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地峡

时间:2024-06-18 03:22:46编辑:奇事君

泰国为何不凿通克拉地峡,取代新加坡的地位,是不是傻?

泰国不是傻,而是不敢!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泰国不敢轻易的去凿通克拉地峡。一旦凿通克拉地峡,泰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会得到增长,国际影响力也会大幅度提升。新加坡能够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马六甲海峡。这么一大块“蛋糕”摆在面前,泰国为什么迟迟没有动作?首先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钱”的问题要凿通克拉地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贸易通道,这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你需要挖长度为102公里,宽400米,深25米的航道,可想而知这个工程规模得有多大。最保守的也得需要10年时间,花费280亿美元!如果动用核能技术等一些特殊手段,也需要至少7年的时间,但是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钱!2019年泰国GDP为5436.5亿美元,凿通克拉地海峡的费用就占到了5%左右,千万别小看这5%,对于泰国而言完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影响国内政治不稳定如果要凿通克拉地峡,最合理的位置是在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领土接壤的地区。而该地区是伊斯兰居民的居住地,最为要紧的是这里的伊斯兰居民早就已经对泰国的统治十分不满,一直谋求独立。你凿通克拉地峡,就需要把南部一分为二,中间隔了一条航道。这无疑是为南部伊斯兰居民谋求独立提供了便利,加剧南部局势的不稳。这让泰国政府更加的谨慎,不敢轻易的去尝试。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多个行业领域旅游行业是泰国主要的经济支柱,而南部地区有跟多的旅游景点,这么巨大的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严重的,同时也会波及到周围的渔业和农业,凿通克拉地峡这就相当于在“地球母亲”身上生生划了一刀!深处旋涡之中,无法自拔凿通克拉地峡,无疑将改变世界政治格局,使泰国成为世界的焦点,深处旋涡之中无法在自拔。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1200公里,无需在经过马六甲海峡,这直接影响到新加坡的利益。而马六甲海峡实际上是被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的优势,美国不会眼睁睁看着就这样没了。你说你凿通克拉地峡,美国能坐视不管?一些列的制裁措施就会接踵而来,要不然就是无耻的插上一脚。还有一些经济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泰国,那就是凿通克拉地峡最后能取得的经济效益。他最大的优势仅仅是在航程上缩短了1200公里,这跟苏伊士运河的1万公里和巴拿马运河的1.5万公里是无法相比的。况且世界最大港新加坡港毕竟投运已久,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都具备十分大的竞争优势。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每一个都会让泰国不好受,所以在凿通克拉地峡事件上泰国十分的谨慎。

泰国克拉运河计真的可以实现取代新加坡吗?

自媒体新闻满天飞,说实话,有些文章实在太给自媒体招黑了。前段时间,据传某中国公司在柬埔寨租用了一个港口,此消息一出立即在网上炸了锅,许多自媒体站出来狂吹我们已经突破了马六甲海峡的桎梏,以后前往欧洲和中东就不用再经停新加坡了。对于这种言论,本人真的很无语,给各位看官老爷上个图吧。(柬埔寨明明在马六甲海峡以东,你在这里修一万个港口也绕不过马六甲海峡)实际上从印度洋进入南海的通道不仅仅只有马六甲海峡一条,还有一个位于印尼的巽他海峡,从这里也可以出入南海和印度洋。(巽他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不过巽他海峡有些地方很浅,巽他海峡最浅处仅深20米,比较影响通行效率。并且巽他海峡属于印尼领海,船舶途径这里需要印尼的允许。而马六甲海峡算是公海,任何商船在这里可以自由无害航行,再加之马六甲海峡的宽度和深度都不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黄金水道。因此相比于巽他海峡,途径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要更多。实际上许多商船走马六甲海峡是为了进行货物编组,举个例子,日本和韩国各有一批发往欧洲的货物,但是如果他们各自运往欧洲的话,运费是很高的。为了降低运费,这两批货物就会被统一运到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新加坡,在新加坡这两批货物被重新编组放到一条船上,最后再一起运往欧洲,运费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让新加坡崛起的转运贸易。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崛起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挖条运河就想终结新加坡的想法太过幼稚。(货物堆积如山的新加坡港)请大家仔细想想,单单从商业角度来看,在泰国的科拉地峡挖一条运河,这笔买卖是不划算的。首先挖运河节约不了多少路程,最多就少走1000多公里,但是运河是肯定要收费的,而且过路费肯定不定,这对于商船来说太不划算了。再者,哪怕克拉运河不要钱,但克拉地峡周围没有大型港口转运货物,克拉地峡周围就不适合建设大型港口,大家还不如去新加坡卸货呢!如果没有商船选择走克拉地峡运河,那么这个工程就是个赔本买卖,泰国人为啥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克拉地峡真的省不了多少路程,还得叫巨额的过路费,数十万美元都算便宜)当然,有些人从战略角度出发,认为修建克拉运河可以在一定限度上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进一步保证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这个观点确实没啥问题,但问题是挖运河对东亚国家有利,对泰国却没啥好处。上文也说了挖运河耗资巨大,而且钱途不明,泰国政府干嘛要为我们挖一条战略备用运河呢?可能有人会说:大不了我们给泰国一些钱嘛,谁会跟钱过不去呢?的确,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但是钱不是万能的,且不说国家的钱是不是大风刮来的。退一万步讲,你就算给泰国政府几千亿美元,泰国也不会为了他国利益而在本国领土上开挖运河。要知道泰国南部有大量的伊斯兰教信徒,他们的分离主义是比较强的,一旦开挖运河,泰国南部就会和北方分开,不利于泰国的稳定和统一。简而言之,挖运河或许对东亚国家有利,但对泰国却没啥好处,甚至还有坏处,泰国自然肯动工。

地球上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各个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第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00米)和辽阔的平原。 非洲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东非高原,是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谷带,长6000多千米,谷底有一连串狭长水深的湖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广大的刚果盆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欧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3,主要平原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第二,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第三,冰川地形广布,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部分地区呈波状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第四,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 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北美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西部高大的山系属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及落基山脉等几列平行山脉组成,山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 中部广阔的平原分布在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地之间,北起北冰洋,南抵墨西哥湾,是一片纵贯北美大陆中部的广阔平原,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东部低缓的高地由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构成,因久经侵蚀成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地。 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也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大山系,东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 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9000多千米,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东部有三大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约500万平方千米)。这些高原由于久经侵蚀,起伏和缓。 东部有三大平原:自北向南有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大洋洲地形基本特征 澳大利亚大陆也可分为三个地形区:第一,东部山地。大分水岭纵贯南北,海拔约800~1000米,东坡较陡,西坡平缓;第二,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广阔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2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积很大;第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处是埃尔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南极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层下面有各种不同地形,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之间有一条低地,把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高原,西部分布着一系列褶皱山脉。 总的是 1. 地势和地形特征 地势: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例如,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一个地方的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 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来说明。 2.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称为“高原大陆”。 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亚洲: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 海底地形 1.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大陆架上的海区靠近大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有一个巨大的陡坡,叫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2. 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靠近大陆坡的海底往往分布着很深的海沟,洋底大部分区域是广阔的洋盆,大洋中央有绵延很长的海岭。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七大洲名称的来历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为世界七大洲取下了现在的名字。然而其中的任何一个洲,都是根据它所处的位置而定的。 亚洲:在古代人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叫做亚细亚(意思是“日出之地”)。这里位于地球的东方。亚洲即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欧洲:古代人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叫欧罗巴(意思是“日落之地”)。它位于地球的西面,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 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拉丁文的意思是“阳光灼热”。因为非洲被赤道横穿中部,非洲多处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称。美洲是意大利人亚美利哥航海时发现的一块所谓的“新大陆”,欧洲人为了纪念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它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北美洲以南的地区,过去曾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为拉丁美洲。 大洋洲: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它,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它大洲之外而得名。17世纪被发现时,人们误为它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 南极洲:即南极所在的大陆。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南端大陆。 ++++++++++++++++++++++++++++++++++++++++++++++++++++++++++++++++++++ 亚洲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 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之一。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1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灾害。 非洲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1922年9月13日气温高达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 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 欧洲 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大陆南北跨纬度35°,包括附属岛屿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岛屿属寒带、南欧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外,几乎全部都在温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洲。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千米,而东部距海洋最远的地方可达1 600千米,因此欧洲从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过渡到大陆性气候。又由于平原辽阔,从浩瀚的大西洋吹来的湿润西风能无阻地深入内陆,湿润的空气调节了气温,北大西洋暖流使整个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地区更为温暖。最冷月广大地区在0?16℃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8-14℃之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情况是由于距大西洋的远近和盛行风向的不同而有差别。靠近大西洋的向风坡,年平均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广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之间,南欧三大半岛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30-40%。 水系:欧洲河网比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丰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外流区域约占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罗的海)流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68%;流入北冰洋的约占12.5%;内流区域约占19.5%,大多注入里海。主要河流是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莱茵河、罗讷河、泰晤士河等。欧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奥尔默利瀑布,落差563米。欧洲湖泊众多,且是一个多小湖群的大陆,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麓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冰碛湖和构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经湖泊。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月(7月,沿海多为8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0-3℃,成为北半球夏季最凉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都在0-32℃之间,其中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区面积较小。美国西南部的死谷,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6.7℃,为全洲最热地区。北美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 000毫米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美国大盆地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10月,北美洲东南部常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西风在翻越落基山脉后,于东麓形成钦诺克焚风。 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2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象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水系: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其中,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过1 000千米的有20多条。南美洲水系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终年不冻。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米,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区的荒漠高原地区多构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区多冰川湖;内流区多内陆盐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大洋洲 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8℃之间。最凉月平均气温为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向赤道由16℃递增到25℃;南半球从南纬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递增到25℃;新西兰的南岛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可达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北半球从夏威夷群岛最北面起向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由24℃递增到28℃以上;南半球从南纬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亚西北部,由12℃递增到3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53℃,为大洋洲最热的地方。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 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 000 000毫米,背风坡则仅1 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雨区,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 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高达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亚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克拉地峡运河的建设进程

克拉运河2015年5月,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让这项延宕10年的世纪大工程向正式开工跨一大步;初步预估,该计划需耗时10年、投资总额280亿美元,一旦开通,大陆的“马六甲困局”也将迎刃而解。“克拉运河”指从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太平洋的泰国湾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的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运线将不必绕过新加坡、取道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运时间;以10万吨油轮来算,单次能省下35万美元的运费。签约将开建耗时10年在中泰签署合作备忘录后,这条全长102公里的双向航道运河将可正式开建,初估需投入10年时间和280亿美元,若动用核能技术等非常规施工方法,则可望7年完工,惟投资总额将暴增至360亿美元。

为什么克拉地峡不能开凿

泰国要开凿克拉地峡是几乎每年浮现的老话题,并且还有人危言耸听地说,这条运河可能会使新加坡繁华的海港从此走入历史,新加坡将会遭到和非洲南部岛国毛里求斯同样的命运———毛里求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是世界最繁华的岛国之一。近日国内及新加坡又有媒体论及克拉运河的话题,而泰国近半年来对此事却几乎一片寂然。

运河方案有10个

有报道说,早在17世纪就有关于开凿这条运河的动议。真正提出是在100多年前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五世王朱拉隆功是一位力主革新的国王,曾遍访欧洲,为泰国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当时的国际海运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因此开凿克拉运河,让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运航道便捷的构想便应运而生。但是,那时国际间协力兴办巨型工程还不成时尚,单靠泰国的实力绝难胜任。接踵而来的则是一战、二战、冷战和印支战争,更使泰国难以顾及此事。近年来,开凿克拉运河的议题又重被人们提起,并真正开始了扎实的研究论证。

拟议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东临泰国湾(暹罗湾),再向东是南海、太平洋;西濒安达曼海,向西进入印度洋;南端与马来西亚接壤。这条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按照泰、日两国有关机构的预案,在400公里的狭长地段上,共设计了10个河道方案。一些方案虽河道较短,但要穿过普吉山或銮山,施工难度大。比较统一的意见倾向从狭长地段南部开凿,全长112公里,穿越宋卡、沙敦两个府,虽河道较长,但地势较平坦,沿线居民点不多。至于工期和经费,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如果用非常规施工,如动用核能技术,则用7年时间,投入360亿美元。

避免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

作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狭长水道,马六甲海峡现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每年有约8万余艘船只通过。目前,马六甲海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海盗活动猖獗,严重威胁着过往商船的安全。印尼附近的海域由于巡逻警力不足,更是危险重重。二是航道拥挤,交通秩序混乱。亚洲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反恐官员现在担心,恐怖分子可能会试图模仿海盗的作案手法,对海上国际交通线发动袭击。过分依赖这条“咽喉水道”的问题,已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

由于马六甲海峡长约1100公里,船舶绕行距离较长,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寻找各种替代性的运输方式及运输通道成为许多国家的关注点。截至目前,有关方面提出的方案主要有3个:泰国南部沿海“海陆联运陆桥”、泛亚洲石油大陆桥和开凿克拉地峡运河。其中,克拉运河一直是“撇开马六甲”设想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案。

国际上有积极有冷淡

克拉运河一旦开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这对航运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国家无疑是大好事。

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的日本对开凿克拉运河最为积极。中国经东南亚海域的航运量也不小。可以说,位于北纬10度线以北的欧洲、非洲、亚洲国家和地区经过东南亚海域的海运事业,都会从克拉运

河受益。开凿克拉地峡不仅会带动航运,也带动贸易、旅游甚至影响海军战略部署,进而影响区域政治。

如果运河开通,大量商船撇开马六甲海峡而走捷径,对于一向受益于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利益无疑造成冲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去年5月在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大会期间说过,马来西亚正面看待泰国有意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他说,泰国有权开凿该运河,因为它位于泰国的领土内。如果泰国开凿该运河,马来西亚将重新调整经济,寻求如何从中受惠的方法。他说,历史证明,其他运河如苏伊士、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周边地区的发展虽然受到影响,但并未因此瘫痪。

新加坡官方至今未就此正式表态,但舆论界明显吹冷风,质疑克拉运河对国际航运的意义,认为克拉运河被誉为“亚洲苏伊士运河”是徒有其名,仅仅免绕13万余平方公里的马来半岛,与苏伊士运河免绕3000余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陆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许多航运业界人士估计,克拉地峡开凿后,大约也只有三成左右的船只不走马六甲海峡而改道通过克拉地峡运河。

泰国本身的态度才是最关键

近年来,泰国朝野对克拉运河大致有三种态度:支持,反对,走着瞧。

支持的代表人物是目前的副总理差瓦立上将。他于1996年11月出任泰国总理后,即有意促成开凿运河,但壮志未酬,一年后不堪金融危机的压力而辞职。差瓦立于2000年2月又出任他信政府副总理。目前由差瓦立牵头,政府交通部成立了调研委员会,并于今年年初与香港一家公司签约,委托其开展运河可行性研究。泰国议会上下两院也都设有相关的委员会。

据泰国一家民调机构去年8月的调查显示,二成八支持开凿运河;三成三认为利弊参半,对是否挖河不置可否。人们列举开凿运河对泰国有益的方面:一是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曾有研究结果认为会给3万人提供就业。二是能为国家创收,据测算该运河每天大型船只通行量可达290至320艘,通行费收入可观。三是泰国因此成为海运枢纽,会加大对外国投资家的吸引力,带动整个国家经济。

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国防部长探马拉上将。他认为开凿运河耗费巨大,尽管有些国家、国际机构表示参股投资意向,但泰国仍不堪重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技术难题不易解决;其价值也无法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民意调查中,有二成四反对挖河,除与探马拉意见相近外,他们还担心工程经费像以往泰国许多大型工程那样被贪污;担心开凿后没有多少轮船通行,得不偿失;部分民众鉴于泰南穆斯林聚居的五个府长期以来闹独立,而运河预案刚好将这五府与国土主体隔开,担心出现国家分裂局面。

最具权威的是他信总理今年1月23日的表态:政府目前没有开发克拉运河的计划,主要是缺乏财力,不仅没有施工经费,甚至没有研究经费。他表示,如果民间或国际机构要调研论证,泰政府欢迎,但第一,政府没有这笔经费预算,只可提供在泰境内为调研所需的旅费和宿费;第二,这种调研应是无条件的,不可干涉泰国内政。同时,政府不承诺调研论证后就一定开挖。


上一篇:泰国动作片

下一篇:斯莉拉斯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