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错位图

时间:2024-06-10 11:30:12编辑:奇事君

怎么评价郎朗和他父亲

从我个人来说,我理解郎爸的做法。虽然不可否认,对于咱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郎爸的强度过高。
但是我说实话,我真的很反对很多人说的“完全”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的教育方式。
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你现今的阅历,没有这么多年的坎坷,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对错?没有任何各方面知识、社会经验,甚至是还没有建立好符合大众标准是非观的孩子,他能用什么来决定自己的路?哪怕是他作出了决定,你认为这个决定源自哪里?难道不是来自身为家长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无意地展示的三观的影响?
换一个说法,你认为孩子会有自源性的自制力?
举我自己的例子好了。我是个loser,我不给自己洗地,我只想分析一下父母的正确管制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我小学的时候,我的父母对我是很严厉的,每天晚上作业不写完不许出门和院里的孩子们玩儿,每天要去图书馆借书,回来要检查阅读情况,乒乓球班绘画班钢琴班充斥着我的周末,唯一空闲的周日下午,会被父母带去爬山。你认为这些东西作为孩子时的我会真正喜欢么?哪怕喜欢,最后又有哪个在遇到挫折后不想放弃?比如钢琴,就被我强行闹情绪最后退了班。拜此所赐,和我同一个院子里的年龄相近的小朋友,至今还能称为死党或者经常联系的,没有。
然而到了初中后期以及高中,也许是父母接受了一些“别管孩子”的教育理念,开始放松了对我的管制。结果是什么样呢?高中我是保送入学校的,全校最好的班级。如果保持好成绩,考上十大名校级别的学校并不是什么问题。然而最终,我跟一本线擦了个边,进入了一所省里都没什么名气的大学。当然主要的原因毕竟是自己的不努力,我不会给自己洗地。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人的自我纠错能力是很弱的,尤其在孩童时代的教育没能正确培育起这种观念的时候。这种时候,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自己长歪掉几乎是必然。如果这种时候,你告诉我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发展吧,我只能说,你身为父母的责任,在哪儿?
经常看到许多言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把孩子当做另一个自己,去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否认真的有这种家长,因为我也见过。但是在点头认同这观点之前,自己问自己一下,我有一个孩子,我希望他茁壮成长,那我是不是很想把自己曾经掉进过的坑帮孩子埋了,把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替孩子挖断了,让他能安安全全地成长?至少,你是不是希望孩子过得比你现在的生活要更好一些?
如果你点头,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和那些逼孩子成龙凤的家长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后者看得更远,期望更高。
我和我的父母关系很好,我很感谢他们的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很正的三观,我自己活的可以很开心。我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着随和的性格,有着相对高雅的情调。最重要的是我不厌学,而且做任何事学任何东西都喜欢比别人更深入,学习哪怕很枯燥的东西,我都会自己去找相关的实例以及其他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兴趣,而且在学会以后,我会很开心。这是我最感谢我父母的一点。但是我现在经常和他们抱怨,虽然只是玩笑性质的,就是当初为什么不继续对我严厉些。其实说到底,就是他们没能协助我,让我养成“坚持”和“对自己狠一些”的习惯。
我的家庭不算太贫穷,但说死也就是五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我们自己过得不困难,但每隔一段时间仍然要为家里的收支情况精打细算一番。曾经我有能力去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有更好的机遇可以使我的家庭生活得更好,比如双十一可以稍稍剁剁手不会太肉疼。然而,现在这种可能实现的难度真的是大大增加了。
我觉得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用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引导孩子,让他不落入歪道。但是手段绝不是强迫,而是但是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三观,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从自己的角度认为这也是自己想要的。这样,孩子自发会去奋斗,遇到自己想放弃或者其他情况家长去规正时,即使会有反抗,风雨过后最后总会能够相互理解。
说实话,从这个层面,郎爸和朗朗真的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郎朗现身机场双手空空,妻子却大包小包?不够体贴还是另有隐情?

钢琴家郎朗和新婚妻子吉娜爱丽丝现身机场。结果郎朗的一个动作却把自己送上了热搜,让人议论不断:原来郎朗妻子一个人拿着行李,郎朗站在旁边却只拿了一张机票,根本没有为老婆分担一下的想法和行动。有人或许会说,也许郎朗只是没被拍到帮老婆拿行李,可能之前都是郎朗拿的。这种说法也不无可能,但是从被拍到的照片里来看:郎朗确实一路双手空空,而吉娜却是手里大包小包。其实自郎朗宣布和吉娜爱丽丝结婚以来,一直有各种议论声音围绕着这对夫妻。吉娜长得是真好看,郎朗虽然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可长相确实不如老婆,因此有人觉得“郎朗配不上吉娜”。不过郎朗是靠才华吃饭的,他在国际上曾经斩获多项大奖,履历非常丰富,在海内外都有极高的知名度。相比之下,吉娜虽然年纪轻轻也举办了个人独奏会,但是钢琴水平还是和郎朗差的太远。这一对夫妻,一个貌美如花,一个才华横溢,小编觉得很般配啊,那为什么网友却总是觉得“不平”呢?这种声音也是有的,郎朗单身多年才遇到吉娜恋爱并结婚,吉娜又简直完全是他的理想型,所以郎朗怎么可能不照顾妻子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吉娜一个人拿行李,那也许真的不是郎朗不帮忙,而是吉娜一个人就想自己拿。其实小编认为身为钢琴家,郎朗是完全靠双手吃饭的,日常生活中不拿重物是对双手的一种保护,吉娜身为妻子心疼丈夫,一个人拿行李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非得要郎朗本人在各种公开场合拿东西吗?这样才能显示他爱护尊重妻子?我看不见得,夫妻间的私事没必要在公众面前秀来秀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同时讨论,不拿行李是个很大很大值得被人议论纷纷的事情吗?

大家只看到一个成功的郎朗,却看不到无数个被“摧毁”的孩子

你若只是燕雀,就别一意孤行的要求孩子成为龙凤;你若本就平凡,就别非得要求孩子万里挑一。 1、成功的背后,是失去整个童年 37岁的钢琴天才郎朗和24岁的钢琴家吉娜·爱丽丝大婚,婚礼晚宴,在法国凡尔赛宫。 郎朗,是千万父母努力的终极目标, 是一个足以令父母骄傲一辈子的璀璨夺目的天才。 可是, 光鲜的背后,却是失去整个童年的代价。 他从7岁开始,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早晨5:45起床,练琴1小时; 放学后,先练2小时,再吃晚饭; 晚饭后,再练2小时,然后才是写作业, 爬上床去睡觉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为了让郎朗走得更远, 父亲辞掉公职,带他去了北京, 节衣缩食,拜师学琴。 让郎朗练琴,就是他全部的事业。 他说,儿子的前途, 比什么都重要,他不惜倾其所有。 一次,由于担任钢琴伴奏, 郎朗在学校排练国庆活动, 耽误了2小时的练琴时间。 回到家就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 父亲对他说:"你还有什么脸待在北京,现在我给你两条路,一是吃药,二是跳楼。现在就把里面三十片药片全都吞下。吞下去,你就会死,一切都会结束。" 他哭着说:"我为什么要死?我没有错呀……" 他开始用拳头砸墙壁, 想要把双手砸成肉泥,把每根骨头都砸断。 他冲父亲大叫,"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如果不是钢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钢琴让你发疯。钢琴让你想要杀死我!我恨这一切!" 与其说父亲是为了培养一个钢琴天才, 不如说是父亲把自己年少的梦想, 强加到了他身上。 很多年后,父亲曾在一档节目里说, "警察来我也不怕,该打你还得打你。" 而他的母亲则因为父亲的阻止, 常年缺席他的人生。 只因为,父亲担心, 对母亲的依恋会影响儿子练琴…… 值得庆幸,郎朗成功了, 他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变得光芒万丈。 可是,面对成功的儿子, 父亲却反思:郎朗的成功,不值得效仿,也不可复制。 很多人会说, 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逼出来的,也有人会说, 没有那个狠心的父亲,就没有今天的郎朗。 可是,大家只看到一个成功的郎朗, 却看不到无数个被摧毁的孩子。 只是, 我们只能看见成功,却看不见失败, 因为那些挫败的孩子,从来没人在意,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家长,更不会站出来说话。 2、逼孩子成功,还是逼孩子生病 上海一位68岁的退休教授曾经写了一篇《牛蛙之殇》: 他的外孙没有如愿以偿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 全家人几年来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 老人用了6000多字写了一篇《牛蛙之殇》, 文章字字诛心、掷地有声。 孩子的父母一开始就和邻居家比拼, 孩子各种补习班上了三年, 最后居然是邻居家的孩子当上了牛蛙, 他们家孩子是青蛙, 这让他们直接崩溃,无法接受。 "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反倒让他们压了一头,受到了嘲讽与看不起,这个气让我们难以下咽。" 比气难以下咽的是, 孩子患上了抽动症, 这种病全名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 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会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乱蹬腿, 虽不严重,却很难治愈。 医生说这是长期压力导致的。 一个被长期教育不要乱动, 要乖乖的坐好写字、看书的孩子, 患上了抽动症,是不是潜意识里的反抗呢? 面对孩子的病,一家人终于幡然醒悟, 老教授更是发出感慨: "我忽然明白一个家庭传承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所谓的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我们所积累的所有财富与资源,并不是要全部交给他,而是让他在这一切的对照之中,比我们能更快的洞察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虚掷时光与人生。" 人往往有一种心理, 就是当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 我就要踩在梯子上作高人一等的姿态, 做父母的如果对自己没有十分的信心与欣赏, 就很容易要求孩子胜人一筹, 来平衡自己内心的这份不肯定。 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痛苦,一定是你的方法用错了。 3、逼孩子成功,是很多父母都有的病 越是平庸的父母, 越是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 因为自己吃过了平庸的苦, 所以逼迫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 网路上曾经有一个话题"精神病院中发生过哪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真实事件"。 在这个话题下, 排名第一的是知乎名为@邓学长回答, 她描述了自己曾经患抑郁症时在精神病院的见闻。 她说是她的妈妈将她一步步逼成了抑郁症 ,逼进了精神病院。 她的妈妈有着很强的虚荣心。 小时候家里同龄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她要好, 妈妈就一心要她在学习上比过所有人。 就算她在别的方面表现的很好, 只要她有一方面输给了同龄的孩子, 妈妈就对她又打又骂。 从小到大, 只要她在任何事情上比不过别人, 妈妈就会愤恨的打她, 然后疯狂的质问她:"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 长大后,妈妈的攀比范围更不仅限于学习, 工作、婚恋甚至生活中的各种小事, 都是妈妈攀比的对象。 并且为了保持自己好母亲的形象, 有外人在时,妈妈又对她嘘寒问暖, 装作和她关系很好。 为了配合妈妈的虚荣心, 她又不得不在外人面前扮演着各种角色的乖孩子, 一度让她思维混乱到怀疑人生。 甚至当得知她患了抑郁症时, 妈妈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怎么这么玻璃心, 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你得了抑郁症!" 对于正常孩子来说充满了爱的"妈妈"一词, 对于她来说却如噩梦一般的存在。 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她很早就离开家工作,想要逃避母亲。 甚至当她确诊为抑郁症时,因为害怕母亲, 她拖着自己有病的身体,一边打工一边攒钱, 自己将自己送进精神病院去治疗。 可妈妈终究还是知道了, 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再次激起了愤怒, 冲到精神病院对她疯狂的质问和教训, 导致了本就精神脆弱的她患上了狂躁症,病情恶化。 她的妈妈自此上了精神病院的"黑名单", 而她只要是一听到"妈妈"这个词,就会犯病。 这段经历,让她在病情稳定后至今, 都无法正常面对妈妈,对社交产生恐惧。 许多父母将自己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将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和理想重重的压在孩子身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他们打心眼里只能接受一个优秀的孩子。 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聚光灯下的骄子,这个社会总有些人需要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 最不称职的"爱",是打着"爱"的名义, 用逼迫孩子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有无数的调查表明,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出生直至长大的漫长岁月里, 父母的基本价值观、行为方式、家庭的氛围以及互动关系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也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因此,你若只是燕雀, 就别一意孤行的要求孩子成为龙凤。 你若本就平凡,就别非得要求孩子万里挑一。


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MV先行曲的正式发布,他对乐坛的影响力有多大?

2022年7月6日,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MV先行曲正式发布,一上线就在各大视频平台收获了超高的点击量,让人们看到了周杰伦的超强号召力和影响力。虽然周杰伦已经出道多年,但是每一次发布新作品都会引起公众的狂欢,这是因为周杰伦是对华语乐坛影响力最大的音乐人之一。华语乐坛中几乎没有几个歌手可以和周杰伦所取得的成就相比拟,从他出道开始就几乎在华语乐坛中占据统治地位。现在的华语乐坛几乎没有特别有能力的新人出现,所以周杰伦在华语乐坛中的地位也几乎没有人能够撼动。并且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唱片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不景气,歌曲都可以通过手机播放,所以华语乐坛几乎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地步。现在大街上所流行的各种歌曲非常没有新意,为了拥有能够让人记得住的旋律而牺牲了歌曲的艺术性。但是周杰伦每一次所发布的作品都有突破,都展现了他的音乐态度,所以他的作品值得每一位听众的期待。作为一名90后,小编也几乎是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不仅是小编这代人,父母这一辈的人也绝对听说过周杰伦,听过周杰伦的歌曲。周杰伦能在华语乐坛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他有着很高超的演唱实力,另一方面他也有着极其优秀的创作能力,几乎他专辑中的所有歌曲都是他亲自制作,作词、作曲还包括编曲以及和声。除此之外,周杰伦本人也是一个品质非常优秀的人。虽然从小生长在台湾,但是他对大陆也有着非常深的感情,没有立场问题。周杰伦也几乎是一个绯闻绝缘体,看得出他本人十分洁身自好,所以周杰伦是一个正能量偶像,是一个值得青少年们学习的偶像。

周杰伦发布的《最伟大的作品》先行曲MV,MV中有何亮点?

MV中为乔装打扮的两人在古老的大楼中行走,在卸下伪装后,身着复古西装的两人在弹奏钢琴曲,而该曲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时空的相交点,钟表的时针与分针不断转动,一曲奏毕,旋律消散,两人便回到了1920年。亮点一便是以曲作为时空的连接点,MV的画面感十足,旋律不止是听觉化,更是与视觉相结合。那些随音乐而起的碎片使音符的旋律更为生动且富有神秘色彩。与中间部分的斗琴又相呼应。而身为魔法师的两人化身为时空旅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艺术家们相遇。也许与艺术家们的相遇本身是自己内心深处与其邂逅,又因每个人的感受又有些许不同而多了些许神秘感。 亮点二是与朗朗斗琴的这一部分颇为精彩,若前部分是他们与过去时空的连接点,则两人弹琴的这一部分则是他们在琴声的旋律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这更为巧妙。虽为各自弹奏,又相互融合。与徐志摩邂逅时,巧妙将咖啡的苦涩与诗人所书写的文字主要的情感表达相照应。与另外其中两位的相遇,都为以花相赠,从树苗至满树七彩的繁花开放以及将画家笔下的荷花变换成真实的一幕,更多地表达了对艺术家们的一种致敬。 而在每一次与艺术家相遇时的记录,再回到现在的时空中,那一张张照片与复古式的相机闪烁的灯光进行了呼应。亮点三是最后朗朗与他们同时出现则更为说明返回1920年与艺术家们的相遇并不止他们两个,后面两人相遇时的打招呼方式已不言而喻,同时又很符合现实主线。这较为委婉地表达了与艺术家们相遇的一种渴望,这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碰撞。 整个MV都颇具复古风,暗黄的灯光也更符合年代的色彩,时钟的变化可谓将氛围感拉至极致。此外,每一段邂逅的时刻,歌词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颇有用心。

钢琴家朗朗的生平事迹(简介)

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997年12月,郎朗与IMG经纪公司签约,开启了职业演出生涯。1999年8月,参加美国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世纪庆典明星音乐会,作为替补登台演奏。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百年庆典巡演。2002年,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2003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2005年,在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2006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黄河之子》。2008年,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2010年,获得国际门德尔松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2011年,举行了“弗朗茨·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郎朗现场音乐会”。2013年,参加维也纳音乐厅100周年音乐季,并应邀举行了两场音乐会。2015年,凭借专辑《莫扎特》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颁奖典礼”年度器乐演奏家大奖(钢琴类)。2016年,推出首张个人跨界专辑《纽约狂想曲》。2017年8月27日,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音乐视频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得“法国胜利大奖”,成为首位中国获奖者。扩展资料:郎朗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周秀兰在长达8年的时光里,跟父子俩“分居”两地,独自“留守”沈阳,为郎朗的成长提供必需的经济保障;此外,父亲郎国任为了让郎朗练琴不分心,甚至不让母子相见,更有郎国任在极端失望与迷茫时对郎朗的暴烈。郎朗与比其年小12岁的吉娜·爱丽丝(GinaAlice)相识于德国柏林,作为同行,两人有许多共同话题。2019年6月2日,郎朗晒出九张婚纱照,宣布已与德韩混血女钢琴演奏者吉娜·爱丽丝结婚,并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婚礼晚宴。

钢琴家朗朗简介

朗朗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1982年生于中国的沈阳,年仅3岁,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钢琴学生了。5岁时,就在当地的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开始了“职业”生涯。朗朗9岁进入声望很高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5岁参加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获得第一名。 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1999年,在拉文尼亚音乐节上,他临时接替患病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演奏一鸣惊人,掀起一阵旋风,公众和评论界一致称赞他的演奏是“灿烂辉煌的”、“令人晕眩的”、“世所罕见的天才”。

作为一种夸张的表述,神童这个词早就被用滥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音乐世界确乎多的是神童,而钢琴家朗朗显然属于其中的一个。他1982年生于中国的沈阳,年仅3岁,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钢琴学生了。5岁时,就在当地的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开始了“职业”生涯。朗朗9岁进入声望很高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5岁参加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获得第一名。

他后来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1999年,在拉文尼亚音乐节上,他临时接替患病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演奏一鸣惊人,掀起一阵旋风,公众和评论界一致称赞他的演奏是“灿烂辉煌的”、“令人晕眩的”、“世所罕见的天才”。他的辉煌的生涯就此展开。现在他是高标自许的德国唱片公司(DG)旗下的艺术家。他的首张DG唱片门德尔松和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注意。去年11月,他在卡内基大厅的独奏会录音将于今年3月由DG公司推出。这场演奏会得到的反响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确有了不起的才能。

在优雅的举止、稚气的笑脸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青年人的雄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而这一点又得到惊人的才能和良好训练的有力支持。他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良好鉴识力,这许多特点早在他双亲的笔下描述过了。他的父母为了家里唯一的孩子的成长作出过相当大的牺牲。在朗朗两岁以前,父母就花了他们年收入的一半——约合300美元为 孩子买了第一架钢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都很严格, 在早先的一次访谈中,朗朗说到他出身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严父慈母;朗朗的父亲放弃工作,离开了沈阳的家,陪他到北京的音乐学院读书,他的父母也因此长期两地分居……年仅21岁,朗朗就作为一位古典音乐人引起媒体的关注,并且进入《民众》杂志评出的“将改变世界的20个年轻人”的行列。 2003 年,他共举办150场音乐会,来回奔波于三个大陆之间。只有蒙特利尔的鳕鱼大厅演奏会的前两天是在自己的家中度过的。在我们的印象中,小伙子帅气、善于言谈、精力旺盛。
郎朗出生在中国沈阳,3岁时师从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开始学习钢琴。9岁时进入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赵屏国教授。1997年,他又以各项的优异成绩,被享有盛名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师从于院长加里·格拉夫曼。

虽说郎朗现在经常在世界各大城市的音乐厅演奏,但是中国观众却很少有机会欣赏到他的现场演奏。只是在2001年6月的时候,他与指挥大师萨瓦利什执棒的费城交响乐团回到了祖国,在人民大会堂的“百年庆典”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萨大师在接受采访时称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在1999年8月的拉文尼亚音乐节上,郎朗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列·瓦茨登台,取得了戏剧性的成功,国际乐坛上迅速掀起一股“郎朗旋风”。

1999年至今,这位迷人钢琴家已经与美国“五大”以及全球大部分一流交响乐团合作,2002年郎朗成为首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艺术家,该奖项是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职业音乐家。2003年和2004年,朗朗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场音乐会上。2005年,国际政坛都在竞相邀请一位钢琴家,他就是23岁的郎朗;10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邀请郎朗在白宫举行专场演奏会,这是第一位华人音乐家在白宫举行音乐会;10月16日,郎朗受邀在欧盟总部举行音乐会;11月11日,郎朗在德国总统府,为到访的胡锦涛总书记和德国总统演奏专场音乐会郎朗的唱片由泰拉克唱片公司独家录制。第一张唱片是在坦戈伍德小泽征尔音乐厅录制的现场独奏会。第二张专辑于2002年春季发行,是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大厅的逍遥音乐会上现场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在美国古典音乐作品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46810.htm


谢谢!


李想:是谁逼的郎朗做出国籍声明 ?

朗朗的护照  自赵本山,巩俐加入外国国籍以来,大家一直把目光聚焦在明星的国籍上,而对于他们加入外国国籍的举动,很多的人都在感叹说,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圆吗?人都希望老了叶落归根,可为什么还要往外国发展呢?对于他们的举动,也有很多的人表示不明白,对此,前段时间,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新闻可是热了好一阵子啊!  今天看见郎朗的新浪博客中,声明自己没有加入外国国籍,外界一直传言说郎朗加入了外国国籍。为了让此新闻流产,于是郎朗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写到:“我都婉言谢绝,我一直认为拥有中国国籍,持有中国护照是最大的骄傲。”同时,郎朗还在博客中展示了自己的护照。  看看,多么一个豪迈的语句啊,我们都知道,郎朗是我们国家非常杰出的青年钢琴家,无数次站在国际的大舞台上领过奖杯奖牌。要是更多的明星都能说出这样的豪迈的语句,那,我们就不必担心“肥水流向他人田了”。  说句实在话,看到我们的郎朗站出来声明,心中不禁突然暗伤了起来。对于这么一个爱国的人来讲,在他没有发声明之前,有很多的媒体,网友等纷纷质疑他是否加入到了其他国籍,这种做法有点兴师问罪的感觉,人家郎朗要是加入外国国籍早就加了何必等着你们来质问?根在中国,心永远在中国,对于郎朗这种直率的表达方式应该赢得更多人的尊重,而不是整天问人家你是不是加入了别的国籍啊,在中国不好吗等等一些无聊至极的问题,因为你们这样不但伤害了郎朗的心,而且还伤了整个圈子的心。话又说回来,有几个能像郎朗这样直率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呢?最后,我想说的是,郎朗你是好样的,流言蜚语就让他在未成型之前就流产吧!  在这里,说说关于郎朗做出国籍声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都讲究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做法,从不愿意去考虑硬嘴对软皮的风格,很多的人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可,这终究不是办法,郎朗高明就高明在他不等人家的流言成型就让其流产的做法上,佩服佩服。


上一篇:王千源回应

下一篇:许知远 俞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