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教子篇

时间:2024-06-08 17:17:26编辑:奇事君

颜氏家训名句100句

1.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2. 巧伪不如拙诚。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3.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4.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5. 人生难得,无虚过也。译文: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白白地度过。6.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7.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译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8.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译文: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竟有鱼会像树一样大;生活在海上的人,不相信竟有树会像鱼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未被某些人所认识而否定其存在,告诫人们应开阔视野,力戒片面性。9. 多言多败,多事多患。译文:做得多而做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10.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译文:一个人学问如果不好,勤奋积累,慢慢地也会渊博起来。11.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译文: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12. 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译文:阻止俗人的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13. 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译文:人不可以偷取别人的功劳,把它(功劳)当成是靠自己的力量得到的。14.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译文: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将来有一天,漂流离散,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要求助于自己。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数以万计的巨额财产,也不如拥有微小的技能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颜氏家训》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出自《颜氏家训·省事》。意思是:做的事情很多,但能做好的很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为善则欲,为恶则去】出自《颜氏家训·有事》。意思是:做好事就要积极参与,对待坏事要避而不做。【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出自《颜氏家训·归心》。意思是:住在山里的人不相信有和树木一样大的鱼;住在海边的人不相信有和大鱼一样大的树木。用来比喻认识的局限性。【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进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出自《颜氏家训·诫兵》。意思是:在军营里谋事,朝廷上参政,不能尽心规劝君主,来为国家出谋划策,这是君子认为耻辱的事情。比喻在其位要谋其职,而且要尽心竭力。【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不管是蠢人还是聪明人,总想自己见多识广,但不肯读书,这就等于想吃饱却懒得做饭,想穿暖却懒得缝制衣服。【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没有看遍天下之书,就不能信口雌黄。【上智不教,而成下愚】出自《颜氏家训·教子》。下愚:至愚,最愚蠢。意思是:天资很高的人不加以教育培养,也会成为最愚蠢的人。【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赏玩它们的花叶,秋天收获它们的果实;谈论道理,书写文章,就像是春天的花叶;修养身心,改善德行,就像是秋天的果实。【谚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俗话说:“积累千万财富,不如有一门小小的技艺在身”。技艺中容易学习而又可贵的,没有哪个比得上读书的了。【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出自《颜氏家训·养生》。意思是:学习者如牛毛一样多,学成者如凤毛麟角一样罕见。【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读书求学是为了使心胸开阔,眼睛明亮,更好地做事情。【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积累很多的财产,还不如读书有用。【巧伪不如拙诚】出自《颜氏家训·名实篇》。意思是:与其投机取巧,虚伪欺骗,倒不如老老实实,真挚赤诚。

颜氏家训中教子篇翻译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
译文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
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当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颜氏家训教子篇诵读第二自然段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颜氏家训最著名的一段

颜氏家训名句:1.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2. 巧伪不如拙诚。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3.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4.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5. 人生难得,无虚过也。译文: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白白地度过。6.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颜氏家训名句

01醒悟做事,反思做人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人早上出现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现同样过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得就是人每天要学会反思自己,改过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也是颜之推着重告诫后代子孙应明白的道理。02慈如深海,威如泰山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这一句颜之推名为教子,其实是警醒自己。为人父母,不可过多溺爱孩子,也不可过多训斥孩子,父母应在孩子面前有威严的同时,还应关怀爱护他们。所谓的“子成龙”“女成凤”,往往不是通过“过度爱护”“过度责骂”培养出来的,而是慈与威并施。0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氏家训》财物为身外之物,即使累积千千万万,也比不上读书的价值。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在鼓励天下士子勤奋读书,考取功名。在近代颜惠庆回忆父亲颜永京时曾说:“虽然父亲并没有给我们这些子女留下遗产,但他对我们这些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却又胜过家财万贯。”道理虽易,但颜之推仍旧将这句放在勉学篇第一位。04朝闻道,夕死可矣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氏家训》在少年时学习的人,就像是早上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手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都是鼓励人们不论是哪个年龄,都要不忘学习,颜之推以此来警戒子孙,即便错过学习的最佳机会,再行追补,也为时不晚。05博士买驴,不得要领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颜之推曾给子孙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去集市买驴,跟卖家说了半天,没有一点说到驴上,着急的写字,写了三页纸,却没有一个驴字。颜之推因此教育子孙:凡是写作文章,要切中要害,内容丰富,不能如同博士那样文辞繁冗,徒增笑料。06文章易难,在于其三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颜氏家训》颜之推好文章,才思敏捷,被三国奉为上宾,而他对子孙的文章教育主要体现在这三点:其一:文章内容清晰明了;其二:书写文字简单概要;其三:段落读时应朗朗上口。达成这三点,文章浑然天成。07简入奢易,奢入俭难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奢,俭而不吝,可矣。——《颜氏家训》如果说名人效应最好的是哪位?非陈道明莫属。陈道明以节制,节俭闻名于娱乐圈,没有好剧本,他甚至七八年都不会拍戏,在慈善方面更是从不吝啬。颜之推认为子孙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在困难危急时也不体恤。如果能够做到施合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08未读天下书,不妄下雌黄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颜氏家训》没有看遍天下之书,就不能信口雌黄。雌黄在古代一般是用作颜色和褪色剂。因古代技术问题,文人们遇到喜欢的文章与书籍一般都会亲自抄写,常用雌黄涂政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


翻译《教子》全文

原文如下: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教子》出自颜之推的《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二篇》中的故事白话译文: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意,老夫人就棍棒鞭策他,因此,王僧辩成就了一番功业。梁元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传,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他若一件事有闪失,他父亲为他百般遮掩,,希望他悄悄改掉。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扩展资料:出处:《教子篇》出自《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二篇》《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子

《颜氏家训》的全文及翻译?

全文: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於此。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诸药饵法,不废世务也。庚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馀,目看细字,须发犹黑。邺中朝士,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白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说尔。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於事,亦可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太清方》中总录甚备,但须精审,不可轻脱。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其多。白话译文:得道成仙的事情,不能说全是虚假,只是人的性命长短取决於天,很难说会碰上好运还是遭遭厄运。人在世一生,到处都有牵挂羁绊;少年时候,要尽供养侍奉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养育妻子儿女的拖累。衣食供给需求,为公事、私事操劳奔波,而希望隐居于山林,超脱手尘世的人,千万人中遇不到一个。加上得道成仙之术,要耗资黄金宝玉,需要炉鼎器具,更不是贫士所能办到的。学道的人多如牛毛,成功的人稀如磷角。华山之下,白骨多如野草,哪里有顺心如愿的道理?再认真考查内教,即使能成仙,最后还是得死,无法摆脱人世间的羁绊而长生。我不愿意让你们专心致力於此事。如果是爱惜保养精神,调理护养气息,起居有规律,穿衣冷暖适当,饮食有节制,吃些补药滋养,顺著本来的天赋,保住元气,而不致夭折,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服用补药要得法,不要耽误了大事。庾肩吾常服用槐树的果实,到了七十多岁,眼睛还能看清小字,胡须头发还很黑。邺城的朝廷官员有人专门服用杏仁、枸把、黄精、白术、车前,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不能—一例举。凡是要服用补药,陶隐居的《太清方》中收录的很完备,但是必须精心挑选,不能轻率。最近有个叫王爱州的人,在邺城效仿别人服用松脂,没有节制,肠子堵塞而死。被药物伤害的人很多。出处:出自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颜之推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颜氏家训》一书不仅对当时诸如“玄风之复扇、佛教之流行、鲜卑之传播、俗文字之盛兴”等多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纪录,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还在它的《文章》篇中,通过论述南北朝时的作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观点和他自己的文学主张。颜之推很重视文学。他批评扬雄视文学为雕虫小技的说法,并从个人立身修养的角度说明文学的重要性。对于文学的功用,颜之推不狭隘地仅仅把它归结为服务于政治教化和实用,他也肯定文学具有愉悦耳目、陶冶性灵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

上一篇:氰化钠价格

下一篇:我是真的爱你李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