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包公赔情

时间:2024-06-04 15:11:57编辑:奇事君

包拯的介绍

编辑词条包拯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事迹
有关传说
包拯仕履表
包公墓
相关影视
相关文章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官场生涯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各地方戏的剧种分别是什么?

分别有:昆曲、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粤剧、柳琴戏、藏戏等。1、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带,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戏。黄梅戏的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由于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为“怀腔”。2、粤剧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戏曲之一。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据说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俗称:白话),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3、柳琴戏柳琴戏是江苏省和山东省主要剧种之一,分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腔调高亢华丽为观众钟爱,百听不厌。4、越剧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越剧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藏戏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剧种

评剧代表人物有哪些?写4个。

奠基人成兆才(1874-1929),字捷三(又作浩三),评剧鼻祖,清直隶滦州绳各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一生所整理、改编、创作的剧本多达一百零二个,为创建评剧事业奠定了基础,被称为评剧剧本作者第一人。除了成兆才,任氏兄弟(任善庆、任善丰(即月明珠)、任善年、任善诚)、孙家班(孙洪魁、孙凤鸣、孙凤岗)、男旦金开芳、小生刘子熙等都为评剧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旦行鼻祖:月明珠(1898—1922),著名评剧男旦,原名叫任善丰,字久恒,艺名月明珠,乳名围柱,出生河北滦县胡家坡(今属河北唐山滦南县)的一个莲花落世家。父任连会,为莲花落艺人,是对口、折出时期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誉为评剧的发轫者。月明珠弟兄四人,长兄任善庆(艺名金不换,为评剧第一任鼓师),三弟任善年(小生),四弟善诚(艺名赛月珠)为评剧小生、老旦。生行鼻祖:倪俊生(1895-1970),字秀岩,河北省迁安县人,1910年形成“倪派”小生唱腔。1902年拜吴占魁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同年10月,随吴占魁参加了唐山的吉庆班,改学莲花落。艺名"银娃娃"、"九岁红"。 1910年起,先后在唐山、天津、北平、营口、奉天、哈尔滨、安达等地演出。 相继演出了《因果变报》、《夜审周子琴》、《秦雪梅吊孝》、《回杯记》、《刘伶醉酒》、《卖油郎独占花魁》、《打狗劝夫》、《败子回头》、《杜十娘》等。经过自己较长时间的刻苦钻研,终于形成了曲调优美、字正腔圆、准确大方而独具特色的倪派小生唱腔。1951年曾任齐齐哈尔评剧团副团长。1956年到黑龙江省戏曲学校任教,精心培育后一代。他的学生遍布省内外。著名小生演员桂宝芬(“桂派”女小生创始人)、杨振邦、刘小楼都是他的高徒。1956年获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称号。1961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副主席。还是政协黑龙江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注:倪俊生是影视剧演员张国强的曾外祖父。早期旦角流派李金顺(1902-1953),评剧女演员,工旦行,“李派”创始人。她是第一代评剧演员,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1920年到哈尔滨演出,因唱腔大鼓味过浓,观众把椅垫仍到台上。李金顺没有后退,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转艺多师,终于形成了吐字清晰,纯朴又充满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风格。她是评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她创立的李派对后辈影响甚大,刘翠霞、白玉霜、芙蓉花、花云舫、筱麻红、喜彩春、鲜灵霞、喜彩莲等均受其教益和影响。她留下的唱片有《杜十娘》、《移花接木》、《三节烈》、《珍珠衫》、《书囊记》等十余种唱段。


评剧代表人物四个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成兆才(1874-1929),字捷三(又作浩三),评剧鼻祖,清直隶滦州绳各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一生所整理、改编、创作的剧本多达一百零二个,为创建评剧事业奠定了基础,被称为评剧剧本作者第一人。
除了成兆才,任氏兄弟(任善庆、任善丰(即月明珠)、任善年、任善诚)、孙家班(孙洪魁、孙凤鸣、孙凤岗)、男旦金开芳、小生刘子熙等都为评剧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旦行鼻祖:

月明珠(1898—1922),著名评剧男旦,原名叫任善丰,字久恒,艺名月明珠,乳名围柱,出生河北滦县胡家坡(今属河北唐山滦南县)的一个莲花落世家。父任连会,为莲花落艺人,是对口、折出时期的著名编剧和演员,被誉为评剧的发轫者。月明珠弟兄四人,长兄任善庆(艺名金不换,为评剧第一任鼓师),三弟任善年(小生),四弟善诚(艺名赛月珠)为评剧小生、老旦。
生行鼻祖:

倪俊生(1895-1970),字秀岩,河北省迁安县人,1910年形成“倪派”小生唱腔。
1902年拜吴占魁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同年10月,随吴占魁参加了唐山的吉庆班,改学莲花落。艺名"银娃娃"、"九岁红"。 1910年起,先后在唐山、天津、北平、营口、奉天、哈尔滨、安达等地演出。 相继演出了《因果变报》、《夜审周子琴》、《秦雪梅吊孝》、《回杯记》、《刘伶醉酒》、《卖油郎独占花魁》、《打狗劝夫》、《败子回头》、《杜十娘》等。经过自己较长时间的刻苦钻研,终于形成了曲调优美、字正腔圆、准确大方而独具特色的倪派小生唱腔。1951年曾任齐齐哈尔评剧团副团长。1956年到黑龙江省戏曲学校任教,精心培育后一代。他的学生遍布省内外。著名小生演员桂宝芬(“桂派”女小生创始人)、杨振邦、刘小楼都是他的高徒。1956年获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称号。1961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副主席。还是政协黑龙江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注:倪俊生是影视剧演员张国强的曾外祖父。
早期旦角流派

李金顺(1902-1953),评剧女演员,工旦行,“李派”创始人。她是第一代评剧演员,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1920年到哈尔滨演出,因唱腔大鼓味过浓,观众把椅垫仍到台上。李金顺没有后退,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转艺多师,终于形成了吐字清晰,纯朴又充满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风格。她是评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她创立的李派对后辈影响甚大,刘翠霞、白玉霜、芙蓉花、花云舫、筱麻红、喜彩春、鲜灵霞、喜彩莲等均受其教益和影响。她留下的唱片有《杜十娘》、《移花接木》、《三节烈》、《珍珠衫》、《书囊记》等十余种唱段。


经典评剧有哪些?

传统戏:白蛇传拜月记包公赔情包公三勘蝴蝶梦茶瓶计春香传打金枝打狗劝夫窦娥冤杜十娘对花枪疙瘩屯庾娘传樊梨花斩子凤还巢凤阳情胡风汉月蝴蝶杯花亭会花为媒回杯记寄印传奇金玉奴(豆汁记)金印记(六国封相)井台会(李三娘)孔雀东南飞空谷兰梁山伯与祝英台(双蝴蝶)李香莲卖画刘伶醉酒马寡妇开店卖妙郎卖油郎独占花魁穆桂英挂帅朱痕记(牧羊卷)闹严府乾坤带秦香莲劝爱宝人面桃花三看御妹孙庞斗智桃花庵王少安赶船无双传相思树潇湘夜雨小姑贤小借年谢瑶环雪玉冰霜绣鞋记(三节烈)杨八姐游春杨门女将于公案(刘翠屏哭井) 玉堂春御河桥张羽煮海赵五娘珍珠衫珍珠塔周仁献嫂钟离剑现代戏:半把剪刀黛诺夺印高山下的花环红白喜事红岩诗魂家江姐金沙江畔锔碗丁刘巧儿苦菜花李双双霓虹灯下的哨兵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阮文追啼笑姻缘琼花向阳商店祥林嫂祥子与虎妞小二黑结婚小女婿小院风波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野火春风斗古城

经典评剧有哪些

杨三姐告状:
主演:谷文月 张连喜 赵丽蓉 张彦生
民国七年(1918),河北滦县冯家狗儿庄,杨三姐为了惨遭被姐夫杀害的姐姐杨二姐及女儿申冤报仇,上告至天津检查厅……

秦香莲:
主演:李再雯 魏荣元 席宝昆 陈少舫
当朝附马陈世美的结发妻子秦香莲到开封府状告丈夫杀妻灭子等数罪,包公秉公断案,不畏皇权,将其斩首。

花为媒:
主演:新凤霞 李亿兰 张德福 赵丽蓉
本片叙述古代两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刘巧儿:
主演:新凤霞 宋长文 张德福 赵丽蓉
本片叙述了农村少女刘巧儿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

《画中人》
主演:李亿兰
巧姐和庄哥本是一对相爱的恋人。皇帝选美选中了巧姐,便派巫臣带兵抢亲。巧姐不从,跳崖自杀,幸被仙姬所救。仙姬把巧姐变成“画中人”,把画卷送给了庄哥。这样,每当庄哥白日外出劳作和晚间睡眠时,巧姐就从画上走出,替庄哥料理内务。一日,庄哥趁巧姐下画时,悄悄收起了空画。经他再三请求,巧姐下画与他结成夫妇。就在他们拜堂时,巫臣又带兵赶到,将巧姐抢走。为不被皇帝所辱,巧姐复入画中。皇帝无奈,便将此画幽囚于密室中。庄哥念巧姐心切,夜人密室,与之相会,不料被皇帝发现。皇帝调兵抓人,庄哥奋力反抗,烧毁了皇帝的龙袍,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为救庄哥,巧姐被迫为皇帝重绣龙袍。及成,皇帝又生占巧姐杀庄哥之心。庄哥大怒,一剑刺中皇帝身上的新衣。龙袍上的海水竟变成真水。 汹涌的水流淹没了皇宫。皇帝与巫臣受到惩罚。庄哥巧姐终于获得了团聚。


东北戏曲是什么?

东北有三个省呢,不过,作为东北的地方戏,还是由以东北方言演唱的二人转发展起来的龙江剧和吉剧为主。不过要看正宗的,现在大多都是瞎胡闹的,如吉林——吉剧《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黑龙江——龙江剧《双锁山》、《荒唐宝玉》等,秧歌与二人转有着比较密切的艺术血缘关系,二人转中有许多秧歌的舞蹈语汇,丰富了二人转的表现形态。用秧歌舞蹈和二人转的音乐语言为主要载体,辅以东北民间歌舞形成的辽宁铁岭的秧歌戏,是铁岭艺术家们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在他们要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自己的地方戏曲——— 秧歌戏;评剧是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都很流行。


东北的戏曲名称有哪些

  东北的戏曲在解放前后直至六、七十年代,一直是评剧站在鳌头,以至解放后全国戏曲汇演,出现了‘小女婿’这样的一等奖作品,韩少云名字在戏剧界名声大噪,后来又有了华淑兰、‘黛诺’,筱俊亭‘对花枪’这样的“韩、花、筱”领军人物,带领沈阳以至东北的评剧发展创新。当时的‘韩花筱’格局,维系了好多年,在东北、华北一带演出,真正是一票难求。
  作为东北的地方戏,以东北方言演唱的二人转发展起来的龙江剧和吉剧为普及舞台的主力军。
  吉剧是吉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汉族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
  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等。
  龙江剧具体剧目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寒江关》等。
  二人转:冯奎卖妻马寡妇开店,十八里相送,包公陪情等等  


东北戏曲有哪些?

  一、解释东北戏曲这个概念:
  东北戏剧指的是在东北三省发展起来的曲艺形式,作为东北的地方戏,还是由以东北方言演唱的二人转发展起来的龙江剧和吉剧为主。
  二、分别解释龙江剧和吉剧:
1、龙江剧简介:
  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黑龙江汉族地方戏曲之一。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后,黑龙江省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吸收东北民间音乐,把说唱和歌舞演唱的形式,逐步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2、龙江剧具体剧目介绍:
  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
  3、吉剧介绍:
  吉剧是吉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汉族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桃李梅》。
  4.吉剧具体剧目:
  剧目有《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后又相继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
  三、回答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东北剧的代表剧目有:
  《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后又相继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


东北三省都有哪些戏剧

你问的主要是本地戏曲剧种吧?
黑龙江有龙江剧,是在二人转、拉场戏音乐基础上,融入民间音乐、说唱和歌舞演唱形式发展形成的戏曲,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吉林有吉剧,流行于吉林各地和黑龙江、内蒙古部分地区。也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9年响应东北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过程中诞生的。
辽宁有辽剧,主要源于辽南皮影戏,是农村祭祀娱乐的一种演出形式。2002年1月辽南戏正式命名为辽剧。此外辽宁还有海城喇叭戏等剧种。
除了这些戏剧形式,京剧、评剧等全国流行的大剧种在东北也都有存在。至于话剧、歌舞剧等现代流行的戏剧形式就更不用说了


上一篇:金陵中学仙林分校

下一篇:合金装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