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想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吗?知道被评选史上15大经典辩论赛有哪些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全国大学生辩论赛,欢迎阅读参考! 1 开山鼻祖,狮城舌战。(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可以说是开启了国内辩论赛的源头,决赛这一场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大陆参加比赛一路打到决赛,力克台湾大学夺得冠军。回来以后出了本书叫《狮城舌战》,一时洛阳纸贵。蒋昌建等四人也从此名留华语辩论史。个人觉得复旦这边一直相当稳健,好像是抱着一种我是赢家的心态在打比赛的,所以整场下来气势上就很强了。台大这边有点着急了,大概是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吧……看完的最大感受,团结合作意识强!其次是逻辑性很好,善于抓住对方遗漏的地方,对答如流,需要扎实的功底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佩服! 2 林正疆(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你知道连续两届国辩最佳,辩论圈内大佬,拥有众多脑残粉的黄执中心中的辩论偶像是谁吗? 对,林正疆。 这个胖子,啊不,这位帅哥在95国辩的舞台上散发出闪耀的光芒。他的逻辑,他的语言,他的从容不迫。从现在看回19年前那一场比赛,我们记住的,只有林正疆而已。虽然在决赛憾负南京大学,但是不妨碍他与95国辩的决赛一起成为经典。感觉南京大学的准备痕迹太重,语速太慢,而且自由辩问题抛得不够及时,而且总是往古时候打,现实涉及得太少,打得不好看。那个“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明显是搬石头砸自己。 辅仁大学的辩风很不错的,临场感觉好多了。 3 西交四剑,天下无双。(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如果有那么一支队伍能排进华语辩论史所有队伍的TOP10,不TOP5,那99年国辩的西安交大一定榜上有名。 从98的蓝带杯开始(虽然当时不全是99的阵容),到99年国辩决赛。凭借着“铁立论,快思维,美意向”,西交四剑所向披靡,轻取国辩。樊登,郭宇宽,谭琦和路一鸣配合无间。每一场比赛都是好比赛,那就看看决赛吧。西安交大清一色男生,霸气十足啊!路一鸣好厉害的说! 4 华语辩论史上最精彩的比赛——金钱辩(2001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金钱辩,这个神奇词语好似具有魔力,迷倒千百辩手。 我几乎都忘了加上“华语辩论史上最精彩的的比赛”这句话,因为不需要。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决不能算一场教科书式的技战术的比赛,它仍是一场经典的比赛。武大的蒋舸,袁丁,余磊,周玄毅。马来亚大学的陈勋亮,陈锦添,陈政鞃,胡渐彪。一边是“一年上北京,两年下南洋"的才俊,一边是马来西亚辩坛的精英。造就了这场华语辩论史上的永恒经典。这场比赛的另一重要性在于,它让大陆辩论队认识到,语言并不是辩论的一切,还有逻辑。 5. 大剑宗成名战。(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现在圈内论影响力,论脑残粉的影响力,莫过于国辩亚军,两届国辩最佳,黄执中。 如果说马来亚大学01国辩夺冠让逻辑成为辩论的核心之一,那么以黄执中为代表的剑宗(台湾把打事实的叫气宗,把打价值的叫剑宗,这样子看起来比较有江湖气)从这一场比赛开始,到两届国辩,就是将价值之新风带入华语辩论的过程。 而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便是黄执中的成名第一战。那句”人生历练嘛,历练嘛“从此成为圈内著名梗。 6. 大马双姝V台湾剑宗(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 你以为下一场该到薇薇姐对黄少爷了?no,no,no~ 我要说的是肖慧敏对黄执中。 这一场比赛虽然是墨尔本大学对世新大学,但是好在世上有个叫留学生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学生代表大马打比赛,或者如肖慧敏这样大马的学生代表澳洲打比赛。 作为华语辩论历史上TOP10的女辩手,大马双姝之一的肖慧敏展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还是遗憾输给了阵容整齐又有黄少爷的世新,成为少爷粉丝心中的经验值。其实很多优秀的辩手又何尝不是因为更优秀的对手而泯然于茫茫众人中。剑宗成名战的对手西安交大,当时虽然没有西交四剑那么强大,但陈潇学长这样的好手也算是不坠威名,只是如今世人往往知历练不知陈潇罢了。 7. 仙人掌V大剑宗 (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古往今来第一女辩手,就影响力而言无人可出其右。何谓仙人掌? “仙人掌——多肉,有刺,不挪窝,深度宅,据说可食用,难吃不负责。” ——摘自马薇薇微博。 关于马薇薇,我觉得于兮学长的介绍可谓贴切:岭南名门出身,享誉华语辩坛,以风格辛辣著称。能力超卓,敢爱敢恨,口味颇重,嬉笑怒骂之间,强敌不撸也会灰飞烟灭。虽已为人妻,却犀利依然。华山群雌论剑,女侠堪为首选。 她嬉笑怒骂不畏人言,她两肋插刀义气当头,她就是她,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她的人格魅力在她辩论水平之前,已俘虏千万少男少女心了。 一不留神变成了辩手介绍,这一场比赛虽说是薇薇姐和黄少爷挑大梁,但中山世新的辩手也都是数一数二。最后一分之差胜负出。有多少人想过,如果当初另一方赢了,03年之后的华语辩论圈,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 8. 巅峰对决——方言辩(2005顺爽杯 湖北省电视辩论邀请赛) 想了很久,有些比赛我认为很好或者很有意义,比如02大王为代表的法大的比赛,05国辩电科的比赛。但是就影响力来说在圈内大部分人心中算不算经典,或是在辩手心中算不算经典?我不敢妄言。所以先发这一场方言辩。 这一场比赛是邓哲带领下华中师范大学的成名战,从此华中在湖北开山立柜。在湖北打省赛有多难?这有两个国辩冠军呐!同时,这一场比赛对于武汉大学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用武大贺捷的话说,他在校队的征程,始于一场失败,终于另一场失败。 9. 手把手教你破剑宗(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黄少爷的结辩一直是不可解的,他设置情景,让你置身其中,即使是辩手,即使知道”丫是在忽悠我“,你还是会中招。他一生比赛几百场,按他自己话来说,只输过19场。03国辩的决赛算一场,但那一场乃是一分之差,而且虽败犹荣。 而这一次——面对最老牌的劲旅,复旦大学。世新大学一如既往的受身,换切点,打价值。大剑宗一如既往的优雅地忽悠完人,坐下。 对面,黄翔站了起来。用4分钟的结辩告诉我们,唯有装x能破剑宗。 10. 逻辑之风(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 好马要不要吃回头草。新加坡国立大学对电子科技大学。它不能算是最精彩的的比赛,电子科技大学用02以来的'逻辑(这本是01国辩的矫枉过正)打掉了05年很是强劲的新国立,而这只是电科三年以来穷究逻辑的冰山一角。它的经典之处在与,你可以从中一窥当年的以电科为代表的大陆辩论队为逻辑疯狂到什么程度。 11. 价值的高度(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初赛) 这也是一场改变辩论的比赛,新国立在这场比赛中几无错漏,然而功亏一篑。其事实、逻辑都没问题,之所以输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在于价值上略逊一筹。从黄执中之后,我们越来越发现,有时候价值的高度,可以决定比赛的成败。 12. 十年卧薪尝胆,一朝越甲吞吴 (10年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决赛) 十年前那场金钱辩,是所有辩论人心中的永恒经典,也是武大辩手心中永远的遗憾。武大从来不缺青史留名的辩手,它只缺一个机会。 而马大呢?拥有现役第一女辩手兽王之王郑秋桦,符永健,蒋国兴无一不是在各大比赛中多次历练过的。 十年,好像是宿命,好像是轮回。彭飞宇不惜花费宝贵的立论时间来回顾十年前武大折戟的历史,大概原因也在此,再一次站上国辩的舞台,再一次对阵十年前的对手,这意义,对武大来说,太重要了。 13 大神荟萃 (2013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半决赛) 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这个名字很宽泛,它另一个名字叫星辩。去年有个马来西亚辩论比赛发了个消息说我们公开报名吧大家一起乐一乐,然后被黄执中(国辩亚军,两届最佳)转了说要不我们去乐一乐?于是马薇薇一马当先说好啊好啊(03国辩冠军),然后刘京京(07国辩亚军,最佳),邱晨(07国辩四强,单场最佳)和胡渐彪(99国辩亚军,01国辩冠军)都表示不错我们组队去马来西亚吧,为了表示他们是老而不死的辩手取队名为“活泼老僵尸”,此消息一出,全辩论圈震惊了。 于是。。。各路辩手,前辩手纷纷表示,我要去玩一玩(打僵尸)。有的队伍叫“冰冻西瓜”队,有的叫“玉米投手”。其中不乏好手(有几个队的队员你去搜一搜履历也吓死人)。 虽然不是所有队伍都能有幸跟老僵尸交手,但是这一场显然老僵尸的星辩之旅中可看度最高的。Ruc-bang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队伍,实力绝对不容小视。 14 规模最大的电视辩论赛(2010世博辩论赛全国总决赛) 这是为了响应世博而办的比赛,全称应该叫做创想青春、世博杯两岸四地辩论交流赛。迄今为止官办的最大规模(虽然影响力上不及国辩)比赛,各级政府争先恐后,给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百多所学校的辩手好一阵爽。在各地比赛中也涌现出不少好比赛,比如北京赛区北大对北交,杨子江与官科的对决。这一场作为决赛也肯定值得一看。北京大学是原武大的校队队长杨子江考研过去拉起来的队伍,西南政法大学(我就记得侯镇山了)也是重庆地区的老牌队伍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罕见的辩手没有穿正装的比赛。 15 重剑无锋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 电子科技大学V中国政法大学。思考良久还是决定把这场比赛放上来,不仅因为全辩可以说是电科阵容最齐整的一场比赛(三年后电科进入国辩时不允许研究生上场),也不仅因为02法大的四位前辈一路高歌猛进折戟于此,更因为它运用了战术,赢了当时四位法大底蕴极为深厚被称为“正辩”的队伍。赵琪昊被称为当时国内最好的一辩,没有之一(对的我超喜欢大王)。 当然,同样的,我们可以从强烈的风格对比中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
大学里都有辩论赛吗?
是的,大学里会经常举行各种辩论赛。涉及的话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辩论赛流程如下:一般有五个流程: 1、开篇陈词:由双方一辩做开篇陈词,一般为三分钟,由正方先开始。2、攻辩环节:由双方的二辩或三辩向另一一方的二辩或三辩提问,一般为三分钟;3、攻辩小结:由双方的一辩做攻辩小结,由反方一辩先开始,一般为两分钟;4、自由辩论:双方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入其中,对辩题进行辩论,双方各为八分钟;5、总结陈词:由双方的四辩进行总结,时间为三分钟。我认为参加辩论赛能够很大程度上锻炼自己的思维敏捷度和语言组织能力,如果有机会不妨去挑战一下!
吴平的人物简介
吴平,出生于湖北省黄冈。1972年至1979年就读于黄冈中学。1979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证书,同年留校在编辑出版专业任教。1993年考取博士研究生,1996年获现代目录学方向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6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4年1月-2012年6月任武汉大学教务部部长。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武大编辑出版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理事。承担着出版科学系《图书学》、《编辑学原理》、《编辑理论研究》等本科、研究生课程。先后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远方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独立出版著作四部,主编著作二部,合作编著三部;在国内权威、核心等公开刊物上发表编辑出版学、目录学、书评学、编辑思想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论文90余篇。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续研究项目、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湖北省重点教改课题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曾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年女教职工、武汉大学优秀青年女教职工;获武汉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奖励。2007年6月曾当选为湖北省第九届党代表大会代表 。
吴平的人物简历
1985年7月至1991年1月,赤峰市喀喇沁旗农业局任技术员,农业股股长;1991年2月至1998年12月,喀喇沁旗西桥乡任副乡长,乡长职务;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任喀喇沁旗政府副旗长;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任赤峰市司法局副局长,其间:2006年1至12月兼任赤峰驻西安招商引资联络处处长;2006年10月至现在,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洪波:武汉大学博士招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受写这个专栏时,我也决定了把专栏定位于观察武汉。这就是现在的“城市观察”。 我知道,写自己所在的城市,有相当的难度。人们更关注自己周围的事,更喜欢议论周围所发生的事,但新闻也好,评论也好,往往更容易表现出对外地事情的特别兴趣。 近日多家媒体说,武汉大学博士招考,有一科的试卷随题附有答案,武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黄从新则说,事发时就在现场,那不是答案,而是得分要点,“此举是在允许范围内”。但媒体评论显然不同意黄从新院长的解释,《光明日报》网上的“光明观察”发表评论,话说得很重,不仅直接反驳了“此举在允许范围内”的说法,还表示“有理由怀疑,此类法律与道德、公平与正义缺失的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品德高尚、学业优秀的学生”。 教育是武汉的名片,武大是我的母校,无论从武汉人的角度,从爱护母校的角度,我都希望武汉大学不要有任何不好的事情。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近几年武汉大学就有几次陷入教授抄袭争议,在2008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学排行榜中,还因为“抄袭者没有辞职而学校又没有解聘”被扣除全校总得分的10%。这次,武汉大学又传出博士招考附答案的事情,我不知道一所大学有多少声誉能够经得起这样一次次被损害。 武大博士招考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发生了差错,还是没有差错;如果有差错,是“在允许范围之内”,还是在允许范围之外?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不应当回避这些问题。媒体上到处质疑武大,不管是对公众负责,还是对武大声誉负责,学校应当坦然面对媒体,没有差错,要解释清楚;有差错,要严肃处理。考试过去,试卷已经解密,被质疑的那一科考试,到底是附上了答案,还是附上了“得分要点”,是在允许范围内,还是在允许范围外,试卷公布出来,事情就清楚了。 对武汉大学来说,被报道博士招考随附答案,当然是一次形象危机。这个危机是大是小,要看你怎么想。往大了说,它会让人对中国学位教育的水平产生怀疑;往小了说,它会让人认为学校考试工作不严谨。你希望人们怎样来认识这件事呢?不闻不问,人们就会认为这样的事情可能原是平常的,并以此来判断武汉大学乃至中国博士教育的一般情况。如果认真对待,给公众以可信的说明,学校的声誉将会得到挽回。总之,学校对这件事越认真,人们对学校的印象越正面;学校对这件事越不以为然,人们对学校的评价越反感。哪怕事情真的在“允许范围内”,至少人们已产生了疑问,你需要去解释,而不是充耳不闻。 我也知道,不好的事情出现以后,有的人容易选择缩头不应的策略,能够让人消声,就让人不发出声音;如果不能让人消声,就寄希望于遗忘规律发生作用,你说你的,我不反驳,不解释,不说明,就是全不回应,等你说累了,慢慢就没事了。但真的没事了吗,我相信事情这样去做,人们也许能忘记事情的细节,但不会忘记你无视公议的风格——如果坏的习惯也可以叫风格的话。
武汉大学中文系咋样?
很强的,你看看这些:
武汉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18年,初名“国文科”,1922年更名为“国文系”,至1953年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年曾扩展为文学院,1999年4月校内院系调整,与历史、哲学等系组建成人文科学学院,是该院大系之一。
1918 年至20年代末,是武大中文系的初创期。这一阶段先后在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黄侃、郁达夫、闻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周建人等,他们为中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侃教授师从章炳麟先生,在文字、音韵、训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三大国学大师”之一。他与章氏创立的 “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对武大中文系的学术研究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30 年代至建国前夕,是武大中文系的成长壮大期。这一时期,刘博平、刘永济、刘异、徐天闵、谭介甫、朱东润、游国恩、苏雪林、黄焯、高亨、冯沅君、叶圣陶、朱光潜、席鲁思、程千帆等著名学者曾在中文系任教。传统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成为中文系的优势学科,刘博平、刘永济教授分别作为这两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成就卓著,声名远播。
50 年代为武大中文系的鼎盛期。这一时期,中文系锐意进取,注重学科建设,不但巩固和发展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学科优势,使之居于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而且着力于中国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的建设,大量扶植和引进人才,使这两个学科在全国颇具影响。当时,中文系教师队伍阵容强大,人才济济,形成了被誉为“五老八中”的学术中坚力量。“五老八中”的具体成员前后略有变化,主要有刘永济、刘博平、徐天闵、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沈祖棻、刘绶松、胡国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张永安、缪琨等。由于具有群体优势,中文系的教学科研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10年文化大革命,中文系遭到很大破坏,加上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去世,一些人才流失,导致学术研究的滑坡。
1978 年以来,中文系进入恢复发展时期。20多年来,全系解放思想,奋发图强,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其硕士点在全国研究生培养专业调整前曾达到10个之多,计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几乎覆盖了中国语言文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也引人瞩目:以黄焯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古代汉语学科于1981年获准设立汉语史博士点,成为全国最早的博士点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陆耀东先生带领下迅速发展,于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积极引进中青年学者,学科力量得到较大充实,于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展现出蓬勃喜人的发展态势。2001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中文系正式设置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