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交响曲

时间:2024-06-04 23:30:31编辑:奇事君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曲式分析

  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是『舞蹈的音乐』,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仍然描述了自然风光的企盼,然而他与这个『自然』的关系却更深入的人性对话,造成贝多芬更以人性角度看到『自然』——在田园交响曲,还可以勉强地说贝多芬许多乐段是使用旁观大自然的超脱心情来看待『自然』;但是在这首第七交响曲,贝多芬不再旁观、超脱,让『自然』沾满了贝多芬自己独有的感情,而与贝多芬积极的对话,积极的情感交流。
  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冗长的序奏中,我们便注意到贝多芬音乐心灵深处与自然对话的冲动。音乐一开始,便以木管乐器暗藏着玄机。在音乐范例中,正是第一乐章刚开始前30秒。这30秒的序奏以双簧管为主体,以四个二分音符的简单旋律不停的绵延发展这条序奏主旋律。但是这个序奏事实上是一个卡农型式的作曲方法,双簧管引出四个二分音符后,6.2秒时单簧管承接这个主题,17.6秒后法国号承接这个主题,25.1秒时轮到低音管承接这个主题。如此一个复杂的结构后,一阵管弦乐强音合奏,带出长笛所演奏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音乐范例一开始的旋律。这种由管弦乐合奏带出长笛的风格重复呈现一次后,从1分01秒开始转成长笛加双簧管与弦乐的『对唱』,从而引出1分28.5秒处由长笛独奏的第一乐章之第一主题。
  我们很容易听出,这个第一主题是由一开始的序奏主题所演变的。若说第一主题是活泼的精灵,那么序奏主题可以说是沉睡的精灵吧?
  我个人以为本乐章精彩之处正是乐章中转小调的一段音乐范例。这段音乐是在这个『奏鸣曲式』乐章的『再现部』。从7.1秒开始就己经把第一主题转成小调来呈现,12.2秒处更是发展成一个哀怨动人的小调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出,然后是长笛,到了单簧管这种『忧郁性格的乐器』手下,18.5秒开始这段主题更令人觉得如泣如诉。与低音管对话后这个小调主题依次从单簧管、双簧管到长笛,接手到小提琴后没一会儿就又回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风格(35秒处)。
  换句话说,在这个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一直使用木管乐器带出他想要表达的情绪:从闲适的序奏主题,到舞蹈式的第一主题,到困顿的小调主题,木管乐器以最多样的表情,诉说了贝多芬与自然的对话。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被我在『赋格曲』一文中拿来当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范例,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然后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再接下去,如音乐范例呈现的,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也就是音乐范例第21.3秒开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到29.5,一直是这种转调与半音阶的特性。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在本段音乐的指挥家贝姆,他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例如音乐范例15.8秒起『悲凉』对位主题的音符变多,贝姆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很明显的速度放慢来强调每一个音符。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音乐范例是本赋格乐段的后半,『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32.7处的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比起乐章开始的乐团合奏乐段,因为『悲凉』对位主题是由第一小提琴在高低音之间跳跃呈现原貌,所以该乐段自我陷溺成强烈悲凉感非常强烈。而在本段赋格乐段中,透过一开始赋格曲式的变形,整个情绪就转变成英雄悲壮的情怀了。
  这样的主观感受尝试以上述的客观举证,不知道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第四乐章被称为『酒神式的狂舞』,在我们看来却是『自然』的人性化到了极致。在强烈的两个节奏后,音乐范例呈现了快速音符起伏的第一主题,这个由第一小提琴主演的旋律本身充满了『酒神狂舞』的气氛。但是在贝多芬音乐的结构中,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第一主题出现的,由木管声部合奏的副主题,这个副主题在乐章中段出现的赋格乐段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阵激烈合奏之后,10秒起带出这个轮旋曲式乐章的B段部分。这里顺便简介一下『轮旋曲式』,它的基本结构是『A-B-A-C-A-B-A-结尾』,第一主题便是A部分。B段开始把主题使用一如第一乐章一般轻快的田园风格呈现出乐念,随后以狂暴的合奏结束,回到A段。这时木管的副主题逐渐在第一主题的压抑中挣脱出来,成为C段赋格乐段的主角。最后,在本乐章的结尾乐段,贝多芬驱使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依次交互竞奏第一主题(27秒处),如绽放光辉;低音大提琴执着演奏赋格乐段的副主题(第9秒开始),无比庄严而忧郁;两者交织形成本乐章最精彩的高潮。
  在这样的乐章中,『酒神的狂舞』固然是第一主题的中心乐思,但是副主题在赋格乐段与结尾乐段的低音部之忧郁,与这个中心乐思强烈的对话。B乐段是如此的追寻『人与自然合一』的田园逍遥,但是贝多芬无法与自然合一,再怎么样的狂舞,最后总是把自然人性化之后与之激烈对话;所以贝多芬对B乐段的依恋总是一瞥而过,他仍然把『自然』人性化成那个充满庄严忧郁的赋格副主题。酒神之狂舞只能伴随着人性化后的自然,而无法伴随着逍遥的自然。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赏析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十分精彩。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马勒第七交响曲的对此曲内涵的理解

有时候人们对此交响曲的理解太过片面:黑夜被比喻成悲剧和绝望,被理解为情绪上的阴暗。其实不一定非要这么理解不可,夜晚同样也是人们充分休息,从而恢复精力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夜晚存在于两个白天之间,预示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两个外乐章,即第一和第五乐章确定了“黑夜以及白天的回归”这一模式,三个内乐章可以看作是对夜晚本身的描述。人们经常以这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诙谐曲”为例来证明马勒依旧处于噩梦之中,然而人们也一定要注意到诙谐曲中的鬼怪形象并非十分实在,没有必要把它们当做真正的恶鬼,因此这一看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对于第七交响曲的终乐章中所表现出的喧嚣和骚动,许多人感到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因为这一乐章似乎听上去和前四个乐章是格格不入的。有人认为,这一乐章是各种色彩的拼贴,是能量的聚集,是欢庆的时刻,是“白天的回归”。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个主题的关键词是

“战争”(War)
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


为什么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演奏??

苦难的城市、不屈的人民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这是一部诞生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音乐作品: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1941年6月,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侵略,7月份开始了对列宁格勒长达九百多天的围困。在列宁格勒被围期间,德军每天都要向这座城市倾泻数百吨炮弹。希特勒更是扬言,要把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去。著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放弃了去中亚的机会,在列宁格勒作为“防空监视队”的一员战斗在第一线。同时肖斯塔科维奇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作曲家的使命,他要用音乐把这场正义之战和苏联人民不屈的精神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完成了本交响曲的大部分草稿。
    1941年12月27日,肖斯塔科维奇在古比雪夫完成了第七交响曲,并把把作品题献给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这部大型交响曲的创作前后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在当时极端恶劣和困苦的战争环境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42年三月五日,在古比雪夫“文化宫殿”的礼堂,这部作品由隆莫斯德指挥,莫斯科国立剧场管弦乐团演奏,同时对全国及国外做现场直播。之后又在首都莫斯科演出。
  但第七交响曲最激动人心的演出还要数在乐曲所题献的城市——列宁格勒的公演了。当时列宁格勒满目疮痍,专业人员奇缺,唯一的乐队仅剩15名演奏员,其他的不是饿死,离去,就是在前线中保为城市。而且可供演奏的乐器也十分缺乏。为了组织这次演出,组织者在街道上贴出布告,让城市中所有音乐家立即向广播电台报到。同时他们用尽一切办法帮助那些饥饿、疾病的音乐家来到电台。据一位当时的组织者回忆说:“我们把他们从昏黑的公寓中找出来,他们瘦得多可怕!但当得知要演奏《列宁格勒交响曲》时,他们立即恢复了生机。当他们带着乐器来到冰冷的排练厅时,我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前线指挥部又将在前线作战的演奏家抽调回来补充入乐队。总谱由一架运送药品的飞机带进被围困的列宁格勒。1942年8月9日,乐队在指挥依利亚斯堡的领导下,在围困中演奏了献给这座城市的交响曲,成为一件可歌可泣的壮举。为了使演出正常进行,苏联红军先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炮打哑,随后,这部深刻表现人民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的正义之声,便在这座英雄的城市奏响了。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以极大的热情倾听着这英雄的乐章,第七交响曲响彻了列宁格勒的上空!同时,演出实况通过广播送到前线播放,鼓舞了战士的士气。
    作为一部音乐作品,在战时能为千百万人民接受,用音乐唤起人民的斗志,并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念和决心,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它的意义也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本身单纯的欣赏价值了。它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关于第七交响曲的创作,肖斯塔科维奇曾这样写道:“我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它体现了我们的这些日子,我们的生活,我们那些英勇的人们,那些为战胜敌人而斗争,正成为英雄并庆祝胜利的人们。在写作这部交响曲时,我想着我们人民的伟大,想着他们的英雄气概,想着人类的美好理想,想着人的优秀品质,想着我们的美丽河山,想看人道主义,想看美。为了这一切,我们进行着严酷的斗争。”他还说:“第七交响曲这是关于我们的斗争,关于我们未来的胜利的诗篇!”


马勒第七交响曲的乐曲概述

马勒的《第七交响曲》,e小调,因第二、第四乐章有“夜曲”的标示而称为《夜曲》。作于1904-1905年.1908年9月19日由马勒指挥首演。全曲共包括5个乐章。这部第七交响曲也不例外,便是“夜”以及心灵对夜的反应。人们经常把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当做是他的所有作品中流行程度最低的一部交响曲。即使是马勒最忠实的信徒们也会对他的这部第七交响曲心存疑惑。但是,这样评价并不恰当。

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

贝多芬的作品有:《圆号奏鸣曲》、《长笛二重奏》、《费黛里奥》、《欢乐颂交响乐》、《爱格蒙特序曲》、《英雄》、《春天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田园交响乐》、《致远方的爱人》、《悲怆奏鸣曲》等等。扩展资料:贝多芬的全名叫做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他是西方罗马帝国时期的著名作曲家,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贝多芬在全世界的古典乐坛上都有着十分崇高地位。他一生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其中所涉及到的体裁包括序曲、交响乐曲、奏鸣曲、协奏曲、歌剧等等类型。贝多芬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所作出的贡献是极其伟大的,因为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作为“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对后来的一些作曲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留下来的这些音乐作品,就是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创作背景

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那时,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琪察尔迪伯爵小姐因为门第原因离开了他,再加上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一个令人窒息的封建时期。一连串的遭遇让贝多芬备受打击,但这位坚强的音乐巨人并不想就此认命,更不想屈服于命运对他的捉弄,他想要向命运、向大家证明,即使自己耳朵聋了,也照样可以进行音乐的创作。贝多芬为他的第五交响曲花了四年左右的时间辛勤劳动,从1804到1808年。在此期间,为了创作另一部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曾暂时中辍。另一部交响曲因完成较早,所以编为第四。扩展资料:乐曲故事:乐曲开始的主题被贝多芬称作“命运的敲门声”,它是乐章的第一主题,阴暗、冷酷、威严,以很强的力度在弦乐与单簧管的齐奏中奏响。接着,主题以弱的力度急促地出现在各个声部,似乎是一声巨响后的余音,也似乎是厄运在四处蔓延。随着力度的渐强,命运主题在乐队合奏的轰鸣中又一次出现,并稍加变化向前冲去。它开始时有些惊慌不安,以后逐渐活跃起来,试图主宰一切。突然,两个强烈的和弦将它阻截住。瞬间的沉寂之后,嘹亮的号角声在圆号声部奏响。随即,抒情的第二主题呈现,这是作曲家内心的写照,在这安谧、温暖的音乐中作曲家表达了渴望安宁的心境。此时,躲在低声部的命运主题越来越执拗、坚决,伺机重占领地,然而,一个强有力的坚定的旋律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将它淹没。在这段音乐的末尾仍可听到厄运的挣扎声。

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萧斯塔科维奇的第七C大调《列宁格勒》交响曲(OP.60)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维埃共和国(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直逼莫斯科。在围困列宁格勒的几百天里每天用大量的炮弹轰炸这座城市。而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战争的残酷令人想象不到……..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当作曲家完成这个伟大的作品时,演奏却十分困难。首先是敌军炮火的轰炸,每天都遭受几百吨炸弹的轰炸,安全很难保证;然后是演奏人员的匮乏,那时的城区几乎全民皆兵,那还有音乐演奏员;其次是演奏场地,敌军距市区最近只有几公里。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修缮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人们在这部伟大的音乐史诗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这部凝聚了人民必胜信念和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交响曲在世界获得极大的反响。当时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权衡,将此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这是因为托斯卡尼尼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的立场和在音乐的权威。当时为绕过德军封锁,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

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从此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了决战胜利的阶段。


结构上看,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全曲约70分钟,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 稍快的中板,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竖琴长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第三乐章 慢板至最缓板。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胜利之来临”。 最后,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全曲结束。

作曲家们在从事创作时,总会有某些特别的“情境”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亲朋好友间的情感联系、自己对于生活经验或生命的沉思默想……等等不一而足。身为听众的我们,则可以从他们所要抒发的情感总寻找共鸣、感动,或者从音乐中“回顾”他们创作的情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号交响曲“列宁格勒”自然也具有此项性质,不过,由于他身处于当时的环境,使得这件原本单纯的创作动机变得较为复杂。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为纪念列宁改为此名(现名圣彼德堡),自1703年建城开始就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一直都是政经文化重镇,许多艺术家都曾活跃于此,纳粹进攻苏联时,肖斯塔科维奇居于城中,并且曾亲自在前线协助作战,第七交响曲的前三乐章就是在此围(危)城中完成,至于最后一乐章,由于德军在1941年9月切断了列宁格勒所有的外界联系,肖斯塔科维奇随家人撤离到库比雪夫(kuibyshev),并在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作品。从创作时间上来看,第七号交响曲的确是因列宁格勒而生。

此曲的标题“列宁格勒”本来已经大致告诉我们它想要呈现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军团围攻的列宁格勒而作。然而,1979年一部号称是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证言》(Testimony)的出版,为原本单纯的写作动机平添了复杂的因子,诸如:“我在写作此一主题(注:指第一乐章的“入侵”主题,小鼓声不断重复的乐段)时,心里想的其实是另一种摧残人性的敌人”、“我写的是……暴政下牺牲的几百万人的追悼之歌”等字句,强调的反而是谴责极权政体对无辜人民的任意侵凌,本曲想当然应具有的爱国主义反而未见着墨。不过,由于这本回忆录的内容争议颇大,它所陈述的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参考之一,倒不见得要全盘接受。总之,无论肖斯塔科维奇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德军围攻列宁格勒一役,绝对是他创作第七交响曲最重要的触媒。


上一篇:国家科技奖

下一篇:陈李济胃疡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