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北大演讲

时间:2024-06-28 16:08:12编辑:奇事君

空杯心态的塑造空杯心态

1、学习的三境界。自古以来,人们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个过程,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清代王国维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后来,有人效仿“三境界”划分法,又归纳整理出许多“三境界”来,列举如下:有人研究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发现了学习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乐之”。还有的把读书三境界归纳成:为知、为己、为人三境。有人用充满禅机语言来说明: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也有把三境界引为企业家之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大智慧”;第二境界是“大抱负”;第三境界是“大手笔”。今人读毛主席诗词,集之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第三境界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2、永不自满。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3、尝试归零的感受。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帐。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郡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4、不停地倒掉大脑中的浑水。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杯子有浑水,不管加多少水,仍然浑浊;但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水,它始终清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一旦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工作起来非常熟练,无须接受新的学习,总觉得一些领导、管理、营销理论也学得差不多了,业务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应用,虽然也想着继续学点东西、不断充实自己,但是因为有了老的知识——即“杯子中的浑水”,学进去的东西并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好好地运用,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老本”。殊不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前进,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如若有了“空杯心态”,大家都把自己完全当成新生,虚心地向周围的同事、同行、客户等学习,我们就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竞争社会要求了。“人要有空杯心态和海绵心态,让自己从学徒的心态开始前行”。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有相应的成就感---认为“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产生的成就感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增强对学习新事物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与信心的增强一同滋长的还有我们的浮躁心理和骄傲心态。如此一来,求知欲下降了,自傲心理加强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于是便有了半杯水、半桶水,再也无法融进更多的知识。保持空杯心态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来的水给倒掉。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你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5、成功是失败之母。一匹骏马在森林运动会上获得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但从此也就失去了他以往平静自在的生活,它的应酬之多,绝不少于奥运会冠军,大家给予它最好的礼遇和赞美。猴子大款给他送来了黄金马掌,又大又厚,每一个有一斤多重,它穿上以后,每一步都能发出动人的音乐;狐狸省长把他的马鞍换成了用珍珠金线编织成的华丽的马鞍,披在背上闪闪发光。它自己也觉得他不再是一匹平常的马了,它找铁匠打制了一个圆圆的铁盒子把奖牌装着,用五彩的锦绳挂在脖子上!它就是这样的风光的出入在各种隆重的场合。很快,一年过去,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雄心赴赴的它再次进入了比赛,但是没有多久,它气喘吁吁了,身上的马鞍、脚上的金马掌和脖子上的铁盒子让它跑不动了,身边只有呼啸而过骏马。解放初期,毛泽东有一次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说得好。”的确,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其中的道理也被大多数的人认识和接受,可周谷城却在领袖面前翻出新意,并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说明成功是失败之母也有很大的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着眼于失败能给人以启迪,在未来的实践中能有的放矢,避免重蹈覆辙,从而迎来成功。从这个道理上说,经过失败的人更有希望实现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很大的正确性。可是,当人们取得成功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人会放松警惕,放弃进取,一旦被对手乘虚而入,失败转瞬即至。从这个道理上说,难道不是成功孕育了失败,成功为失败之母了吗?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受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教育。典型的例子是孙中山领导推翻清封建王朝的革命,六次武装起义失败而不气馁,最后夺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科技发展方面的榜样则是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试验并失败了1000多次,锲而不舍终于发明了钨丝灯泡。在探索科学原理和从事重大技术突破过程中始终是充满风险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至理名言可以激励我们百折不回、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但是,在全球化、网络化、竞争白热化的“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任何陶醉与成功的鲜花与掌声之中、企图复制过去成功经验的人和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一世是“成功是失败之母”的一个例子,他16岁闯天下,依靠杰出的管理专家和机械专家,使福特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但老福特面对成功后的荣誉忘乎所以,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逐渐听不进别人意见,一批英才纷纷离去,使公司每况愈下,濒临破产。1945年福特二世上任,接过老福特的烂摊子,礼贤下士,励精图治,聘请了一批管理精英,重整旗鼓,起死回生,达到了新的高峰。但小福特又重蹈覆辙,独断专行,把自己看作公司内至高无上的皇帝,搞得公司内人人自危。80年代初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大权,并被公司除名。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问者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对于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其事业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方正(香港)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选也告诫,警惕成功是失败之母。许多失利者,并不是被对手挤垮的,而是被自己的成功冲昏头脑,以致败下阵来的。此语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人生没有永久辉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成功者首要做到的是头脑清醒,眼光明亮,像孔子一样不断“三省吾身”,从非理性的高处逼降;像唐太宗一样不断“三镜自照”,不断地矫正人生的航标,从新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做事和做人;象计算器一样不断“键盘归零”,展开新的程序,去设计、运算最新最美的图画。甩掉成功的包袱,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6、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自我,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的不满,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有位作家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长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高峰,最终她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正验证了这一点。7、创造充满钻石的未来。有天晚上,一群游牧民族正想扎营休息时,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带着热切的期待,他们等待着来自上天的重要讯息。最后,神的声音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愧悔。”他离开后,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与愤怒。他们期待的是伟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们足以因此创造财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相反的他们却被吩咐去做这件卑*而无意义的事。但无论如何,来访的亮光仍使他们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鞍袋里,虽然他们并不怎么高兴。他们又走了一天路,当夜晚来临,开始扎营时,他们发现鞍袋里的每一颗鹅卵石都变成了钻石。他们因得到钻石而空高兴极了,却也因没有收集更多的鹅卵石而愧悔。所以我想对你说,尽量收集准备你成功的知识、技能鹅卵石,你就可以期待一个充满钻石的未来。那么,职业经理人应该怎样准备自己的“鹅卵石”呢?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技巧:1)学习自己和别人的成功,学习自己和别人的失败。读书,读人,读事。2)每天坚持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坚持半小时的静坐和思考时间。3)浏览三个网站,阅读三份杂志,翻看三种报纸,每月尽可能翻阅三本书。4)重视学习交流。利用演讲会、与朋友聊天等,分享你的学习体会和思想。5)交几个学习上的朋友或网友。参加经理人俱乐部或管理者沙龙。6)注意借脑学习。交几个高层次的朋友,如:成功人士,行业专家,教授学者等。7)有条件的话,每年尽可能出国一次,到发达的地区参观一次,参加一次以上高层领导或管理论坛,参加一次行业峰会或年会,参加一次专题充电学习培训班。8)有兴趣的话,尽量写一些文章发表,或争取成为演讲嘉宾。人最大的悲哀在于总是活在过去,在回忆中生活的人面对现状只能选择无休止的报怨与牢骚。一个人若要学不会忘记过去,那么他也不可能创造将来。我们只有一个最佳选择——将过去全部释放,以一种空杯心态面对现实挑战与机遇。忘记过去,留个“空杯”给明天。

推荐几本对人生很有意义的书籍

现代人的心态 《沧浪之水》导师曾推荐我们看过,
怎样做人 《我不是教你诈4》刘墉的大作,教我们处事
还有他的《跨一步,就成功》《爱为什么总矛盾》《创造超越的人生》《把话说到心窝里2》,
文化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文化苦旅》
哲理性的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
哲学的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的著作,通俗性很强


俞敏洪在北大的经典励志演讲视讯

  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只要是曾经有过留学梦想的,就没人会不知道新东方英语。知道新东方英语的人,就一定知道俞敏洪,新东方英语的创使始人。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希望能帮到你哟。    俞敏洪演讲:   北大确实有人文的环境,蔡元培的铜像就树立在未名湖边上,但是每年进北大的有好几千人,出北大的也有几千人,能够成功的到底有多少呢?事实上,北大学生成功的比率并不比任何一个大学生成功比例高。   所有的成功意味着你大学毕业后要进一步付出努力,如果大学就意味成功的话,那么也就没有马云了。我跟马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高考考了3年,我也考了3年,他考的是英语专业,我也考的是英语专业,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师范学院。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没听说过这个学院,那我觉得我这辈子应该比他更加成功吧,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从今天来看,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值就是新东方的3倍,而我除了做成一个新东方便什么都没了。不仅如此,他还有淘宝网、支付宝……   所以,你未来的成功和你上什么大学没有什么联络,只不过以后出国就业更加的容易一点。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了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到大学毕业人生也只过了四分之一,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该怎么过呢?首先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因为你不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来世,我始终相信今生今世就是我们最好的天堂。所以我最讨厌自杀或者以自杀为威胁,我觉得这是对生命不尊重。有种理念,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从我40多年的人生经验来体会,你在那坐久了,说不定天上真的会掉下馅饼来,当然也可能掉下块陨石。但不管怎样,不要自我了断,生命中会有很多奇迹发生。假如杨振宁教授不活到82 岁,他怎么知道还能结第二次婚呢?   但是同学们,人生总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的期待。同学们可以想一下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到了80岁那一年,周文王在他边上走过,发现这个老头用直的鱼竿钓鱼,跟他一聊便发现这个老头很有智慧,所以把他带回去,两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齐白石同志在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根本不是个伟大的画家,他的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在80岁到90 岁的时候完成的。所以生命总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作为,有的人中年时候有作为,有的人老年时候有作为。花儿总是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如果所有的鲜花都在春天开放完毕了,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没有任何的花儿开放你还会觉得这个自然界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吗?   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人生所有的精彩都在大学里过完了,后面永远都是平淡,你觉得这人生会完美吗?换句话说,你大学里过的不那么精彩,毕业后却变得越来越精彩是不是更加好呢?事实证明,我们很多同学在大学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大学毕业后却怎么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了。因为在社会上,并不是成绩在起作用。成绩只能证明你智商比别人高,但并不能决定你一辈子就一定有出息。   成功并不仅仅是你的成绩所决定的,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各种混乱的人际关系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你最后领导一帮人跟你一起创事业的能力。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由你的成绩决定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在大学不要好好学,拿到大学毕业证书这是必然的,因为在未来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假如,连大学本科文凭都拿不到的话,你的生命将充满艰难。   现在读过大学的人很多,有人说现在上大学没什么意思,因为找不到工作。确实到现在为止,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只有40%左右,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临时现象,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调整过来。从历史来看,中国大学生远远不多,因为中国从制造业正在转向咨询、资讯、物流、服务等与世界沟通交流的行业,也就意味着在座的所有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工作能力,必然能找到工作。   一次有个大学生告诉我,俞老师我要创业,不上大学了。我说为什么,他说要向比尔·盖茨学习。我说世界上有几个比尔·盖茨,不就一个嘛,他说没关系,他可以成为第二个。我说,那你为什么不上大学呢?他说,我考试不及格,上不下去了。这还是没法跟比尔·盖茨比的,人家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觉得上大学已经是时间的浪费,要把自己的创造力及时的发挥出来,所以钻到自己的汽车库里研究微软去了。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当然我刚刚强调的是你学习成绩好并不一定今后就做的好。有一份统计资料,将大学成绩前10名和后10名的同学做过一个调研,以20年一个阶段来说,大学最后10名的同学财富总量以及获得的社会地位,居然比前10名还要高。这就意味着,即便在大学里最落后的同学也不要放弃自己。比如,我在北大努力了5年,在毕业的时候就是以全班倒数第五名毕业的,但现在我们班的第一名到第五名全在新东方。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   最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回忆录来,自己会因曾经经历过的生命而感动,会感动别人继续为生命的精彩而奋斗,这时候我才能说我的生命很充实。

俞洪敏俞敏洪北京大学演讲视讯

  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或者就像俞敏洪说的,只有自己站起来了,才有人看得到你。下面是我分享的,一起来看看吧。   俞敏洪励志故事:   俞敏洪的人生,历经了两大成功和两大失败。他的成功首先在于其中国留学教父之尊,其次在于他教英语教出40亿身家。但这些成功若建立在高考连考3年方中和赴美留学3次遭拒的基础上,故事便有了戏剧性。   三年高考   在中国企业家中,俞敏洪对阿里巴巴的马云印象很深:两人都是高考连考三年才中,这让俞敏洪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故事追溯到30年前,俞敏洪还没有想到自己日后将会成为一代“教父”,当时他的理想只是考上家乡的江阴师范学院,可以不用喂猪种地。但197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让他体会到,人生时常充满绝望:英语33分;次年再考,英语55分,俞敏洪依然名落孙山。   俞敏洪不知道马云坚持到第三年有什么理由,反正他坚持到第三年的理由是不能吃亏,得坚持到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这是俞敏洪第一次在绝望中寻找到的希望。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高考,终于给了自己一个交待,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   北大峥嵘   上了北京大学,俞敏洪班上出身农村的孩子只有3个。当时相貌和英语都不惊人的他在北大痛苦挣扎了5年,多出来的一年“奉献”给了肺结核。在养病的日子里,俞敏洪身心放松地读了600本名著,他说,这是他在北大除学英语外的最大收获。   1985年,俞敏洪毕业时,正值北大公共英语迅速发展,英语教师人才奇缺。喜欢北大宁静生活的俞敏洪斗胆“混进”青年教师队伍,一个礼拜授课8节,就此拉开了他教育生涯的帷幕。   最开始的时候,北大分给他一间8平方米的地下室,“愤青”俞敏洪读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乐在其中。整个楼房的下水管刚好从他房间通过,24小时的哗哗水声传进耳朵,俞敏洪把它听成美丽的瀑布,不去想像里面的内容。后来北大把他从“地下工作者”转岗到地上,腾给他一间北大16楼的宿舍。地面的阳光让俞敏洪感激得热泪盈眶,决定把一辈子献给北大。   当俞敏洪为房子而折腰时,他的同学和周围朋友却嗅到了国门敞开后美元的味道,并努力向着味道的方向进军。“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周围朋友们都失踪了,最后接到他们从海外发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他们已经登陆北美大陆。”   爱情时光   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男人要成功,背后先要有一个女人。俞敏洪是这个反推的实践者和成功者。   俞夫人当年属于“系花级”的北大校友,俞敏洪漫步校园时邂逅并一见钟情,便死缠烂打,600本名著转化为情诗,如滔滔江水不绝,终于把夫人搞定。   俞夫人出身军人家庭,俞敏洪的岳父起初对他不太看好。老人家戎马倥偬一生,习惯孔武有力之人。倒是丈母娘看女婿架着眼镜文质彬彬比较顺眼,平时爱护有加。结婚以前,俞敏洪每次去岳父母家,夫人先要面授机宜,去后扫地擦桌、烧火做饭自觉努力不辍,以博取感情分。   岳父最终认同俞敏洪,来自一件小事。岳父母家冬天没有暖气,入冬时要储藏很多蜂窝煤球,因此要在房子后面搭一个煤池子。俞敏洪一个人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把煤池子砌好,再把煤球整整齐齐码在里面,自己则一身漆黑。岳父自此觉得俞敏洪不怕脏苦、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的人,从此再不许他做家务活,一到家就让俞敏洪进房间读书。   岳父把俞敏洪砌的煤池子保留了多年,逢人就说:“这煤池子是我四姑爷砌的。他就是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今天俞敏洪在新东方新学员典礼上,时常讲起这些如烟往事里的爱与感恩。   留学失败   俞敏洪的爱情之花阳光灿烂时,越来越多的同学却成功登陆北美。对俞敏洪本人而言,出国的诱惑很长一段时间不敌《三国演义》。可是,他此时已是个已婚男人。而且,俞敏洪不想出国,俞夫人想。   “一个女人结婚以后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进步,却能把一个男人弄得很进步或很失败。”多年以后他如此总结。   1988年起,俞敏洪由“醉里挑灯看三国”,转为夜战TOEFL、GRE,并终于考过了TOEFL和GRE。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毕竟撬开了出国的一条门缝。   俞敏洪起初以为,自己至少能申请到一两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美国教授一个个鹰眼犀利,一下子就看出来我是个滥竽充数的草包,连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俞敏洪自嘲。   终于,有几所美国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但没有奖学金。美国大学的学费一年最低也要两万美元左右,当年相当于人民币12万。俞敏洪在北大的月工资是180元。从理论上讲,在美国读书的4年学费,是俞敏洪222年的工资。   挣扎3年,千金散尽,俞敏洪出国留学的梦想又一次在绝望中破灭。   辞职下海   卡尔·马克思有一句著名论断:“历史第一次重复是悲剧,第二次则是闹剧。”俞敏洪三次梦断留学路,被迫另谋生路。   此时,中国出国大潮正波澜壮阔,“百万雄师过大洋”。潮流浩浩荡荡之下,北京街头各种TOEFL、GRE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出现,北大校里校外也不例外。   校内培训班被老一辈教师把持,不愿和前辈抢饭碗的俞敏洪只能校外觅食。结果由于影响到了校内培训班招生,莫须有地被北大记了一个行政记过处分。青年知识分子脸皮嫩,俞敏洪一横心,从北大辞了职。   离开北大的俞敏洪,也经历了所有创业者必须经历的“先寄人篱下,再自立门户”的程式。不同的是,居无定所的动荡生活逆转了俞敏洪的家庭地位,“妻管严”变成“夫唱妇随”。为备课,俞敏洪背破两本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俞夫人则体贴有加,灯下帮忙抄写备课手稿,这便有了俞敏洪成名作《GRE词汇精选》———GRE江湖宝典。   1993年,俞敏洪创办新东方学校。寒冬夜晚,俞敏洪拎着糨糊桶静待夜黑风高时寻觅电线杆张贴广告。白天俞夫人正襟危坐等在电话旁,接待学生报名。   多年以后,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评论:“俞敏洪左右开弓的糨糊刷,在中国留学生运动史上,刷下最激动人心的一页华章。”   永不言败   多年以后,新东方已经上市了,俞敏洪也成为留学“教父”,成为中国富豪榜的风云人物。但俞敏洪的形象,在新东方同事和学员的眼中依然如故。   “全世界谁最土?老俞———穿个背后印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新东方T恤去打高尔夫”;“不会用信用卡,提着一麻袋钱去度假”;“老俞最喜欢什么?电线杆!老俞喜欢中关村每一根电线杆”。   俞敏洪自己说:“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今天进入新东方的学员,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在学习和传播俞敏洪的往事,传播其他新东方老师和学哥、学姐的往事,这些往事或平淡实在、或跌宕起伏、或感人至深,但所有往事都是关于真实与奋斗的故事,关于人生绝望与希望的故事,也是关于人生不言败、不放弃的故事。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故事中,读出一点人生的痛苦、一点挣扎、一点不屈、一点顽强、一点辉煌;我也真心希望,大家能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从黑暗中读出光明,从迷雾中读出方向。”俞敏洪如此解释新东方的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俞敏洪认为这是新东方的精神力量所在。   正是这种精神,改变了俞敏洪自己的命运。

上一篇:黄镇东

下一篇:mok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