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后代

时间:2024-06-17 06:31:44编辑:奇事君

晚年的张学良:见到杨虎城后人为何不肯说话?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前来陕西督战的蒋介石,劝诫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内”的政策,要求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了必要前提,这便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 西安事变是我国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张学良、杨虎城在此事中无疑是有功的,他们也因此名垂青史,但实施“兵谏”,也就意味着两人今后的日子将会“不太好过”。 事后,张学良失去自由直到1994年;杨虎城则在1949年建国前惨遭杀害。 按说张学良、杨虎城两人既然能共同谋划兵谏,关系当然应当是“亲密”的,但 在2001年张学良去世之前,杨虎城的孙子杨瀚曾两次前往美国看望张学良,张学良一直避谈杨虎城,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安事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好事,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这无疑是我们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转折点,甚至可以说也奠定了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基础。 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获得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陪着蒋介石夫妇回到洛阳。但在西安事变后,两位实行兵谏的将领无一例外受到了委员长的清算。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夫妇乘坐飞机回到南京,下飞机后张学良就被拘留,12月31日,张学良被军事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在有期徒刑期间,张学良辗转贵州多个监狱,10年徒刑时间早已过了以后,张学良也未能获得释放。 之后,张学良秘密转移到台湾,并“交军委严加管束”,实际上就是“终身监禁”,直到蒋介石、蒋经国先后逝世多年后的1990年,张学良才全面恢复人生自由,并前往美国探访。 据 《张学良世纪传奇》 记载,张学良曾经有一个被“释放”的机会,委员长当时称,只要张学良答应3个条件,就可以立即释放他。这3个条件中最后一条,便是要求张学良交出 “九一八”事变 后,蒋委员长发给张学良的电报。 据称,这封电报内容是蒋委员长要求东北军“决不允许抵抗”,这封电报一直握在张学良手中,后来被其原配夫人带到美国收藏。但张学良一个条件也没有答应,便一直被软禁在台湾,当然也有人认为,张学良手中的这份电报,正是他的“保命符”,是它让张学良没有惨遭杀害。 1995年,张学良离开台湾,侨居美国夏威夷,直到2001年离世,再也没有回国东北老家。 听起来张学良过了50多年的“囚禁”生活,非常悲惨,但要对比起来,杨虎城的下场可比张学良惨多了。 毕竟张学良尽管被蒋介石软禁,但作为 张作霖 的长子,张学良背后有东北军的支持,张学良本身也和蒋介石相识多年,关系非比寻常,蒋介石在软禁张学良时,对于他的衣食住行从未亏待,张学良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 消息称,蒋介石曾经说,张学良一年要花掉一个团的钱,保守估计这个数字可能是两三百万银元。 而杨虎城呢,他不仅被囚禁12年,还在1949年建国前夕,与其幼子、幼女一同惨遭杀害,没有见到新中国的成立。 杨虎城是民国陕军将领,与张学良一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的控制,并于1937年1月被“撤职留任”,同年6月被迫出国“考察”,但他继续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地国家继续宣传他的抗日主张,并在 七七事变 后多次要求回国抗日,但均遭拒绝。 杨虎城并不死心,计划通过苏联秘密回国继续抗日,但此事却被苏共泄露给蒋介石,于是蒋介石改变了不让杨虎城回国的计划,准备诱捕杨虎城。 首先,宋子文发电释放假消息,让杨虎城认为蒋介石同意其回国,并诱使杨虎城放弃通过苏联回国的计划,改由香港回到大陆。待杨虎城到香港后, 宋子文 亲自前往香港热情迎接,并与之一同下榻半岛酒店。11月28日,宋子文称蒋介石电报称 戴笠 将迎接杨虎城到南昌相见。 12月1日,杨虎城到达武昌车站,戴笠陪同其乘飞机去南昌,到达后,杨虎城被“秘密逮捕”,并转移到梅岭别墅软禁。 1938年冬天,国民党从武汉撤退,杨虎城一家被转移至贵州 “玄天洞” 囚禁。杨虎城的待遇就没有张学良这么好的,他被囚禁的地方十分简陋,房屋也都装有栅栏,室外活动同样有规定的时间,有一个排的宪兵和20多人的特务队日夜看守。 到1945年日本投降,杨虎城已经被囚禁8年,胜利的消息传来后,大家都认为抗战的胜利以及8年时光,可能会冲淡蒋介石的仇恨,让杨虎城得以被释放。在第二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中共也提出了释放包括张学良、杨虎城在内的一批“政治犯”的主张。 但蒋委员长表面上不反对,背地里连夜暗杀了一些政治犯,并将张学良秘密关押在台湾、将杨虎城秘密转移到重庆杨家山继续关押,随后声称他们早已被“处决”。 1949年8月27日,毛人凤召集徐远举、周养浩等人开会,密谋杀害杨虎城及其子女,以及宋绮云一家。 9月6日午夜,共有8人被国民党杀害,未能见到新中国成立的盛况,他们是56岁的杨虎城及他的次子杨拯中、才9岁的幺女杨拯国、宋绮云一家以及副官闫继明、警卫员张醒民。 事后,也有不少人认为,杨虎城惨遭杀害,而张学良却活到101岁高龄,是因为实际上 杨虎城才是西安事变的“主谋”,也从未向蒋委员长低头,张学良自己也曾在《西安事变反省录》称是“受杨虎城影响比较大”,但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分别被清算,期间几乎没有联系,直到1982年张学良的侄女 张闾蘅 来到北京,找到了杨虎城的儿子 杨拯民 ,并转达了张学良的问候, 张、杨两人的后代就这样联系上了。 而后,杨拯民请张闾蘅带了礼品给张学良,1990年,张学良也托人给杨拯民带去亲笔题词,词中称“拯民世弟”,两家人的互动还算融洽。因为 在西安事变前,张、杨两家来往还算密切,杨拯民十几岁时已经与张学良相熟,杨振民一直想去见一见张学良,但直到杨拯民去世,这个心愿也没有完成。 1999年6月6日,杨拯民的儿子杨瀚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第一次前往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杨瀚也成为了杨家两代人中唯一见过张学良的人。 在夏威夷一座教堂门口,杨瀚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张学良。据杨瀚自己说,张学良见到他时,只是“怔了一下”,说了“你好,你好”就不再言语,这样平淡的反应让杨瀚感到“始料不及”。杨瀚在后来自己的书中写道,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当初敢“把天戳个窟窿”的人见到自己时,是如此平静。 当然,那时候杨瀚还觉得张学良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才会表现冷淡。可杨瀚在第二年再次前往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时,张学良依旧态度冷淡。这一次,杨瀚是去参加张学良的百岁寿宴的,张学良在寿宴上讲话得体,还与杨瀚合影留念,但两人并没有私下交流。 也正是这一次,在张学良居住的 夏威夷希尔顿酒店 里,杨瀚见到了被张闾蘅推出来散步的张学良。但在杨瀚陪着张学良散步时,张学良也仅仅说“好好,谢谢”,并没有与杨瀚多做交谈,也没有提及西安事变的往事。张、杨两家的交往,似乎也就到这里了。 为什么张学良不愿提起这件往事? 杨瀚有着自己的猜测,杨瀚觉得是因为张学良年纪大了,觉得西安事变有点“不堪回首”,也对杨虎城的被害感到惋惜,因而才不愿多谈。 而后,宋子文的日记对外公布,杨瀚才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些张学良不愿意提及往事、态度冷淡的原因。 资料显示,在西安事变发生后, 张学良、杨虎城对于是否要释放委员长的问题产生了争执。 事情发生后,宋美龄和宋子文作为委员长的代表,多次与张学良、杨虎城进行商谈,但尽管杨虎城在原则上答应了,态度上却仍旧十分强硬,这令宋家兄妹感到态度相对温和的张学良才是突破口。 于是为了绕过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改用英文与张学良交流,而杨虎城因为不懂英文,并不知道三人商谈了什么。商谈进行到12月23日,宋美龄提出25日释放委员长,作为一份“圣诞礼物”,张学良便答应了。 但几人并未将此事告诉杨虎城, 直到圣诞节当天,张学良仍然瞒着杨虎城,并直接释放了委员长、还亲自将他送回南京。 这一点当然引起了杨虎城的不满,两个好友也自此生出了间隙。而后, 张学良、杨虎城两人也有许多不合与争执,两人便渐行渐远。 也许正是这样的嫌隙,让张学良以如此冷淡的态度面对杨虎城的后人,但随着张学良的离世,过去有多少恩怨情仇也已经随之烟消云散了。如今杨瀚更加在意的是,为什么杨虎城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时期从西安事变中“消失”,为什么他致信国民党要求为杨虎城平反也没有得到回应。 2005年,杨瀚致信时任国民党主席的 连战 ,要求其为杨虎成“平反昭雪”,数月后才收到回信,但信中并未提及“平反”事宜,只是说会再次公开展示杨虎城的签名和照片。 马英九 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得知杨瀚诉求的他也曾要求在台湾国民党党史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是否有委员长下令杀害杨虎城的证据,但并未找到,此后杨瀚就没有再获得相关回应。 但杨瀚显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寻找相关证据,并称自己已经有所发现,最终必定能够证明国民党所称杨虎城是被“土匪”杀害或被“下面的人擅自杀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为自己的祖父“沉冤昭雪”。

张学良和杨虎城感情到底怎样

晚年张学良对其一生中最大的两件事——九一八、西安事变,在态度上是大相径庭的。针对九一八,只要有勇气就可以一针见血地谈清楚;而西安事变则像一个历史的灰暗魔盒,张学良是没有勇气、也没有脸面从内心拿出那把锈迹斑斑的历史钥匙的。九一八归根结底就一个问题,不抵抗的责任该谁来负?在那段历史基本尘埃落定,蒋介石也故去后,张学良最终拿出些面对历史的勇气,他坦承下令不抵抗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自己。算是帮蒋介石卸下了背负的历史黑锅,这符合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复杂感情,他一直认为蒋介石是看得起他的,对他不错的。九一八之所以能谈,还有一个原因,错误的落脚点好找,一个战略错判虽不能说是透彻的实话,但也不能算是假话。但到西安事变就不同了,真相太深,也太沉重,说出来不是给历史填坑,而是挖坑。一旦说多了,不是张学良本人再朝坑里跌一次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因此都会掉坑里去。其实不光遇见杨虎城后人张学良是不发一言,就是他对西安事变发过的那些言,基本也都是不痛不痒的桌面话。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最有说头的就是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究竟说过些什么?因此,在剖析他为何对杨虎城后人不发一言前,咱们最好先来看看针对西安事变,张学良说过什么。张学良本事不咋样,但毕竟在庙堂高位上待过,避重就轻,只说其表不说其实的说话艺术还是有的——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对西安事变的说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点,这事他没有私人利益在里面。第二点,他送蒋介石回去是预备被枪毙的。第三点,他跟蒋介石的冲突就两点,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第四点,蒋介石让他拿机枪打学生激怒了他。品味这四点,很容易就能品出一些深意:强调自己没有私利则暗示着别人有私利;有赴死之心则暗示自己不是苟活之人,实为自己的惭愧内心找支点;攘外还是安内是唯一一块可以拿出来讲的盖棺棺材板,也是真相的挡箭牌;蒋介石激怒了他则是为自己被利用、冲动酿下大错找台阶。而牵扯到杨虎城,从头到尾张学良只既简单又含蓄地说过两句话,一句,为杨虎城被害感到一些惋惜;二句,西安事变受杨虎城的影响比较大。其实有这两点,他见到杨虎城的孙子为什么一言不发就不言自明了。1999年、2000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瀚两次赴美国夏威夷看望张学良,但张学良见到他时,除了“怔了一下”说声“你好”,便不再言语。值得一提的是,杨瀚两次见张学良的地点都很有意思,第一次是在教堂,第二次是在海边。教堂是个让人忏悔的地方,海边是个容易让人内心沧海桑田的地方,就冲这两个地方,张学良也只能一言不发。再结合他说过的杨虎城两点,就更是如此了。感到惋惜则意味着他的内心有些惭愧,一起捅破了天,结果杨虎城一家家破人亡,而自己却活到了百岁;受杨虎城影响较大的背后就更是难言了,因为事后的忏悔,对杨虎城当初的怂恿,他的内心是有积怨的,而且忏悔越深,积怨可能越深。如果用稍极端或者不那么严肃的方式说,在教堂,如果非让张学良开口,他最想说的恐怕是抱怨杨瀚的先人。在海边,张学良如果要开口的话,他想说的恐怕只能是惭愧不已。总之,这两个场景叠加在一起很有历史苍凉的味道——有一种无言叫既有怨又有愧。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什么?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经周恩来等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25日蒋介石获释,由张学良陪返南京,“西安事变”到此和平解决。蒋介石飞回南京后,立即把张学良拘禁起来。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杨家将的后代在哪里?现在怎么样?

这杨家将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军队了,杨家将的忠肝义胆、侠骨柔情被后人所称颂。那么,这杨家将的后人之后又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呢?我们也都知道,在大奸臣严嵩的迫害下,这杨家将的七个儿子有的死于战场之上,有的不知所踪。当时杨家军的统领叫杨信,他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统领着一片土地。他当时虽然有一些势力,但是仍然不够强大,他为了带领他的众位兄弟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就把自己的大儿子送到了太原一个有实力的人的手下。当时杨信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去世,大儿子无法及时到身旁。这小儿子便带领杨信的军队投靠了刘崇,还改了姓名以表忠心,改的名字叫刘继业。刘继业的作战能力赢得了当时皇帝的认可,他带领军队把辽国击退了无数次。不过北汉当时命数已尽,杨家将也拯救不了。刘继业的才能有引起了新皇帝注目,刘继业继续保家卫国,后来也认祖归宗了,改回了原名杨业。杨家军受新朝廷重用,无数朝臣虎视眈眈,在一次和辽国的战争中,由于自己的人和辽国的人有勾结,杨业不幸被抓,杨家人便这样死在了战场之上。现在杨家军的后人们,居住在雁门关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里边的人都姓杨。这个村子里边还有一个属于杨家的祠堂和一本杨家族谱。这个村子处在一个小山村里,可是并没有人愿意离开,因为这是他们的根源所在。

“小萝卜头”是杨虎城的儿子吗?

“小萝卜头”不是杨虎城的儿子。宋振中(1941-1949年9月6日) ,乳名森森,别名小萝卜头,江苏邳县(今江苏邳州市)人,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1949年9月6日,宋振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年仅8岁,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重庆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扩展资料:人物事迹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了童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刚被捕的时候,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妈妈一起被关在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女牢里。这间女牢只有十多平方米,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马桶,熏得人喘不过气来。狭小的牢房里,苍蝇、蚊子、臭虫多得很。小萝卜头的身上被咬得大疮连着小疮,新疮摞着旧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老鼠屎、沙粒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直嚷:“真难吃!”妈妈哄着说:“森森乖,听妈妈的话,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萝卜头的小名。

小萝卜头是谁的孩子

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宋振中(1941-1949),男,江苏邳州市人(原为邳县),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烈士。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扩展资料年纪最小的烈士: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在革命胜利前夕,小萝卜头被敌人残忍杀害。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萝卜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林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绮云

走进名人?那个名人?名人简介??

●生命在于运动。
——伏尔泰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亚里士多德
●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塞涅卡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列夫·托尔斯泰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


上一篇:泰剧婉通夫人结局

下一篇:小伙玩网游脚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