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重庆
重庆--双重喜庆之意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 濮、苴、奴、宾、共、(rang)、(dan)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相传夏禹王分华夏为九州,梁州所属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郭沫若先生对此有诗赞曰:“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陪都”。连同远古巴国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国建都,重庆在历史上就有三次成为国都。
公元1997年重庆再次双重喜庆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批准了设置重庆直辖市。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
急求关于重庆名胜古迹的诗词对联各三对
对联
云间天上, 顶上园光
——重庆云顶寺
扁舟经峡路愚忱默祷一帆风助远人归,遗像拜江干义气如生千古云安近灵眠
——云阳张飞庙助风阁
江水急奔绿舟过,清泉飞下白水流
——三峡
诗词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陆游 《三峡歌》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在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杜甫 《秋兴》
重庆市有哪些区??????
根据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情况(行政区划合计数据截至2011年10月)
共19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
共19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 县、开 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自治县、秀山自治县、酉阳自治县、彭水自治县(4个自治县全称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模式」究竟是什么?
重庆模式就是重庆经济模式,指的是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两种模式。2010年6月12日,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一是公租屋。从2010年后的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决100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二是落实农民工户籍。从2013年开始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给予重庆户口。农民工要拿到重庆户口,必须放弃宅基地复耕农地。这样既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证了足够的耕地面积。三是加强建设IT产业集群。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业,并做到80%的零配件在重庆本土生产,这样就可以解决300万入城的农民工工作问题。扩展资料:重庆模式的意义:1、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设,而放宽商品房的管制。只要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商品屋价格该上涨就上涨,第一次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双轨制。2、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宽进严出。公租屋住满五年后,才可以购买下来,而且卖掉的话也只能用经适房价格卖给政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模式
唱红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唱红歌的重大意义:红歌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歌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被推广的,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因此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红歌能促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一提起红歌,有些人就认为这是老一套,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扩展资料“红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红歌在内容上反映出中西文化的融合,在音乐形式上也是中西音乐融合的典型。红歌除少量直接改编自民歌的曲调外,多是七声音阶,并以大调式为主;或直接借鉴民歌或西方歌曲的旋律,并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多声部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这是我国主流音乐传统所缺乏的。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我们受到红色教育。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红歌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歌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被推广的,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所以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唱响红色歌曲是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红歌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享受。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旋律,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