋餐馆赴宴,席间有妓女陪坐,提壶劝酒,语言下流,举止风骚。饶国华十分懊悔,以后更加严于律己,再不轻易出席宴会。1928年8月20日,饶国华向璧山一慈善组织刻颁“四川璧山体伦堂图记”一枚,命其主办十全慈善,施棺施药施衣施茶,拯济鳏寡,抚养孤贫,讲谈格言。两月后因部队整编,他降为1师2旅副旅长,驻防重庆一带,一有空就博览群书。他时常抄写《大学衍义》等书,又熟读宋明史籍,对宋明理学很感兴趣。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废孔祭祀明令,饶国华上书庙堂,淋漓尽致地发挥他正直的词锋,力请收回成命,时人以为朝阳鸣凤。他说:“当兵,应以保卫国土山川,爱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做人,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准绳。如果穿上军装,拿起刀枪,不为百姓办事,反而欺负弱小,胡作非为,那就只能算土匪而不是赳赳武夫了。”驻铜梁时,秋雨绵绵,眼看水稻就要烂在田里,他命令士兵义务收割稻谷,不许骚扰百姓。躲兵归来的乡民见粮食一粒也未少,直喊饶菩萨。他驻防铜梁等县,力倡尊崇孔祀,派人粉饰孔庙。 一九三七年,饶国华在重庆上清寺出席川康整军会议,惊悉卢沟桥事变发生。他和与会军官一致要求参战,纷纷上书请缨。他曾对好友鲁自诚、吴秋影等人说:“此次为国抗战,使我心中苦闷霍然冰释,御侮报国的愿望就要实现了。”9月,饶国华还乡,破例为母大办70寿筵,并遍扫祖墓。他对伍钧老先生说:“此行,为国抗战,不成功即成仁。学生如幸得马革裹尸还,学生之家属,尚望恩师照拂也。” 告诉蓝紫仙:“我这次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那时他们已有五个孩子,怀有身孕的蓝夫人忍泪止哭,点头答应。 九月二十一日,第二十一军奉令出川抗日,在邛崃县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饶国华将军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肽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一九三七年十月,饶国华率部步行二千里,从川北转万县船运东下,十一月中旬到达前方。这时,上海已经失陷,苏常二州失守,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对我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蒋介石立即命令刘湘派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西犯南京之敌。唐式遵鉴于防线左翼广德城之重要,关系首都南京之安危,委派能征善战的饶国华率部镇守。饶将军马上率部进驻广德,他亲自巡视前线,检查工事情况,鼓励官兵奋勇杀敌不负家乡父老重望。他深知责任重大,对他的侍从副官说:“我奉命出川,志在歼灭强寇,还我河山,解我同胞倒悬之苦,现在幸而优先被派到前线御敌,战机就要来临,怎能下叫我热血沸腾,怎能不叫弟兄们揎拳持袖,跃跃欲试。”在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鼓舞下,全师官兵同仇敌汽,士气旺盛,深深懂得“守一城、捍天下”的道理,全体官兵坚决表示:“誓与广德共存亡,不许倭敌逞凶狂!”决心与进犯日寇血战到底,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领土。 1937年11月中旬,饶国华部到达江南前线时,上海失陷、苏常失守。攻击南京的日军在海空军掩护下,对我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蒋介石命令刘湘的第23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进犯南京的敌人。因无援军可盼,唐式遵只有委派能征善战的饶国华率部镇守。他对饶国华说:“广德作战关系重大,应决心与城共存亡,否则提头来见!”中日对决,武器悬殊,敌人炮火及空中优势明显。敌人每轮攻击前,总先发四至六千炮歼灭射击,才由轻型坦克放射烟幕弹,掩护士兵向前攻击。攻击的时候,敌炮兵又做远距离的隔离射击,坦克车才掩护战斗兵向前。一次,日军先用15辆坦克开路,步兵在后跟进,缺乏重炮的中国士兵,将捆好12个集束手榴弹抱着冲到坦克下爆炸。据21集团军第16师的刘启尧回忆,8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3辆坦克。在民族危亡之际,被推到了“南京保卫战”生死一线的的饶国华,当时处境:武器不如人,又没有援兵可用,他又怎么坚守广德呢?1937年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27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日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发动多次猛攻。我方将士武器装备虽然窳劣,但仍然拼命抵抗,终因炮火甚密,我伤亡惨重、寡不敌众。泗安于30日失守。饶国华得此凶信,心急如焚,深知广德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南京必不可失。于是,他率领第433旅官兵奔广德前方约5里的界牌,顽强阻击进犯日军。敌人空中优势亦明显,我军伙房近在咫尺,却因轰炸猛烈无法送饭。不久,我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敌机炸毁。补给中断,饶国华所部被日军三面包围,我方战局渐成颓势。当时报道称,“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但终因第145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泗安失守,祠山岗失陷。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30日,饶国华率残部一营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当时已经是孤军奋战,孤城了,交通也中断,弹尽援绝。增援上不来,牺牲也很大,部队兵力所剩无几。饶国华本身负伤、带伤指挥作战,他便决心人在阵地在,誓与守城共存亡。”饶国华独自一人给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时至黄昏,饶国华带卫兵连夜疾奔广德飞机场,命令士兵向机场各仓库内油桶发射弹药。顿时,火光冲天,仓库被焚,给敌人留下一片废墟。尔后,他又来到广德城东门外,嘱卫士铺好地毯,喝退左右,盘腿坐于地毯中间,并面对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他所说的威廉第二,就是领导德国走向强盛的德皇威廉二世。他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倒台。饶国华说罢,向敌军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以死报国,时年43岁……以死殉国、慷慨成仁,壮哉!进攻,有力地掩护了中国主力部队的撤退。 噩耗传来,饶国华蜀中亲人举家悲痛。母亲老年丧子,妻子中年丧偶,子女幼年丧父,其悲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那时候,我们全家老小都明白,我父亲是为国牺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是光荣的。我们应该以他为傲,以他为自豪。”多年后,饶国华之女饶毓琇这样表示。1937年12月,饶国华的遗体由民生公司的“民俭”轮,沿长江运送回川。饶国华遗体途经各地,各界人民自发举行了公祭大会。四川、重庆各界群众集会悼念这位骁勇战将。芜湖、宜昌、万县、重庆、成都及资阳等地举行了盛大的追悼、公祭大会;国民政府、各战区长官部、各机关学校、民间团体等也纷纷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各地报纸连日用特写、专题、评论等形式作了大量的报道:《二千余人吊国殇,各界追悼饶国华》、《饶国华忠骸抵渝,本市各界今到江干迎祭,殉国经过可歌可泣,雍容遗像万人争睹》、《悼饶国华将军》……各界敬献的花圈、祭文、挽联“罗列夹道、触目墨花、婉如泪点、香绕烛泣、哀悼忠魂。”家乡资阳更是拦灵公祭,表达了他们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心情。12月12日,重庆市江北巴县各界追悼饶师长暨全国抗敌卫国将士大会,于当天上午在重庆市夫子池公共体育场举行,到会民众万人以上,情绪悲壮。12月,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饶国华英勇事迹,同时追赠陆军上将军衔,准予国葬。1938年1月4日,遗体运抵资阳,县长带领各界几千人去迎接,接受家乡父老的膜拜和祭奠。下午两点多钟,灵柩才回到下西街66号的家,全家披麻戴孝跪迎。当时,全城百姓摆香案,挂挽联,哀哭声不绝于耳。饶国华的遗体在家停了一段时间,1月23日,以国葬标准下葬宝台镇协议村甘溪沟。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对饶国华等爱国将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八个月中,陆空方面都作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这些人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产党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及无党派的人。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40年,成都市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将军铜像座,树立了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的“饶上将国华纪念碑”。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原国民党陆军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在抗日战争中,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日在安徽省广德县抗击日寇十八集团军牛岛师团的战斗中牺牲,省人民政府决定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1983年底,资阳县人民政府特地拨出了专款,在甘溪沟重新整修了烈士的陵墓,并立了革命烈士碑。2009年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出版发行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将饶国华墓列为近现代革命遗迹文物。2011年,雁江区政府将饶国华烈士墓确定为第三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在成都大邑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也有了饶国华将军塑像。而广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热血将军,在广德城设立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华路 全国军民各界,隆重迎祭国殇,陪都普降半旗,国华备极哀荣,追赠陆军上将。资阳为他立祠,成都为他塑像。刘湘闻知噩耗,甚为痛惜,特拨款3万元抚其遗属。次年1月23日,将军忠骨国葬于宝台寺甘溪沟南坡。

抗日名将饶国华是怎么死的?

1937年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27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日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发动多次猛攻。我方将士武器装备虽然窳劣,但仍然拼命抵抗,终因炮火甚密,我伤亡惨重、寡不敌众。泗安于30日失守。饶国华得此凶信,心急如焚,深知广德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南京必不可失。于是,他率领第433旅官兵奔广德前方约5里的界牌,顽强阻击进犯日军。敌人空中优势亦明显,我军伙房近在咫尺,却因轰炸猛烈无法送饭。不久,我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敌机炸毁。补给中断,饶国华所部被日军三面包围,我方战局渐成颓势。当时报道称,“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但终因第145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泗安失守,祠山岗失陷。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30日,饶国华率残部一营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当时已经是孤军奋战,孤城了,交通也中断,弹尽援绝。增援上不来,牺牲也很大,部队兵力所剩无几。饶国华本身负伤、带伤指挥作战,他便决心人在阵地在,誓与守城共存亡。”饶国华独自一人给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

上一篇:日本男子救中国人遇难

下一篇:郝梦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