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扁柏(柏科 扁柏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Chamaecyparis obtusa(Sieb.et Zucc.)Endl.日本扁柏与花柏、金松同为日本珍贵名木,其园艺品种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冠阔塔形,树皮赤褐色,薄片状皱裂,大枝斜展,小枝扁平,呈水平展开,鳞叶肥厚,紧贴,先端钝,暗绿色,背面有白线纹。3月开花,雌雄同株。雄球花椭圆形。球果圆球形。11月成熟,绿褐色,种子具狭翅。常见栽培品种有:云片柏cv.Breviramea生鳞叶的小枝薄片状,有规则地紧密排列,侧生薄片小枝盖住顶生片状小枝,如层层云状。洒金云片柏cv.BrevirameaAurea小枝顶端鳞叶金黄色(见彩图16)。凤尾柏cv.Filicoides枝条短,末端鳞叶枝短,扁平,在主枝上排列密集,外观很象凤尾蕨状,鳞叶钝,常有腺点。鹤柏cv.Lycopides又称鸟柏,矮生,灌木状,枝散展,较细长,小枝不整而密集,枝端尤甚,常压平成鸡冠状,宜作盆栽。[分布]原产日本。我国各地广为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多。[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干燥。适生平均温度10℃左右,能耐-20℃的低温。浅根性。要求较湿润、排水良好和较肥沃的土壤,微碱性、酸性土均能适应。幼时不耐日光直射,较耐阴。[繁殖与栽培养护]繁殖用播种和扦插。播种繁殖在11月上中旬采收球果,种子干藏,3月播种。播种地宜选择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撒播,条插均可,播种量75~150千克/公顷,覆土厚0.5厘米,上盖草,播后20~30天发芽,分次揭草,适度遮荫,初生叶出现时即可间苗。休眠枝扦插行于3月上中旬,插穗从幼龄母树上剪取1年生粗壮枝,长10~15厘米,并搭设荫棚,播后经常喷水,保持湿润环境。半熟枝扦插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进行,须搭双层荫棚,用全封闭床苗,成活率可提高。小苗3月移栽,大苗栽植于秋末冬初或春季,需带泥球移栽。病虫防治见“日本花柏”。[观赏与应用]日本扁柏为一易产生变异之种,其栽培品种也较多,故而用途广泛。树形挺秀,枝叶多姿,或成片伸展若云,或似孔雀之尾,欲展翅开展。日本扁柏在日本是一珍贵名木,与花柏、罗汉松、金松不相上下。孤植、丛植或群植作隐蔽树或背景林,其变种、栽培品种多数可孤植欣赏,也可以通过人工整形修剪后配植于花坛边角作模纹图案。如对植或列植于园路、台坡、门庭、入口等处,均甚适宜。
松树,柏树,松柏有什么区别?
一、科属不同:1、松树(松柏):松柏又叫松树,松树属于松科、松属。2、柏树:柏树属于柏科,柏木属,侧柏属。二、特征不同:1、松树(松柏):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2、柏树:柏树分枝稠密,小枝细弱众多,枝叶浓密,树冠完全被枝叶包围,从一侧看不到另一侧,多为墨绿色的圆锥体。扩展资料柏树为一般对于柏类植物的统称,柏树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科共22属约15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松树主要分为马尾松、油松、白皮松、罗汉松、华山松、大别山五针松、红松、赤松、黑松、黄山松、云南松、金钱松、樟子松、雪松等。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柏树
柏木(柏科 柏木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Cupressus funebris Endl.柏木又名璎珞柏、垂丝柏,为我国特有亚热带树种及钙质土指示树种,是观赏及实用上均有价值之树种。[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迨老散顶,风姿古雅。大枝平展,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形,均为绿色,较老的小枝圆柱形。鳞叶先端尖,中间之叶背部有条状腺点。3月开花,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种鳞4对,盾形,顶部有尖头,翌年8~9月成熟,黄绿色。[分布]产区很广,东起浙江,西至四川西部,南达广东、广西北部,北及四川北部。一般分布海拔在1000米以上。江苏亦有栽培。[习性]柏木分布很广,以四川、湖北西部、贵州最为习见。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3~19℃,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在中性、微酸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耐干旱瘠薄。尤其在土层浅薄的钙质紫色土和石灰土上常组成纯林,而在酸性土上通常散生。是中亚热带石灰岩山地钙质土上的指示性植被。性喜阳稍耐侧方庇荫。侧根发达。稍耐水湿,抗寒力强,惟易受雪害。[繁殖与栽培养护]用播种繁殖,当球果呈褐黄色时就要及时采收,否则果鳞开裂,种子飞散。同一树上有当年的青绿色球果和2年生的成熟球果。采时应注意球果色泽,采其老熟者。球果采回摊放室内,经十余天后熟,再日晒2~3天,脱出种子,取净干藏。球果出籽率7%~9%,发芽率60%。播种分秋、春季,而以白露前后最适宜。播前先用40℃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条播或撒播,播种量75~100千克/公顷。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约30天发芽出土。生长初期,应及时拔草、松土、间苗、培土。速生期要适时灌溉,勤施速效追肥,后期不宜灌溉,但可施钾肥。春播苗当年高20~30厘米。秋播苗翌年秋季可达50厘米以上,即可出圃造林,如作城镇绿化,需分栽培育,大苗移栽须带泥球。柏木性耐修剪,萌芽力强。主要病虫害有:柏木胶锈病、苗木炭腐病、苗木立枯病、铜绿丽金龟、大袋蛾、茶蓑蛾、云南松毛虫、松墨天牛、杉肤小蠹、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等。防治方法:①炭腐病防治同“日本花柏”。②害虫幼虫或若虫期喷洒氧化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任一种药剂。③天牛防治见“黑松”。④胶锈病防治见“圆柏”。[观赏与应用]柏木是长江以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亦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它树姿秀丽清幽,自古栽培观赏,适于成丛配植在山麓坡地、林缘及草坪角隅。在陵园、甬道及纪念性建筑物四周,对植或列植于门庭两边、道路入口两侧,效果不亚于龙柏。若丛植于需要隐蔽遮挡或设障景之处,并于其前配植红枫、杜鹃、俏丽葱绿,恰到好处。柏木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可选作厂矿绿化树种。
花柏和崖柏有哪些区别
不是一种,但是都属于柏树。花柏:常绿乔木,原产地高40m,胸径1.5m;树冠圆锥形。树皮红褐色,裂成薄片。生鳞叶的小枝背面有白线或微被白粉。鳞叶先端钝,肥厚。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端。崖柏(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上世纪90年代曾因数量稀少未被发现宣布为灭绝物种,21世纪初在重庆大巴山地区发现少量植株,属于濒危物种,禁止采伐。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Thuja)6种常绿针叶树的统称,原产于北美和东亚,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false arborvitae)近缘。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毬花著生于枝端,雄毬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毬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毬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16毫米(约1/2吋),有4~6对(或3对,多至10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