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一交响曲

时间:2024-06-05 20:24:35编辑:奇事君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基本信息

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MAHLER: Symphony No.1"Titan"这首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任指挥之时,1889年11月20日由马勒自己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以“交响诗”名义首演。原创作时有标题,“第一部分: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2.采花,柔板;3.满帆,谐谑曲。”“第二部分:人间喜剧”,分为两段,标题分别为“1.搁浅,卡洛风格的葬札进行曲,启发作曲者创作的外因是一幅讽刺画《猎人的送葬行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紧跟在它后面的是: 2.来自地狱,表现一个受严重创伤的心灵的一声突然的绝望呼喊。”马勒后来抛弃了这个说明,他声称这标题和说明材料是“在作品写好后加上去的,我之所把它们弃而不用,不仅因为我发现它们完全不恰当,甚至不十分正确,而且还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它们曾如何把听众引人歧途。”“在第三乐章中,我的确是直接受著名儿童画《猎人的送葬行列》的启发。但在这里,表现的内容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应该表现的那种气氛。第四乐章便是从这种气氛突然一跃而出,仿佛是乌云背后出来一道闪电。这只是受严重创伤的心灵在经历了送葬行列的阴风惨惨和愁云密布的压抑情绪之后发出的一声呼喊。”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作者简介

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鲁克纳的影响,在后来的创作时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纳的影响。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他的音乐是通向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桥梁,在音乐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先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与通俗、个性与民族性、浪漫与现代的音乐糅合在一起。

马勒第一交响曲

《D大调第一交响曲》,是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该作品在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反响不佳,但现在已名列马勒最受欢迎的作品。首演时所发表的曲目,并不是交响曲,而是两篇交响诗。原来的详细曲目一直被沿用到1892年后,才标以简单的标题“巨人”(或“泰坦”)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1.D大调,奏鸣曲式,指示以“缓慢而沉重”的序奏开始,在长大的泛音A持续音上,首先由大管、短笛奏出下行四度动机,待到小号产生动机时,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单簧管奏出下行四度动机以模拟杜鹃叫声。双簧管与低音管奏下行四度为特征的动机,它极似杜鹃的啼吐啭。呈示部演奏两次。第一主题为D大调,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之后由小号奏出(发展至A大调),其旋律来自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这个动机串联着全曲,成为全曲的灵魂,呼应它的是远方的信号曲,充满宁静。第二主题为A大调,轻快的弦乐搭配亮丽的木管,构成了美妙的画卷,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是,铜管乐器奏出了第一主题旋律与之对位。在结束呈示部之前,下行四度动机再一次出现。发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小提琴、竖琴奏出a3音),长笛奏出了第二主题旋律,双簧管的和弦表现田园性的安详,大提琴乘着持续音,奏出像呼唤一样的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对话后,木管的杜鹃的啼啭再次强调宁静。圆号将乐曲带到D大调,长笛再一次奏出第二主题旋律,大提琴依然乘着歌声的翅膀。然后长笛表现小鸟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发展至降D大调,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在降A大调上奏出第二主题旋律,之后分别转入F大调、f小调。高音乐器在上行发展,终于跳进还原A音,小号以ff力度奏出了引子中的信号动机,引入D大调再现部。最后,一面强调主导动机,一面以强烈的音响而结束。

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2.行板,C大调,三段体。这个慢乐章选用了马勒自己早期为冯·歇弗尔的诗《萨金根的号手》而谱写的歌曲旋律作为基本主题。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称这个旋律为“沃纳尔小号曲”,是“一首小夜曲,它飘越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斯坦厄塞说,马勒认为这首小夜曲表达的是感伤。这个乐章的第一段,月光映照的环境下,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出现后,圆号与小提琴狂热地强化热情,优雅的中间段在小夜曲旋律基础上脱颖而出,小提琴的独奏精妙绝伦。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最后消失在黄昏的天空之中。这个慢乐章后曾被马勒删除(4个乐章版),直到1967年,才又有恢复5个乐章的演奏。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赏析

第一乐章:无尽春日(奏鸣曲式)

引子(马勒注:描绘自然从冬眠中的苏醒)
- 缓慢的速度,像自然的感觉(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其中木管模仿杜鹃的啼叫声的动机贯穿整个引子部分,后续又衍生成为呈示部的第一主题。

呈示部,两个主题
- 始终保持非常从容的速度(Immer sehr gemächlich),第一主题由杜鹃啼叫动机引出,第二主题节奏上更活泼,情绪上更激烈些,这两个主题的材料都来自《流浪少年之歌》中第二首《今晨我越过田野》中的旋律。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没有对比冲突和戏剧性,基本情绪是一致的。

发展部,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发展引子主题,缓慢的速度(Langsam)。
- 第二部分发展第一和第二主题,保持从容的速度(gemächlich)。
- 第三部分呈现出紧张的预兆性动机,这一动机在第四乐章发展成为第一主题。

再现部
- 勇往直前的(Vorwärts drängend),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再现,整体速度和情绪相对呈示部来说更加的快速和慷慨激昂。

第二乐章:满帆前进(三段式 A-B-A1)

A段
- 粗犷的,强烈的(Kräftig bewegt),三拍子圆舞曲,带有乡村舞曲性质,曲调来自马勒早年创作的歌曲《汉斯与葛雷特》,第一部分是基本主题的呈现,第二部分做变化,最后结尾。

B段
- 中段,优雅从容的(Trio. Recht gemächlich),三拍子圆舞曲,带有连德勒舞曲性质,

A1段
- 原速(Tempo primo),与A段相同,但省去第二部分,速度上要稍快些。

第三乐章: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三段式 A-B-A1)

A段
- 第一部分,庄严从容的(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呈示A部主题,葬礼进行曲风格。
- 第二部分,原速,相当的从容(A tempo. Ziemlich langsam),先呈示伤感讽刺的舞曲风格插部主题,接着是A部主题的结尾。

B段
- 非常质朴和纯真的民歌曲调(Sehr einfach und schlicht wie eine Volksweise),极具抒情和歌唱性的中段主题,旋律取自《流浪少年之歌》的第四首《在大路上有一颗菩提树》。

A1段
- 重新回到开头(Wieder etwas bewegter, wie im Anfang),A部主题重现,中间带有吵闹风格的插部,最后回到A部主题结尾。

第四乐章:从地狱到天堂(奏鸣曲式,全曲的中心在该乐章)

呈示部
- 第一主题,暴风雨般的(Stürmisch bewegt),呈示出强烈的,象征凶猛力量,极富斗争性的第一主题。
- 第二主题,非常具有歌唱性的(Sehr gesangvoll),第二主题有温暖的色彩和感染力,带有强烈的回忆情感,与第一主题相比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戏剧冲突,结尾出现第一乐章引子部分的动机。

发展部,分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暴风雨般的(Wieder wie zu Anfang. Stürmisch bewegt),第一主题的发展,中间两次出现胜利的号角主题,第一次出现时力度较弱,第二次出现时力度相对较强,呈现出逐渐由抗争到胜利的过程。
- 第二部分,非常缓慢的(Sehr langsam),第二主题的发展,中间穿插出现第一乐章引子部分的一些动机(马勒注:对英雄年轻时代的美丽隐喻和回忆)。

再现部
- 勇往直前的(Wieder vorwärts drängend),首先是第一主题的再现,这时的冲突已相对弱化,随后胜利主题出现,完全爆发直至最后。


上一篇:青光眼的治疗

下一篇:东方希望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