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

时间:2024-06-23 15:01:30编辑:奇事君

浅谈如何进行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们把“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作为研讨主题,目的旨在通过教师们探索、实践、分析和梳理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研究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一学期来,一年级组的老师共同努力,使得小组合作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下面简要汇报如下:学完了拼音,一年级孩子要认的字有近七百个,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件不易的事。本学期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方法有: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跳”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跳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字形联想记忆法 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好”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女”和“子”,口中还一边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 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在教学这类字时,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减法熟记。如教学:“代”字,让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袋”和“衣”,边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减衣等于代表的代”。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换一换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基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呢?可以让学生这样做:让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形近字,采用边说边换位置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教学“请”字,把“请”的言字旁换成目字旁,就变成了“睛”。 编顺口溜记忆法 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 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三、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汉字与孩子的生活“更近”些。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为媒体,引导儿童识字。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货”的“洋”,“张开翅膀”的“张”是“开张大吉”的张。……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简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四、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的学习更“自主”些。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


如何做到课内大量阅读

我追求的个人目标很明确:努力达到没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学困生,孩子有了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师拥有了愉快轻松的心态。这是每位老师,每个学生,每位家长的理想。我找到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捷径——课内海量阅读!
我们学生时代,被老师“逼”着用一个学期的大好时光反反复复“精读”一本课本;当了老师后,我和众多语文老师一样,“尽职尽责”地用一本课本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不是不知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也不是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痛苦和烦恼,而是根本没有想到语文课竟然能从教材中“突围”。我知道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也安排学生每个星期读课外书,但学生各读各的书,无法进行交流和指导,只能有空了挤出点时间交流读书感受,但总感到茫茫然,学生究竟读了什么,读懂了多少,收获了什么不清楚。常常处在矛盾中。
直到一个月前我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使我坚定了引领学生大量读书的信念:一定要引导学生大量读经典,积累经典!但是怎么做却茫茫然。我想到了两个月前听孙双金的讲座,孙老师说到山东的韩兴娥老师,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很成功。我马上网购了韩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如饥似渴的读,边读边跟同组老师交流。我们惊喜的发现一致认为韩老师提出了“海量阅读”的教学理念,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方法可以复制,值得所有老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阅读。
我要让“课内海量阅读”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我们师生身上:没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学困生,孩子有了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师拥有了愉快轻松的心态。
韩老师在书中写道:“我在实践中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 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书馆里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很多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学生集体阅读。
韩老师说:“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大量诵读经典。”
据我了解,二七区实施“课内海量阅读”至今空白。所以为了使每一位读到本人拙作的老师也过上理想的教育生活,我复制了韩老师博文的一部分。
中年级段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我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因为这两年有三个共同特点。
1、写字依然占用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现在,跟我参与实验的老师在开学前就分头在电脑上准备好大量的“看拼音写词”练习,在课堂上,学生每天都要拼写一部分生词,不会写的字词可以查阅老师提供的“词语表”。这样,学生打牢了写字的基础,作文中很少有错别字。
2、二年级下学期和整个三年级,要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我一直奉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观点,相信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就会有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才进行作文起步教学,通过一年半的时间,学生就能通过“写作关”,能达到六年级毕业生的写作水平。
3、诵读、积累是关键。
作文教学之所以如此容易,是因为大量诵读白话文垫底。比如一本教材用半个多月就能教完,一是略读教材中的部分文章,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已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一个课时学二至四篇,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诵读。
不论课本还是课外书,都要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口头填空题。背填空题速度快,而且孩子能带蒙加猜地理解所填词语。如:
“翻过一座小丘,_穿过一道山谷。蝴蝶追着跳舞,松鼠数着脚步;小树亮着绿叶,绿叶托着露珠;露珠掉在林中,变成朵朵蘑菇;阳光和着鸟声……”
文中平平常常的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用得精妙极了,很难用语言分析透彻。对小学生来讲,他们也不会长时间听老师分析,让他们背诵之后略略一分析是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我真希望,烟囱里_飘出来的,不是_浓浓_的黑烟,而是__轻盈洁白__的云彩。我真希望,烟囱里_喷出来的,不是_灰灰_的粉尘,而是__清澈晶莹__的泉水。”
“飘”与“喷”,“浓浓”与“轻盈洁白”,“灰灰”与“清澈晶莹”“浓浓”与“灰灰”,“轻盈洁白”与“清澈晶莹”的对比运用精确之极,我自知笨嘴拙腮分析不透,于是便和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蒙学作品,及诗词歌赋等押韵的经典也是在二、三年级诵读的重点。
重在吟诵、不求甚解是“理解”经典的重要理念。我的模糊理解之法有主要是“归类诵读”和“学以致用”通过归类诵读,不只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融会贯通地理解。我们的班级网页上专设了一个“学以致用”栏目,由家长记录孩子的运用成果,我经常从中选取一些来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文句。
高年级段大量诵读经典
我把四、五、六年级化分为高年级段,因为这段时间,学生已把常用汉字基本写熟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基本过关,语文课上有大量的时间用来持续默读,一星期读十万二十万字轻而易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这段时间阅读的内容主要有三类:
一、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为经典铺路
学习了历史故事,孩子们在解读经典时就不仅能结合现实,也能结合历史,对经典的理解就能上升一个高度。第一轮实验,我们在五年级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二轮实验,我打算在四年级学习。
1、浮光掠影 回头再读
我们读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为上、中、下篇,共271个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附有一段引文,多是选自《史记》《资治通鉴》中的一小段文言文。尽管买了大量的书苦读,但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当老师最大的尴尬之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言引文没有译文,而且存在不少印刷错误,书中许多文言词句的意思、字音无从查证,我个人对文言知识知之甚少,除了上学时在课本中学的那十几篇古文外,很少读古文,一句话,有些知识我不会。于是我们师徒见到“拦路虎”,略微一“过招”,一看难以“取胜”,立即绕道而过。先重点读白话文故事,文言引文只能粗略地、不求甚解地学习,自然学习的速度较快,精略地读完之后,当时搞不懂的地方竟“无师自通”了——给学生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读出来,能解释大体意思。于是我们有了“深钻”文言引文的能力,又学习了第二遍。
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在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是无奈之举,后来就成了我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做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
2、读史学文 一举两得
我忘不了自己是语文老师,在阅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主要办法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历史知识。
汉高祖分封的同姓王到景帝时发展得像皇帝一样富有,他们目中__,狂妄__,特别是吴王刘濞竟然__得从来不到长安朝拜景帝。景帝推行____的政策,任用____的晁错。
上面的投影片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削地招祸患》第一段的几句话。让学生明确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的原因,把历史事件记扎实。
官员贾谊写《治安策》给文帝,文中说:“高祖封的诸侯王已严重威胁中央政权,那种认为天下太平的人就好像‘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厝火积薪
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厝:放置。
上面三张投影片讲述“厝火积薪”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 有关。
晁错让景帝削弱诸侯的势力,诸侯说:“‘舐糠及米’,这样下去,我们的利益都会失去。
舐糠及米
比喻由表及里的逐步侵入。
上面三张投影片讲述“舐糠及米”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有关。
晁错身穿什么衣服,被处死在哪里?
东市朝衣
比喻大臣无辜被杀。
上面三张投影片讲述“东市朝衣”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意思。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晁错的故事 有关。
除此之外我还带领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学习一些经典古文。如学完战国这一段历史,引领学生学习《过秦论》《六国论》;学完安史之乱,我们师生一起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世界五千年》的学习,基本靠学生自学,每天默读三十多页后进行讨论,并背诵填空题,我们用一个多月就读完了50这多万字,学生不但熟记历史典故,而且学习了很多地理知识,还能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孩子们就能从古到今谈论一番。
二、经典阅读
第一轮实验中,我和学生在六年级通读了《论语》《道德经》。
想让学《论语》的过程尽量轻松愉快一些,除了多联系生活外,还要做好一个准备:反复通读《论语》,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孔子的生平事迹。这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帮他们理顺一下,增加一些趣味。最初我买了一本《论语问答》、一本《孔子 圣人风范》,读后我对孔子的生平、为人、观念有了一些了解。秋季开学后,我把书店里诠释《论语》《道德经》的所有版本都买回来和学生阅读、讨论,读经典我们没有基础,但读白话文还是颇有兴致,于是把曾让我们师生头痛不已的经典读得有滋有味。通过大量阅读,经典的学习渐入佳境,孔子的高大形象、伟大人格、至理名言逐渐成为我们师生心中的一座丰碑,大量阅读又一次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
9月中旬,我们开始学习《论语》,还是采用我惯用的方法,第一遍粗略地、不求甚解读,搞不懂的放过去。用不到三个星期学了十篇,学习的过程很简单:上课开始轮流读一遍,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教师告诉学生哪几章是要求背诵的,哪几章是要求熟读的。然后,学生自己熟读、看译文背诵。同伴互查合格后找老师检查。学完1至10篇后进行复习。我把要求背诵的和要求朗读的以5篇为单位打乱顺序印成文本,学生复习熟练后拿这个打乱顺序的文本自查,我再抽查。后面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10月底学完第一遍。
第二遍学习《论语》,重点是前后联系。按照顺序逐篇逐章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学生前后联系,边交流边翻书。比如,学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时联系“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了也”。
第三遍学习《论语》,以归类总结为主要内容。比如把孔子“教学”的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总结孔子如何学习如何教书育人,把有关“颜回、子贡、曾子、子路、子游、子张、子夏……”众弟子的章节一起显现,把有关“管仲、子产、季康子、晏平仲”等历史和现实人物的章节一起显现,把谈论“仁道、君子、修身、为政、交友”等章节一起显现,引导学生去总结。孩子们把手里几本不同版本的《论语》前前后后地翻阅,把书都翻烂了。
我们把《论语》20篇全学完后进行总复习。我的学生惊奇地发现,当时只要求学生朗读的一些篇章,等学完全书后学生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背诵。全班学生都能正确熟读《论语》中的所有篇章,80%的学生能看译文背诵。
有《论语》垫底,六年级下学期《道德经》的学习就轻而易举了。我们照例先熟读,然后找出部分章节看译文背诵并讨论。
按常规上课,我可以不去考虑阅读内容、学习方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不愿接受也得接受,全中国的小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但我在教改实验中进行这种打破常规的教学,学习这些艰涩的古董,就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时时刻刻警惕不能把教师的意念强加于学生。儿童的思想与我们成人总是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商量”。比如《论语》《道德经》中哪些章节应该熟读,哪些章节应该背诵,我们师生都“辩论”一番,如果学生说得有理,我就听他们的。哄着小孩子读书真的很好玩,为了能说服老师,他们查阅资料,寻找论据,往往还没有等集体学习,他们早就搞懂了。“好,就听你的了!”学生得意地笑了,为老师听从他的意见;老师得意地笑了,为掉入了自己“圈套”还在自鸣得意的孩子们。
读经典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阅读文言的能力,还有思想道德的升华。当学生在课堂上读或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巧言令色,鲜矣仁。”时,他们不只是在论证书上的观点,同时也在自我教育。于是好学好动的学生慢慢安静下来。撒谎、浮躁等毛病通过自律远离了学生。孩子们一个个充满阳光心态、诚实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思想中为他人着想的处事原则熏陶着我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伟大志向,“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意志激励着我们。“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人生法则告诫着我们……我个人又对佛教经典也产生了兴趣。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主,儒家的精进利生,涤荡着繁杂的教师职业带来的浮躁、茫然,滋养着我们师生的从容优雅。
进行第二轮实验,我的“野心”大得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打算涉猎。
三、小说阅读
我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全班共读一本小说,我们的图书室里配了大量的优秀小说,比如《彼得?潘》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首先读“口袋”丛书,再读16K注音读物,高年级段再读没有注音的原版小说。在低、中段讨论小说的重点是小说的内容,除了“片断赏读”,“猜猜这是谁?”的阅读游戏,“故事接龙显本领”等形式之外,我的学生“发明“了“贴标签”,就是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任何一本书、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那个洞“深不可测”,洞四周墙壁上有很多东西,让人“目不暇接”。再比如彼得潘学海盗贼的声音,学得很像,那叫“惟妙惟肖”。
等学生读了两套《五千年》之后,再讨论小说时,我特别提示学生注意时代背景。让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让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起来,让孩子们成为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有着如此宏大“野心”的我其实笨得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公开课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三十多岁“高龄”才勉勉强强当上“区教学能手”,然后再也没有能力“向上发展”。用人家的学生我永远上不出一节像样的课——我只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在我自己的教室里,学生不预习,老师不备课,就可以轻松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听课。因为我备课的最小单位是一本书,很少在一节课、一篇文章上细读文本、剖字析句。名师的精彩课堂我很向往,但既要当研读文本的文艺理论家,又要当口才出众的演讲家,还要当调控学生情感的表演艺术家……我显然不具备那样的本领。而进行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一般学生都能适用。像我这样的口才平平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


如何引导学生海量阅读大研究

海量阅读就是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大量阅读适合自己年龄的课内外书籍的行为。 “海量阅读”学习方式就是要通过“大量读”,把“海量阅读”的行为内化成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或偏爱使用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他通过寻找对小学生“大量读”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能读—想读—会读—乐读(行为认知取向)一方面使学生轻轻松松达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属于自主学习方式的范畴。


上一篇:河南裕达骗贷被罚

下一篇:对标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