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事件是怎么回事
003年7月,广州市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的 名义将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带走,在 没查出任何经济问题的情况下,对喻华峰 实行监视居住。南方都市报负责人、广州 市东山区人大代表程益中在被带走。 200 3年11月,南方都市报首报“非典再现广 州”,事后,南都值班的社委方三文遭到 撤职降级处分,撰文记者曾文琼也被要求 调离岗位。 2004年年1月6日 广州市税务 部门在广州市公安局人员的带领下,进入 南方都市报九楼财务室,在没有履行任何 手续情况下,搜走全部账目。 广州市检 察院办案人员分批分期对南方都市报领导 班子成员以及南方日报集团社委等十多人 进行非公开的抓捕,包括程益中、邓海燕 ,使得南方都市报正常出报程序近乎瘫痪 。 2004年1月20日邓海燕被广州市检察 院逮捕。 2004年3月4日,广州市东山区 人民法院206号法庭开庭审理了喻华峰贪 污、行贿案,喻华峰在法庭上否认自己贪 污行贿。 2004年3月5日,广州市东山区 人民法院206号法庭审理李民英因涉嫌收 受喻华峰97万元贿赂。李民英的辩护律 师否认贿赂成立。 2004年3月9日,程益 中被迫辞去新京报总编职务。 2004年3 月17日,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以程益中涉
嫌经济犯罪问题名义立案侦查; 2004年 3月19日 东山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喻 华峰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
月,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犯行贿罪,判 处其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 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其犯罪所得赃
款10万元予以追缴,返还南方都市报。 被告人李民英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11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其违法所 得的97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被告 人喻华峰和李民英提出上诉[1]。 程益中
遭刑事拘捕,拘捕罪名为涉嫌“贪污”和“ 私分国有资产”。 2004年3月20日,正在 四川开会的程益中被广东警方控制。 200
4年4月1日,正式对程益中实施逮捕。 2 004年6月15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喻华峰贪污、行贿一案,李民英受贿一
案进行二审宣判。法院称,“东山区法院 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定罪准确, 审判程序合法,惟量刑偏重”。喻华峰的
判决由一审宣判的执行12年有期徒刑改 为8年,李民英的判决由一审宣判的11年 有期徒刑改为6年[2][3]。 2004年8月5日
下午,邓海燕从广州市第一看守所获释, 被关押整整七个月。获释原因是因犯罪证 据不足,东山区检察院做出了不起诉决定 。
2004年8月27日,广州东山区检察院 因证据不足做出不起诉决定,程益中当日 获得释放。有传言指是由于广东省的元老
级领导——任仲夷、吴南生、林若等上书 张德江介入,促使程获释
2003年南方都市报案是怎么回事?
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程益中、总经理兼副主编喻华峰、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李民英、《南方都市报》计财室主任邓海燕因贪污、行贿、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罪名被逮捕。2004年3月4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3月19日,东山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喻华峰犯贪污罪、行贿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其犯罪所得赃款10万元予以追缴,返还《南方都市报》。扩展资料《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涉嫌贪污、行贿案原定5月24日在广州市中级法院开庭,但事前突然宣布推迟开庭;此外,该报执行总编辑程益中案,按程序应于6月1日之前移交公诉部门,但至本刊截稿时(6月1日)尚未正式起诉。种种迹象表明,相关案件已出现重大变数。喻华峰案及程益中案,均为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南方都市报》经济案(下称“南都案”)之重要环节。《财经》近日从多重权威渠道获得确认:广东省两位德高望重的前任省委书记任仲夷和吴南生,曾于今年4月中旬就“南都案”联名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写信,认为广大群众,包括法学家、经济学家对案件的异议“值得思考”。张亦作出批示。此间分析家认为,二老的信函及张德江的批示很可能成为“南都案”逆转的关键;而喻、程两案审理进程推迟,正是值得揣摸的信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都市报》案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有关贪污认定引争议 《南方都市报》案生变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进入了2元时代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系列报之一,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中国最富庶的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四开,平均每天出报100版以上,日均发行量已达169万份,是在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4开日报。2006年广告额达18亿元左右。现有员工4000多人。2006-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检测结果,南方都市报连续两年名列竞争力第1名。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唯一省级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是中国版数最多的日报,中国最富裕的珠三角城市群区覆盖最密集的日报,广州和深圳两地合计零售量最大的日报,国内外企业争夺珠三角市场首选主打媒体。零售人民币1元(深圳2元,港澳5元)。南方都市报在国内首创分叠出版模式,每天出版A、B、C、D等叠,其中A1叠以时政和社会新闻为主,A2叠以地级市本地和珠三角新闻为主,B叠以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副刊为主,C叠以经济新闻为主,D叠以生活消费资讯为主(分为广州杂志、深圳杂志、东莞杂志、佛山杂志、清远杂志、中山杂志和珠海杂志)。
南方都市报以广州为根据地,逐步拓展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清远、珠海、惠州等城市,现在,南方都市报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媒体。南方都市报诞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并迅速攻占了前沿阵地的两个最坚强的堡垒——广州和深圳。南方都市报在这两个城市的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70%以上,表演了一场精彩的“双城记”。2002年4月,南方都市报开始进军东莞,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了东莞市民的青睐,也迅速占领了东莞市场,取得了“一炮三响”的效果。2003年4月,南方都市报向佛山和珠海扩张。至此,南方都市报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媒体。
肩负为民重任,心怀报国理想,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南方都市报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新主流媒体的大旗。记录时代进程,培育现代社会,启蒙公民意识。2003年以来,南方都市报推出的有关非典的报道以及孙志刚案的报道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南方都市报》作为广东省的官方报纸以其开放和大胆直言的特性吸引了中国大批的读者,并且如一些评论人士所说,测试了中国官方媒体的极限。03年这家报纸有关一位大学生在收容所里被打死的报道曾引起当局的注意。此外,《南方都市报》有关沙士(非典)的大量报道也曾为当局造成强大压力。
南方都市报的领导班子平均32岁,采编人员平均27岁。拥有中国报业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最优秀的办报人才,最富有活力的机制,最有勃勃生机的企业文化。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昂首挺进。
张晓舟向重庆道歉了吗?
一直没有。
《大渝网》、《华龙网》等22家主流网站、论坛联名要求张晓舟道歉。 张晓舟在文章开篇解释“搞”字的含义,称这个暧昧的动词首先意味着“搞笑”和“恶搞”,高架桥把古城墙摁在胯下(指重庆轻轨),米开朗基罗的肌肉男雕像守卫着长江大桥……张还援引电影《浮生》中的话,“我看到一幢楼巍然耸立在江边,楼顶四个灿烂辉煌的大字——‘求精中学’。如果你长大了不想去男性生殖健康医院,最好先来报考这个中学。于是,你该明白了,为什么重庆是‘雄起’的老巢。”(“雄起”本意是鼓励激励,由重庆球迷发明并叫响全国
22家网站:张晓舟道歉
昨日,《大渝网》、《华龙网》等22家网站、论坛联合开辟签名帖,到记者发稿时止,已有400多网友发帖要求张晓舟道歉。《重庆生活网》负责人罗先生称,张根本不了解重庆,文章立意比较阴暗。他举例说,“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是跑马场的配音,本来就是“我们要震撼你”的意思,但被作者写成“我们就是要搞你”。
更让重庆人民难以原谅的是,事件发生之后,张晓舟本人一直不接受重庆媒体采访,不亲口道歉,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肇事评论,声称“让更多人不爽”……
孙志刚事件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判决结果:2003年6月27日,广东省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乔燕琴(救治站护工)死刑;李海婴(被收容人员)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钟辽国(被收容人员)无期徒刑。其他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并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并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孙志刚,男,事发时27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2003年3月17日晚10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网。在其后的3天中,他经历了此前不曾去过的3个地方:广州黄村街派出所、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和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先被带至派出所,后被送往收容站,再被送往收容人员救治站,之后不治。2003年6月27日,广东省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乔燕琴(救治站护工)死刑;李海婴(被收容人员)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钟辽国(被收容人员)无期徒刑。其他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
大专自主招生面试时会问什么问题?
常规面试题1.首先请作自我介绍(一分钟或一句话)。2.你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3.请谈一下你的特长或兴趣爱好。4.举例说明你的潜力。5.你列举你获得过的奖项。(或:你为什么没有得过奖?)6.请谈谈你对高考制度的看法,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看法。7.为什么选择报考我校?如果被录取了你会怎样?如果没被录取呢?8.你可以向我提一个问题(关于我校或自主招生或个人)。9.你希望在你所报考的专业有怎样的发展?你的兴趣与性格与你所选专业相匹配吗?10.你自己对人生的规划是怎样的?包括想要从事的行业和你追求的目标。生活常识题1.说出全国政协常委委员的名字。(复旦大学)2.植树节是什么时候?(上海交通大学)3.江苏省省长是谁?(上海交通大学)4.河南省会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5.你属什么?比你大三岁的人属什么?(上海交通大学)主要考察考生对高校或专业的了解认知的试题1.你对“水木清华”怎么理解?(清华大学)2.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何处?(清华大学)3.请说出清华四大国学名师及你对他们的了解。(清华大学)4.说说复旦大学校训的含义和出处。(复旦大学)5.说出现任北大校长的名字。(北京大学)6.举出三个交通大学毕业的名人。(上海交通大学)7.你认为岳麓书院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哪位?(湖南大学)8.为什么你填报的两个专业跨度较大?(上海交通大学)9.你选择从事生命科学类的工作,那你对未来职业设想如何?(上海交通大学)10.如果你被交大录取了,却进了一个比较不理想的专业,你怎么办?(上海交通大学)主要考察考生兴趣爱好的试题1.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人物形象。(华中科技大学)2.你看过什么军事体裁的文学、影视作品?(上海交通大学)3.你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什么?(上海交通大学)4.你是皇马球迷吗?(上海交通大学)5.喜欢《百家讲坛》的哪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6.你经常利用寒暑假外出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最喜欢哪里?(复旦大学)7.平常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科目?(北京师范大学)8.你喜欢的新闻类节目是什么?你喜欢的主持人是谁?(四川大学)9.你是否会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桥牌或八十分?(上海交通大学)10.你会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还是去听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上海交通大学)根据考生兴趣特长或所报专业出的衍生专业性试题1.在20世纪,物理学研究领域有“两朵乌云”,指的是什么?(复旦大学)2.请谈谈你对宇宙大****和黑洞的认识。(复旦大学)3.简述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复旦大学)4.中国迟迟没有新闻立法,为什么?(上海交通大学)5.你想推运生命科学领域前进,你准备怎么推动?(上海交通大学)6.现在朝鲜的核问题比较热门,你能介绍核电站和核武器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吗?(清华大学)7.如果电脑不能上网怎么检查?如果电脑中毒如何查杀?(武汉大学)8.你了解什么是经济?经济学家是做什么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复旦大学)9.你是否阅读过金融方面的书籍?谈谈对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的认识。(上海交通大学)10.你知道《南方都市报》是因为哪个事件而崛起的吗?你认为办好一份报纸最重要的是什么?(上海交通大学)主要考察理科基础学科知识的试题1.数学题:请证明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复旦大学)2.数学题:圆锥面上任意两点有没有最短距离?如果有,最短距离是什么?在圆柱面上呢?(北京大学)3.文科数学指函数题:1个细菌在1分钟后分裂为2个,2分钟后分裂成了4个,那么依次分裂n分钟后,细菌的个数应当是多少?(清华大学)
程益中的经典语录
我羞愧我多了一丝对现实的冷漠和对自己的热情——程益中答南方人物周刊人物周刊:一年前,您设定的体育画报中文版在中国体育传媒和中国传媒的角色是什么?一年来体育画报中文版的发展是否如您所愿?在何种情况下,您会踏实地认为,这本杂志已经成功了?程益中:一年半以前我准备接手体育画报中文版的时候,感觉压力挺大。我知道这是一个很难做的杂志项目,有许多杂志项目比体育类杂志赚钱容易。但接手之后,我就不敢再想困难了,一门心思只往做成的方向想——说实在的我那时尤其害怕失败,迫切需要一场新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我给体育画报中文版设定的一周年目标是:寻求投资理念、制度设计和团队组建的最佳解决方案,建立中国体育新闻杂志新标准,树立中国体育新闻杂志新标杆,跻身中国期刊第一阵营,在杂志的内容和设计质量上获得读者高度认可,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上赢得良好口碑,探索出一条与巨额投资相匹配的营收之道。我对体育画报中文版一年来的发展感到满意,因为我看到了曙光。至于说怎样才算已经成功,我向来标准极高,无论做什么项目都想成为第一,因为第二是毫无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从来享受不了成功的乐趣。说做体育新闻杂志的第一,这只是体育画报中文版的最低目标;体育画报中文版至少要进入中国期刊第一阵营,做中国杂志TOP10;我坚定地认为,体育画报中文版必须做权威体育新闻供应商,优质生活方式倡导者,中国体育意见领袖。人物周刊:对您而言,体育画报中文版是否太小了?服务平台的大小,是否影响了您的成就感?如何说服自己“归零”?程益中: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有事情做总比没事情做好,在当时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跌幅相对较小的一次倒下。再说我也需要养家糊口。无论大事小事,凡事都想做到完美极致,我的成就感通常都是这样建立的。在目前形势下,服务平台的大小,可能影响我对社会的贡献,但不太影响我的成就感。我觉得现在不去利用媒体建设性地编织谎言和创造性地愚弄大众就已经功德无量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现在很侥幸,不在媒体权力中心而在边缘,不必再备受煎熬苦苦抗争。这对我个人来说又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并且我现在也没有把自己看的那么重要,感觉为自己为家人活着也是件很高尚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是一个心态能够及时调整复原的人,激烈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我没有隔夜的苦恼和困扰。我只有绝顶的痛苦和绝望,因为绝顶所以并不构成实质上的伤害,所以剩下的反倒都是些有滋有味的快乐和希望,所以我说悲观至极便是达观。我提倡归零,并不是因为我现在遇到了挫折,我对个人的遭际并不看得太重,我不感世伤怀。我从前在别人看起来很风光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既不背失败的包袱也不背成功的包袱,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是谁,都有一颗返璞归真的心。人物周刊:您如何描述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体育画报中文版分别在您心目中的情感位置?程益中: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是我过去的沧海,而体育画报中文版是我现在的桑田,沧海也好桑田也罢,那都是我耕耘收获之所,它们共同导演我的未来。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怎么讲?用情太深,情何以堪。刻骨铭心过,撕心裂肺过,轰轰烈烈过。现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依然是我的灯塔,在照耀我的远航。我不想诗化自己的过去。人物周刊:您的职业最吸引您的特质是什么?您理想中的下一站是?程益中:这个职业与大众的权利和福祉息息相关,并且有可能让从业者赖以生存并获得生命价值,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再说我好像也没有别的专长。我理想的下一站?干嘛老问我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还是随缘吧,我从来都没有规划过自己的未来,也扼不住命运的咽喉。人生不确定性和戏剧性太多了,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一部没有剧本的电影,一边生活一边播出,由不得你规划不规划;又好比一张不规则的大网,这张网的起点是生,终点是死,而从起点到终点,有无数路径,每到拐点便是歧路,我们就兜兜转转忙忙碌碌去吧;但起点和终点不变。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偶然性组成的,而偶然性的总和便是必然性;所以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我的下一站,还是由偶然性决定吧。人物周刊:北京生活和广州生活的区别是什么?北京是异乡还是归宿?程益中:除了皇帝、理想主义者、革命家和政客,在广州生活多年的人实在没有理由喜欢北京生活。我现在明白了,皇帝为什么喜欢下江南,为什么要修建颐和园和圆明园,为什么要挖那么大的海子。但我并不像有些朋友那样对北京深恶痛绝,我觉得广州是母亲,北京像父亲,你对母亲依恋,对父亲反叛,这是可以理解的。广州有意思的地方是民间,是市民社会,是契约精神,你可以一定程度上少受权力的伤害,一定程度上自主自己的生活。而北京,最可恨的地方是权力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公平交易,无法建立平等互信。来北京,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国的了解更全面了。我才40来岁,感觉人生刚刚开始,现在谈归宿有点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不是我的归宿。古人说心安之处即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籍贯地、户籍地和流放地,都有可能不是故乡。在何处安妥心灵,这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个问题。人物周刊:身边不少同事说,既尊敬您过去的锋芒,也尊敬您现在的隐忍和妥协。您是否更隐忍和更妥协了?这两者是您一直以来的方法论吗?程益中:过去的锋芒也好,现在的隐忍和妥协也罢,我认为对我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刻意而为。我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极其敏感,对加诸在所有人身上的不平与不公感同身受,嫉恶如仇,我的锋芒因而被砥砺而成,如果没有世间的不平和不公,我又何来锋芒可言?世间的不平和不公,便是我的磨刀石。而所谓的隐忍和妥协,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锋芒被折断,另一种是你不合时宜,你已经失去了亮剑的机会。人物周刊:您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如何权衡过去两三年的得失?程益中:我是满意的。我常常对我的家人和朋友说,别抱怨,要知足,世上还有多少不公平的事情,还有多少受苦受难的人,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还抱怨什么呢。如果非得权衡,我觉得过去两三年里得大于失。经历那件事之后,个人得与失对我于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了,任何情况下我都觉得自己得远远大于失。我这里要交代的是,我对现实的看法,与个人境遇的关系不大,并不会随着个人境遇的变化而变化,我从前在别人看来很风光的时候,对现实的看法也大致如此。人物周刊:哪一种生活是现在的您鄙夷的,坚决不愿意过的?程益中:我最鄙夷的生活是需要出卖灵魂的生活。比如说不认同某种价值观而又必须依赖这种价值观生活;比如说为了生活去背叛人类常识和普世价值,与自己的良心搏斗,或者为了生活干脆抛弃良心;明明知道某句话是谎言,但为了生活却偏偏说这是真理。最不能忍受的是,这样做只是为了生活得更成功,不这样做他也有日子过。比较幸运的是,我现在能自主选择不屈辱的生活方式,尽管代价很大,但我觉得很值。人物周刊:是否有心生厌倦之时?您应该不是无条件乐观的人。程益中:要说厌倦,其实早就有了,不是现在才有。我早就不想再忍受了,早就想辞职了,作为报纸总编辑,作为报人,我受到的压迫和侮辱太多了。只是后来发生的事件,使我出走的方式,看起来不像是自我放逐,而像是仓皇逃离。我怎么能是一个乐观的人呢?我是一个达观的人,因为我悲观至极。人物周刊:您字里行间的情怀、气概、力量因何而来?在您的心里,是否一直有个人和家国之间的清晰次序?程益中: 达则兼济天下,穷且独善其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跟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读书人一样,骨子里有很强的家国意识,有很强的为民请命意识。而我从事的职业,刚好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在民主国家,这些意识其实不重要,但在中国就弥足珍贵。人物周刊:您希望50岁时的自己是怎样的?程益中:我希望50岁时,自己更宽容,更自由,不需要拍案而起,不需要愤怒,能生活在人权民主和法制得到真正落实的社会,能看到官员廉洁奉公、环境日益改善、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至于自己能干多大的事业、能有多大的成就,真的一点都不重要。我愿意做一个好制度下幸福的平民,绝对不愿意做一个坏制度下悲苦的英雄。人物周刊:对您的最大侮辱,和您可能的辩解。程益中:有人说我本人和南方都市报遭受挫折,是因为我做人不够圆滑、玲珑、世故,不遵守潜规则,这个观点我坚决反对。相反恰恰应该这么讲,南方都市报最成功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原因,都是我程益中做人不够圆滑、玲珑、世故。更重要的是,南方都市报最伟大之处,便是它的挫折。中国最大的糟粕,就是所谓的做人学问,中国人缺乏的是率真和纯粹。中国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似是而非的做人做官的学问、庸俗管理的学问,其祖师爷都是厚黑学和潜规则。从这些学问那里,我看到的都是争先恐后的、创造性的无耻。我经常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那么多教人做人的学问里边,都不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正派和有道义的人,反过来都教人怎么做一个圆滑、世故和不吃亏的人。人物周刊:数年前所言“只有不好的制度,没有不好的人性”,现在对制度和人性之间关系的新认知。程益中:最不好的现实是,制度性的败坏,与国民性的败坏在双重作用于这个时代,一方面制度性的败坏改造和伤害了国民性,加剧了国民性的败坏,另一方面日益败坏的国民性也为制度性的日益败坏提供了肥沃土壤,两者相互相成,互为因果,又相互推波助澜。但可怕的是我们不以为意,或者浑然不觉,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人物周刊:是否苟且?在现在中国如何生活得更平心静气?程益中:我现在不愤怒,因为我已经掌握了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两大秘技,荒诞和戏虐。我认为这已经是我最大的不妥协、不苟且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礼崩乐坏,江河日下,积重难返。倘若没有一点戏虐和荒诞精神,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何以自处;所以我现在不再容易出离愤怒了。我羞愧我多了一丝对现实的冷漠和对自己的热情。人物周刊:面对鲜花掌声、明枪暗箭时的心态,以及孤独感的缘由。程益中:无论鲜花掌声还是明枪暗箭,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我都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不会在成功中迷失自己,也同样不会在挫折中迷失自己。有不被理解的孤独,但我也不是太过不了这一关,并且我感觉我得到的理解远远大于不理解。我的孤独感并不源自发生了多少不幸,遇到了多少挫折。我在不幸、挫折时并不觉得无助,为我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他们的努力比我想象的要大。我的孤独也在凯旋归来时。我常常会在高堂华座,觥筹交错,熠熠生辉场合,一个人从后门出去,在如华的月光之下悲从中来。这是我最大的落寞和孤独。人物周刊:您在媒体职业里的的自我定位?是否是天生的带队者?程益中:我不自我定位成最好的记者、编辑、专栏作家或者校对。但我起码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前报人之一,最有格局的媒体资源管理和整合者,优秀的媒体环境、气氛、文化的制造者。我不认为我天生就是带队者,我认为我之所以可以带队伍,是因为我敢于承担责任,并且也往往有能力承担责任。我不是一个好下属,但的确会是个好领导。我认为我与下属相处相对容易,与上级相处相对不易。人物周刊:如何看待都市类报纸起家时代言弱势、和发展到一定阶段苟合强势的角色转换?程益中:我不认为都市类报纸靠代言弱势起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苟合强势。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对都市类报纸的偏见和侮辱。都市类报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主要不是这个问题,再说即使有问题也比那些喉舌和工具好。我认为,所谓代言弱势也好,苟合强势也罢,都是一种道德主张,并没有是非和高下之分。需要搞清楚的是,新闻观有没有问题?真实性、公正性、专业性是否有保证?发行量、影响力、美誉度如何?现在,一些报纸由于盈利上的压力,偶尔会做出一些短视的行为,我觉得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也没必要这么做,但我同时也觉得做了也无伤大雅,以后改了就好。问题是,面对所向披靡的政治压力,报纸自取其辱地选择妥协的方式生存。我们应该抨击施压者,而不是被压者。是不是?都市类报纸生存的政治环境非常不易,我们不能再雪上加霜了。人物周刊:你对“精神教父”角色的理解?领袖气质、感染力是否也是危险?程益中: 我觉得这说法让我很难堪,我无意也无力担当这样的角色,我是一个偶像的破坏者,我拒绝成为偶像。首先说明,我认为这个问题跟我无关。我必须说,我对精神教父、领袖气质之类的东西,一向还是很警惕的。领袖气质这东西,实际上是一种以暴易暴的气质,无非是以一种更大的暴力,成功性地压到了另外一种相对较小的暴力。我对自己的期许是,我的见解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我的主张能得到认同和支持,并且符合情理;我的规划能很有效率地变成现实。当然我也承认,越是落后的国家越是需要精神教父和领袖气质。人物周刊:你对过去一百年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总体描述是?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添加到这一序列中?添加到这一序列中的荣和辱是什么?程益中:第一个问题有点大有点泛,我只能说,过去100年,大陆中国知识分子命运总体上没变——不对,应该是每况愈下。虽然物质条件有变化,但知识分子近60年来并没有真正获得尊重和尊严,人格上越来越不独立,学术上越来越不自由,被豢养和包养的命运并没有改变,相反越来越依附和依赖权势。这很可悲!更可悲的是,现在连“公共知识分子”都竟然成了一个不准提及的词语,多么卑鄙!不容许“公共知识分子”,只容许“私有知识分子”,何其荒唐!虽然命运和地位没有改变,但是待遇和俸禄可以改变。我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大部分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彻底废了谋生能力,也乐得被豢养和包养;极少数有良心、有情怀、有道义的知识分子,通常情况下都活得并不容易,观念上磕磕碰碰,生活上踉踉跄跄。我不知道您把我划为哪一部分?大多数,还是极少数?做大多数,我不愿意;做极少数,我不够格。所以还是不要把我划在什么序列中。我对自己现在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专长自谋职业,不失良心、情怀和道义,自食其力。(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傅小永)[附]自由的另一个向度文/李多钰碰到过自由的天花板的人,和没有碰到自由的天花板的人,对自由的理解是有本质区别的。没有碰到的人,以为自己在牢笼之外,碰到的人才明白,自己其实早就在牢笼中。经常有人问程益中,你在2005年以前,用十年的时间创办了两张中国最好的报纸,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一度在广州和北京两地奔走,管理两个两千多人的新闻队伍,现在你因言获罪一切归零,管理一份几十人的体育杂志,落差如此巨大,你是不是不甘心,是不是还有新的规划。问这些问题的人不明白,一个知道了自己真实的生存处境的人,并不会在意自己坐在多大的地盘里,坐一个小矮凳并不会自由更少,坐一张皮沙发也不会自由更多。有一句诗说过,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这种状态并不是消沉,而是达观,因为洞察现实的悲剧而明白了自己所处何地所为何来的达观。这种达观来源于挫折,因而显得尤为珍贵。对程益中来说,挫折并不是什么羞辱,挫折唯一能够羞辱你的,便是你在挫折面前自动放弃有尊严的生活,还美其名曰“圆滑世故”。应该庆幸,经过了那场起因于孙志刚事件的巨大变故,程益中并没有失去对传媒的热情。这位最有格局也最有制度意识的传媒人,这位优秀的媒体文化制造者,在面临被体制边缘化时,尽管也有内心挣扎,但所幸顺利度过了。现在,他选择在另一个向度,继续他最擅长的传媒事业,对中国传媒业来说,是一种幸运。程益中现在办体育画报中文版,媒体虽小,格局却大。要建立标准的事情,不管是一张日均80版的日报,还是一份112p的双周刊,都同等重要,也同等困难。体育新闻尤其困难。体育画报中文版在一个几乎被丑闻摧毁的体育产业中诞生,试图重建国人对于体育界以及体育媒体的信心,重寻梦想与光荣,这种难度几乎等同于建设一个新体育界。但是在当下,尤其是在2008年之前,这种建设性的努力又是必须的,和建设完美的体育场馆一样必须,并且功德无量。看过体育画报中文版的人,如果感受到了这种努力,就是感受到了他的脉搏,是一个有心的读者。体育代表人性,也代表人类最透明的组织契约精神和个体竞争意识。凡是拥有最健康的契约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国度,都是体育大国,体育媒体大国。体育画报在美国几乎是每个家庭必读的杂志,它的中文版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民读本。在接手体育画报中文版时,程益中堪称幸运——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拥有最奢侈的制作成本的杂志。单从投资上看,程益中被授予了异乎寻常的信任。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财讯传媒的胸襟。一个出品了具有顶级品格的财经杂志的传媒集团,在进军体育传媒上也同样大手笔。这个集团显然比其他杂志集团进行着更广泛的杂志精品化运动。尽管体育画报中文版已经开始显露超常规的发展态势,程益中至今仍然谨慎“使用”着投资信任。他的推广预算总是低于投资人的预期,对他来说,基于品质的影响力是有价值的影响力,对待宣传,他态度谨慎、克制。他不是一个到杂志界掘金的人。这位出生于陈独秀、海子故乡的人,对于传媒人的光荣依然有无法停息的追求,体育画报中文版也只是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第一个尝试。试想中文系出身的他,加入传媒也只是一种偶然吧,种种偶然促成必然,传媒成为他获得生命价值的途径。在创办南方都市报之初,他喜欢向他周围的人推荐一部讲述制度困境与精神救赎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现在,当他从肖申克的宿命中走出,站在这个新的向度上,他对大众的权利和福祉的关切并没有停息。在众声喧哗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想起《日瓦格医生》,“空无一人的乡下,大时代寂静的白夜,俄罗斯广袤的原野,橘黄色灯下,惊魂未定的日瓦格在阅读诗歌,床上酣睡着女人,远方传来阵阵狼嚎”。他无法选择一种避世的生活,一种看似自由的逃亡;在大时代下,他感受更多的是日瓦戈式的悲伤与不息的热望。(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3月21日刊出,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