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萧太后

时间:2024-06-05 09:37:57编辑:奇事君

辽 萧太后的生平事迹

  萧太后(953~1009),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绰出身于辽代皇族著名四大别部之一的国舅别部,其父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萧思温历事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身居险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一时;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了。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年),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萧燕燕)。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可代行皇帝职权。

  �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当时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得以巩固下来。

  �统和元年(983年)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 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 萧燕燕年轻时曾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皇帝选为妃子。辽景宗死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允许的。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子。”萧燕燕又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韩德让忠心辅佐承天太后与辽圣宗,政绩卓著。

  � 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统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她军事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页。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萧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军(近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帝国朝野震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有的大臣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一再催促下,宋真宗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于是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最终双方合议休战,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

  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一、萧太后简介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名燕燕,父亲是大辽北院杻密使兼宰相萧思温。萧家祖辈为契丹人,后仰慕汉丞相威名而改汉氏。萧太后是辽国中期女政治家、军事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萧太后自幼聪慧美丽,而且早熟,16岁就被辽景宗耶律贤选为贵妃,第二年就封为皇后。萧太后陪伴了辽景宗十四年,为其生四子三女,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朝政大权实际由萧太后掌握,但是萧太后从没有僭越之心。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幼子即位。二、遇事果敢,头脑清晰北宋看到辽国孤儿寡母执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率兵夺取幽云十六州。萧太后率奋起抵抗,宋军大败,辽军还俘获老将杨业,后来杨业绝食而亡。1004年,大辽国兵锋正盛,萧太后挥师千里,直驱澶州。尽管后来受挫,但急于求和,两国签订《檀渊之盟》,萧太后平安撤军。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宋向辽每年进贡白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两国维持了百年的和平。萧太后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薄赋税,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而且以戈止武,坐收岁币之利,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对外军事强盛,对内政局稳固,使辽朝迈入鼎盛时期。三、感情上不亏待自己 萧太后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对待感情从不将就敷衍,也不委曲求全。萧太后在嫁辽景宗之前就与汉臣韩德让订有婚约,但是皇命不可违,二人虽彼此相爱,无奈被棒打鸳鸯。辽景宗死后,萧太后就公开示爱韩德让,并且举行了隆重的喜宴,庆祝二人旧梦重圆。面对契丹贵族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甚至还抛出“非我异类”危言耸听的言论,萧太后不为所动,仍然对韩德让始终如一。萧太后下嫁韩德让之后,辽圣宗非但不反感,而且对韩德让非常尊敬。1009年,萧太后将皇权交给了耶律隆绪,从此结束了她近四十年的摄政生涯。儿子担起了责任,萧太后一身轻松,于是她决定到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途中染病,一个月后病死行宫,终年57岁,葬于乾陵。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太后,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作为一个女人,她真正享有了完整的人生。

评价辽国的萧太后(生平,事迹,人格魅力...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 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年),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 。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 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 ,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 不 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萧燕燕)。他曾对大 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可代 行皇帝职权。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当 时 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 得以巩固下来。
统和元年(983年)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 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 , 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 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 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萧燕燕年轻时曾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皇帝选为妃子。辽景宗 死 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 允许的。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 子。”萧燕燕又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 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韩德让忠心 辅佐承天太后与辽圣宗,政绩卓著。
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 , 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 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统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 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 。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她军事生涯中最光 彩的一页。
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 萧 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 军(近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威 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帝国朝野震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 有的大臣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一再催促下, 宋真宗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于是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 最终双方合议休战,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
 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 中豪杰。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 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年),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 。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 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 ,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 不 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萧燕燕)。他曾对大 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可代 行皇帝职权。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当 时 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 得以巩固下来。统和元年(983年)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 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 , 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 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 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辽国的萧太后,又叫做萧绰(953-1009年),别名又叫做萧燕燕,契丹族。她不仅是辽国辽景宗的皇后,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一生的政治成就,主要是对辽国的改革,以及与北宋建立互通贸易往来的“檀渊之盟”上。萧太后的父亲一家在辽国世代为官,乃小女儿。父亲萧思温不仅善于心计、足智多谋,在辽太宗乃至辽穆宗的时候,曾经担任南京(今天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以密威预政”。可以看到,萧思温与其他契丹贵族相比较,不仅位高权重,也是受着汉族文化影响很重的家族。在萧太后十六岁的时候,小女儿萧绰(之后的萧太后)嫁给当时二十二岁的皇帝辽景宗。当时,年仅十六岁的萧绰三月进宫被封为贵妃。在两个月之后,就在父亲萧思温帮助下,被正式册封为皇后。萧绰就这样成了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经常发作风疾。每到犯病的时候,就由皇后萧绰代替他处理国家大事。萧皇后的精明能干,处理国家政事都是决策高明,辽景宗觉得欣慰又快乐。伴随着时间推移,在辽景宗的默认下,辽国一切日常政务都由萧绰一个人独自裁定。当辽景宗在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驾崩的时候,就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这就直接指明了在年仅十二岁的儿子梁王隆绪,萧皇后决定军国大事。之后,萧皇后不顾世俗眼光,与儿孙青梅竹马的汉臣韩德让结婚,在韩德让的辅政下对辽国做大刀阔斧的改革。如奖励农耕、减轻农民的赋税、提倡官吏廉洁、治理冤假错案、解放一部分奴隶、重新组建部族,虚心依靠汉人将领,任用汉人不做任何怀疑。她也教育儿子辽宋宗学习中原文化,通过改革,使辽国由奴隶制国家变为封建制国家,也改善了契丹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在军事上,萧太后成就体现在与北宋结盟上。由于北宋一直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北宋朝廷于雍煕三年(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的三月,对辽国发动一场“雍煕北伐”。当时,宋军兵分三路进攻辽国,萧太后也不甘示弱,御驾亲征,收回事前被北宋占领的领土。之后,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射中身亡,这也很大影响了辽军的士气。这时候,萧太后审时度势,再加上对韩德让建议一番权衡,考虑辽国国力并不足以撼动宋朝,以及辽圣宗耶律隆绪还是幼主,决定阵前议和。这样,辽宋就达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檀渊之盟。通过檀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长,赵恒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两国固有的旧疆界。宋国每年进贡辽国三十万金帛。这样,两国结束了多年的战争,进入了长达一百年相对和平的阶段。可以看到,萧太后也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太后与女人,可以与武则天相媲美。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杨家将》对萧太后的的描述,使她在大多汉族人心目,是一个凶残、好战的女子。萧太后还与汉官韩德让有君臣之恋,那么这都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辽国萧太后是怎样一个人呢?在辽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摄政“萧太后”大都认为是萧绰,她的确统治契丹王朝长达27年之久。萧太后与武则天、慈禧一样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之一。萧太后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太后名叫萧绰,小名萧燕燕,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的生母。辽景宗时期,萧皇后的的政治、军事才能已崭露头角。据《辽史》记载,由于身体不好,辽景宗默许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萧绰独立裁决,每次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她都召集各族大臣共商,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再作出决定。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萧绰的地位逐渐升到与辽景帝等同。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病卒,在遗诏中将辽国交到了29岁的萧绰手里。此时,长子耶律隆绪年仅12岁,幼主年少,国家多难,宗室亲王势力雄厚,政局十分不稳定。萧绰手上,有两块烫手的山芋:其一,控制内政。契丹人也好,汉人也好,与朝廷为敌者,打;为我所用者,拉。其二,拓展外交。南边的赵宋,北侧的女真,东方的高丽,西部的党项……这些浑身长刺儿的老邻居,哪个都不好惹。近也不是,远也不是,辽国邦交全靠这个女人拿捏分寸。女人流泪,意味深长。这使辽景宗死后的权力交接顺风顺水。萧绰深知轻重缓急:先抓“枪杆子”,把宫廷宿卫、南京留守这几个要害部门,换成自己的心腹。再立新规矩,尤其是那些牛气哄哄的宗室亲王,严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说白了,就是剥夺印把子,然后集体“软禁”。当然,也有骨肉相残的时候。碰到这种事儿,萧绰不怀半点“妇人之仁”。亲人沦为绊脚石,照样铲除。比如,萧绰的姐姐,还没来得及拥兵篡权,就被抓进了监狱。手足情深,该怎么发落呀?朝野上下,都密切地关注动静。结果,非常干脆:赐死!萧太后以她卓越的政治才能,整顿吏治,提拔有治国之才的人担任要职,大胆重用汉官韩德让等,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和对吏民的管理,使政局渐趋稳定。她“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她还注意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辽国旧例,契丹人和汉人相殴致死,契丹人轻处,汉人重处;她当政时改为依汉律论断,同罪处罚。她通晓军事,经常出入疆场,“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继而,她赞成宋朝提出的议和要求,双方订立“澶渊之盟”,长达一个世纪,基本维持和平局面。这就有利于双方百姓生产、生活的安定,也促进了契丹族和汉族的友好交往。经过萧太后多年治理,辽朝不仅扭转了穆宗以来的“中衰”局面和圣宗初年不稳定的局势,而且开始步入全盛时期,为圣宗时期的进一步改革和辽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萧太后在掌管辽国期间,虚心依靠将领,任用汉人不加怀疑。她制订了重视耕种、减轻农民赋税的政策,教育儿子学习中原文化。在她的教诲下,辽圣宗通晓中原文化,能写出“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诗集是吾师”的诗句,还能用契丹文翻译白居易文集与臣下共同欣赏。辽圣宗还喜欢读《贞观政要》这部书,从中吸取治国的经验。当萧太后把政权交还给辽圣宗时,辽国的国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辽国的萧太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说起历史上执迷于权力的女人,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想到吕雉、武则天、慈禧,这几位都是大名鼎鼎的女强人,将满朝文武甚至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生杀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大家别忘了,在一千年前的辽国,同样有一个女人牢牢把握住了朝政大权,这个人就是萧太后萧绰。萧太后萧绰花季少女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放在萧绰身上确有道理。萧绰自幼就与平常女子不同,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追逐玩闹的时候,她就已经诗书颇有钻研,家中的长辈和她畅谈都不免被她的才华折服。因为长得俊俏,身后的追求者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一些名门的公子哥,但萧绰都不为所动。开宝二年,也就是辽国应历十九年,辽穆宗在游猎途中不幸遇刺,他的侄子耶律贤立即召拢人手夺得了皇位,便是辽景宗。耶律贤早就听闻萧绰的美艳绝伦,在登基不久就把她召进宫中,并且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耶律贤初涉朝政因为辽景宗对她的疼爱,让她在宫中的生活十分安逸,后来甚至接触到了朝政。起初萧绰批阅的奏章会转交到辽景宗的手中再次批阅,对意见相左的地方会加以修正,可是时间久了这一道步骤却被免去。所有的政务在萧绰决断之后,仅仅向辽景宗知会一声便由群臣实行,这个时候她已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断"。所幸萧绰在治理国家上是一把好手,辽国的经济、军事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样的结果让辽景宗十分满意,他开始更加地怠政,做起一个逍遥皇帝。大权独揽"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公元982年,辽景宗病逝,他在临终前立耶律绪龙为继承人,但因为他年纪尚小,便默许萧绰垂帘听政。萧太后(剧照)萧绰先是采用联姻的方式把朝中的大臣与自己捆绑起来,以此来获得他们的支持,之后又对皇室宗亲进行打压,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这个时候,萧绰真正成为辽国的掌舵者,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威胁到她的统治。没有了后顾之忧,萧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本的游牧民族气息尽量去除,建立起一整套的律法制度,等级森严层层相扣,还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让"牧民"开始向"农民"转型。"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在她的努力之下,举国上下一片清明,作奸犯科之流越来越少,人们也慢慢遵守法纪。南下攻宋在国力增强之后,萧绰把目光盯住了南方的宋朝,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俨然成为了她眼中的肥肉。萧绰亲自跨上战马,指挥二十万辽兵攻打宋辽边界,在这里遇上了杨家将。这一战,宋军大败,将领杨业也被生擒,其子杨延玉更是在战乱中丧生,这无疑给了宋朝巨大的打击,宋太宗连忙下令撤回了北方军队,采取了防御措施。到了公元1004年,萧绰带领军队卷土重来,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到了都城开封,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所幸宋军将辽国将领萧挞凛射杀,打击了辽军的气势,才迫使双方和谈。结果就是宋辽结为澶渊之盟,宋真宗赵恒与耶律绪龙兄弟相称,萧绰则成为了宋朝皇帝的叔母。宋辽战事澶渊之盟虽然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一举消灭宋朝,但辽国从中也获取了不少的好处,这足以看出萧绰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却极为长远。猝然离世公元1009年,萧绰56岁,掌权却已经有40多年。此时的她已经感觉到时日无多,回想自己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为政务费尽心力,也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于是在这年的冬天,她在宫中召集群臣举行了"柴册礼":臣子将玉册呈给皇帝,之后祭祀天地,象征皇帝为群臣的领袖人物。就这样,她把权力归还给了耶律氏,希望在余下的日子里能够不再被世俗干扰,安享晚年。可就在一个月之后,萧绰因为染病撒手人寰,留下了她曾奋斗了几十年而强盛的辽国。后世对于萧太后这位传奇女性褒贬不一:"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叶隆礼"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辽史》无论是哪种评价,都不能否认她身为一介女流,对自己国家的强大付出的心血。

为什么所有版本30岁的萧太后都是50来岁的演员演!是导演不懂历史的问题!还是故意为之!?

由于评书和后世各种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萧太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老太太的形象。而影视作品是为市场而拍的,如果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差距较大,有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批评,甚至会影响影视剧的收看效果的。所以将为拍成一位老太太是很自然的事。
至于丑化的问题,恐怕是不存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不管是大辽还是大宋,都是一个中国,而且现在的人们对那时的人早已没有任何恩怨了,何况宋朝皇帝和当官的也未必都是什么好鸟。


上一篇:美人心计杨幂

下一篇:明星大侦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