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北现象

时间:2024-06-13 22:47:28编辑:奇事君

新东北现象的介绍

新东北现象:中小企业继续溃退,政府官员继续腐败还更不负责任了。只抓大企业、大项目,歧视和排挤中小企业,严重的破坏了大、中、小企业并存的经济生态,结果在没有了中小企业伴生的大企业也奄奄一息。因为有众多的大国企,富有工业人才,官员们就忽视了人才的外流,结果东北的技术人才大量流向南方,组建了众多与东北国企竞争的中小企业,身为东北人你服气吗?东北没人?东北没钱?东北没资源?可是连续二十多年的下滑,使东北成了老少边穷的地方了。


新东北现象的简介

新华社15日播发的调查报告《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和网络上热议“新东北现象”,普遍认为当前东北又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通过打好“市场牌”、“改革牌”、“创新牌”,打赢东北全面振兴的攻坚战。

如何认识和破解"新东北现象

东北的问题是内地造成的。东北是重工业基地,最高峰时,重工业占全国90%以上,国际形势不好,中国制造出口出现问题,大量制造企业倒闭,财富转入金融等虚拟经济。房地产价格过高,造成工人工资快速提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消亡,被东南亚取代。制造业的衰败造成对资源的需求严重下降。东北的重工业产品因此滞销。什么时候内地的制造业能恢复活力,对资源的需求就会上升,东北重工业自然就复苏了。

东北地区人口10年下降1.20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为何会出现负增长?

对于东北地区之所以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负增长,就是因为目前的整个东北经济在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整个东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的,所以说对于目前的整个东北来说多少人离开了东北区其他地区谋求发展机会。首先对于一个地区它的整体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分为两个原因的,首先就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对一个地区,如果它的整体的人口死亡率要大于出生率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地区的人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人口负增长,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来说是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即便是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也是保持在一个紧张平衡的状态下,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原因,还是一定的经济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内部地区而言,一个地区之所以会出现比较大的负增长,就是因为目前的整个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这个地区的大多数的年轻人会离开自己的家乡,选择到其他城市来谋求一个发展机会。而对于目前的整个东北地区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东北作为之前的老工业基地,所以说它在进行发展的时候,大多数到东北工业都是以中华工业为主,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的不断紧张,使得我们国家在进行相应的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对于东北地区的整个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使得东北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对于目前的整个东北地区来说,它的整个人口由于在东北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所以说一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到了外地去寻找一个新鲜的工作,所以说就使得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增长。

东北地区人口十年减少1101万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东北地区10年人口减少了1,100万,这么多的人口减少,并不是因为自然人口增长率不够,而是因为人才外流好多在这个地方学习过的工作过的人都说东三省这些年确实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南方一些发达的城市比还是有差距的。以前的东北是很辉煌的,原来东北老工业区在现在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东北这个地方就已经挺发达的了,因为资源丰富啊,建立的这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很多,而且资源遍地都是,所以根本不愁经济发展问题有资源的驱动,经济怎么可能发展不了呢?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延续,资源也终究有开发消失的时候资源越来越少就造成了这些产业逐渐衰落,自然就没有以前的辉煌了,面临的产业转型的问题。产业转型其实就是所有的地方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进行的,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应该主要就是向科技型研发型的这个方向去转变,资源型历史上就是这样的,那还有什么可转变的呀,但是想要发展转型成功就必须得有足够多的人才,没有人你拿什么做科研啊,但是你转型不成功的话就没有人了,因为你不能提供合适的岗位,不能提供合适的它的环境对于人才来说人家去一些南方的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的地方,是更好的选择,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这个恶性循环就是这个地方想要发展就必须得有人才,但这个地方不能发展起来就没有人才愿意落在这,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而是说比较少,因为东北这些地方确实很冷,自然条件你是要考虑的,一个南方人突然到这儿,你可能还适应不了北方人到这儿,这个寒冷的问题你得考虑,虽然现在取暖之类的都已经挺发达的了,但终究生活习惯和自然气候是和自己的家乡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在同等条件下是优先愿意选择南方的。

东北为什么这么热?

东北这么热应该是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系。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东北为什么这么热

东北这么热应该是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系。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多少人口数量,东北为什么人口流失严重

人才政策改革才是遏制东北人口减少“良方”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东北人口正在加速减少。黑吉辽三省的生育率已低于日本和韩国。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离去,使东北地区出现了更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工厂周边的饭馆不断关闭,医院产科护士也愈发清闲。 但是,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来才是人口减少“主因”。为什么人才减少比生育率降低对地区人口影响更大呢?因为黑吉辽三省的生育率虽然低于全国水平的七成,但仍高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东北人口加速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才外流导致的人口结构失衡和老龄化恶性循环。众所周知,我国经历过人口红利的蓬勃时代,所谓人口红利确切的说是人才红利,适龄劳动力就是最普遍的人才。东北三省人口外流极其严重,2010年外流的180万比2000年的36万多了4倍,而且绝大多数都是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大量适龄劳动力流失,客观上又加剧了生育率降低,造成东北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萧条不景气的恶果,又促使年轻人离开,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东三省的定位是怎样的

1.农业大户“北大仓”
东三省的粮仓概念大家都知道,主要以自然条件优越的黑龙江为主,当然也有吉林的玉米神马的。
实际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特别有限,一直是取大于予。我们高中的时候就学过“剪刀差”了,这里有一些老数据:1954-1984,30年,通过剪刀差,农业资金转移到城市工业6000亿,1997-1994,政府年平均从农业拿走938亿,同期政府征收农业税年平均109.7亿。同时,除了全国的农业都在供给工业,作为最先受计划经济影响的黑龙江省每天无条件输出16列火车原粮,10万吨原油,3万立方米木材…确实是农业大省,但是都运出去了…并且很多时候,几十粒大米几厘钱卖出去,在外省加工成脆脆饼,一块钱买回来…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当年邓爷爷画圈的时候离黑龙江最远,以及一些国家政策原因,黑龙江市场经济最晚。
依靠六十年前丰富的资源和“殖民政府”遗留的基础,GDP增速在新中国成立后还领先了二十年。然而,今年上半年以百分之五的增速全国最后。
不产粮行不行?
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
那粮食卖贵一点嘛?
国家要稳定粮价,大家只知道“粮贵伤民”不知道“粮贱伤农”…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说,传统农村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70年代水平。

另,黑土层也越来越薄,这积淀了千年的黑土地还能舍尽所有喂养我们多久也同样令人担忧,届时黑龙江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

2.“工业学大庆”
黑龙江确实是资源大省,13个地级市有7个资源型城市。
过去能源工业占黑龙江规模工业比重超过一半,增速超过百分之6.3(手机怎么打百分号=_=),去年就已经是百分之0.1了。
产能过剩,重工业也不景气啊。
再说说你们念念不忘的大庆。
我在大庆油田工作的同学说,现在的大庆,一桶桶的从地下抽上来,每桶里就零星飘着些油花。官方数据说抽上来的油有百分之六左右…
就算有油又怎么样,国家有政策啊,大庆油田所得税直接交给中央(全国所有油田,只有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有这政策,可是山东有渤海湾…)!黑龙江因此损失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然而像大庆油田这样的央企,黑龙江占国有资产的八成还多…
2014年,大庆油田第一次负增长…
同时,大庆油田有油的时候,也不是交了税就完事儿的,油采上来,国家统一调配,不在黑龙江加工啊!都运出去了…黑龙江原油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加工量只有3.6(百分号)。


另外,看一看全国百强空气优良城市名单,从黑龙江这平均水平绝佳良好的空气质量看,就知道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3.军字号的东西就能赚大钱?
大家都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很好嘛,还有那么多的军事工业,肯定能赚钱!
确实呢,东三省确实为军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看看黑龙江有多少大学有军事血统就知道了,而且还有大家熟知的大连旅顺港嘛,听说旅顺都有国家级开发区了呢。
靠军工企业可以赚钱?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可以为百姓创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你们欧美军事片看多了,那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别的我不太懂,你说在旅顺口这么个重要军事基地,附近要引进个外资企业,与在江浙一带相比,哪个更容易?

4.从今年的GDP看,黑龙江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丁字裤都拽掉了…
只看东北地区的国家政策。
辽宁有沿海经济带,有沈阳经济区,有装备制造振兴政策,听说还要有烟大海底隧道了…
内蒙古有能源开发政策,少数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
吉林有延边自治州政策…
黑龙江有玉米大豆土豆黄豆…你敢转个基因我看看!
2014年,黑龙江上半年GDP增速全国第一,倒数。
(只是对国家政策的客观描述,没有表达“国家对不起黑龙江”等观点的意图。)

5.粮食运出去了,资源也用差不多了,但是年轻人才却走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有一段几年那啥几年那啥的艰苦阶段,你们懂得。东北那北大仓好啊,全国人民都知道,于是就开始闯关东,于是只黑龙江一下就挤进来七百多万人…(-_-#现在的北上广好像不会这么放纵自己吧…)最主要,东北人民没有歧视啊,三十年之后都是老乡,见面还泪汪汪。那时候的东北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是个大问题,特别是人一下子多起来需要很多物资,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带来的问题就是过分开垦,过分采伐,过分捕捞…两年前去兴安岭调研,确实也有当地居民偶尔看到熊、鹿、狍子和狼一类的动物,但相比以前,真是少太多。我们老师那辈儿以前去兴安岭还让熊追过…到我去的时候,熊毛都看不到一根。
终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度过了某些个想说又不能说的特殊时期,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天保工程实施,树也不让砍了,湿地也要保护,地不能随便开了,改革也开放了,大家知道沿海好了,于是,黑龙江迁出去了四百多万。人往高处走嘛,可以理解。可是这么看,不还是迁入了三百多万么,嗯就你数学好,剩下的岂止三百万,那七百万人几十年得生多少…(东北人现在也算是走到全国各地都有乡音了)。几十年过去了,有一些人留恋白雪黑土不愿走,有一些人是想走也走不动了…
全国平均每10名在职人员供养3名退休人员,黑龙江每10个在职人员供养7名退休人员。去年,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倒数第二,把全国平均水平的丁字裤又狠狠滴拽了一把!
年轻人才都流出去了,退休老人都坐在炕头看《乡村爱情》呢。
同时,东北高校C9、211比例也不算少,但还是留不住人,毕业生多往南走,甚至继续读书直博我同学都选择了江浙一带某C9…今年听说很多当地211高校保研都保不满,保研政策放开后学生大多选择外推到北京、上海、广东、武汉等。无论是师资还是待遇,甚至其他硬件条件,东北地区高校还是不行。

更:知友讨论说老年人外出养老人数很多,事实也的确如此。同样,每对年轻人仅结婚的消费就已经是很大的数额,人才流失多以年轻人为主,这样的人才及内需损失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又更:请自行搜索2014年10月新闻《东北三省20万老年人今年将到三亚租房过冬》
再更:12月新闻《东三省每年净流出200万人 经济发展明显减速》

6.以上
题目是“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东三省的定位是怎样的?”以上更多讨论的是当下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三省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困境。具体怎样的定位,想来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打算,每届领导班子也都有自己的算盘。仅个人观点,在中国当下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势头下,国家依然准备把没有多少光环的东三省放在供给、支撑和保障的位置上。


另,东北地区,尤以黑龙江,多遭大家调侃,“大砍省”的称呼我自己也时常用到。黑龙江人民风确实比较淳朴彪悍,如果你没去过蒙古国和俄罗斯…但是东北人也一直以“豪爽”、“讲究”等特征而被大家接受。我七岁没摸过鼠标就已经把锄头玩的比现在的LOL还遛,那时候,我还没锄头高。农民的儿子没有太多细碎的感情嗑跟你唠,地里还有一堆苞米等着我回去搓呢…
虽然我们很少说,但东北地区确实在计划经济阶段甚至现在为全国提供了太多资源。黑龙江的粮仓地位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我们不求国家给我们怎样的优惠制度,也不求全国人民给我们怎样的褒赞,因为这都是一奶同胞该做的,我相信,换成是另外的省份面临东三省同样的境遇也会做出同样的奉献…
同时我们都相信东北地区会有更好的明天。


国家为什么东北需要振兴,关于振兴东北的最新战略部署

  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速回落,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所以要振兴。
  战略部署: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上一篇:新东方为什么倒闭

下一篇:新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