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时间:2024-06-15 16:04:18编辑:奇事君

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公共场合禁烟在中国难以彻底贯彻实施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漫天雾霾的同时,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中国要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小学穹顶之下的观后感500

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一个令国人绝望的名词,它不仅现实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而且威胁着将出生的孩子。在“雾霾穹顶”下,作为一个母亲是恐惧而绝望的——因此,逃往大洋彼岸或者放弃生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或选择。但是,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爱心和理性,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切实认知雾霾危害,放弃我们的私心和懒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贡献,而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生活在干净的蓝天下。中国母亲的希望,是唤醒社会的公益精神,是激发从我做起的对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爱惜和维护——这就是母亲柴静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为何《穹顶之下》播放了以后,有的人开始关注雾霾问题?

为何《穹顶之下》播放了以后,有的人开始关注雾霾问题?早些年的时间里,主持人柴静深度报道了一部纪录片让很多网友对于现状都引发了深深的担忧,对于雾霾环境问题开始了重视,这部纪录片就是《穹顶之下》。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像我们讲述了当下时代雾霾问题的严重性,让人们真实的看到了我们的环境所面临的处境是有多么的严重,这部影片也唤起了很多人保护环境的心理和追求,是当时热度话题非常高的一部影片。有人问,为何穹顶之下播放之后,有人开始关注雾霾问题?相信看过这部影片之后就能够找到答案,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能够看到雾霾肆虐着我们的天空,人们的出行都因为雾霾而不得不做好层层防护,有人带上了口罩,有人戴上了防毒面具,还有人拼命捂着自己的鼻子不想呼吸任何一处被污染的空气,曾几何时,我们在碧水蓝天下肆意的呼吸着空气,大口张开感受空气带给我们的清新感,但因为人类的工业发展,各种废气的排放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雾霾出现了。雾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恐慌,还有对于当下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考,我们每天要在维持生计的同时防范自己不要吸到雾霾,不要因为雾霾而得各种疾病,尤其是在一些工业高速发展的地带,人们的担忧随着雾霾的加剧而不断变多,每个人都不愿意面临这样的处境,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天空之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部纪录片中受到启发,开始关注雾霾问题。雾霾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自身的生存发展,还有后代延续,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层层因素叠加让人们不得不关注雾霾,整治雾霾。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看到这个视频非常激动。七年前我选择了以PM2.5暴露模拟为博士课题,后来又在美国南加州(洛杉矶一带)从事了两年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环境咨询工作。对照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的雾霾问题有着深深的怨念。柴静作为一个新闻人,把几个关键问题都找出来并说清楚了,在科学事实上没有明显的错误,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容易的是她采访到了许多当事人,触动了长期以来敏感的话题;最重要的是可能她让许多人第一次认识到,雾霾不仅和自己息息相关,而且自己是可以推动改变的力量。这部片子必将载入史册。雾霾 天出门一定要带口罩天,猫普卫欣美国进口。
吹捧过了,也吹毛求疵一下,以期作为补充。毕竟100分钟的视频没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讲得让所有人理解和满意。有三点:
一、有些更敏感的问题,这个视频上其实没提。
二、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其弊病只是三言两语带过。然而既然引发了讨论,就不能停留在表面。
三、所涉及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很传统,都是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开始采用的。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几乎占世界40%,大约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总人口的3倍。我疑心,沿袭传统解决路径是会撞墙的。特别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不止雾霾。我们能不能借鉴一点新办法,避免走传统途径的弯路?
接下来结合她的主要观点说说自己的看法,另外结合最近看到的资料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首先:雾霾真的很毒。对于雾霾,不存在“适应性”问题。这句话我再重复一遍:对于雾霾,不存在“适应性”问题。吸得越多,危害越大,特别是对小孩子。柴静视频中关于PM2.5的化学成分分析非常专业,健康危害的动画短片近乎完美。唯一的问题是,PM2.5的健康危害,除了影响呼吸道和肺功能,更为公认的是心血管疾病。公众更关注肺部疾病和肺癌容易理解,但是别忽略PM2.5对心血管的影响。如果家有老人或家族内有人有心血管疾病史,对雾霾天需要有更多关注。空气污染还被证实与出生缺陷率提高以及新生儿体重过低有关,影响孩子一生。(作者注:颗粒物更详细准确的健康危害表述可参阅美国环保署的Integrated Science Assessmentfor Particulate Matters,唯需注意这是2009年版本,近几年文献的结果未考虑在内。)
而谈到重现APEC蓝需要减少一半排放的问题,我们不该忘记,这个一半只是以我国的“蓝天”标准而定的,并不意味着只要减少一半就能实现民众健康的需要。2014年,北京PM10的年均值是115.8微克/立方米:北京去年重污染天数少13天PM2.5年平均浓度降4%。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制定的PM2.5标准,第一阶段为年平均35微克/立方米(最宽松的标准),指导值为10微克/立方米。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们的担子又重了?
对于10微克/立方米的制定依据,世卫组织的解释是:“[对于PM2.5的长期暴露],这是一个最低水平,在这个水平,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的死亡会增加(95%以上可信度)”。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这部片子中给出了一些方法和思路。总的来说有这么几项:提高标准,严格执法,对垄断的能源行业开放市场竞争。而它也难得地明确了这么做的阻力和要付出的代价。在以往的报导中,我们总是看到说“很难”,但是难在哪里?利益相关方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别的国家如何能做到?柴静以贴近大众的方式做了呈现。几个主要的论点是:
论点一:导致雾霾的燃煤中,劣质煤占了很大成分,劣质煤被用在过剩产能上,形成的是浪费,但是却一直接受国家财政输血。对劣质煤的监管不力来自于对影响就业的担忧。环保部门没有否决的权力。
如果要淘汰这些产能,结果会是什么呢?一是原先的煤矿工人会失业,二是成本要提高(洗煤或是控制排放)。片中有三个人为“淘汰产能”的合理性说了话:英国的煤矿工人认为,自己重新找工作就行了,没有这份工还有其他的。英国的能源大臣表示,环保不是负担,环保会催动创新,让新产业淘汰旧产业。发改委副部长则认为,以绿色低碳倒逼产业转型是出路。清洁产业也能吸纳就业。
我们也不该忘记,环保需要付出代价,不环保同样有代价,甚至代价更大。该片对“环保是奢侈品”的概念发出了挑战。事实上,长期生活在高污染地区的底层劳动者,才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肺癌村的环境难民,从小看不到蓝天的小姑娘,都在承受着沉重的代价。而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无论是看不见西山的北京人,还是看不真西湖的杭州人,已经在漫天雾霾中,呼吸了至少十年。人们需要工作,也需要健康,需要自在地生活。
在“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一观念甚嚣尘上的今天,这种声音非常难得。然而,我认为视频中的这些观点说服力还有欠缺。“失业了重新找份工作就好”,实在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也许我们更应该问的是:如果造成工人失业,我们如何帮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如果倒逼企业转型,利益又将如何分配?造成的能源和资源价格提升又将由谁承担?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回答这些问题,而不是以盲目的乐观搪塞,更不能以“难以回答”为借口,拒绝讨论。
片中为了拒绝煤炭而采用“油气时代”的提法,更令我有些诧异。片中已经说明,煤炭经过清洁化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不需要完全否定。燃油并非清洁能源;天然气虽然较为清洁,但是燃烧过程中照样会产生氮氧化物(PM2.5前体物)。更不用说他们都是化石能源,既不可再生,又不低碳。视油气为未来,有点自相矛盾。有可能只是把污染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在呼唤对能源的节约,能效的提高,以及更清洁的替代能源。我们真的必须重走油气时代的老路吗?
论点二:燃油品质是导致车辆污染物排放标准迟迟无法提高的限制因素。而无法提高油品则是由于利益集团掌握了标准制定的权力。发达国家的燃油品质标准由环保部门制定,但中国标准制定中,环保部门缺少专业人员。允许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将相关信息公开,是本片提出的解决油品之道。片中还提出,应当放开能源市场,允许民营天然气进入市场竞争。
油品确实需要提高。但是将市场作为解决问题的捷径,则为不择手段的竞争留下了一扇后门。在片中我们屡屡看到监管不力造成的环保困局,又怎能保证,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不会因此产生新的环境污染?这种污染可能不如雾霾那么近在眼前,却不会凭空消失。水电是一项早就允许民营投资的能源产业,但是不同于一般人所想象的“清洁能源”,其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颇为严重。相关报道连篇累牍,这里不予展开。以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把环保作为创新的动力,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并非不可实现。但,要令它成为现实,除了去掉垄断保护的枷锁,更需培育生长的土壤。
为什么发达国家放开市场没有导致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环保部门为何具有极大的权力?爱荷华州立大学周江评老师的《洛杉矶的治霾经验》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里面,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NGO的参与,环境诉讼的威力,都是极为关键的。在我国的语境下,却有些水土不服。或者,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改造水土……
关于机动车,轮船,飞机带来的污染,柴静的报告都试图涉及,却未曾明确指出:交通和消费需求才是驱动这一切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很难说这是一种取舍还是一种忽视。唯一谈到的是减少开车次数,短距离不用车。其实,我们即使不自己开车,也难免由于所购买的商品在运输中的交通需求,给污染带来贡献。在轮船和飞机运输的货物中,有我们的海淘代购,也有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原料。你,意识到了吗?
而片中谈到个人对污染行为所能做的,似乎只能是不断的举报。这种结果,不能怪柴静和她身后的制作团队。我却不愿意停留在这一层面。
雾霾治理只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缩影。我们羡慕发达国家的蓝天白云,但是他们同样在被环境问题所困扰。要让经济绿色化,除了传统上的监管和污染控制,他们还有更多值得参考的办法。
接下来的阐述,主要思路参考瑞典Lund大学的Greening the Economy课程资料。如何使经济发展绿色化,而不是演出猫捉老鼠的低效内耗,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这门课程以丹麦、瑞典、挪威的绿色经济之路,为其他国家提供启示。确实,北欧有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高的优势;而且他们也确实进行了一定的污染转嫁。但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牌发完了抱怨别人牌好是没用的,把自己手上的牌打好才是正经。这些方法能否在中国奏效?答案需要靠每个人共同塑造。我能做的只是通过告诉更多的人,希望引发讨论和改变。
个人层面:商品购买、交通出行、家庭能耗构成了个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部分。
如前所述,商品购买中的运输能耗和尾气排放,同样对雾霾有所贡献。而商品制造过程及其原料供应链,都在对环境产生影响。家庭电器的持续能源消耗更难以忽视。在欧洲,许多商品都有绿色标识(Ecolabel),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选择。消费者选择进一步影响商品制造者注重环保。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首先要国家治理,其次全民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讨厌雾霾,但每个人同时又是雾霾的制造者。”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弘昌集团公司董事长陈世强说。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儿,必须全民参与。”陈世强认为,治理雾霾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体现在企业生产上,要提升和改进生产技术,少耗能源,多用清洁能源;体现在交通上,就是要少开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等。  严控小汽车增长速度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说,统计显示,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等占郑州市PM2.5的28%,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6%;源炭及生物质燃烧源、二次大气污染物约为21%;来自区域传输的约为15%。  “由此可见,小汽车大规模的增长是造成雾霾天气加重的主因之一。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如建立空气质量污染预测预报模型,及时对公众发布污染现状;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拍雾霾纪录片以女儿病情开场,引发客观性争议,她坦诚这是自己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正是刚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促使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传播学存在着一种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人的传播”往往好过“多数人的传播”。“一个人的传播”有两种,一种是“对一个人传播”,当我们向恋人表白、向儿女倾诉,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是“为一个人传播”,他向很多人传播,但是他传播的动机或目的是为着一个人。 对一个人的传播,未必比对多数人的传播更缺乏传播性,你会发现重量级人物对多数人讲话所产生的伟大的作品,并不多于面对一个记者的采访,其实,非常多影响世界的信息,是通过记者的采访后,传播出去的,很多人只有在一个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这是记者的骄傲,也是记者的福气。 当然,为一个人的传播,那就是更加了不起的作品,当一个作家在扉页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某某时,其实他在乎的这个人往往比整个世界都重要,这样的作品,作者一定倾情倾力。贝多芬四十岁时,写了一部钢琴作品,送给他一个十分喜欢的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当然很美,她的名字叫伊丽莎白,昵称就是爱丽丝,这部《致爱丽丝》的作品,贝多芬生前从未发表,理由很简单,那是写给一个人的,但后来它属于所有的人。今天,有谁会痛恨贝多芬小家子气,把本来应该给全人类的音乐,献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呢?谁会因为自己不是爱丽丝,就拒绝欣赏这部献给爱丽丝的作品呢? 也许有人会说,你上面的例子举的是艺术作品,艺术可以主观,但柴静这是调查类作品,应该客观。其实,非常多的学术著作就有不少是献给一个人的,而调查类作品也无需屏蔽个人的情感动机甚至情感表述,公共话题的个人体验有时候弥足珍贵。这一点我不想在这篇文章展开,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对柴静这样的一个人的传播,我不仅不反对,而且认为应该鼓励和倡导。 我的理由是:我们要搞清楚舆论意见领袖的角色分工和社会定位。意见领袖至少可以分为四类:号召力领袖——可以动员人们行动,影响力领袖——可以改变人们判断,洞察力领袖——可以引领人们思考,注意力领袖——可以引发人们关注。从意见领袖的标准看,我对柴静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洞察力,评分并不高,但柴静的注意力,其量级无可挑剔,从她之前出书的发行量和这次纪录片的点击量,就可以看出其注意力的威猛,中央电视台的平台固然造就了她,但她个人的明星气质和传播策略,不容忽视。 注意力领袖在社会的作用非同小可。舆论是什么,舆论学之父李普曼评价报刊(媒体)的作用:“它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被屏蔽,有太多东西在黑暗,我们需要注意力领袖把那些黑暗的领域照亮,特别是事关每一个人利益的公共领域。 所以,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我高度赞赏崔永元对转基因的关注,很多人纠缠崔永元的立场、客观和专业。殊不知,崔永元在转基因方面不是专家,在这个领域里号召力、影响力、洞察力比他强的人多的是,但崔永元以个人的责任感,把他明星般的注意力,将一个事关很多人的公共领域从黑暗里照亮,他说了什么不重要,他是否说对了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把转基因很多幕布撕开,这样就功德无量。 同样的理由,我高度评价方舟子对这个话题的加入。公众不要太在意他们及其粉丝的争吵、谩骂等等不愉快,两个人的针锋相对,形成了公共舆论事件,这使得有更多专业的人介入其中,他们关注、反思、纠正、补漏,并且传播,意气用事的网民毕竟是少数,更多理性的网民会在沉默中思考,真相在撕开后慢慢水落石出,真理在辩论中逐渐得到公众认同。人们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其实注意力也是最好的防腐剂,一切沉默在黑暗的地方,最容易产生不可告人的交易,而当公众的注意力聚焦时,利益集团未必绝迹,但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不要去苛责一个注意力意见领袖是否专业、是否客观、是否正确。他不是号召力领袖,不是影响力领袖,也不是洞察力领袖,他最大的贡献是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应该关注的地方。注意力领袖的一举一动,是个人的自由,也关乎社会的良心,那些可以吸引亿万眼球的人,你是把媒体的镁光灯带到你们纸醉金迷的丑闻生活,还是用你们的探照灯照亮事关公共利益的公共领域,是检验你们人品和存在价值的最好试金石。 我注意到也有人批评柴静把孩子的病当做一个噱头。柴静记者出身,她当然懂得传播,从这部片子放在全国两会前两天推出,就可以看出她的精心策划。早了,话题带不到两会,晚了,两会的报道轮不到她上头条,但对于一个注意力领袖,一个为了公共利益呼喊的注意力领袖,这样的传播策略值得厚非吗? 而反过来,我们想问的是,为什么转基因和雾霾,这样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生命健康的调查纪录片,不是出自CCTV,而是出自CCTV的前员工?CCTV不惜耗巨资、多频道、大动作直播东非野生动物迁徙,为什么事关老百姓最切身利益的内容不调查、不聚焦呢?百万,对于个人是大投资,对于中央电视台的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连零头都不到,在央视的纪录片预算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制作,而崔永元、柴静都出自央视,可见财力、人力和能力都不是问题,症结是眼力,可能更关键的是心力吧?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大学理工类都有什么专业

1、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专业(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2、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3、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5、土木工程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穹顶之下什么意思

表面意思:是半球体顶部的下面。【穹顶:指半球体的空间或者面积;穹或穹形面(如朝中央圆拱的一条街或桥面)的顶点或顶部】

其他意思:
1、《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
2、《穹顶之下》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联手合作的一部超自然惊悚剧。
3、《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书籍名,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长篇力作。


美剧《穹顶之下》里的设定到底是什么?

个人觉得《穹顶之下》这部剧并不是简单的向我们讲述所谓的科幻故事,而是以科幻题材来反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性的斗争,荣誉与权力的斗争。当然,以及西方国家的历史问题。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部剧非常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派特色,即便有艺术的夸张处理,但是是从实际出发,向我们传递一种非常“沉重”的力量。剧中所谓的控制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系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小镇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罩住了。而这神秘的力量就像是一个穹顶,被困在里面的人们无法出去,外面的人也无法进来。更像是外星人的一个培养皿,用来改编地球上的人类,使地球人成为他们的载体!而在第三季中,穹顶的控制装置被破坏,内部平衡和循坏被打破,而穹顶也随之受到了影响!而“粉色的星星正在直线坠落”剧中并没有向观众透漏,这正是作者留给观众的一种思考。影视圈的很多编剧、作者、导演都非常喜欢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关于这一点,很多网友猜测是有可能地球会迎来彗星或陨石之类的撞击,粉红星星是进入大气层时燃烧的陨石么,而经过这一撞击可能地球大部分生物会将灭亡,而恰恰有了穹顶这种科技和强度的保护反而不会伤到里面的人。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猜测,具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可能只有作者本人自己清楚!另外,在整部剧中并没有有明确体现第三类接触,或许这股神秘的力量正是外星人作为,但第三类接触并没有发生。而人们只能在穹顶下面生活,他们就如同原始人一般开始将人性的弱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面对问题,大部分人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维持现状甚至开始了权力的争夺,他们争夺食物,水源,能源甚至爱情,血风血雨。小镇已经被毁坏,但是他们还是在进行着斗阵。其实,当罩子里面的人失去与外界的接触后,罩子里面的人再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更多的人蠢蠢欲动,试图重新分配“权力”,这一点与黄渤导演的《一出好戏》有诸多类似的地方!在没有这个罩子之前就已经拥有权力的人想要尽快的逃脱这里,但是还有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低三下四的人倒是期盼着大家永远都不要出去了。不过面对这个事实,还是有一部分理智的人,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可是总是会被打压,比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尽管他提出的研究是科学的,但是还是会被教会制裁。总而言之,故事还是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虽然这部剧对很多观众来说很烧脑,但非常值得一看!

上一篇:玉树发生雪灾

下一篇:高尔察克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