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
1、病史有流行区及疫水接触史。2、病原学诊断采取粪便沉淀孵化法,血清环卵沉淀试验,免疫酶标发测特异性IgM、IgG、IgE。过去普查采用皮内试验筛选。3、免疫学检查用以评估患者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4、超声慢性血吸虫病有其特征性超声表现,可见纤维网状图像,有长方形线形纤维结构,其他肝病少有这种现象。5、乙状结肠镜检和直肠活检可见黄色小结这一特征性改变,急性期阳性率50%--75%,此外尚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充血。慢性期有斑状充血与苍白、浅溃疡,有时还见天花样凹陷多发性息肉及葡萄状肉芽肿。血吸虫性肝病 CT表现6、肝活检可见汇管区嗜酸性脓肿、假结节及纤维增生,时可找见虫卵。7、肝血流图反映门脉高压,它和肝炎肝硬化不同点是高:舒张波比例较高。主要波形为低平波,分别占55%与45%,后者能是肝内门静脉分支闭塞、动静脉短路,肝供血减少表现为低波,手术后低平波转变为高舒张波及正常波、高舒张波也转变为常波。肝血流图的各项指标,除舒张波波幅外,亦有明显改变,要是平均波幅增高,舒张指数降低,表明脾切除后肝血液循环改善。8、CT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可有肝内钙化,特别多见于肝右;叶,有地图样或线条状改变。晚期更有肝萎缩,肝裂增宽,肝缘不光整、凹凸不平及结节状突起,左右肝叶比例失调,肝脾密度的改变,亦可视脾肿大及腹水,但最具特征性的是存在线条高密度影肝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线条状高密度影,有呈弧线状,有呈密集连接成网格状或环状,这与其病理特点干线型肝硬化,沿门脉分支增生的纤维呈树枝形分布有关。
血吸虫肝病症状有哪些
血吸虫的人临
床
症状:
1.侵袭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期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3.慢性期
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本期一般可持续10~20年,因其病程漫长,症状轻重可有很大差异。
4.晚期
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血吸虫肝病 要吃药吗
当然要吃,目前好像是用吡喹酮,我国主要是日本血吸虫,建议你去医院检查,血吸虫种类也繁多,你自己有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也不能判断病的轻重,或者血吸虫具体寄生部位,甚至严重的话不止是吃药有可能用手术等手段,健康第一,医生会根据每个人情况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肝脏有问题。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少量多餐,适量脂肪。具体还是听医生确定哪些病症需特别忌口。
日本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家畜以牛、羊感染为主,其次猪、犬、马、骡、驴、猫等也能感染。
1 病原学
病原为日本血吸虫,其成虫寄生在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成虫雌雄异体,雌虫细长,呈黑褐色,长15~26毫米,宽0.3毫米。雄虫呈乳白色,较粗短,长10~26毫米,宽O.5~O.55毫米。虫卵呈短椭圆形,淡黄色,壳薄无盖,在其侧方有一小刺,卵内含毛蚴。
雌虫在血管内产卵,卵一部分随血流到达肝脏,被结缔组织包围;另一部分逆血流到达肠黏膜下,损伤肠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卵孵出毛蚴,进人钉螺体内发育成许多尾蚴,而后离开钉螺,含尾蚴的疫水与人畜皮肤、口腔等接触而感染,随血进入门静脉中寄生,发育为成虫。
2 流行病学
带虫的哺乳动物和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易感动物除牛、羊、猪、犬、马以外,还有家兔、沟鼠、大鼠、小鼠等。
中间宿主钉螺属湖北钉螺,只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无钉螺的地方,均不流行本病。由于钉螺活动和尾蚴逸出都受温度影响,因此本病感染又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lO月为感染期,冬季通常不发生自然感染。
动物的感染与年龄、性别无关,只要接触含尾蚴的水,同样都能感染,但黄牛、犬等动物感染尾蚴后,虫体发育率高,粪便中排卵时间长,而在水牛和马中虫体发育率低,粪便中排卵时间短,虫体在水牛体内存活寿命较短,一般2~3年,但在黄牛体内寿命可达10多年,孕母畜可通过胎盘或感染胎儿。
3 临床症状
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可呈现急性和慢性型。
急性型:体温升到40℃以上,呈不规则的间歇热。食欲减退,精神迟钝。急性感染20天后发生腹泻,转下痢,粪便夹杂有血液和粘稠团块。贫血、消瘦、无力,严重可引起死亡。
慢性型:吃草不正常,时好时差,精神较差,有的病牛腹泻,粪便带血,日渐消瘦,贫血,母牛不孕或流产,犊牛生长发育缓慢。
还有些牛症状不明显,而成为带虫牛。绵羊、山羊、猪和马症状较轻,多为慢性或带虫畜。
4 病理变化
病畜尸体消瘦,贫血,皮下脂肪萎缩,肝脾肿大,被膜增厚呈灰白色,肝脏有沙粒状灰白颗粒(虫卵肉芽肿)。肠壁肥厚,浆膜面粗糙,并有淡黄色黄豆样结节,以直肠最为严重,黏膜形成瘢痕组织和乳头样结节,其内往往有虫卵。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门静脉血管肥厚,在其内可能找到虫卵。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最适用的是粪便虫卵毛蚴孵化法。此外,也可以用血清学诊断。
粪便虫卵毛蚴孵化法:取新鲜粪便100克左右,反复洗涤沉淀或尼龙筛兜内清洗后,将粪渣放在22~26℃的条件下孵化数小时,用放大镜观察水中有无游动的毛蚴。
粪便虫卵检查法:用反复水洗沉淀法,镜检粪渣中的虫卵或刮取直肠黏膜溃疡部位,压片镜检虫卵。
环卵沉淀反应:以受检血清一滴置载玻片上,再加入冻干血吸虫卵100个,用盖玻片盖上并以蜡封,置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取出置显微镜下观察,凡虫卵周围出现块状或索状的虫卵为阳性反应卵。阳性反应卵占全片虫卵的2%以上时,该血清判为阳性。
6 防治
严格管理人畜粪便,不使新鲜粪便落入有水的地方,畜粪进行堆积发酵,不使用新鲜粪便做肥料。搞好饮水卫生,严禁家畜与疫水接触。选择没有钉螺的地方放牧。消灭钉螺,可采用土埋、围垦及药物灭螺。灭螺药物有氯硝柳氨、茶子饼、石灰等。
治疗病畜可用下列药物:①吡喹酮(8440),牛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最大用药量黄牛以300千克、水牛以400千克体重为限。山羊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一次口服。②硝硫氰胺(7505),牛、羊均为每千克体重60毫克,一次口服,最大剂量黄牛以300千克、水牛以400千克体重为限,山羊按实际体重给药。
血吸虫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和湖沼型。1、平原水网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处,人们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2、山区丘陵型。主要在我国南部四川、云南等地。华东的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华南的广西、广东都有此型。钉螺分单元性很强,严格按水系分布,面积虽不很大,但分布范围广,环境极复杂。血吸虫生活史3、湖沼型。主要分布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钉螺分布面积大,呈片状分布,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2.8%。 1、传染源。日本血吸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病人和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3、易感人群。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血吸虫皆有易感性。
血吸虫肝病的症状表现 如何治疗血吸虫肝病
血吸虫肝病的症状表现
在临床方面血吸虫性肝病会有慢性腹泻、贫血、肝脾大、黏液血便、性欲减退、消瘦以及月经紊乱等症状表现。如果是患上了急性血吸虫性肝病的话,患者会有发热的症状,是急性感染的一个基本的症状表现,还会有全身的一些不适症状表现出来,如食欲缺乏、腹泻、便秘、呕吐、消瘦、腹痛、恶心以及全身乏力。
如何治疗血吸虫肝病
临床上很多血吸虫肝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治疗方法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个人体质、病情轻重有关。
来自:太原中医肝病
血吸虫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得了血吸虫病,根据尾蚴侵入数量,机体免疫程度的差异,可有不同表现: 因为得了血吸虫病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重复大量感染尾蚴,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人。虫卵严重损害肝脏,引起肝硬化,脾肿大,以至腹水、贫血、上消化道出血,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弱,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血吸虫的成虫、虫卵、尾蚴和童虫对人(畜)均有致病作用,但危害最大的是虫卵,在肝脏、肠壁等组织中引起虫卵肉芽肿。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加重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儿童患病后未及时查治,可妨碍生长发育,个子矮小,成为侏儒。青年可影响生育。总之,血吸虫病的危害概括起来就是影响生产、生活、生命、生育、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