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时间:2024-06-18 18:21:22编辑:奇事君

斯大林模式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功:1,调动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
2,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
斯大林模式过:1,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协调
2,外交政策方面的大国主义
3,忽视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斯大林模式不能说‘功大于过’也不是‘过大于功’,在日后的发展中,因为没得到各个领导人的有效改革而日益僵化,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斯大林模式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斯大林模式”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问世。同时,该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内容做一简要概述,以供教学参考。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1.体制说。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叶书宗认为,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注:叶书宗:《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上海社科联,1996年版,第210页。)
  2.理论体系说。胡逢吉认为该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他指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简称。(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3.政策实践说。韩狄明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政策实践,其重点“一是发展重工业,二是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4.“社会主义模式”说。孙振远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注: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
  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陈之骅认为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1936年宪法的制定。当前最权威的昊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把1936年宪法的制定作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指出:“苏联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1994年版,第203页。)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研究的重点,史学界一般将其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林治华考察了自基辅公国建立至斯大林时期专制制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至斯大林时期,苏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注: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姜长斌认为,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产生,和他的政治体制一样,首先都是俄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的产物。俄国地跨欧亚两大陆,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要承受两个大陆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很自然的就会表现为落后的亚洲式经济基础对先进的欧洲经济发展成果的应战。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改革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斯大林影响深远。斯大林曾经设想,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彼得一世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因而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历史的旧路。在政治方面,姜长斌认为,俄国从14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以后,历来就是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社会。俄国式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借助于两大传统手段:(1)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剪除一切反对派,不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现实的或是可能的“异己”;(2)暴力手段高于一切其他手段,如辩论的或说服的手段。斯大林继承了这个传统。(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2.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注: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姜长斌也认为,斯大林政治体制的产生,是受俄国文化传统制约并有社会思想基础的。俄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运动,人的自我价值观念和人对自我的无限信心,从来没有达到西欧的开明水平,政治文化方面的民主精神和传统几乎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百姓一贯的传统是,把摆脱社会苦难的希望寄托于“明君”、“好沙皇”身上,对世俗统治者的敬畏和对神明的蒙昧皈依仍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正是这种落后的思想成为个人崇拜产生的温床。
  3.国内阶级斗争。毕克、周必文指出:“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注: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1期。)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是比较正常的。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斯大林逐渐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决策大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吴仁彰也认为,到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激烈的斗争是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注:吴仁彰:《改革苏联模式的历史潮流》,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林治华则从更深远的角度阐释国际环境对苏联的影响,他指出,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又同东方蒙古的专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长期存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注: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因此,“斯大林模式”是国际环境长期影响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实行高度集权这一传统观点,苏联已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把放弃列宁的“经济核算社会主义”政策同法西斯主义上台和30年代尖锐呈现的新战争威胁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开始放弃新经济政策是1927~1928年的事。姜长斌基本同意这种观点。(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时,常常强调斯大林个人因素的作用。如沈学善认为,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注:沈学善:《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问题的历史反思》,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2.错误的理论指导。姜长斌则认为,把“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因于个人品质,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支持“斯大林模式”的,是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体系,即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毕克、周必文也强调理论上的严重失误造成的恶果。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注: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1期。)陈之骅指出,在20至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在这些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因而无限制地强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四、“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上。
  1.政治体制特征。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注: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张伟垣等认为,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总书记专权;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高度中央集权化;践踏法制,漠视民主制度;干部委任制盛行。(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31页。)
  2.经济体制特征。贾文华等认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时常干预经济生活;优先发展重工业。(注: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张伟垣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决策,都由国家主管经济的机关集中掌握,生产指标由国家下达,物资、技术和装备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销售,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除了有一定的利润留成以外,对生产、分配、流通等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决策权。(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95页。)
  3.文化体制特征。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五、“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1.功大于过。卢之超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有很大弊病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注:卢之超:《对斯大林问题的一些看法》,载《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陈之骅认为,该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张伟垣等指出,评价经济建设模式同评价任何问题一样,应该首先确定一个评价的客观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情,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者认为,以此客观标准去衡量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它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它强有力地利用党和政府的权力和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有效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保证了苏联能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比较强大的物质基础,使一个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工业生产一跃而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进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102页。)
  2.过大于功。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弊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苏联出现了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他们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展开: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斯大林模式:它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其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实行工业计划,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斯大林模式特点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评价
  1(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实行工业计划,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最大的弊端是管理体制僵化
这一制度,从长远上来看,弊大于利,直接导致了苏联后来的贫穷和落后,是苏联发展路上的很大障碍,与日后苏联的解体有很大关系,这一制度的弊端有:
1、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执法几乎得不到监督,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
2、农民阶层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毁灭性打击;
3、一昧地追求重工业部门的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部门的发展;
4、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限制了自由贸易,严重偏离了列宁最初的建设思路


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形式时间及标志、形成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模式有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

(1)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形成时间及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3)形成的背景: “斯大林模式” 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4)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来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特征: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 斯大林模式各个的背景 特点 影响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其实就收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模式——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其集体农庄就相当于我国的农民公社。
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其实就是军管制度。农民只能留出基本的口粮,其余一并上交。所以当时的农民说“你们把土地分给我们,粮食是你们的;把森林分给我们,木材是你们的;把河流分给我们,河里的鱼是你们的……”当时这种管理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挖掘一切资源支持军队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当然,建立的,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更专制,更凶狠。
以上是简介。背景的话,列宁是为了推翻沙皇专制,斯大林是因为建立了一党专制统治,同时又不会治理国家,因此为了维护独裁所采取的政策。当然,有些人认为也是为了将来的战争做准备。影响的话,前者虽招致了苏联百姓的愤恨,但胜利后的一些分地等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而且战时共产主义的时间并不长;而后者则为将来的苏联解体打下了伏笔。国力越发强盛,人民的生活反而越发贫困,和民主国家在人权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也就越大。


请问“斯大林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①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就是说,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地、集中制定,它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国家安全机关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②在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以党代政,苏维埃实际成为把党的决定变成国家法令的表决机器;③在权力结构上,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④在执政党自身的领导体制上,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即全党组织和党代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斯大林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
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不可否认,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苏联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极大重视,曾指出:"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 他把科学比作一座堡垒,强调"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占领这座堡垒。青年们如果愿意成为新生活的建设者,愿意成为老近卫军的真正接班人,就必须占领这座堡垒。" 工业化运动开始后,斯大林曾提出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和培养大批经济建设部门领导干部的思想,指出要把一些毕业于高等学校、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和中等农业学校的青年专家提拔到经济工作领导岗位上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又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 的口号。在这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苏联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一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据统计,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高等学校由1928年的148所增至1932年的832所,学生人数由16�9万人增至50�4万人,五年中毕业学生17万人。同期,中等专业学校由1037所增为3509所,学生由18�9万人增为72�4万人,毕业学生29�1万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高等学校毕业37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62�3万人。卫国战争前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90�9万人受过高等教育,149�22万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还培养了30�2万大学毕业生,通过技工学校、工厂、艺徒学校等方式培养了247万多名熟练工人。与此同时,苏联的科技、文学艺术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37年底,苏联建有全国性研究所和地方研究机构806个,实验站397个,天文台31个。1937年苏联物理学家设计出了基本粒子加速器,制成欧洲第一台回旋加速器;1939年研究人员发现了铀核裂变;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世界第一台以汽油和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喷气发动机;生物学家进行了植物杂交实验,培育出了新果树品种;社会科学研究大发展,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出版、大量发行和广泛传播;一大批优秀小说、诗作、戏剧、电影相继问世。所有这些,无不鼓舞着、充实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与这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相伴随,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则滋长蔓延开来。自30年代开始,斯大林垄断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以他的解释及由他得出的结论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和标准;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苏共领导人进行党内派别斗争及国内阶级斗争的领域,使许多理论家、科学家、艺术家遭受迫害,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受到摧残;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盛行。
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尽管它坚持了某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同原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历史学教授安德采伊·维尔布兰在《斯大林主义之后》一文中所说,它"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并用公有制(在这里的特殊情况下采用了国家所有制形式)取而代之,这就表明它们是社会主义" ,但由于它是在苏联国情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的最初探索的成果,因此,它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弊端。可以说,在它的内部,既有积极性的东西,对苏联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又有很多弊端和缺陷,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利弊并存的双重性,构成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内在矛盾。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形成标志各是什么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1)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形成时间及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3)形成的背景: “斯大林模式” 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4)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来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特征: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

“斯大林模式”也成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利的高度集中。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特点: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沙皇...十月革命后为稳定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所必须的高度中央集权这些都为斯模的形成提供了最近本的社会氛围。

2.俄国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落后,小农意识强,文化落后

3.列宁死后苏共党内部的派别斗争及列宁去世前对斯大林的信任

4.国际环境和二战的影响。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

5.苏联当时特殊国情的影响。苏联当时经济严重落后而且又遭到战争的破坏,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

2.错误的理论指导。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在20至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


上一篇:甩卖中国援助军机

下一篇:两会 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