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
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个人的爱情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人的羡慕,他们两个人不仅在年龄上相差了二十七岁,而且孙中山还是宋庆龄父亲宋嘉树的好朋友。所以,两个人是很不容易才在一起的。但是,他们还是不顾外界的影响,毅然决然的在一起,之后的生活也过的非常幸福。可是,既然孙中山和宋庆龄如此恩爱,怎么会没有一个孩子呢?背后到底又存在着什么隐情?关于宋庆龄的家庭,大家多多少少都是有些了解的。大家都知道宋家很殷实,而之后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个姐妹也都嫁的非常好。其实,宋嘉树小的时候家里面是很穷的,还曾经被送到美国做学徒。但是,在他长大后回国,靠着当牧师和做机械代理不断的努力做生意,最终积攒了一笔钱,而这笔钱也给孙中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孙中山和宋嘉树很早就认识了,所以在宋庆龄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孙中山。而之后在日本遇见孙中山后,宋庆龄也就决定留下给孙中山当秘书,随后日久生情。最后,两个人不顾外界和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结婚。孙中山和宋庆龄在结婚后两个人依旧热衷于革命事业,虽然生活很忙碌,但因为两个人和知己一样,所以生活的既甜蜜又幸福。也正是这样,大家才会好奇为什么如此幸福的两个人会没有孩子,这好像是不应该的。其实,两个人没有孩子不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错。在1922年的时候,直奉大战发生并取得胜利,当黎元洪成为新的大总统后,陈炯明也就叛变了。而因为孙中山曾经撤了陈炯明的职务,所以刚一叛变他就炮轰了孙中山。孙中山和宋庆龄从睡梦中被惊醒,因为宋庆龄当时已有身孕,所以孙中山让宋庆龄先行离开,但宋庆龄表示中国不能没有孙中山,所以她毅然决然的留下来替孙中山打掩护。最终,宋庆龄也成功的逃了出来,但因为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所以肚子里面的孩子没有了。并且,医生表示,宋庆龄以后也不能再怀孕了。宋庆龄爱孙中山,她也深知孙中山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所以,在危险面前她随时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危险面前宋庆龄毅然决然的留下为孙中山做掩护。虽然因为这次的事件,孙中山和宋庆龄到最后都一直没有孩子,但庆幸的是这对夫妻和知己一直生活的很幸福。
宋庆龄有孩子吗?
没有生养孩子。但经她抚养的孤儿有很多。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此后,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年底,宋庆龄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和平统一全国犯难北,直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榻旁。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支持北伐。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准备迁都,宋庆龄与先遣人员一同抵达武汉。
1927年上半年,正当大革命蓬勃高涨的时刻,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背叛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反对“三大政策”,结成“宁汉合流”,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对此,宋庆龄义愤填膺,毅然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与“宁汉合流者”决裂,“暂时隐退”。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加里宁夫妇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从欧洲回国参加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后,在与戴季陶的谈话中,严厉指出:“我对于政客的生活不适合,况且我在上海都没有言论自由,难道到了南京可以希望得到吗?”并宣告:“使我不说话的唯一办法,只有枪毙我,或者监禁我。”
在这一时期,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再度从西欧回国,无情揭露蒋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她确信:“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十五路军奋起反抗,宋庆龄高度评价十五路军抗日将士的爱国行动。
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在鲁迅先生病重时,宋庆龄给他写信说:“你的生命并不只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了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1933年9月宋庆龄在上海领导召开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她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真实情况,并向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募集了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战。许多物资是通过她的精心安排,运往抗日根据地。她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考察和工作。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安排进入解放区的,其中白求恩、柯棣华、哈立逊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斯诺访问陕北后写下了著名的《西行漫记》。
1941年1月,宋庆龄与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愤怒谴责当局发动的“皖南事变”。这期间,宋庆龄坚持“保盟”工作,直至香港沦陷前乘最后一班飞机去重庆。到达重庆后,她不顾环境险恶,继续开展“保盟”工作,不计前嫌,宋氏三姐妹牵手共赴困难,支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此时的国民党又发动内战,宋庆龄虽然身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却继续募集大批医药物资,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运往解放区,支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1949年6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毛泽东、周恩来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一如既往,言行一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经常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筹大计方针,参加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并深切关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希望尽早实现祖国统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宋庆龄的一生始终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她不辞辛苦去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人民心连心。她谦逊和蔼,平等待人,兴办实事,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1951年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逝世。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宋庆龄从早年就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反侵略战争,世界和平会议和工作。在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并将全部10万卢布的奖金捐献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952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被选为联络委员会主席。
宋庆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她一贯关心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老朋友、海外侨胞,关怀台湾的前途、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建国初期,宋庆龄主持创办了《中国建设》英文版本杂志,把中国人民的真实情况传达给世界人民。如今的《中国建设》(现名为《今日中国》)从英文一种版本增加到7种文字版本,发行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向把她作为自己的亲密的战友、同志、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肝癌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
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人们在故居留影表达对宋庆龄忠心爱戴和怀念.因为:樟树是宋庆龄十分喜爱的树木.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樟树是那么蓬蓬勃勃,除了外形美,樟树还有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品质.这两棵樟树与她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同走过风风雨雨.它们给了她安慰,给了她快乐.它们是她的朋友、亲人,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女人?
一:王昭君 "昭君出塞"已成为千古佳话,那时匈奴对大汉虎视耽耽,大汉能用的就是和亲政策来稳定边境的环境,昭君不过是一个宫女,但他完成了大汉的使命,在离别汉疆的时候,昭君流下了热泪,因为他怀念着生自己养自己的这片大地,但此时,已决定她将不可能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昭君出塞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死在了匈奴,但昭君为大汉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昭君的离去而结束,她把大汉的生产生活的资料带到了匈奴,为匈奴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融合,自昭君以后,各朝都有和亲的政策. 二:文成公主 现在 *** 的布达拉宫就是当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造的,不过后来又有过修复,文成公主家到吐蕃给松赞干布,其实最大的目的,也在于和亲,稳定边疆,但文成公主家到吐蕃,加深了 *** 与中原的联系,将中原的一些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带到 *** ,因为随文成公主而去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 那时真正开始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说为 *** 自元朝融入华夏的版图功不可没. 三: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只有她才敢称帝,他称帝的时候已经60岁了,大周王朝存在了20年,汉时吕雉她可以扶植一个傀儡皇帝,但她没有称帝,清时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达半个世纪但她也没有敢于称帝,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个,在封建社会一个女性可以做到这点真是不简单,而且武则天治理大唐20年里,颇得"贞观遗风",重用大批贤能之人,为大唐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的称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女性做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不能不说. 四:李清照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为后人所敬仰,在宋时,强调的是一个文人朝野,不强调以武治国,这也是为什么北南宋只能一直占据华夏的南方,而且疆土一直都在向南移,最后只能迁都(现在的南京).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她的词中不仅能找出一些关于"抗金"的佳作,她的夫君就牺牲在与金国作战的战场上,而她自己也加入了抗金的行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气让后人也为之叹服. 五:陈园园 如果不是因为陈园园,大清未必能够入关,当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作为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已经投降李自成,但最后还是因为陈园园引清兵入关,做了40天皇帝的李自成也只能出家做了和尚(这点无法考证),陈园园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陈园园一天天老去进而失宠,最后出家为尼. 六:孝庄太后 如果清朝没有孝庄太后,也许早就亡了,皇太极死后,在宫廷的权利较量中,先下嫁多尔滚,为了顺治皇帝的登基,再到顺治的暴卒,辅佐康熙八岁就做了皇帝,而她吃进了多尔滚的苦头,明白了立"摄政王"不合适,该立"辅佐王"这也是后来康熙能治擒熬拜,十四岁亲政埋下了伏笔.孝庄经历了大清开国的三位皇帝,为"康乾盛世'铺平了道路.但没有像慈嬉一样,来垂帘听政,这是她的伟大之处. 七:蔡文姬 伟大的女人不得不提蔡文姬!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等 。 现代有同名历史剧《蔡文姬》,剧本作者是郭沫若。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女性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 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吕稚——最狠毒的女人 吕稚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秋谨——最豪气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 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为献给这位女英雄的确是名至实归。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 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 *** 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皮肤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 在她是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 *** 美术奖金。 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 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 潘女士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人 一:王昭君 "昭君出塞"已成为千古佳话,那时匈奴对大汉虎视耽耽,大汉能用的就是和亲政策来稳定边境的环境,昭君不过是一个宫女,但他完成了大汉的使命,在离别汉疆的时候,昭君流下了热泪,因为他怀念着生自己养自己的这片大地,但此时,已决定她将不可能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昭君出塞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死在了匈奴,但昭君为大汉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昭君的离去而结束,她把大汉的生产生活的资料带到了匈奴,为匈奴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融合,自昭君以后,各朝都有和亲的政策. 二:文成公主 现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当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造的,不过后来又有过修复,文成公主家到吐蕃给松赞干布,其实最大的目的,也在于和亲,稳定边疆,但文成公主家到吐蕃,加深了西藏与中原的联络,将中原的一些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带到西藏,因为随文成公主而去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西藏那时真正开始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说为西藏自元朝融入华夏的版图功不可没. 三: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只有她才敢称帝,他称帝的时候已经60岁了,大周王朝存在了20年,汉时吕雉她可以扶植一个傀儡皇帝,但她没有称帝,清时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达半个世纪但她也没有敢于称帝,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个,在封建社会一个女性可以做到这点真是不简单,而且武则天治理大唐20年里,颇得"贞观遗风",重用大批贤能之人,为大唐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的称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女性做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不能不说. 四:李清照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为后人所敬仰,在宋时,强调的是一个文人朝野,不强调以武治国,这也是为什么北南宋只能一直占据华夏的南方,而且疆土一直都在向南移,最后只能迁都(现在的南京).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她的词中不仅能找出一些关于"抗金"的佳作,她的夫君就牺牲在与金国作战的战场上,而她自己也加入了抗金的行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气让后人也为之叹服. 五:陈园园 如果不是因为陈园园,大清未必能够入关,当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作为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已经投降李自成,但最后还是因为陈园园引清兵入关,做了40天皇帝的李自成也只能出家做了和尚(这点无法考证),陈园园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陈园园一天天老去进而失宠,最后出家为尼. 六:孝庄太后 如果清朝没有孝庄太后,也许早就亡了,皇太极死后,在宫廷的权利较量中,先下嫁多尔滚,为了顺治皇帝的登基,再到顺治的暴卒,辅佐康熙八岁就做了皇帝,而她吃进了多尔滚的苦头,明白了立"摄政王"不合适,该立"辅佐王"这也是后来康熙能治擒熬拜,十四岁亲政埋下了伏笔.孝庄经历了大清开国的三位皇帝,为"康乾盛世'铺平了道路.但没有像慈嬉一样,来垂帘听政,这是她的伟大之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女人? 一:王昭君 "昭君出塞"已成为千古佳话,那时匈奴对大汉虎视耽耽,大汉能用的就是和亲政策来稳定边境的环境,昭君不过是一个宫女,但他完成了大汉的使命,在离别汉疆的时候,昭君流下了热泪,因为他怀念着生自己养自己的这片大地,但此时,已决定她将不可能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昭君出塞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死在了匈奴,但昭君为大汉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昭君的离去而结束,她把大汉的生产生活的资料带到了匈奴,为匈奴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融合,自昭君以后,各朝都有和亲的政策. 二:文成公主 现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当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造的,不过后来又有过修复,文成公主家到吐蕃给松赞干布,其实最大的目的,也在于和亲,稳定边疆,但文成公主家到吐蕃,加深了西藏与中原的联络,将中原的一些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带到西藏,因为随文成公主而去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西藏那时真正开始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说为西藏自元朝融入华夏的版图功不可没. 三: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只有她才敢称帝,他称帝的时候已经60岁了,大周王朝存在了20年,汉时吕雉她可以扶植一个傀儡皇帝,但她没有称帝,清时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达半个世纪但她也没有敢于称帝,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个,在封建社会一个女性可以做到这点真是不简单,而且武则天治理大唐20年里,颇得"贞观遗风",重用大批贤能之人,为大唐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的称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女性做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不能不说. 四:李清照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为后人所敬仰,在宋时,强调的是一个文人朝野,不强调以武治国,这也是为什么北南宋只能一直占据华夏的南方,而且疆土一直都在向南移,最后只能迁都(现在的南京).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她的词中不仅能找出一些关于"抗金"的佳作,她的夫君就牺牲在与金国作战的战场上,而她自己也加入了抗金的行列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气让后人也为之叹服. 五:陈园园 如果不是因为陈园园,大清未必能够入关,当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作为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已经投降李自成,但最后还是因为陈园园引清兵入关,做了40天皇帝的李自成也只能出家做了和尚(这点无法考证),陈园园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历史陈园园一天天老去进而失宠,最后出家为尼. 六:孝庄太后 如果清朝没有孝庄太后,也许早就亡了,皇太极死后,在宫廷的权利较量中,先下嫁多尔滚,为了顺治皇帝的登基,再到顺治的暴卒,辅佐康熙八岁就做了皇帝,而她吃进了多尔滚的苦头,明白了立"摄政王"不合适,该立"辅佐王"这也是后来康熙能治擒熬拜,十四岁亲政埋下了伏笔.孝庄经历了大清开国的三位皇帝,为"康乾盛世'铺平了道路.但没有像慈嬉一样,来垂帘听政,这是她的伟大之处. 七:蔡文姬 伟大的女人不得不提蔡文姬!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等 。现代有同名历史剧《蔡文姬》,剧本作者是郭沫若。 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女性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吕稚——最狠毒的女人 吕稚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秋谨——最豪气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 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为献给这位女英雄的确是名至实归。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 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 *** 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面板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是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义大利 *** 美术奖金。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曾为张大千雕塑头像,又作王济远像等。潘女士为东方考入义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性 花木兰,替父征战 刘胡兰 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 我就只想起这些 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女诗人 李清照 南宋女词人 谢道蕴 东晋女诗人 柳如是 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 刘令娴 南朝梁代女诗人 蔡文姬 汉末女诗人 鲍令晖 南朝宋女诗人 薛涛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人 荆轲、屈原、文天祥、岳飞、黄继光、邓世昌、郑成功、林则徐、周恩来、邱少云、戚继光 、苏武、霍元甲、詹天佑、魏源、蔡元培、鲁迅、唐才常、严复、 郑观应、李大钊、龚自珍、葛云飞、辛弃疾……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 1.孔子 创立了儒家学派,维护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固发展,还储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2.老子 他创造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 3.郑和 七次下西洋客观上对中国的社会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林则徐 虽虎门硝烟后的鸦片战争终以失败告终,但也萌发了中国人了解学习西方的思想 5.孙中山 推翻了清 *** 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6.黄帝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7.秦始皇 统一了中国 8刘彻 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开通了西域,加速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9李时珍 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医学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10.康熙 平三蕃 攻灭台湾郑氏政权 镇压少数民族的叛乱 维护了国家一百多年的安定繁荣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的一生 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諡号“则天大圣皇后”。从此,“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都称之为武则天。 出身官宦之家 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顷。这块封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在这块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关的古迹,如则天庙、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等。其父武士彠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在唐太宗朝,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贞观九年(635年),卒于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武士彠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 武则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后来是圣神皇帝,关于她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神话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传说,至今,四川广元还留有望云铺的地名。相传,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关山上看见利州方向有王气,又往西南走了15里到望云铺,见利州上空祥云累累,说:“王气至。”武土彠听说他善长相面,便邀至府上。当时武则天尚在强褓怀中,穿男孩服装,袁天罡看后说:“龙瞳风颈,富贵之极。”又反复细看说:“若是女当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妇女游河湾,是四川广元一年一度的民间例会,相传这天是武则天的生日。还有则天婆婆梳妆楼、则天坝等遗迹与传说。 从才人到皇后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受召入宫。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却泰然处之,安慰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则天从小即见识非凡。 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但10多年过去了,武则天既无子女也没有被提升,可见她在当时的处境并不十分理想。然而,武则天却时时在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马,名号“狮子骢”,没有人能够驯服,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侯在侧,她勇敢地提出驯马的要求,说:“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马供人骑,若不能驯服要它何用。”唐太宗听了夸奖她的胆略。这也正是日后武则天的一条驭政之道。之后,她逐渐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密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按当时宫廷常规,武则天出家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则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官。这是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着另一层复杂的背景,这就是王皇后在宫中受到萧淑妃争宠的困扰,迫切希望借武则天回宫来离间皇帝对萧淑妃的宠爱之情。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武则天出于政治上的要求,聪明乖巧,“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 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本来武则天就与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对她的恩宠日益增多,使王皇后大为吃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纪,成为后宫的第三号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即请巫师作法咒诅他人),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舅柳(特殊字)罢知政事。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鸠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亡父王仁佑追夺告身。”连贬出京城的柳(特殊字)也因潜通宫掖,谋行鸠毒处以死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理朝政显才华 登上皇后宝座的武则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资治通鉴》载,唐高宗偶然行间其所,见门窗关闭甚严,于是呼曰:“皇后淑妃安在?”二人听了呜咽痛哭,说皇上如果念旧日情份使妾再见天日,请改此院为回心院。她们希望唐高宗回心转意,撤销对她们的处分。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她身为皇后,对后宫操有生杀之权,但她深知一旦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日将意味着什么。所以,武则天采取果断措施,缢死王、萧二人,以绝后患。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密切配合虽开始于显庆年间(656年~660年),但在永徽之际(650年~655年)已有深厚的政治基础。《资治通鉴》中载有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潜布心腹于武昭仪的事。说明在永徽年间武则天已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可以说他们的配合体制在显庆元年(656年)已基本形成,到显庆四年(659年)贬逐长孙无忌之后,史称“政归中宫”,武则天在朝廷的影响已比较深远。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患风眩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请武则天裁决。武则天生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都称皇帝之意,从此委以政事,权力与皇帝相等。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唐高宗追尊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追尊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九月,下诏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长孙无忌的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公,长孙无忌陪葬昭陵。十月二十七日,武则天建言十二事: (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工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复;(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上表之后,皇帝下诏施行。从此,武则天在国内外威望更加提高,外国使臣都共称唐高宗、武则天为“二圣”。 为称帝斩政敌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高宗的遗诏,无疑是留给武则天的“尚方宝剑”,成为她日后临朝的法宝。光宅元年(684年),在废掉李显立李旦为皇帝后,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改元光宅。 武则天在消除政敌、为称帝扫清道路的斗争中,采用过两个特殊手段——酷吏与铜匦。酷吏即滥用刑罚、残害无辜的官吏。铜匦是垂拱二年(686年)由鱼承华之子鱼保家设计的,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中有四隔,以受表疏,可入而不可出。东面口曰延恩,献赋诵求官职者投之;南面口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面口曰伸冤,有冤枉案情者投之;北面口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之。由正谏大夫、拾遗、补阙各一人管理。武则天为了扫除政敌,它便成为酷吏罗织罪名判杀政敌的工具,因此在历史上留了一个“告密筒”的臭名。其实,它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沿用时间也很长。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6万民众与官员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为皇嗣。历史上将武则天的周朝叫做武周。 让帝位去帝号 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在称帝之初,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 圣历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铭之铁卷,藏人史馆。 长安元年(701年)十二月,武则天为其父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称攀龙台碑)于文水吴陵。碑高5丈,宽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峤撰写,记载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彠的一生经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次年六月,武则天又为其母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阳顺陵,也是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写,记载了其母杨氏的一生经历。 长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则天首设武举选拔将领,使许多有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则天令苏(特殊字)平反酷吏所定的旧案,从而使许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昭雪。 长安四年(704年)八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十一月,封张柬之为守凤阁侍郎。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合并)等迎李显太子,杀张昌宗、张易之等,逼武则天让位于李显。二十三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为中宗。二十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唐中宗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终。同日,唐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幷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病死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归乾陵合葬。王皇后、萧淑妃及其牵连的人都予赦免。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则天于乾陵,諡号“则天大圣皇后”;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天后”,后又改称“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称“则天后”;天宝八年(749年),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族天下的传统,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 *** 、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 按照唐初后宫的制度,有所谓“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编制,也就是说,除了皇后之外,还另有一百二十一位妾侍。 “四夫人”是;贵妃、德妃、淑妃、贤妃。 “九嫔”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二十七世妇”是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 “八十一御妻”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 另外还有上千的没有名号的宫女。 编制严谨只能依次升补,不能巧立名目,随意更改。武则天被封为“才人”,算起来在皇帝的一百二十二位御妻中排名第三十几位,以她十四岁的年纪,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了。 至今中国有两块著名的无字碑,一块是汉武帝在泰山立的,他到泰山封禅,登上山顶,认为泰山太伟大了,置于齐鲁平原中,是“蔑矣!尽矣!无以加矣!”都无法形容了,于是立一块无字碑。另一块就是武则天在自己的陵前立的。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性有哪些? 女娲 嫘祖 娥皇&女英 孟母 王昭君 武则天 妈祖(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至今在福建和台湾地区,妈祖庙仍然香火兴旺。) 宋庆龄 中国历史上谁是最伟大的人 伟大. 有几种含义吧,说道名头,那肯定是孔子啊.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说道贡献,秦始皇统一中华,统一货币单位. *** 等人更加不用说了. 但是最伟大,按照标准答案还是中国人民最伟大,因为不管说谁最伟大他都得是中国人民啊.谢谢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政治家都有谁? 先秦:赵威后、君王后、秦宣太后 汉朝:吕雉、窦漪、邓绥 魏晋南北朝:贾南风、褚蒜子、冯皇后 (北魏文成帝) 唐/武周: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 宋辽金元:刘娥、高滔滔、述律平、萧绰、萧塔不烟、耶律普速完 清:孝庄皇后、慈禧、秋瑾
博尔济吉特美璃和大玉儿什么关系
电视剧《倾城绝恋》中,美璃格格,全名是博尔济吉特·美璃,来自内蒙古,是谦王爷的女儿,被封为了和硕公主。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博尔济吉特·美璃这个人吗?美璃格格的历史原型是谁?
翻翻历史,查遍博尔济吉特氏,历史上是没有美璃这个人的人的、 博尔济吉特·美璃只是雪之灵写的小说《殇璃》杜撰出来的。
事实证明:
博尔济吉特美璃格格生活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是长大后从内蒙古来的。然而,在历史上,博尔济吉特氏,在康熙时期的确有。可是,她们都是康熙皇帝的后妃,分别是康熙皇帝的慧妃、宣妃。
同时,在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博尔济吉特美璃的记载。关于此人,纯属虚构。再加上,美璃格格的父亲是谦王爷赛佳。而关于谦王爷赛佳这个人,也是纯属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此人。
历史名人的资料
在我的认识里,评价一个君主到底是暴君还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么事来判断,亦或者是功大于过亦或者是过大于功来看待。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战国的末期,当时战国七雄之间彼此攻伐无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国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时间里,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几百个诸侯国,发展到最后变成七个诸侯国之间彼此攻打。天下的百姓为此遭受了几百年的苦难,迫切的需要统一与安定,在这个历史的关键点上,嬴政站了出来,结束了战乱的局面,建立了天下一统的大秦帝国。这一项功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单纯就这项功绩来看,足以震古烁今。在后期国家的治理方面,嬴政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车轮,统一了度量衡,确立了郡县制。这些成就哪怕是现在我们仍在受益。华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虽然方言不同,但文字却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文化的沟通与传承,在这一方面来看,嬴政是有万世之功勋的。除此之外,他派蒙恬率军队驱逐北部匈奴,匈奴因此不敢南下牧马,然后修建万里长城,给中原地区相当于修建了一个依托,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国家的安宁。虽然后世在诟病嬴政用民无度,但现实是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又太少了。南征百越,即便是中原有难,百越大军不得回防,这才让刘邦项羽等人有了丝丝的机会,一群骊山囚徒就能把他们打成那样,如果大秦锐士出击,项羽等人的杂牌军早就没有了一丝丝机会。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秦始皇的功劳绝对大过他的过错,在我看来,修皇陵确实奢侈了一些,但正因为如此,还给我们留下了足以震慑世人的秦兵马俑。总之我认为,秦始皇算是个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