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祖有头发而和尚都剃光头?

时间:2024-06-15 12:44:06编辑:奇事君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佛祖烫卷发而和尚却必须留

佛经中记载,佛祖也是剃发出家的,而且佛祖在世时,也是剃发的比丘形象,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出家人是一样的。但后世在铸造佛像、绘画佛像的时候,把佛像画成有头发。这种有头发佛像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两个很明显很重要的原因:画佛像、铸造佛像,依据佛祖未出家时的画像。比如众所周知的西藏大昭寺的”十二岁等身像“,就是依据佛祖在十二岁的画像而铸造的,十二岁时佛还没有出家,自然有头发的,而且头发是自然卷曲的。还有西藏小昭寺的”八岁等身像“,也是同理。可以说,佛涅槃之后,很多流传的佛像,都是以”十二岁等身像“”八岁等身像“为蓝本的。佛的形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中就有与头发有关的——”顶肉髻相“、”发长好”、“发不乱”;“ 发旋好”;“发色如青珠”。而这些相好庄严,要表达完整,必须要有头发,如果是剃发形象,就无法表达”顶肉髻相“、”发长好”、“发不乱”;“ 发旋好”;“发色如青珠”。

佛教是宗教吗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扩展资料: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为什么佛祖有头发.而和尚却要光头?

在下并不能很完整的解释,但是从历史来看。当时古印度流行沙门风潮,所谓沙门就是指苦行者,修行者。目的是为了解脱烦恼与痛苦。当时的沙门风潮并没有强制性的剃头,可是婆罗门教的祭祀却是剃头的。而佛教的剃头也许是为了反映自己宗教的地位,因为婆罗门是古印度时候地位最高的祭祀。沙门和婆罗门祭祀都是信仰印度教的,但是做法却不相同。沙门是这个时代革新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游历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说教,作为说法的报酬,人们布施他们食物,他们依此维持(乞食)生活。他们因生活表现不同而被称游行者、遁世者,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为团体的指导也尊称为沙门。沙门是僧伽,宗教的共同体之主,教团之主。古代的婆罗门社会主张血统的纯粹,婆罗门种姓自认为诸种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门共同体却不问阶级和身份,都允许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都出身刹帝利种姓。这时代,农村社会姑且不论,在城市中,刹帝利取代婆罗门提高了地位,国王虽被认为是社会上最高统治者,但不被认为是神圣的。他们对宣说人人皆应尊奉之法的沙门,亲自拜访受教。佛像的造型是佛灭100年后,才见建造的,并不能真正的表示佛祖当时是长期留头发的。


为什么和尚要剃光头,而如来佛祖们却有头发

首先指出一个错误,佛祖头上的那个不是头发,是啥?往下看。
小时候看《西游记》,小师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游记里辣么多和尚都是光头,偏偏如来佛祖却有头发。当时师妹暗自思忖,难道就是为了表现人家如来的与众不同?
等长大后才明白自己当时的想法有多幼稚。但是问题还在啊,为什么和尚要剃光头,佛祖却有头发呢?
关于佛祖这个肉髻,能静大法师曾经说过,“佛像是一种象征,塑像乃由人所设计;各地所造之佛像形相各有不同,不同时代所造的佛像亦各具特色。佛经中曾述说佛的头上有肉髻顶相,比平常人高少许,所以,造像人为营造效果,特别将此肉髻突出。肉髻顶相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亦是一种圣者的象征,故此,佛像头顶的是象征圣者的肉髻而非凡夫的发髻。”
为什么和尚要剃成光头呢?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为什么和尚和尼姑都要剃发?

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


如来曾经给观音“金,紧,禁”三个今箍,其中孙悟空带的是紧箍咒,还有两个分别给了谁和谁?

如来曾经给观音“金,紧,禁”三个今箍,其中孙悟空带的是紧箍咒,还有两个箍儿分别给了黑熊怪、红孩儿。 1、禁箍儿戴上黑熊精的头,剧情出现在第十七回。原文: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难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愿皈正果”。释义:观音菩萨担心那妖怪无力撒泼,就把一个禁箍儿,丢在那妖怪的头上。观音菩萨念起禁箍咒,那怪头疼欲裂,丢了武器满地打滚。最终难以承受疼痛,只能跪在地上向观音哀求:“我愿意版依佛门,修行正果。”结局:黑熊怪因为偷袈裟,被观音菩萨用禁箍收服,成了镇守南海普陀山的“守山大神”。2、金箍儿戴上红孩儿的头,剧情出现在第四十二回。原文:菩萨捻着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那童子开不得手,拿不得枪,方知是法力深微,没奈何,才纳头下拜。释义:观音菩萨捻着金箍咒口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抓耳挠腮,缩起脚在地上打滚。那孩子疼的伸不开手,也拿不动红缨枪,这才知道自己法力还差得远呢,没办法,只好跪下磕头。结局:红孩儿因为抓唐僧,被观音菩萨用金箍训服,成了陪在她身后的“善财童子”。扩展资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的前因后果:孙悟空说只要把山顶上如来佛的金字压帖拿掉就行了。唐僧拿掉了金字压帖后,按照悟空的要求和刘伯钦等人退到十里之外的地方等着。忽然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五行山裂成两半,顿时飞沙走石,满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等到唐僧睁开眼睛时,悟空已经跪在地上,给他叩头。唐僧见他赤身裸体,就从包袱里拿出一双鞋和一条裤子让他穿上。刘伯钦见唐僧收了徒弟,非常高兴,告别了唐僧师徒回家去了。悟空立刻收拾行李,和师父一道出发。没过多久,师徒二人出了大唐边界。忽然从草丛中跳出一只大老虎。孙悟空赶忙放下行李,从耳朵中取出金箍棒,高兴地说∶“老孙已经五百多年没有用过这宝贝了,今天用它弄件衣服穿穿!”说完抡起金箍棒对着老虎狠命一击,老虎当场就死了。唐僧见了,惊得连嘴都合不住。悟空拔了根毫毛,变成一把尖刀,剥了虎皮,做了条皮裙围在腰间,然后,恭恭敬敬地扶唐僧上马,师徒继续赶路。忽然一声口哨声,跳出六个强盗,要抢他们的马和行李。悟空放下行李,笑着说∶“我原来也是做山大王的,把你们抢的金银珠宝分我一半吧!”强盗们一听,气得头发都竖了起来,拿着刀枪就往悟空头上砍,可是乒乒乓乓砍了七、八十下,也没伤着悟空半根毫毛。悟空见他们打累了,高喊一声∶“该俺老孙玩玩了!”他取出金箍棒一个个打,六个强盗就变成了肉酱。唐僧见了很不高兴地说∶“他们虽然是强盗,但也不至于都要打死,你这样残忍,怎能去西天取经呢?阿弥陀佛。”孙悟空最受不了别人的气,他听师父这样一说,压不住心中的怒火,高声说到∶“既然师父这样说,那我就不去西天取经了,你自己去吧!老孙我可要回花果山了!”说完纵身一跳,驾上筋斗云,往东飞去了,等到唐僧抬起头,已经看不见孙悟空了。唐僧没有办法,只好把行李放在马背上,一手拄着锡杖,一手牵着马,慢慢地往西走去,不久,就见对面来了位老妇人,手里捧着一件衣服和一顶花帽。唐僧赶忙牵住马,双手合掌,让路给老妇人过。那老妇人走到唐僧跟前说道∶“你从哪里来呀,怎么一个人在山中走呢?”唐僧就把悟空不听话的事告诉了老妇人,老妇人听后微微一笑,说∶“我送你一件衣服和一顶花帽,给你那不听话的徒弟穿上吧!”唐僧苦笑着说∶“唉,徒弟已经走了!要这些还有什么用呢?”老妇人笑着说∶“别急,徒弟我会帮你找回来的。我这儿呀,还有一篇咒语,叫做紧箍咒,你要牢牢记在心里,你让你的徒弟穿上这衣服,戴上帽子,他如果再不听话,你就念咒,他就不敢不听了!”唐僧学会了紧箍咒,低头拜谢老妇人。这时老妇人已经变成一道金光,向东飞去。唐僧抬头一看,原来是观音菩萨,赶忙跪下叩头,然后把衣帽收到包袱里,坐在路边,加紧背诵紧箍咒,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观音菩萨驾着祥云,没走多远,碰上了从东边走过来的孙悟空。原来悟空离开唐僧之后,在东海龙王那儿吃了顿饭,在龙王的苦苦劝告之下,已回心转意。观音菩萨让他赶快回到唐僧身边,悟空二话不说,告别观音菩萨去追赶唐僧了。见到唐僧,悟空把去龙王那儿吃饭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问∶“师父,你也饿了吧!我去化些斋饭来。”唐僧摇摇头说∶“不用了,包袱里还有些干粮,你给师父拿来吧!”悟空打开包袱,发现观音菩萨给的衣帽十分漂亮,便向唐僧讨取。唐僧点头答应了。悟空高兴得抓耳挠腮,忙穿上了衣服,戴上了帽子。唐僧要试试紧箍咒灵不灵,就小声念了起来,悟空马上痛得满地打滚,拼命去扯那帽子,可帽子却像长在肉里一样,取也取不下来,扯也扯不烂。悟空发现头痛是因为师父在念咒,嘴里喊着“师父别念了!别念了!”暗地里取出金箍棒,想把唐僧一棒打死。唐僧见了,紧箍咒越念越快,悟空的头越来越疼,没有办法,只好跪地求饶∶“师父,是我错了,徒儿知道错了,不要再念咒了吧!”唐僧见他已经知错,就住了口。悟空的头马上就不痛了,他想这咒语一定是观音菩萨教的,就吵着要去南海找观音菩萨算帐。唐僧说∶“她既然能教我这紧箍咒,肯定也会念咒!”悟空猛吸了一口气,不再胡来,发誓以后一定听师父的话,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箍咒

为什么阿弥陀佛前加南无?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我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的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话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数,是几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此外种种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穷的乐处,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人家都说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不修,来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不差,但是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家穿,来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也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都是受著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种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世界上的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世界坑陷著。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乐世界上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著这个自度度人的道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道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代,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生到阿弥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他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著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菩萨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的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的。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风,听著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著,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要讲念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当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应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著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著,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岂不是把生前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不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则。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香,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礼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毕起,三拜退。


上一篇:夏东海

下一篇:鼻子做假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