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人

时间:2024-06-11 21:16:55编辑:奇事君

永昌县骊靬古城居民不是罗马军团后裔吧?

河西走廊也是一条民族走廊,仅有史料记载的就有月氏、匈奴、羌、鲜卑、粟特、回鹘、党项……等等,即使当年真的有少量罗马人迁居此地,经过两千年的时间,他们也应该融合到人数比他们多得多的其他民族当中。今天要是能测出他们有古罗马人的DNA,那倒是一件奇怪的事。从南北朝到唐代,大批中亚粟特胡人随同商队移居河西地区,并一度成为当地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隋末天下大乱时,以粟特胡人安氏家族为首的“民间豪杰”共同推举凉州人李轨起兵,称“大凉王”,当唐朝派人招降李轨被拒绝时,又是安氏家族率领“诸胡”活捉李轨,归降唐朝。唐朝兵不血刃得到整个河西走廊,粟特胡人功不可没,因而在唐代大部分时间里,粟特人都享有进行国际贸易的特权(汉人出境经商受到严格限制),于是更有大量入唐经商的粟特人滞留不归,成为唐朝西北地区人口数量众多的“土著居民”。粟特位于今天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中下游流域,有康国、安国、曹国等九个较大的城邦,唐代又称其为“昭武九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大月氏人生活在祁连山下的昭武城)。在公元九世纪开始突厥化之前,当地居民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民族(欧罗巴人种),而阿富汗最主要的两个民族-----普什图族和塔吉克族也都属于伊朗语民族,可以算作说着不同方言的伊朗人。因此,如果说“骊靬古城”居民有着阿富汗(或伊朗)血统,那倒是很符合逻辑。


骊靬人的假说

1989年9月30日, 某报转载了法新社关于澳大利亚教师戴维·哈里斯在甘肃境内发现古罗马军残部流落地的电讯,紧接着新闻媒体转相报道,《人民日报》又于同年12月15日以《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为题作报道,称:中、澳、苏三国史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西汉元帝时代设置的骊靬城是用作安置罗马战俘。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公元前53,一支6000多人的古罗马军队在卡尔莱战役中被安息(帕提亚,今伊朗高原)军队打败突围溃逃,不知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对中外关系史有重大意义。据报道,中、澳、苏三国史学家是从班固所著《汉书·陈汤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的。据《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四万多名将士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在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看到一些奇特的军队,“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防御的阵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上述三国学者根据这一史料,认为这些人就是失踪17年的罗马残部。陈汤诛灭郅支后,“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战俘中有不少骊靬人 ,西汉朝廷为安置这批罗马战俘,便在今甘肃永昌境内设置骊靬城。

骊靬遗址的史志记载

1、骊靬,古县名,西汉置。西域骊靬人内迁居此,故名。北魏以后作力干,隋废。故址在今甘肃永昌南。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今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按隋志开皇中并力乾县入番和,当即此县。——《辞海》马部·骊靬2、颜师古曰:“骊靬,即大秦国也。张掖郡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汉书·张骞传注》3、骊靬县,即凉州南山戎地,张祚遣和昊伐之,大败而还,在今永昌县之南)——《甘宁青史略》4、骊靬废县。在县南,汉置,属张掖郡。晋改属武威郡。永和十年张祚遣和昊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颜师古曰取国名为县也,骊力迟反,今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甘肃通志》卷二十三5、“……永和十年,遣其将和昊率众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晋书·张祚传》载凉王张祚6、“今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

骊靬古城的历史溯源

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集七个军团之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带),在卡尔来遭围歼。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于公元前36年前后,相继从大月氏匈奴归降西汉王朝,被安置于今永昌县者来寨。汉称罗马为骊靬,故设骊靬县,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汉书》载:致支城之战是在公元前36年,而到了公元前35年,也就是陈汤将这些罗马战俘带回西汉后不久,在西汉凉州府的行政区划中,就新设置了一个骊靬县。而骊靬县这个怪僻的县名,其实就是汉时中国对古罗马的称谓。《永昌县县志》载:“在今凉州府永昌县南,本以骊靬降人置县”,另有史籍载:骊靬县设置在番禾县南面的照面山下。经考证,文献中所指的照面山,正是如今与者来寨紧紧相临的祁连山,而古之番禾县,则正是今天的永昌县。时光荏苒,两千多年随风逝去。当年为古罗马人专设的骊靬县如今早已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成了残垣断壁,而那些远道而来、客死他乡的骊靬人也同样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中渐渐鲜为人知。留下的只有他们的后人,在用祖先基因造就的独特体征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历史长河中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西汉时中国人称古罗马

29、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西汉时中国称古罗马为:( C )
A.安息 B.波斯 C.大秦 D.大食

古罗马为何叫大秦?

权威们是这样解释的:“当时中亚、北亚人习称中国为‘秦’,因其国势强盛,文物、制度堪与中国媲美,故呼之为大秦。”[《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110页。]

“西域大秦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随后在《晋书》、《魏书》和《北史》中,都有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室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晋书·四夷传》记载:
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余里。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典王有五宫,其宫相去各十里,每旦于一宫听事,终而复始。若国有灾异,辄更立贤人,放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宝物、明珠、大贝,有夜光璧、骇鸡犀及火浣布,又能刺金缕绣及积锦缕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

汉时都护班超遣掾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有相同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鬣、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

自《后汉书》,至《晋书》、《魏书》和《北史》,对西域大秦国的描述基本类似,表明了自东汉至北朝这五、六百年间,西域有一个大秦国。

但自新旧唐书起,西域大秦国的记载出现了变化。


《旧唐书·西戎传》记载:“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

《宋史·外国传六》记载:“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历代未尝朝贡。…”


《明史·外国传七》记载:“拂菻,即汉大秦,桓帝时始通中国。晋及魏皆曰大秦,尝入贡。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数入贡。而《宋史》谓历代未尝朝贡,疑其非大秦也。…万历时,大西洋人至京师,言天主耶稣生于如德亚,即古大秦国也。”

按新旧《唐书》记载,拂菻即古大秦,而拂菻通常被认为是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也被统称之为古罗马。至于《明史》更是明确表明:“拂菻,即汉大秦”,并且就是天主耶稣降生的地方。按基督教之耶稣生于今巴勒斯坦地区,其地曾是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也是东罗马时期的境域,上千年以来确实是古罗马之地。因此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史籍中的西域大秦国就被中外学者认定为是罗马帝国,这一结论直到今天基本上为学术界所接受。

此外,1623年在陕西发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更使欧洲学者认为大秦就是罗马帝国。

虽然大秦为古罗马似乎早已成定论,然而大秦为古罗马一说仍然存在着诸多未解的疑问。


古代罗马帝国最经典得十次战役有哪些

古代经典战争II2008-03-29 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

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的顶峰。他是罗马三位执政官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金钱,美女和豪宅,克拉苏仍然不能满足。故老相传波斯王富甲天下,宫中藏金不计其数,克拉苏早就对此垂涎欲滴,况且征服波斯还可以给他带来超过凯撒的显赫战功和无尽的荣耀。他并不太在意罗马元老院拒绝批准对波斯开战,因为在他心目中,波斯只不过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蛮族,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朝的庆典活动了。

克拉苏虽然是罗马共和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却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坚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波斯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力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克拉苏的狂妄倒也并不是全无道理,两百多年前,亚力山大就是率领四万希腊联军在高加麦拉(Gaugamela)一举击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十万大军,从而征服波斯的。克拉苏相信自己的七个罗马军团要比亚力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强大得多,而波斯则已经没落了,眼前这个帕提亚王国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帕提亚王国的确和过去的波斯帝国完全不同。亚力山大征服的波斯是农耕民族为主的古文明,而那时的波斯军队除了几件新奇的兵器以外(如战象和战车),基本的战法和希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高加麦拉之战是一场欧陆风格的会战,双方都以排列整齐的方阵迎敌。诚然,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步兵阵战的最高水准,任何民族和罗马人打堂堂之阵的会战,都不会有太多胜算。将波斯帝国取而代之的帕提亚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他们将向罗马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战术理念 - 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而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多年以后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克拉苏将为他的贪婪和狂妄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数万罗马将士将不得不为他陪葬。

1. 历史背景

帕提亚人是原先居住在里海东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为受到异族的挤压而南迁到伊朗高原。帕提亚人没有文字,语言属于印欧波斯语族。在古波斯帝国兴盛时期,他们是帝国藩邦,一直为帝国军队提供优秀的弓箭手。亚力山大攻灭波斯帝国,使伊朗高原出现权力真空,于是帕提亚人乘机发展壮大。公元前250年,帕提亚部落首领阿萨斯(Arsaces)脱离希□塞吕西王国的控制,帕提亚建国。以后的二百年中,塞吕西王国逐渐衰落,帕提亚得以向西面扩张,占据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塞吕西亚等名城,于是和积极东扩的罗马帝国发生碰撞。

帕提亚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培育出了非常优秀的马种。帕提亚马不如欧洲马高大,但是强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帕提亚马从小就接受小步快跑的训练,跑起来又快又稳,所以帕提亚人策马疾驰时仍然能够非常准确地开弓射箭。希腊罗马人对帕提亚人映象最深的莫过于“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帕提亚人快速退却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帕提亚人的弓箭和欧洲常用的弓箭做一个比较。欧洲的弓是一根直木棍做成,取材通常用弹性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欧洲弓在不用的时候一般是不上弦的,以防止材料过度疲劳。中亚游牧民族使用的弓则是著名的组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弓的材质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等,用鱼胶紧密粘合,做成的弓是弯的,从弓背到两端弧度渐缓,最后再将弓反向弯曲装上弓弦,是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状和欧洲弓截然不同。欧洲弓呈一个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有两个弧形,在中央握把处内凹,整个弓的形状宛如双峰骆驼背部的轮廓。这种弓异常强劲,射程可达300米,在50米的距离内能够射穿鳞片甲,欧洲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

帕提亚军队的军种和战术都是建立在弓马娴熟的优势之上。帕提亚军队全部是骑兵,而且绝大多数是轻骑兵。轻骑兵的主要武器自然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其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采用游击战术,通常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飞蝗般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除了轻骑兵之外,帕提亚和其他的中亚民族一样,还有数量不多的一支精英部队,称为“铁甲骑兵”(Cataphract)。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它部位是鳞片甲或锁子甲,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将脸部遮掩,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片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罗马人生动地称这种骑兵为“火炉人”(Clibanarius),因为身披重甲的他们在沙漠地区烈日的烘烤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铁甲骑兵的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矛,有三米半长;辅助兵器有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等。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且等待敌人被轻骑兵大大削弱,队形散乱的时候,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阵。虽然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威力惊人,可谓当者披靡。

现在再来看看罗马军队的组织和战术。这个时期的罗马军团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百人队(Century),人数为一百一十人,基本相当于今天的连级单位。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Cohort),共五十五个连。第一营是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连组成,其他的营都只有五个连。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士兵的标准装备是青铜或铁制头盔,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活动自如;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一米二,宽七十公分;三支标枪,其中一支是重型标枪(Pilum),长约两米;最后是一支长五十公分的短剑(Gladius)。罗马军队通常是一个连组成一个方阵,有八行纵深,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的时候,罗马士兵组成方阵逼近敌阵,到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人的重型标枪虽然射程只有十几米,但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标枪投出去后,罗马士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士兵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然后右手持短剑从盾牌下面猛刺敌人的腹部,这比挥剑砍杀致命得多。

罗马军团每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骑兵为一百三十二人,其他的营为六十六人。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是一面盾牌,一支标枪,和一柄长剑。罗马骑兵多数是从高卢或日尔曼招募,他们的坐骑基本上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罗马骑兵需要接受步兵训练,因而他们落马以后仍然能够有效地战斗。罗马军队不是很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从战区当地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不多。

罗马军队在和欧洲的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龟阵”(Testudo)。当罗马军队遇到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会收拢队形,首排士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士兵将他们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以后的士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样相迭,这样就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盾牌阵。大概因为盾牌片片相迭,远远望去酷似鱼鳞,中国的汉书称之为“夹门鱼鳞阵”。罗马士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龟阵。

2. 碧血黄沙

罗马帝国同波斯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紧贴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翻过群山,就来到了两河领域的上游,这里的地貌是平坦的戈壁荒漠,只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历史的卡莱古城(Carrhae)。

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Artabazus)前来拜见。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亚的首都特西封(Ctesiphone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亚骑兵的活动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不愿绕路,执意穿越两河领域上游的戈壁沙漠,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罗马军团。

波斯帕提亚国王奥罗德(Orodes)得知克拉苏将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军。然后他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路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另一路由帕提亚贵族苏莱纳(Surena)指挥,迎击克拉苏大军。苏莱纳是波斯百年不遇的优秀将领,此时年仅三十岁。据希腊史学家普拉塔克(Plutarch)的记载,苏莱纳身材伟岸,相貌俊美,衣著华丽,举止优雅。他出身波斯名门世家,又战功累累,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波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据说他外出旅行时,随行一千匹骆驼驮他的行李,二百辆马车装他的妃嫔,一千铁甲骑兵护卫,加上幕僚和仆人能有上万人的排场。因为早已料到和罗马必有一战,苏莱纳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法,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军队,让他们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集结,以及何时分散。

此时正值盛夏,克拉苏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已经有好几天了。苏莱纳一直在假装逃跑,引诱克拉苏催促他的军团紧紧追赶,罗马士兵因为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时间急行军而疲惫不堪。终于有一天,罗马的侦察骑兵向克拉苏报告有大批波斯军队出现,克拉苏立刻命令展开战斗队形。他本打算按惯例将七个军团一字排开,骑兵摆在两翼,以防止波斯人迂回他的阵线。但很快克拉苏就发现波斯骑兵从四面八方涌现,而且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阵形。于是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正方形龟阵,每一侧的防线由十二个营的重装步兵组成,中间是轻装步兵,骑兵和辎重。

波斯军队惯用战鼓来鼓舞士气。苏莱纳发出开战的信号以后,几千面战鼓同时擂响,如雷鸣一般震摄心魂,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罗马士兵个个面露惧色。波斯铁甲骑兵先试探性的冲击罗马人的防线,发现罗马人的龟阵相当厚实,于是马上退却。克拉苏命令罗马的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但他们没走出去多远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数以万计的波斯轻骑兵这时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然后密集的箭雨就开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

波斯的轻骑兵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的放箭,根本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罗马士兵很快领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们的木制盾牌根本挡不住波斯人的组合弓在如此近距离发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士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克拉苏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为不用多久他们的箭就会用尽。但他很快发现在远处有数千匹骆驼满载弓箭等候,使波斯轻骑兵立刻能够得到补充。

克拉苏明白胜负已定,现在是撤退的时候了。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将不能走动的伤员五千多人遗弃。本来罗马人打算趁夜悄悄离去,但是伤员们得知被抛弃,顿时哭喊,怒骂,哀求声大作,让撤退的罗马人胆战心惊,几乎是一步三回头,生怕波斯人追上来。所幸波斯人不习惯夜战,没有追赶,这样罗马人安全撤到卡莱城。

天亮以后,波斯人来到罗马军队的营地,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这时有谣言传来,说克拉苏在轻骑护送下,已经逃回叙利亚,卡莱城里只有他的几个将领和余下的步兵。苏莱纳担心自己最大的猎物跑掉,立刻派人赶到卡莱城,要求面见克拉苏,诈称苏莱纳有意和谈,要求约定时间和地点。克拉苏不知是计,亲自接见了他们。这几个人立刻回报苏莱纳,告诉他克拉苏仍然在卡莱城。苏莱纳马上领军赶来,将卡莱城围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粮的罗马人不得不强行突围,结果克拉苏在突围中被杀,他的四万大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安全回到叙利亚。

卡莱之战是苏莱纳军事生涯的顶峰。本来帕提亚国王欧罗德率主力进攻亚美尼亚,只留给苏莱纳不到两万的兵力。欧罗德要求苏莱纳尽可能拖住克拉苏,等他解决亚美尼亚以后,再来支援苏莱纳与克拉苏决战。没想到苏莱纳就用这两万人将克拉苏的四万大军歼灭。所谓功高盖主,已经成为传奇人物的苏莱纳遭到欧罗德嫉恨,卡莱之战过后不久就被处死。

卡莱一战后,波斯威名远扬,成了罗马帝国的克星。但波斯军队的弱点也很明显,他们的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攻坚能力,骑兵到了山地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罗马和波斯在两河领域形成均势。同波斯人的战争使罗马人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罗马军队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出现在罗马军中。

奥古斯塔成为罗马皇帝以后,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波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奥古斯塔是罗马帝国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他非常清楚罗马军队的优劣,明白和波斯开战胜算太小。于是奥古斯塔顶住了个方面的压力,坚持通过外交斡旋,终于使罗马战俘获得释放,罗马军团被缴获的鹰符得以归还,这时卡莱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3. 罗马孤军

克拉苏大军在卡莱覆灭以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在征伐北匈奴郅支城时(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队,以步兵百余人为单位组成夹门鱼鳞阵–即盾牌方阵,他们住在城外一座由原木筑成的营垒中,“汉书–陈汤传”将这些人称为“骊靬人”。陈汤收降骊靬人带回中国,汉元帝下诏“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安置在番和县南(今永昌县)的照面山下,四年后,骊靬城堡出现在西汉版图上。从此“骊靬县”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频频出现。《晋书-张祚传》记述了公元31年“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或于南山(即照面山),大败而返”的史实。《隋书》改“骊靬”为“力乾”,“开皇中,并力乾入番和(县)”。唐代骊靬人的三次起义均见诸史册。清代《后汉书补注》称,骊靬县“本以骊靬降人置”。

英国汉学家德效骞教授看到这段历史,立刻想到克拉苏在波斯败亡的大军,认为“汉书–陈汤传”记载的这支奇怪的军队,就是当年克拉苏的残军,逃遁至中亚,被北匈奴郅支单于收留,成为匈奴的一支雇佣军。根据这一联想,他在1947年撰写了《古代中国之骊靬城》一文,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靬”,后又改称“大秦”,《后汉书-大秦》即以“大秦国一名黎鞬”起首。“骊靬县”就是汉朝政府安置罗马孤军的地方。

前一段时间坊间有人撰文,称三国时代西凉豪强马超的军队善使标枪,显然是受了罗马军队的影响。永昌县在西凉境内,如果我们可以确定“骊靬人”就是罗马人的话,马超军学习一些罗马军队的优点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军事艺术的一个顶峰。可叹的是那些生长在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子弟,不得不终老异国他乡,再也无缘回到故土,见到那熟悉的葡萄园、橄榄树,和意大利姑娘甜美的笑容。骊靬人刻骨铭心的乡愁,大概只有于右任临终所作的“望大陆歌”能够抒发明了。

古典决战之五:罗马抗击匈奴的沙隆之战

在法国东北部的香槟平原上,座落着法国小城沙隆(Chalons)。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马恩河蜿蜒流过,两岸长满高大的白杨树。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马恩河边,一个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围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堑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古战场,千百年前有一支军队曾经在这里掘壕据守,做最后的抗争。如果有当地人路过,他会告诉你这个山包名叫“阿提拉营地”。

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这块平原上,爆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会战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而另一方是号称“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领导的匈奴帝国。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一百万的兵力,会战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会战以后匈奴军队败退到这个小山包附近据守,而阿提拉用木制马鞍堆起一座小山,将他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妃嫔置于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间,打算一旦罗马军队攻破他的营垒,就引火自焚。

领导罗马帝国联军击败匈奴王阿提拉的人,是罗马的末代名将,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裘斯(Flavius Aetius)。公元五世纪的上半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帝国的版图也已是千疮百孔,无数的日尔曼蛮族部落在罗马各省份建立了独立王国。埃裘斯虽然无力阻止象海潮一般的蛮族入侵,但他利用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同蛮族部落周旋,才使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不至于倾覆。公元451年,埃裘斯联合西哥特人,在沙隆之战中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大军,并把阿提拉围困在马恩河边的营地里。面对垂死挣扎的阿提拉,埃裘斯突然犹豫起来,迟迟没有对负隅顽抗的匈奴人发动最后一击。

1. 历史背景

公元前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万的日尔曼人突然涌到罗马帝国的边境,要求得到庇护。他们携妇将雏,惊恐万状,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把这些强悍的蛮族赶得四处逃窜的“洪水猛兽”,就是匈奴。

匈奴起源于蒙古高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被中国的东汉帝国屡次击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的鲜卑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迁移。这以后匈奴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直到公元四世纪。这个时候的欧洲历史文献里开始提及一个非常丑陋和野蛮的民族,不知什么时候来到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游牧。

罗马史学家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对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象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他们是非常可怕的敌人,在远处他们飞快地射箭,来到近前他们用剑与敌格斗,舍身忘死骁勇无比,当敌人拚命招架时他们会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动弹不得。”

公元375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国家,向南攻克亚美尼亚,一直打到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凶残闻名于世,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往往留下一片废墟,一地白骨。公元440年,匈奴攻灭多瑙河南岸富庶的耐苏城(Naissus),他们烧杀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几年后罗马的使者路过此地,不得不在城外宿营,这时河边仍然能见到累累白骨,而城里尸臭冲天,让人无法靠近。

进占匈牙利草原以后,匈奴人停了下来。此时的匈奴仍然是由各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部落首领之间的争执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433年,阿提拉成为匈奴各部落的领袖,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根据一个哥特史学家记载,阿提拉具有一个典型匈奴人的外形,他肩膀宽阔,躯干壮硕,一颗硕大的头颅,面色黝黑,胡须稀疏粗硬,鼻子扁平,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鹰隼一般的小眼睛。他喜欢以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让人不寒而栗。阿提拉和那些简单粗暴的蛮族首领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阿提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来不感情用事。虽然在连年的征战中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阿提拉更愿意利用政治手腕达到他的目的。

3. 沙隆血战

接到阿提拉的战争动员令以后,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蛮族藩邦尽皆响应,派兵向莱茵河畔集结。等到阿提拉率领大军渡过莱茵河时,匈奴联军已经达到七十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是蛮族军队。大军所到之处,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惨遭屠戮和焚毁。阿提拉攻陷法兰克城市梅茨(Metz)以后,兵分两路,一路沿塞纳河向西进军,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Orleans)。

阿提拉大军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大家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匈奴的。埃裘斯抓住这个同仇敌忾的良机,四处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个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尔曼蛮族,甚至不列颠的凯尔特部落都派兵来援;和埃裘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敌-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Theodoric)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当阿提拉顿兵奥尔良城下的时候,埃裘斯的罗马联军日益壮大,最后达到五十余万人,终于有能力和匈奴人决战。

阿提拉得知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城以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埃裘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终于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各自摆开决战的阵势。罗马联军方面,由埃裘斯亲率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埃裘斯这样部署相当冒险,因为他把罗马联军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间,非常容易被匈奴军队从中心突破,将罗马阵线拦腰斩断;从另一方面讲,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队也有被罗马从两翼包抄的危险,搞得不好会重蹈罗马人在坎尼的覆辙。埃裘斯面对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险棋。阿提拉针锋相对,亲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对他们的同胞,而其他各蛮族军队组成右翼。

这个时候的罗马军队和凯撒时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罗马军团的编制到此时已经缩小为一千多人。步兵的装备也有变化,全金属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制盾牌,防护性虽然增强,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于步兵冲锋。罗马步兵从前惯用的重型标枪被一种超轻型标枪替代,这种标枪虽然穿透力远逊,但射程可达五十米。罗马军队此时的战术已经变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组成盾牌阵等敌人来攻。与罗马军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哥特军队,以大量的重装骑兵为核心,战斗时由铁骑冲击敌阵,步兵随后掩杀,已经体现出后古典时代战争的特点。

会战终于打响,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一般冲向罗马联军的中央,由各蛮族的乌合之众组成的中央阵线抵挡不住,被匈奴骑兵以楔形深深插了进去。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哥特军队。阿提拉对战局洞若观火,他知道罗马军团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战,如果能将其歼灭,就胜券在握。这时匈奴联军的两翼也开始一起压上来,会战到此已经变为一场混战,而罗马联军形势危急。

阿提拉没有看错,西哥特人最终力挽狂澜,为罗马帝国赢得了这场会战的胜利。年过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铁甲骑兵反击,结果中箭落马,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出现了片刻的慌乱,在王子托里斯蒙(Torismond)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罗马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才分出胜负。

阿提拉率领匈奴残军撤回马恩河畔的营地,用匈奴人的大蓬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入夜以后,战场上依然一片混乱。托里斯蒙率部追击时在黑暗中与他的大部队走散,结果误入匈奴人的营地,要不是他的随从拼死搭救,托里斯蒙几乎就去见了他的父王。埃裘斯也和他的罗马军团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营里过夜。直到天亮时分,罗马阵营才意识到他们居然击败了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此时如同一只受伤的猛虎,虽然缩在营垒里负隅顽抗,依然斗志不减。匈奴人的战鼓不分昼夜地响彻云霄,而托里斯蒙率西哥特骑兵几次攻击都被乱箭射了回来。在罗马阵营的联席军事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张强攻,有的主张围困,但埃裘斯却另有计较。他奉劝托里斯蒙立刻回国坐稳王位再说,以免夜长梦多。埃裘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托里斯蒙马上率军赶了回去。罗马阵营走了西哥特人,顿时显得势单力薄,众人的心气也没那么高了。这样拖了几天以后,罗马联军遂撤围而去。

埃裘斯在这个关键时刻放了阿提拉一马,使得后世史学家一直困惑不解。埃裘斯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他这个决定其实大有道理。埃裘斯一直认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保留匈奴这个外患可以让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忌惮,不得不和罗马帝国继续合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而高卢蛮族们肯定要掉转矛头来对付罗马帝国。况且这场会战几乎是西哥特人独力赢下来的,如果再让阿提拉死在他们手里,西哥特人势必威名远扬,以后会更加难以控制。撇开政治上的因素,埃裘斯恐怕也不想将他多年的好友阿提拉置于死地,他还是希望阿提拉能接受教训,恢复过去和平共处的局面。


古罗马的几个经典战役

古代经典战争II2008-03-29 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

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的顶峰。他是罗马三位执政官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金钱,美女和豪宅,克拉苏仍然不能满足。故老相传波斯王富甲天下,宫中藏金不计其数,克拉苏早就对此垂涎欲滴,况且征服波斯还可以给他带来超过凯撒的显赫战功和无尽的荣耀。他并不太在意罗马元老院拒绝批准对波斯开战,因为在他心目中,波斯只不过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蛮族,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朝的庆典活动了。

克拉苏虽然是罗马共和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却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坚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波斯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力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克拉苏的狂妄倒也并不是全无道理,两百多年前,亚力山大就是率领四万希腊联军在高加麦拉(Gaugamela)一举击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十万大军,从而征服波斯的。克拉苏相信自己的七个罗马军团要比亚力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强大得多,而波斯则已经没落了,眼前这个帕提亚王国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帕提亚王国的确和过去的波斯帝国完全不同。亚力山大征服的波斯是农耕民族为主的古文明,而那时的波斯军队除了几件新奇的兵器以外(如战象和战车),基本的战法和希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高加麦拉之战是一场欧陆风格的会战,双方都以排列整齐的方阵迎敌。诚然,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步兵阵战的最高水准,任何民族和罗马人打堂堂之阵的会战,都不会有太多胜算。将波斯帝国取而代之的帕提亚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他们将向罗马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战术理念 - 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而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多年以后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克拉苏将为他的贪婪和狂妄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数万罗马将士将不得不为他陪葬。

1. 历史背景

帕提亚人是原先居住在里海东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为受到异族的挤压而南迁到伊朗高原。帕提亚人没有文字,语言属于印欧波斯语族。在古波斯帝国兴盛时期,他们是帝国藩邦,一直为帝国军队提供优秀的弓箭手。亚力山大攻灭波斯帝国,使伊朗高原出现权力真空,于是帕提亚人乘机发展壮大。公元前250年,帕提亚部落首领阿萨斯(Arsaces)脱离希□塞吕西王国的控制,帕提亚建国。以后的二百年中,塞吕西王国逐渐衰落,帕提亚得以向西面扩张,占据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塞吕西亚等名城,于是和积极东扩的罗马帝国发生碰撞。

帕提亚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培育出了非常优秀的马种。帕提亚马不如欧洲马高大,但是强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帕提亚马从小就接受小步快跑的训练,跑起来又快又稳,所以帕提亚人策马疾驰时仍然能够非常准确地开弓射箭。希腊罗马人对帕提亚人映象最深的莫过于“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帕提亚人快速退却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帕提亚人的弓箭和欧洲常用的弓箭做一个比较。欧洲的弓是一根直木棍做成,取材通常用弹性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欧洲弓在不用的时候一般是不上弦的,以防止材料过度疲劳。中亚游牧民族使用的弓则是著名的组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弓的材质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等,用鱼胶紧密粘合,做成的弓是弯的,从弓背到两端弧度渐缓,最后再将弓反向弯曲装上弓弦,是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状和欧洲弓截然不同。欧洲弓呈一个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有两个弧形,在中央握把处内凹,整个弓的形状宛如双峰骆驼背部的轮廓。这种弓异常强劲,射程可达300米,在50米的距离内能够射穿鳞片甲,欧洲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

帕提亚军队的军种和战术都是建立在弓马娴熟的优势之上。帕提亚军队全部是骑兵,而且绝大多数是轻骑兵。轻骑兵的主要武器自然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其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采用游击战术,通常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飞蝗般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除了轻骑兵之外,帕提亚和其他的中亚民族一样,还有数量不多的一支精英部队,称为“铁甲骑兵”(Cataphract)。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它部位是鳞片甲或锁子甲,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将脸部遮掩,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片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罗马人生动地称这种骑兵为“火炉人”(Clibanarius),因为身披重甲的他们在沙漠地区烈日的烘烤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铁甲骑兵的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矛,有三米半长;辅助兵器有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等。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且等待敌人被轻骑兵大大削弱,队形散乱的时候,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阵。虽然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威力惊人,可谓当者披靡。

现在再来看看罗马军队的组织和战术。这个时期的罗马军团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百人队(Century),人数为一百一十人,基本相当于今天的连级单位。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Cohort),共五十五个连。第一营是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连组成,其他的营都只有五个连。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士兵的标准装备是青铜或铁制头盔,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活动自如;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一米二,宽七十公分;三支标枪,其中一支是重型标枪(Pilum),长约两米;最后是一支长五十公分的短剑(Gladius)。罗马军队通常是一个连组成一个方阵,有八行纵深,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的时候,罗马士兵组成方阵逼近敌阵,到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人的重型标枪虽然射程只有十几米,但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标枪投出去后,罗马士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士兵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然后右手持短剑从盾牌下面猛刺敌人的腹部,这比挥剑砍杀致命得多。

罗马军团每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骑兵为一百三十二人,其他的营为六十六人。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是一面盾牌,一支标枪,和一柄长剑。罗马骑兵多数是从高卢或日尔曼招募,他们的坐骑基本上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罗马骑兵需要接受步兵训练,因而他们落马以后仍然能够有效地战斗。罗马军队不是很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从战区当地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不多。

罗马军队在和欧洲的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龟阵”(Testudo)。当罗马军队遇到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会收拢队形,首排士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士兵将他们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以后的士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样相迭,这样就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盾牌阵。大概因为盾牌片片相迭,远远望去酷似鱼鳞,中国的汉书称之为“夹门鱼鳞阵”。罗马士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龟阵。

2. 碧血黄沙

罗马帝国同波斯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紧贴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翻过群山,就来到了两河领域的上游,这里的地貌是平坦的戈壁荒漠,只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历史的卡莱古城(Carrhae)。

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Artabazus)前来拜见。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亚的首都特西封(Ctesiphone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亚骑兵的活动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不愿绕路,执意穿越两河领域上游的戈壁沙漠,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罗马军团。

波斯帕提亚国王奥罗德(Orodes)得知克拉苏将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军。然后他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路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另一路由帕提亚贵族苏莱纳(Surena)指挥,迎击克拉苏大军。苏莱纳是波斯百年不遇的优秀将领,此时年仅三十岁。据希腊史学家普拉塔克(Plutarch)的记载,苏莱纳身材伟岸,相貌俊美,衣著华丽,举止优雅。他出身波斯名门世家,又战功累累,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波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据说他外出旅行时,随行一千匹骆驼驮他的行李,二百辆马车装他的妃嫔,一千铁甲骑兵护卫,加上幕僚和仆人能有上万人的排场。因为早已料到和罗马必有一战,苏莱纳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法,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军队,让他们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集结,以及何时分散。

此时正值盛夏,克拉苏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已经有好几天了。苏莱纳一直在假装逃跑,引诱克拉苏催促他的军团紧紧追赶,罗马士兵因为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时间急行军而疲惫不堪。终于有一天,罗马的侦察骑兵向克拉苏报告有大批波斯军队出现,克拉苏立刻命令展开战斗队形。他本打算按惯例将七个军团一字排开,骑兵摆在两翼,以防止波斯人迂回他的阵线。但很快克拉苏就发现波斯骑兵从四面八方涌现,而且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阵形。于是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正方形龟阵,每一侧的防线由十二个营的重装步兵组成,中间是轻装步兵,骑兵和辎重。

波斯军队惯用战鼓来鼓舞士气。苏莱纳发出开战的信号以后,几千面战鼓同时擂响,如雷鸣一般震摄心魂,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罗马士兵个个面露惧色。波斯铁甲骑兵先试探性的冲击罗马人的防线,发现罗马人的龟阵相当厚实,于是马上退却。克拉苏命令罗马的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但他们没走出去多远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数以万计的波斯轻骑兵这时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然后密集的箭雨就开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

波斯的轻骑兵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的放箭,根本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罗马士兵很快领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们的木制盾牌根本挡不住波斯人的组合弓在如此近距离发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士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克拉苏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为不用多久他们的箭就会用尽。但他很快发现在远处有数千匹骆驼满载弓箭等候,使波斯轻骑兵立刻能够得到补充。

克拉苏明白胜负已定,现在是撤退的时候了。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将不能走动的伤员五千多人遗弃。本来罗马人打算趁夜悄悄离去,但是伤员们得知被抛弃,顿时哭喊,怒骂,哀求声大作,让撤退的罗马人胆战心惊,几乎是一步三回头,生怕波斯人追上来。所幸波斯人不习惯夜战,没有追赶,这样罗马人安全撤到卡莱城。

天亮以后,波斯人来到罗马军队的营地,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这时有谣言传来,说克拉苏在轻骑护送下,已经逃回叙利亚,卡莱城里只有他的几个将领和余下的步兵。苏莱纳担心自己最大的猎物跑掉,立刻派人赶到卡莱城,要求面见克拉苏,诈称苏莱纳有意和谈,要求约定时间和地点。克拉苏不知是计,亲自接见了他们。这几个人立刻回报苏莱纳,告诉他克拉苏仍然在卡莱城。苏莱纳马上领军赶来,将卡莱城围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粮的罗马人不得不强行突围,结果克拉苏在突围中被杀,他的四万大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安全回到叙利亚。

卡莱之战是苏莱纳军事生涯的顶峰。本来帕提亚国王欧罗德率主力进攻亚美尼亚,只留给苏莱纳不到两万的兵力。欧罗德要求苏莱纳尽可能拖住克拉苏,等他解决亚美尼亚以后,再来支援苏莱纳与克拉苏决战。没想到苏莱纳就用这两万人将克拉苏的四万大军歼灭。所谓功高盖主,已经成为传奇人物的苏莱纳遭到欧罗德嫉恨,卡莱之战过后不久就被处死。

卡莱一战后,波斯威名远扬,成了罗马帝国的克星。但波斯军队的弱点也很明显,他们的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攻坚能力,骑兵到了山地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罗马和波斯在两河领域形成均势。同波斯人的战争使罗马人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罗马军队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出现在罗马军中。

奥古斯塔成为罗马皇帝以后,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波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奥古斯塔是罗马帝国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他非常清楚罗马军队的优劣,明白和波斯开战胜算太小。于是奥古斯塔顶住了个方面的压力,坚持通过外交斡旋,终于使罗马战俘获得释放,罗马军团被缴获的鹰符得以归还,这时卡莱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3. 罗马孤军

克拉苏大军在卡莱覆灭以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在征伐北匈奴郅支城时(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队,以步兵百余人为单位组成夹门鱼鳞阵–即盾牌方阵,他们住在城外一座由原木筑成的营垒中,“汉书–陈汤传”将这些人称为“骊靬人”。陈汤收降骊靬人带回中国,汉元帝下诏“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安置在番和县南(今永昌县)的照面山下,四年后,骊靬城堡出现在西汉版图上。从此“骊靬县”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频频出现。《晋书-张祚传》记述了公元31年“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或于南山(即照面山),大败而返”的史实。《隋书》改“骊靬”为“力乾”,“开皇中,并力乾入番和(县)”。唐代骊靬人的三次起义均见诸史册。清代《后汉书补注》称,骊靬县“本以骊靬降人置”。

英国汉学家德效骞教授看到这段历史,立刻想到克拉苏在波斯败亡的大军,认为“汉书–陈汤传”记载的这支奇怪的军队,就是当年克拉苏的残军,逃遁至中亚,被北匈奴郅支单于收留,成为匈奴的一支雇佣军。根据这一联想,他在1947年撰写了《古代中国之骊靬城》一文,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靬”,后又改称“大秦”,《后汉书-大秦》即以“大秦国一名黎鞬”起首。“骊靬县”就是汉朝政府安置罗马孤军的地方。

前一段时间坊间有人撰文,称三国时代西凉豪强马超的军队善使标枪,显然是受了罗马军队的影响。永昌县在西凉境内,如果我们可以确定“骊靬人”就是罗马人的话,马超军学习一些罗马军队的优点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军事艺术的一个顶峰。可叹的是那些生长在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子弟,不得不终老异国他乡,再也无缘回到故土,见到那熟悉的葡萄园、橄榄树,和意大利姑娘甜美的笑容。骊靬人刻骨铭心的乡愁,大概只有于右任临终所作的“望大陆歌”能够抒发明了。

古典决战之五:罗马抗击匈奴的沙隆之战

在法国东北部的香槟平原上,座落着法国小城沙隆(Chalons)。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马恩河蜿蜒流过,两岸长满高大的白杨树。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马恩河边,一个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围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堑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古战场,千百年前有一支军队曾经在这里掘壕据守,做最后的抗争。如果有当地人路过,他会告诉你这个山包名叫“阿提拉营地”。

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这块平原上,爆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会战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而另一方是号称“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领导的匈奴帝国。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一百万的兵力,会战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会战以后匈奴军队败退到这个小山包附近据守,而阿提拉用木制马鞍堆起一座小山,将他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妃嫔置于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间,打算一旦罗马军队攻破他的营垒,就引火自焚。

领导罗马帝国联军击败匈奴王阿提拉的人,是罗马的末代名将,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裘斯(Flavius Aetius)。公元五世纪的上半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帝国的版图也已是千疮百孔,无数的日尔曼蛮族部落在罗马各省份建立了独立王国。埃裘斯虽然无力阻止象海潮一般的蛮族入侵,但他利用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同蛮族部落周旋,才使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不至于倾覆。公元451年,埃裘斯联合西哥特人,在沙隆之战中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大军,并把阿提拉围困在马恩河边的营地里。面对垂死挣扎的阿提拉,埃裘斯突然犹豫起来,迟迟没有对负隅顽抗的匈奴人发动最后一击。

1. 历史背景

公元前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万的日尔曼人突然涌到罗马帝国的边境,要求得到庇护。他们携妇将雏,惊恐万状,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把这些强悍的蛮族赶得四处逃窜的“洪水猛兽”,就是匈奴。

匈奴起源于蒙古高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被中国的东汉帝国屡次击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的鲜卑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迁移。这以后匈奴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直到公元四世纪。这个时候的欧洲历史文献里开始提及一个非常丑陋和野蛮的民族,不知什么时候来到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游牧。

罗马史学家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对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象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他们是非常可怕的敌人,在远处他们飞快地射箭,来到近前他们用剑与敌格斗,舍身忘死骁勇无比,当敌人拚命招架时他们会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动弹不得。”

公元375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国家,向南攻克亚美尼亚,一直打到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凶残闻名于世,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往往留下一片废墟,一地白骨。公元440年,匈奴攻灭多瑙河南岸富庶的耐苏城(Naissus),他们烧杀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几年后罗马的使者路过此地,不得不在城外宿营,这时河边仍然能见到累累白骨,而城里尸臭冲天,让人无法靠近。

进占匈牙利草原以后,匈奴人停了下来。此时的匈奴仍然是由各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部落首领之间的争执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433年,阿提拉成为匈奴各部落的领袖,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根据一个哥特史学家记载,阿提拉具有一个典型匈奴人的外形,他肩膀宽阔,躯干壮硕,一颗硕大的头颅,面色黝黑,胡须稀疏粗硬,鼻子扁平,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鹰隼一般的小眼睛。他喜欢以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让人不寒而栗。阿提拉和那些简单粗暴的蛮族首领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阿提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来不感情用事。虽然在连年的征战中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阿提拉更愿意利用政治手腕达到他的目的。

3. 沙隆血战

接到阿提拉的战争动员令以后,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蛮族藩邦尽皆响应,派兵向莱茵河畔集结。等到阿提拉率领大军渡过莱茵河时,匈奴联军已经达到七十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是蛮族军队。大军所到之处,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惨遭屠戮和焚毁。阿提拉攻陷法兰克城市梅茨(Metz)以后,兵分两路,一路沿塞纳河向西进军,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Orleans)。

阿提拉大军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大家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匈奴的。埃裘斯抓住这个同仇敌忾的良机,四处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个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尔曼蛮族,甚至不列颠的凯尔特部落都派兵来援;和埃裘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敌-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Theodoric)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当阿提拉顿兵奥尔良城下的时候,埃裘斯的罗马联军日益壮大,最后达到五十余万人,终于有能力和匈奴人决战。

阿提拉得知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城以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埃裘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终于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各自摆开决战的阵势。罗马联军方面,由埃裘斯亲率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埃裘斯这样部署相当冒险,因为他把罗马联军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间,非常容易被匈奴军队从中心突破,将罗马阵线拦腰斩断;从另一方面讲,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队也有被罗马从两翼包抄的危险,搞得不好会重蹈罗马人在坎尼的覆辙。埃裘斯面对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险棋。阿提拉针锋相对,亲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对他们的同胞,而其他各蛮族军队组成右翼。

这个时候的罗马军队和凯撒时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罗马军团的编制到此时已经缩小为一千多人。步兵的装备也有变化,全金属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制盾牌,防护性虽然增强,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于步兵冲锋。罗马步兵从前惯用的重型标枪被一种超轻型标枪替代,这种标枪虽然穿透力远逊,但射程可达五十米。罗马军队此时的战术已经变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组成盾牌阵等敌人来攻。与罗马军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哥特军队,以大量的重装骑兵为核心,战斗时由铁骑冲击敌阵,步兵随后掩杀,已经体现出后古典时代战争的特点。

会战终于打响,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一般冲向罗马联军的中央,由各蛮族的乌合之众组成的中央阵线抵挡不住,被匈奴骑兵以楔形深深插了进去。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哥特军队。阿提拉对战局洞若观火,他知道罗马军团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战,如果能将其歼灭,就胜券在握。这时匈奴联军的两翼也开始一起压上来,会战到此已经变为一场混战,而罗马联军形势危急。

阿提拉没有看错,西哥特人最终力挽狂澜,为罗马帝国赢得了这场会战的胜利。年过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铁甲骑兵反击,结果中箭落马,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出现了片刻的慌乱,在王子托里斯蒙(Torismond)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罗马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才分出胜负。

阿提拉率领匈奴残军撤回马恩河畔的营地,用匈奴人的大蓬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入夜以后,战场上依然一片混乱。托里斯蒙率部追击时在黑暗中与他的大部队走散,结果误入匈奴人的营地,要不是他的随从拼死搭救,托里斯蒙几乎就去见了他的父王。埃裘斯也和他的罗马军团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营里过夜。直到天亮时分,罗马阵营才意识到他们居然击败了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此时如同一只受伤的猛虎,虽然缩在营垒里负隅顽抗,依然斗志不减。匈奴人的战鼓不分昼夜地响彻云霄,而托里斯蒙率西哥特骑兵几次攻击都被乱箭射了回来。在罗马阵营的联席军事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张强攻,有的主张围困,但埃裘斯却另有计较。他奉劝托里斯蒙立刻回国坐稳王位再说,以免夜长梦多。埃裘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托里斯蒙马上率军赶了回去。罗马阵营走了西哥特人,顿时显得势单力薄,众人的心气也没那么高了。这样拖了几天以后,罗马联军遂撤围而去。

埃裘斯在这个关键时刻放了阿提拉一马,使得后世史学家一直困惑不解。埃裘斯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他这个决定其实大有道理。埃裘斯一直认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保留匈奴这个外患可以让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忌惮,不得不和罗马帝国继续合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而高卢蛮族们肯定要掉转矛头来对付罗马帝国。况且这场会战几乎是西哥特人独力赢下来的,如果再让阿提拉死在他们手里,西哥特人势必威名远扬,以后会更加难以控制。撇开政治上的因素,埃裘斯恐怕也不想将他多年的好友阿提拉置于死地,他还是希望阿提拉能接受教训,恢复过去和平共处的局面。


三国中的马超真的是古罗马帝国人的后裔吗?

马超是不是罗马人的后裔,不得而知,但罗马人要到东方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的罗马,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不稀罕争夺蛮夷之地,而中国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只有匈奴人打到罗马,罗马很少西进到匈奴地界,更别提到中国来了,不过,史书有记载,马超是马援之后,很可能,是中原人和羌族人的混血儿。上面看到有一点争论,马超,确实是联合韩遂造反,曹操在击败马超之后,才把马腾灭了三族,这应该也是刘备不愿重用马超的原因,这个人,太狠了,太无情,让他去对付对付边境的蛮夷就可以了,放在身边实在太危险。


骊靬村的真相

神秘的2005年DNA测试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26日的这篇文章并未提及这次“DNA分析”是由谁做的,怎么分析的,也没有提及相关论文的发表刊物及时间,缺乏科学报道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让人读来不免生疑。我们发现,《每日邮报》这个报道的来源很可能与新华社在11月19日发出的一篇英文稿件有关。该稿件题为《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揭示西北村民的祖先疑云》,[4]文中提及,一个“2005年的DNA测试”显示该村村民有异族血统,许多专家认为他们是古罗马士兵的后裔。同样,新华社报道中的这次“DNA测试”,信息也很模糊,其出处、研究者均未获提及。为了确认这个神秘的“2005年DNA测试”真的存在,我们尝试检索了各大论文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Google Scholar等,但都找不到发表于2005年的有关骊靬村村民基因测试的文献。不过,我们发现这篇英文报道的疑似中文版本中提及:“2004年和2005年,者来寨村民罗英和蔡俊年分别在北京中科院和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证明有外国血统。”[5]在2007年4月8日央视《世界周刊》的《罗马的诱惑》报道中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2004年,村民罗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验,结果是具有46%的阿富汗血统。 2005年,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为56%的欧洲血统。”。[6]这很可能就是今天各大媒体援引的“新的DNA测试显示,骊靬村三分之二村民具有白种人血统”的依据。不过,“46%的阿富汗血统”这种数据,充当宣传相关研究的噱头或许可以充数,在把当真之前,必须考虑到基因组科学本身还处在研究的很初步阶段,此类统计,对数据处理的探索性多于数据本身的意义。新闻报导语焉不详,缺乏相关研究的细节叙述,我们无法得知“46%的阿富汗血统”、“56%的欧洲血统”这两个数据有多少统计学上的置信度。此外,两个单独个体的基因组数据要代表整个群体显然也有极大的误差可能,更不必说基因组研究本身在数据处理上就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与争议。2007年6月的时候,《人类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骊靬人”DNA分析的研究论文[7]。这是我们能够见搜到的相关检测话题迄今为止唯一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这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和参考文献中也都未涉及“2005年DNA测试”,足见2004年和2005年的两次检测并未被纳入科研视野。骊靬人与古罗马无关2007年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杂志》的论文,目的正是要对“中国村民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的传说进行检验。研究人员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层面上,检验了代表着四组中国人群的227名男性的Y染色体。众所周知,Y染色体是“传男不传女”,而且其中95%的基因不能发生重组[8],所以在分子生物学上,Y染色体DNA可以用来追溯某人的男性祖先。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DNA相似度研究结果,译自这篇论文。  这张图是包括骊靬村民在内的15个欧亚大陆上的不同人群,基于Y染色体DNA的二维相似度结构分析(MDS)。位置越靠近说明相似度越高,有关此分析方法的具体原理和算法可参见相关教材[9]。假设骊靬人的祖先来自古罗马士兵,那么这些人显然都是男性,故此他们的Y染色体应该被骊靬人所继承,从而在现代骊靬村民的Y染色体当中占据显著的成份。若以上假设成立,上图当中的骊靬村民应该同欧洲各民族(北意大利人,西西里人,克罗地亚人……)更接近才对。然而实验结果表明,骊靬村民的男性祖先,同三个汉族人群(分别来自河南、辽宁、宁夏)极为接近,而与骊靬村民最相似的非汉族人群却还是甘肃本地的裕固族同胞。由此可见,骊靬村民的祖先不可能是古罗马士兵。再换一个思路,我们或许还可以寄希望于古罗马士兵出征打仗时,还有大量古罗马妇女陪同。而且,经过多年战乱离散,这些古罗马妇女还能来到中国,同甘肃当地人(汉人或其他本地民族,诸如羌胡)相结合,从而使得当代骊靬村民的母系大部出自古罗马。不过,这一假设也被进一步的DNA检测所否定。2009年,兰州大学马国荣的硕士论文《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10],骊靬人的线粒体DNA与中国汉族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欧洲人或者中亚人的亲缘关系较远。受精卵的线粒体通常由卵细胞提供,故而线粒体DNA基本上是“传女不传男”——只有十分罕见的情况下,该物质才会通过父系遗传[11]。通过这项研究,骊靬村民的母系祖先是古罗马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事实上,即使是在历史学界内部,“中国村民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的说法也并非主流意见,在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甚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严肃的国际汉学研究杂志并未刊登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12]结论:谣言破解“骊靬人是古罗马人后代”的说法在国际学术界并非主流观点。而据说支持“骊靬人是古罗马人后代”这个说法的所谓“2005年DNA测试”不足为据;而2007年、2009年的两篇论文分别显示,无论从父系的角度,还是从母系的角度,骊靬人都不可能是古罗马人的后代。

饶州的历史记载

《明史·志第十九 ·地理四》的江西条目中,关于饶州有以下记载:饶州府,元饶州路,属江浙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为鄱阳府,隶江西行省。寻曰饶州府,来隶。领县七。西南距布政司(按:即今南昌市)二百四十里。 鄱阳倚。正统元年,淮王府自广东韶州府迁此。西北有鄱阳山,在鄱阳湖中。湖长三百里,阔四十里,亘南康、饶州、南昌、九江四府之境。南有鄱江,源出南直(按:即南直隶,含今苏沪皖三省市)婺源县及祁门县,下流会於城东。又南则广信上饶江(按:即今信江)来合焉,环城西北出,复分为二,俱入鄱阳湖,亦名双港水。又东有东湖,一名督军湖,流入鄱江。西北有棠阴巡检司,迁於双港口。北有石门镇巡检司。又东北有大阳埠。西有八字脑。馀干(按:即今余干县),府南。元馀干州。洪武初,降为县。西北有康郎山,滨鄱阳湖南涯,因名其水曰康朗湖。又西有族亭湖。又南有余水,亦曰三余水。又南有龙窟河,合於余水,下入鄱江。有康山巡检司,旧在康郎山上,后迁黄埠。西有瑞虹镇,在鄱阳湖滨。乐平,府东。元乐平州。洪武初降为县。东北有凤游山。南有乐安江(按:又名乐安河),即鄱江之上流也。北有八涧镇巡检司。南有仙鹤镇巡检司,后迁万年县之苛溪镇。浮梁,府东。元浮梁州,洪武初降为县。南有昌江(按:又名昌江河),南直祁门县之水俱流汇焉,鄱江之别源也。西北有桃树镇巡检司,后迁县东北勒上市。西南有景德镇,宣德初,置御器厂於此。德兴,府东。东有银山,旧产银。北有铜山,山麓有胆泉,浸铁可以成铜。西南有建节水,自弋阳县流入。北有大溪,自南直婺源县流入。下流俱合於乐安江。东有白沙巡检司。西南有永泰巡检司,废。安仁(按:即今余江县,而非湖南安仁县),府南少东。南有锦江,亦名安仁港,自贵溪县流入,西北入余干境,为龙窟河。又东有白塔河,流合於锦江。南有白塔、东有田南二巡检司,后废。万年,府东南。正德七年以余干县之万春乡置,析鄱阳、 乐平及贵溪三县地益之。北有万年山。东有桃源洞,桃源水出焉,经县西南,下流为余水。东北有荷溪镇、北有石头街二巡检司,后俱废。 春秋时楚番邑(古读PóYì),秦置番县,西汉改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县政府驻地鄱阳镇属江西有名的古镇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置番县,县令吴芮始筑城池,县治在今鄱阳镇。西汉因县城处番水(今鄱江)之北而改名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建安十五年(210年)为鄱阳郡郡治,县治迁至今古县渡镇。三国赤乌八年(245年)县治还至今鄱阳镇,晋咸宁六年(280年)三月迁治今石门街镇,南朝齐中兴二年(502年)还治今鄱阳镇。隋开皇九年(589年)为饶州州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饶州路路治。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为鄱阳府府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饶州府府治。1949年解放初,鄱阳县升为鄱阳市设城关区,1952年市建制撤消,城关区复为鄱阳镇。1957年5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以“鄱”字很多人不认识为由,将鄱阳县简化成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县名恢复为鄱阳。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国土总面积421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近150万,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县政府驻鄱阳镇,全县通行赣语。

上一篇:永川一夜情

下一篇:永不磨灭的番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