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

时间:2024-06-23 02:35:36编辑:奇事君

穹顶之下真的被禁了啊?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公共场合禁烟在中国难以彻底贯彻实施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漫天雾霾的同时,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中国要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穹顶之下>被禁了吗?

《穹顶之下》并没有官方正式文件被禁播,但是目前这部影片的视频资源基本上已经无法找到了。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100万左右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费用全部来自2013年一月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税。柴静,女,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
该记录片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该纪录片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行为来告诉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穹顶之下》,在获得了约1.55亿点击的舆论轰动后,3月6日(周五)疑似被全网封杀。目前包括优酷、搜狐、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已看不到这个视频。


从公知女神到全网群嘲,“两副面孔”的柴静现在过的怎样了?

从公知女神到全网群嘲,柴静已然跌落神坛,当初那个备受尊敬与认可的知性女主持人成为了网友口中的“两副面孔”。如今的柴静已经退圈,在国外生活,平淡安静,柴静的情况让人无法评价,作为一个记者和央视主持柴静的立场跑偏了。一、公知女神柴静柴静是天赋型选手,家庭虽然算不上书香门第,但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柴静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文艺知性的性情。柴静有一档著名的节目《夜色温柔》,柴静人如其名,作为访谈者像夜色一样温柔深邃,她的举止优雅、言谈有深度、气质温文尔雅,获得了观众的欣赏和喜爱。有的人天生就是语言大师、心理大师,柴静就是如此,柴静仿佛有一种能走进人心的魔力,用最温柔有力的语言去显示别人的内心世界。知性的女人有一种别样的优雅,柴静的问题有深度但从不会让人不舒服。后来柴静也顺利进入央视发展,成为有一个著名的央视女主持。真正让柴静成为女神的还是2003年的非典采访,非典当时爆发得非常严重,人心惶惶,病魔肆虐,柴静当时以记者的身份勇敢去往一线对当时的情况作出纪录,对非典中的人们进行采访。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随时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柴静毫不畏惧,舍己为人。此后柴静更是成为人们公认的公知女神,在人们眼里柴静是一个慈悲的女人,为一切卑微申诉,平易近人,将心比心;同样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女子,有这最文艺的内心,读书、写书、出书,那几年柴静的书非常受欢迎。二、柴静遭全网嘲柴静被嘲先是因为赴美生子事件,柴静一直说自己爱国,如今却主动赴美生子,让自己的孩子做美国人,谈何爱国呢?加入美国国籍无非是想让孩子享受美国的资源和社会福利,本质上还是对祖国的鄙视。作为一个央视主持,且一直被认为爱国的央视主持,柴静的这一做法显然犯了众怒。2014年柴静离开央视,去到美国养精蓄锐。离职之后立刻去美国修养柴静的速度未免快了些,顺理成章了些。如果说柴静因为赴美生子这一点还有理由说她是为了孩子着想,那她接下来的操作就涉及到了立场问题。2015年柴静参与了纪录片《穹顶之下》,主要讲述了雾霾带给人类的危害这一主题。那个时候的中国的确雾霾比较严重,因为那几年正处在工业建设的高潮期。发展期,近年来国家也在花大力气治理环境。柴静的观点认为由于工业带来雾霾空气污染,所以建议整改工业。柴静的这番话很容易让人会错意。之后柴静又被扒出在美国开排放废气的汽油车,之前柴静还说讨厌雾霾,如今又主动排废气,所以被嘲“两副面孔”。自此柴静彻底跌落神坛。三、柴静如今在美国低调生活出事之后柴静也彻底出走移居美国,突然消失在镜头前再没出现过。柴静如今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平淡安逸。回想当年那个公知女神也不禁令人感慨,一朝天上一朝地下,柴静终究翻了车。这件事的确是柴静的问题。柴静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可以对将镜头拉进群众,可以用文字表达社会,但仍然没有资格对国家问题提出质疑。何况这种问题并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它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工业确实会造成环境污染,但也不能放弃工业发展,谁都不希望大自然被损害,但是总要有所取舍,何况现在环境污染已经在有效治理中。何况柴静身在美国还公然双标,口口声声说讨厌雾霾自己却开车排放废气;让自己的孩子加入美国国籍,出事之后在美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美国仿佛成了柴静的天堂避难所,可以享受她眼红的福利,可以让她有一处安定的港湾。当年那个公知女神终究成了过往。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以一个纪录片横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四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之谜。这个立意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编导本应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真态度来制作这个片子,然而十分遗憾,我发现这个片子的一些重要关节点是虚构的,而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下面略举数端,供那些一亿多人看过此片子者参考。
① 柴静认识到雾霾问题到底是什么时间?
在片子的开头是个简短的宣传,里边柴静深情地讲道:“我是通过我女儿的眼睛才看见了雾霾。因为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在影片中柴静多次用了一个小女孩站在窗台的前的背影,可是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能站在窗台看外边的景致起码得一岁以后,这意味着柴静只有到了2014年10月以后才注意到了北京雾霾的存在。然而光她这个片子就已经制作了一年啦,也就是说,在柴静没有意识到雾霾存在之前就开始制作这部反雾霾的片子啦!
在纪录片的开始,柴静用了2013年1月北京空气污染记录来说明雾霾的严重性,并说那一个月她走访了陕西、河南等地,获知媒体上报道全国6亿人笼罩在雾霾之下。柴静的原话为:“我曾经是一个记者,报道了很多地方的污染。但是一直到雾霾笼罩了差不多六亿人,我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说,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柴静还说,这次外出归来时知道自己怀孕了。
前头说女儿长大后才认识到雾霾存在,接着又说怀孕女儿时已经开始考虑雾霾问题。此外,华北和北京的雾霾问题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柴静又是多年报道污染的记者,竟在2014年底之前竟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浑然不觉。这不太搞了!柴静这是在搞纪录片,还是在写小说?即使写小说,也不能出现这样的前后矛盾呀?
② 美国护士如何敢确诊柴静女儿的病因?
柴静的片子很煽情,这是她精心打造的,其中多次用到一个道具,它就是护士在柴静女儿做手术时送给她的一只小熊。柴静说她怀孕时,女儿被诊断为患有良性肿瘤,刚一出生就被抱走做手术。柴静说:“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这只小熊在开头和片尾都出现过,结尾则是手画的图案,而且小熊的嘴都是用口罩遮盖着,表明抗议雾霾和防备空气污染。
然而,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女儿,美国护士怎敢擅自断定柴静女儿的肿瘤是空气污染所致?按照美国的医疗制度,护士是无权诊断病因的。护士送这只小熊的用意似乎就是为了柴静日后拍这部纪录片用的,而且这只小熊一开始就加入抗议北京雾霾污染的绿色队伍。柴静在片尾又用手画的这只小熊,嘴上带着口罩,号召人们关爱孩子,制止污染。
此外,柴静说女儿做完手术被送回来时还处于昏迷状态,是她一声声呼唤女儿的名字,才把女儿叫醒。此处很感人,然而暴露出医疗常识问题。美国的医院也太不专业了,怎么会把尚处于昏迷状态的初生婴儿就送回来了呢?
我总觉得,柴静似乎是在编故事,而不是在拍科教片。
③ 柴静在美国如何能闻到北京雾霾的味道?
柴静的纪录片子里有这么一段话:“她吃她喝都让你来负责。(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它就是我十年前在山西生活时看到的天空。”这里柴静讲的是自己2013年底在北京经受雾霾的感受。
可是,柴静是在2013年10月底在美国生女,2014年2月20号左右才返回北京。也就是说,北京2013年底那场雾霾期间,柴静人是在美国的。她有必要虚构自己的感受吗?
④柴静所描写的生女过程太蒙太奇。
在纪录片,柴静重彩浓墨自己的生女过程,以自己女儿是雾霾受害者引入,感动了无数的人。然而她所描写的过程是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请看纪录片的三段柴静的解说词:
一、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的。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二、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在昏迷。我就拿着麻醉针眼儿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直到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
三、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儿,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得更多。
任何一个不了解背景的观众听了柴静上面这些话,都会认为柴静是在北京某家医院生的女儿,而且是抱着初生的婴儿走着回家的。柴静没有交待生女的时间和地点,一定会给人这样的感受。然而,事实上,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孩子,而且在那里休养了3个月左右才回北京的。
总之,我觉得柴静更像是在演戏拍故事片,里边穿插着不少虚构的成分或者说假信息。特别是,编导虚构故事也不够细心,不该出现内容上的前后矛盾。《穹顶之下》不是一部严肃的科普片,更像是一部以雾霾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是可以虚构、幻想、穿越,然而科教片则必须求真,必须用一丝不苟的科学方法来制作。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从数据看柴静《穹顶之下》的漏洞首先要表达对柴静做这件事情的敬意,我们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都希望能有蓝天白云乡愁别墅豪车,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勇气做到这个女性做到的事情。不论从一个母亲、媒体人、互联网营销事件、舆论引导等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值得绝大多数敬佩赞同或者鄙视不爽柴静的人学习,因为你没做到,而你不能因为自己没做到而从专业之外的领域进行非善意的评判。刨除掉情怀、阴谋、私德与政治斗争等种种无法量化的因素外,作为能源与新能源研究员,这篇文章想来探讨被誉为“比专业人士还专业”的这次演讲中的专业问题。当然,除了“降低雾霾必须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这一根本结论我们不认可之外,其他的细节错误都不损柴静这次形式和内容都堪称完美的公共事件营销。1、“中国有一半的油完全失控?3%=50%?”我承认这个表述当时令我非常震惊,我从来没想到轮船的耗油量占到总石油消耗的一半,至于是不是失控当时还没来得及想。查下来的实际数字是轮船用油占燃料油的比例接近一半(47%),而燃料油占总油量消耗量的比例是6.6%,也就是说,船舶运输占石油消耗的比例是3%,这和一半差太多了吧。再怎么考虑节目效果也不能把3%误导成一半。12、“天然气在中国无法大量开采的原因是中石化的垄断,只要开放就可以解决?举例:9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只开采了1000亿立方米,根本原因是:70%资源被中石油垄断。”垄断问题后面讲,首先要说的是柴静的团队没搞清楚产量、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的关系。我也举个例子,全球油气剩余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6000亿吨和810万亿立方米,但是2014年油气产量仅为41.5亿吨和3.57万亿立方米。这也是因为全球石油巨头不开放市场导致的?另外与其他天然气大国相比,我国油气发现和开采成本不断攀升,截止2013年底,我国天然气井日均产量不到3万立方米,低于1万立方米的占一半。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技术可采储量都开采了,大家估计就会骂中石化败家子,搞得企业亏损。3、“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减少雾霾必须降低煤炭消耗量增加天然气用量,英国就是这样变好的,所以我们也要大幅提高天然气比例。”我能告诉你英国天然气用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吗?天然气生产出来当然要用啊,这不是因为有雾霾英国大量进口天然气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用天然气比煤炭要环保,问题是中国有那么多天然气来替代煤炭吗?现在中国能源结构里天然气占比5%,但同时中国已经是天然气第六大生产国和第五大天然气进口国,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但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没有任何可能,只能很小幅度地替代。按照全球25%的比例,中国要增加五倍的天然气需求,这哪里去买啊?其他国家的人怎么办?14、两桶油控制国家油品标准制定,导致中国油品质量差,最好的油品比发达国家低2个等级,北京柴油硫含量是欧盟国家的25倍。呃,中国的油品品质现状的确总体低于发达国家,不过从下图的标准看没量级的差别,而且未来目标上也在打算和发达国家看齐5、“雾霾导致50万人死亡。”实际上中国因为抽烟每年死亡100万人因污染而死亡都是件可怕的事情,不过对比抽烟的死亡人数,发现雾霾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因为抽烟每年导致死亡100万人,是雾霾数据的两倍。还有10万人因为二手烟而死亡。但社会上对抽烟的危害好像远不如雾霾这么关注。因为烟草行业有烟草公司的巨额公关费和烟草总局的巨额税收,雾霾只是自己在战斗吗?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明显错误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以一个纪录片横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四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之谜。这个立意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编导本应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真态度来制作这个片子,然而十分遗憾,我发现这个片子的一些重要关节点是虚构的,而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下面略举数端,供那些一亿多人看过此片子者参考。① 柴静认识到雾霾问题到底是什么时间?在片子的开头是个简短的宣传,里边柴静深情地讲道:“我是通过我女儿的眼睛才看见了雾霾。因为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在影片中柴静多次用了一个小女孩站在窗台的前的背影,可是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能站在窗台看外边的景致起码得一岁以后,这意味着柴静只有到了2014年10月以后才注意到了北京雾霾的存在。然而光她这个片子就已经制作了一年啦,也就是说,在柴静没有意识到雾霾存在之前就开始制作这部反雾霾的片子啦!在纪录片的开始,柴静用了2013年1月北京空气污染记录来说明雾霾的严重性,并说那一个月她走访了陕西、河南等地,获知媒体上报道全国6亿人笼罩在雾霾之下。柴静的原话为:“我曾经是一个记者,报道了很多地方的污染。但是一直到雾霾笼罩了差不多六亿人,我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说,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柴静还说,这次外出归来时知道自己怀孕了。前头说女儿长大后才认识到雾霾存在,接着又说怀孕女儿时已经开始考虑雾霾问题。此外,华北和北京的雾霾问题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柴静又是多年报道污染的记者,竟在2014年底之前竟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浑然不觉。这不太搞了!柴静这是在搞纪录片,还是在写小说?即使写小说,也不能出现这样的前后矛盾呀?② 美国护士如何敢确诊柴静女儿的病因?柴静的片子很煽情,这是她精心打造的,其中多次用到一个道具,它就是护士在柴静女儿做手术时送给她的一只小熊。柴静说她怀孕时,女儿被诊断为患有良性肿瘤,刚一出生就被抱走做手术。柴静说:“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这只小熊在开头和片尾都出现过,结尾则是手画的图案,而且小熊的嘴都是用口罩遮盖着,表明抗议雾霾和防备空气污染。然而,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女儿,美国护士怎敢擅自断定柴静女儿的肿瘤是空气污染所致?按照美国的医疗制度,护士是无权诊断病因的。护士送这只小熊的用意似乎就是为了柴静日后拍这部纪录片用的,而且这只小熊一开始就加入抗议北京雾霾污染的绿色队伍。柴静在片尾又用手画的这只小熊,嘴上带着口罩,号召人们关爱孩子,制止污染。此外,柴静说女儿做完手术被送回来时还处于昏迷状态,是她一声声呼唤女儿的名字,才把女儿叫醒。此处很感人,然而暴露出医疗常识问题。美国的医院也太不专业了,怎么会把尚处于昏迷状态的初生婴儿就送回来了呢?我总觉得,柴静似乎是在编故事,而不是在拍科教片。③ 柴静在美国如何能闻到北京雾霾的味道?柴静的纪录片子里有这么一段话:“她吃她喝都让你来负责。(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它就是我十年前在山西生活时看到的天空。”这里柴静讲的是自己2013年底在北京经受雾霾的感受。可是,柴静是在2013年10月底在美国生女,2014年2月20号左右才返回北京。也就是说,北京2013年底那场雾霾期间,柴静人是在美国的。她有必要虚构自己的感受吗?④柴静所描写的生女过程太蒙太奇。在纪录片,柴静重彩浓墨自己的生女过程,以自己女儿是雾霾受害者引入,感动了无数的人。然而她所描写的过程是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请看纪录片的三段柴静的解说词:一、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的。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二、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在昏迷。我就拿着麻醉针眼儿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直到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三、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儿,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得更多。任何一个不了解背景的观众听了柴静上面这些话,都会认为柴静是在北京某家医院生的女儿,而且是抱着初生的婴儿走着回家的。柴静没有交待生女的时间和地点,一定会给人这样的感受。然而,事实上,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孩子,而且在那里休养了3个月左右才回北京的。总之,我觉得柴静更像是在演戏拍故事片,里边穿插着不少虚构的成分或者说假信息。特别是,编导虚构故事也不够细心,不该出现内容上的前后矛盾。《穹顶之下》不是一部严肃的科普片,更像是一部以雾霾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是可以虚构、幻想、穿越,然而科教片则必须求真,必须用一丝不苟的科学方法来制作。


《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以一个纪录片横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四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之谜。这个立意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编导本应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真态度来制作这个片子,然而十分遗憾,我发现这个片子的一些重要关节点是虚构的,而且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下面略举数端,供那些一亿多人看过此片子者参考。① 柴静认识到雾霾问题到底是什么时间?在片子的开头是个简短的宣传,里边柴静深情地讲道:“我是通过我女儿的眼睛才看见了雾霾。因为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在影片中柴静多次用了一个小女孩站在窗台的前的背影,可是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能站在窗台看外边的景致起码得一岁以后,这意味着柴静只有到了2014年10月以后才注意到了北京雾霾的存在。然而光她这个片子就已经制作了一年啦,也就是说,在柴静没有意识到雾霾存在之前就开始制作这部反雾霾的片子啦!在纪录片的开始,柴静用了2013年1月北京空气污染记录来说明雾霾的严重性,并说那一个月她走访了陕西、河南等地,获知媒体上报道全国6亿人笼罩在雾霾之下。柴静的原话为:“我曾经是一个记者,报道了很多地方的污染。但是一直到雾霾笼罩了差不多六亿人,我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说,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柴静还说,这次外出归来时知道自己怀孕了。前头说女儿长大后才认识到雾霾存在,接着又说怀孕女儿时已经开始考虑雾霾问题。此外,华北和北京的雾霾问题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十分严重,柴静又是多年报道污染的记者,竟在2014年底之前竟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浑然不觉。这不太搞了!柴静这是在搞纪录片,还是在写小说?即使写小说,也不能出现这样的前后矛盾呀?② 美国护士如何敢确诊柴静女儿的病因?柴静的片子很煽情,这是她精心打造的,其中多次用到一个道具,它就是护士在柴静女儿做手术时送给她的一只小熊。柴静说她怀孕时,女儿被诊断为患有良性肿瘤,刚一出生就被抱走做手术。柴静说:“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这只小熊在开头和片尾都出现过,结尾则是手画的图案,而且小熊的嘴都是用口罩遮盖着,表明抗议雾霾和防备空气污染。然而,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女儿,美国护士怎敢擅自断定柴静女儿的肿瘤是空气污染所致?按照美国的医疗制度,护士是无权诊断病因的。护士送这只小熊的用意似乎就是为了柴静日后拍这部纪录片用的,而且这只小熊一开始就加入抗议北京雾霾污染的绿色队伍。柴静在片尾又用手画的这只小熊,嘴上带着口罩,号召人们关爱孩子,制止污染。此外,柴静说女儿做完手术被送回来时还处于昏迷状态,是她一声声呼唤女儿的名字,才把女儿叫醒。此处很感人,然而暴露出医疗常识问题。美国的医院也太不专业了,怎么会把尚处于昏迷状态的初生婴儿就送回来了呢?我总觉得,柴静似乎是在编故事,而不是在拍科教片。③ 柴静在美国如何能闻到北京雾霾的味道?柴静的纪录片子里有这么一段话:“她吃她喝都让你来负责。(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它就是我十年前在山西生活时看到的天空。”这里柴静讲的是自己2013年底在北京经受雾霾的感受。可是,柴静是在2013年10月底在美国生女,2014年2月20号左右才返回北京。也就是说,北京2013年底那场雾霾期间,柴静人是在美国的。她有必要虚构自己的感受吗?④柴静所描写的生女过程太蒙太奇。在纪录片,柴静重彩浓墨自己的生女过程,以自己女儿是雾霾受害者引入,感动了无数的人。然而她所描写的过程是采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请看纪录片的三段柴静的解说词:一、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的。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二、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我的女儿的,她用来安慰我。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在昏迷。我就拿着麻醉针眼儿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直到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三、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儿,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得更多。任何一个不了解背景的观众听了柴静上面这些话,都会认为柴静是在北京某家医院生的女儿,而且是抱着初生的婴儿走着回家的。柴静没有交待生女的时间和地点,一定会给人这样的感受。然而,事实上,柴静是在美国生的孩子,而且在那里休养了3个月左右才回北京的。总之,我觉得柴静更像是在演戏拍故事片,里边穿插着不少虚构的成分或者说假信息。特别是,编导虚构故事也不够细心,不该出现内容上的前后矛盾。《穹顶之下》不是一部严肃的科普片,更像是一部以雾霾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是可以虚构、幻想、穿越,然而科教片则必须求真,必须用一丝不苟的科学方法来制作。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字

这应该是本年度,或者说近几年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国产纪录片了,第一次,真真正正有人,站出来,用她自己可以有的方式,关注那个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问题。而且,这一时刻,她或许不仅仅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还未出生就身患肿瘤的女孩儿的妈妈。曾经为央视著名记者的柴静,自2014年辞职后一直备受关注。今天,她公开发布了自己出资拍摄的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围绕“雾霾究竟是什么?来自何处?我们该怎么办?”的主题展开了这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调查。在片中,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的根源,并在影片当中仔细的分析了雾霾是何种原因所导致以及是否存在解决方法。柴静在片中给出了大量数据,有力的给出雾霾的解决之道,并为小编这样的大气环保零认知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扫盲。最后,引用柴静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也许正是这股坚韧的女强人精神支撑着柴静,将影响我们每个人乃至社会的现象问题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柴静迈出的这一大步让人深感佩服。


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0字

《穹顶之下》观后感我个人感觉柴静的整个纪录片讲解得还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当然昨晚点击率能超过3千万次这么高主要还是名人效应。纪录片里边有些观点可能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晰,比如北上广深杭州之类的汽车限购,人均汽车保有量其实是远低于东京的。不过后边分析洛杉矶时特别讲了油品质量和排放标准是关键,而非汽车数量。中国目前每10人才1.1辆汽车,其中北上广深总人口占全国6%,汽车占10%,大概5人1辆。欧美日澳每2人有汽车1辆以上,纪录片中提到的东京1200万人约800万辆车,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罗斯每4人1辆,印度40人才1辆,全球平均7人1辆。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日韩欧明显高于中国的139人/平方公里,与中国的可比性更强。我想,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但套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纪录片除了唤醒民众关注污染,也应该重点分析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储量不低,她没有提到开采成本和技术。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领导说提标准会断供社会不稳定成本高,她可以对比下美国的油品和价格,很明显垄断导致的中国炼油水平低是关键。其实纪录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众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太清晰。如果要说解决方案和投资机会,清洁能源的推广肯定共识,其中包括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按盖茨在ted的演讲来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并彻底解决问题。水和核电目前和未来应该都有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已经是市场共识,风电目前回报最差,太阳能目前回报不错但未来有巨大的上网价格下调压力。火电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很好但缺乏成长空间,煤炭我估计只有反弹而没有反转的机会。垃圾发电现在的回报非常好,因为不但上网电价有收入,还有垃圾处理费收入,每吨收费在百元上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绝对是非常刚性的,这导致它不单盈利好而且现金流强劲。过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研走访了几十家节能环保企业,发现环保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已经很明确,但赚钱特别是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除了政府体制和各种利益的钳制外,主要还是大部分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因为我也有碰到好几家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很好且发展潜力阳光的企业。比如柴静的纪录片里提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错的企业并且正准备投资它,它存在的意义类似于这个纪录片导致的舆论压力,让民众和政府能监督排污企业,并且是有客观标准的。正如纪录片里的英国能源大臣所说,节能减排会让很多传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也能让更多的新企业成长,我想这里边一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大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和企业不景气的长期趋势下,这个机会显得更加珍贵。


思修作业,结合穹顶之下说说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法律包含了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
2、道德所能约束的范围远超过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对某些事情也无法约束,还是要靠道德约束,但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
3、道德所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约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一个人(和团体)已经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此时已经造成损失了。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可以使人不去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4、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理念,观点等是法律理论、理念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基础。5、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6、 道德是法律运用的社会基础。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7、道德是法律的补充。8、 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弘扬和发展一定社会道德。9、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


论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要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必须先理解道德的含义。笼统的说,一提起道德,人们毫无疑问的会将它与善良,美丽,正义,光荣等联系起来,和法律一样,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风俗,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实行。所以将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根源于风俗和习惯,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中,氏族成员之间主要靠风俗习惯调整的,从食物分配到婚姻缔结,都体现了风俗习惯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社会关系愈变得复杂,单纯的靠风俗和习惯已不可能完全调整,因此道德便产生了,所以道德的产生并不是抽象的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更不是来源于宗教神学,而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哲学上将道德划入上层建筑,是维护本阶级经济基础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习惯风俗和道德去调整全部的社会关系已不可能,社会需要更有力,更广泛的标准和规范去调整,法律便应运产生。法律的出现,并不是意味着社会关系的调整不再依靠道德,法律在调整方式,调整范围上也有着局限性,道德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与道德彼此都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与其内容和特征是分不开的。单从其内容上讲,道德具有价值性。价值,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分得最高标准[1]。西方法学中,自然法学派以价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探寻法律时,便更多的将其与道德联系起来,可见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道德与习惯的重要区别,看二者是否有价值评价的作用。

道德除有价值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北美资产阶级对英国统治的道德批判,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评等,都深刻地体现了不同阶级道德对立。第二,道德具有物质制约性,前面提到道德的产生和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它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物质基础的变更与发展,道德的性质与内容也相应发展和变更。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体现其内容上,因为道德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美丽等内容符合人们的价值观,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随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会更加的集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中国法律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儒家化的过程,因此,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也就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因此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辅”的观念也就体现在中国后世的法律中。例如,孔子认为,好的法律体现一种仁爱精神,另外,它必须起到维护孝道的作用,他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是对抗当时株连亲属的非人道法律原则的,强调了血缘亲情及孝道的价值。?汉律?中的“亲亲得相首匿”的规定,即把“父为子隐”的道德法律化。荀子说:故非礼,是无法也。(?荀子·修身?)。礼,就是道德,意思是说,不合乎礼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也就是说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一种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就是“礼”,因此中国封建法制便是一种礼法。
在西方,不同于中国。中国是农业大国,能够自给自足,然而西方民族众多,彼此相邻,各国联系主要靠商业,西方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因此调整商品经济领域的私法便十分发达。人们更希望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动了法律向这一方向进化。例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说:在不公平竞争中,近年来由法院和立法机构所进行的一些改革,必须归因于道德感的增强和提升,以及由此而盛行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商业社会必须依靠比道德谴责更为有效的保护手段才能抵制某些应受指责的毫无道德的商业行为。此外,在欺诈性广告领域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2]。他认为,一些商业道德是应该赋予法律强制力的。一个最基本的民法原则或商法原则,将一种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因此,从西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西方的法律进化是成功的,至今为许多东方国家所借鉴。

前面,我们谈论到中西方法律与道德关系不同的发展模式,那么法律与道德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表现在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即目的相同,法律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性,它们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律与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精神文明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途径,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作用也不相同。以我国为例,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统治者一般比较重视道德的作用,以感化被统治者,然而在暴乱的年代,统治者会更多的采用法律手段来镇压反抗,可以看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屏障,法制不健全,社会秩序紊乱,导致道德沦丧,反之,如果法律公正严明,平等,同样也可以促进道德教化作用,同时,法律对道德的实施也起到辅助作用,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保证法律的遵守,同时也可促进司法和执法的公正。道德是预防犯罪的手段,刑罚则是事后的惩罚,道德教育的宣传也可减少犯罪率。一般来讲,违法犯罪的人,有的虽然法律观念不强,但更多的是道德沦丧如杀人,抢劫,纵火等犯罪,大多没有人权观念。盗窃的犯罪大多是想不劳而获,而贪污,渎职等是没有社会责任心或职业道德。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内容上的趋同。前面,已经提到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现在,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前面论述到的商业中发不正当竞争原则,公平原则,尊老爱幼原则,这样原本体现在道德中的义务通过立法予以实现。同时,法律也将某些消极的道德义务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如禁止诈骗,作伪证,贪污受贿等,违反这些道德,也就违反了法律。因此,一般人仅凭道德常识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为,哪些不是犯罪行为,不能总是以法盲来解释犯罪的原因,大多数犯罪更是道德沦丧。另一方面,某些法律规范反过来也是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如“不许闯红灯,禁止违章建筑,相邻关系等也是一种社会公德。法律禁止黑市交易,禁止不正当竞争,禁止出售假冒伪劣商品,遵守这些规定也是一种商业道德。

法律与道德虽然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不能将法律完全等同于道德,当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那么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这恰恰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因此法律与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法律与道德产生的历史与方式不同,从产生的历史过程看,法律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而道德风俗则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任何社会都有的行为准则,另外,道德随民族,种族,宗教,习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国或一定区域内,则是统一的,从他们产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只有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将本阶级的意志转化为具有国家强制性,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而道德则是由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转化而来,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会舆论和人民内心的信念良知来遵守[3]。

第二,法律与道德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这两种界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互相独立,有多种情况:(1)道德所否定的法律也是禁止的。如杀人,放火,投毒等一系列犯罪行为。(2)某些道德规范不否定,而法律则是禁止的。如过失犯罪。(3)道德规范所肯定,而法律则是禁止的,如在封建社会哈姆雷特式的人物,或是反抗统治阶级的恶法。(4)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却许可,如:离婚,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家庭暴力迫害而提出离婚,现代法律和道德都是支持的。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单就与道德相关的法律而言,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起码义务,但是法律不干预或是无法干预道德可以干预。如个人操守品质或是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那些与道德无关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调整,只能由法律调整。如新崛起的经济法律,行政法律,环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规定,与道德关系较少,或是没有关系,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样仅凭道德就可以判断,因此,从这方面看,法律所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当然,在调整人与自然的法律中,如环保法,并非完全与道德无关,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对自然的态度被认为是一个新的道德问题。如乱砍滥伐,大气污染等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为道德舆论所谴责。总之法律和道德都随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发展,调整的范围日益扩大。最后,后果不同,违法道德无非引起两种后果,一是惩罚,在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只有道德风俗习惯,原始社会人们自然部落都会形成一些禁忌,他们视违反禁忌为罪,对违反者往往施以各种各样的惩罚,如忏悔,驱逐。二是良心的谴责和社会舆论压力,每个人的良心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个人不存在这种良心,甚至无视社会舆论,那么道德规范自然无效。例如,面对一个落水者,一个人有能力抢救而不去实施抢救,如果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无不妥,那么道德对他而言就失去了作用。有时候个人的良心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在另一时期,而在另一时期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法律则不同,它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当个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并不必考虑违法主体的承受能力,只需根据准则适用法律,做出评价而已,违反法律就要承担法律后果,受法律制裁。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并非完全在强制力的有无,道德的强制力,可以借助社会无形的压力,迫使人民履行道德义务。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说明,法律不是万能的,保障法律实施的强制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法律其固有的局限和短处,需要由道德辅助和补充,我们要充分利用法律与道德两种机制加以调整,以形成和维护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爱的社会生活方式[4]。
人们通常会认为,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个人违反了法律也就违反了道德,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固然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二者性质不同,受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表现最强烈之处就是二者的价值冲突。
从中国历史上看,法律与道德的冲突表现尤为剧烈,而对这一冲突的解决往往是法律屈从与道德,在《后汉书》中记载这样一个案例,桥元任齐国丞相时,一孝子为父亲报仇而杀了人,被囚与狱中,桥元得知此事,为其孝行所感动,欲将其释放,但尚未办理此事,主管此案的县令,路芝依法论罪把杀人犯处死了。桥元一气之下便把县令杀了,理由是县令为官酷暴,此案实在耐人寻味,依法办案的县官成了罪犯,被处以死刑,而杀人犯却成了应受宽恕的孝子,受到同情。在道德与法律的天平上,人民明显的把情感的砝码加到了道德的一边。还有一案,在民国时期,烈女施剑翘的父亲参加直奉战争,不幸被孙传芳所俘,孙传芳残忍的杀害了他。时年,二十岁的文弱女子施剑翘立志报仇,精心策划,终于于1935年在天津将孙传芳击毙,然后从容自首。当时的社会舆论无不同情她的行动,一些社会名流如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等纷纷联名上书,要求法院赦免她的罪行。看来道德高于法律的传统一直在中国根深蒂固。今天有关“大义灭亲”的案例也反应了道德的冲突。而在古代,这种冲突是不存在的,今天的法律是不允许大义灭亲的,即使这样,大义灭亲往往是法官量刑时酌定从轻的情节。
而在西方有时候却恰恰相反,人民追求法律的正当性高于道德,而走向极端。如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所有的证据和杀人动机都能证明是辛普森干的,就是因为警方取证不合法,违法程序法,而且现场所发现的凶手的作案手套与辛普森的手的型号不一样,法庭判辛无罪,虽然“合法”但却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是必然的,它受多方面影响,有时社会也发展的同时,道德亦随之发展,但法律却相对滞后,容易产生冲突。再者,一国移植他国法律,造成现在法与原来的社会道德相冲突,但归根到底,我认为法律与道德之所以会冲突,就是因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他们固然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法律与道德就会没有区别,就像前面所讲,法典会变成道德法典,社会没有强制力的约束,陷入混乱。
法律与道德的价值冲突是必然的,虽然不能完全消灭这种冲突,但尽量应将这种冲突降至最低。首先,道德的建设应与法律的建设同步进行,在立法改革中考虑道德因素,使法律不偏离道德主流。其次,在移植法律过程中,注意与本民族国情相结合。再次加强法制宣传使民众的思维从道德层面升至法律层面。
因此,怎样是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才是最关键的。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质为人民所遵守,才是对法律与道德关系最完美的诠释。


上一篇:琼瑶儿媳护婆婆

下一篇:穹顶之下 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