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时间:2024-06-02 22:50:17编辑:奇事君

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

  语文课程与教育论是教育学学硕考研方向之一,初试是不分方向的,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教育学专业课(300分)。不涉及语文内容。
  目前,教育学考研大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建议先选择好院校,了解好院校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然后在开始备考。
  教育学考研复试各个院校不同,考试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建议可以先选择好院校。
  教育学专业比较好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师大、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是可以考虑的。
  现在复习主要是初试的备考复习,复试等初试完成之后在复习也是来得及的。各科的复习先从参考书开始,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复习。
  关于教育学考研相关信息可以到博仁考研网去查看。
  课程与教育论方向介绍:
  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0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03.学习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0.数学教学研究
  11.竞赛数学
  12.数学教学心理学
  13.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心理学研究
  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15.汉语国际教育
  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18.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
  (注: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题)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统考院校为例)

  专业开设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

  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近几年,同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近几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去向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我想问一下“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语文)”两者的区别

课程与教学论偏理论,研究教学论,课程论。述基本理论研究
学科教学根课程与教学论联系紧密,可以理解为有学科背景的课程与教学论,如果是语文的话,就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了前缀,范围就缩小了,研究语文的教学和课程。需要有汉语、文学方面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一般是教育学院的专业。
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大多院校是文学院的专业方向。(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有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也是师范院校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目 前,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黄甫全教授编著的“课程与教学论”著作,是一些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扩展资料:课程意义: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小学老师每天都需要解决实际的课程与教学问题。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课程与教学是老师的基本工作,系统学习是掌握学习学科知识的技术和基本途径,学好课程与教学论将帮助你在今后更好地胜任小学教育工作。注意事项:1、要读些课程与教学论的名著。2、要丰富课程与教学的历史知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状况。3、多看专业杂志,了解学术前沿动态。4、多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专业书籍。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终生努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教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1、学科教学(语文):以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为培养目标的一个硕士专业,主要以就业为主,与学术研究的硕士相区别。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二、内容不同1、学科教学(语文):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分支。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三、特点不同1、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所有中小学教学计划所列的各门学科,诸如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自然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均包括在内。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科教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对你的语文教学理解,有什么启示?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一)明确目标,为学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明确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势必会在思想上引起混乱。
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1980年8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书面发言中回顾了“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由来,进而说明了它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再次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吕叔湘先生在书面发言中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说它是“学习一切科学、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基础工具性。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其次,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1961年以后,语文界为了纠正“左”倾思想所产生的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严重削弱了语文能力训练、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降的影响,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双基”。所谓“双基”,即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为学生打好基础。
1.打好文化的底子
(1)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
2.打好精神的底子
(1)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竞争,但更需要合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和正常交往的思想、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二)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语文教学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极端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些教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落实。究其原因,他们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这些形式上了,而忽略对语文学习目标的把握。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教学的这个“主”,或者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不能占用课堂时间,开展一些与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
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
二、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之一。对此,须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的教师牵着学生走、串讲串问、一问到底、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变成放任自流或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局面。我们应当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学生读书不会断句、书读不通顺,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适时给予归纳、总结,放得开还要收得拢;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时,需要教师及时帮助。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正如有的教师所说,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语文教学改革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教学时要有这个意识,只要努力了,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会得到改变的。
(二)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面貌带来了生机。但是,教师在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念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也要打好语文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作为母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认识和了解一些语言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减少甚至避免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上的混乱或错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字写不好,书读不好,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打不好语文的基础,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得有时间让学生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等等。而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学中一味强调探究,势必影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其次,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优势互补,不可偏废。现在一些地方上观摩课,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都课改了,你怎么还像以前那样上课?”“这节课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似乎探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接受性学习就是落后的。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须加以改正。
第三,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更要注重实效。语文教学如果过于追求探究性学习这一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就会走进死胡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近年来,大家普遍感到要想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要以省时高效、减轻负担为标准。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达到听懂别人的话,说好自己的话,读懂别人的文章,写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40分钟要效率。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凭借文本提高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作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发挥。同时我们要克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那种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会让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多年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已经深入人心。
三、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动参与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又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材。所以,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以此为着力点来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熟读、精思,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体味,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他们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做到学语文与用语文的有机结合。要在语文实践中不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既要多读多写,又要掌握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潜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在继承中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但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并不等于就要割裂传统。近百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善于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勇于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同时善于吸收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代之以新观念、新方法。比如,语文教学改革正在突破几十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旧观念和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新观念;突破了语文教学串讲、串问的费时低效的状况,同时创造了许多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法”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识字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大大丰富了我国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一切不合理的东西,绝不是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旧的并不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都是好的。比如,我们今天提高了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古人早就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并把它列为语文学科基本功能之一;再如,电脑速度快了,有些方面却退化了,如,人类的思维、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汉字书写的质量。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重视继承与改造。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地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基本经验是“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离不开读写实践,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改进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又如,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很有好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背诵也要得法,我们不能回到私塾时代不给学生任何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地死记硬背许多不知其意的东西,这样做是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的。
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改革,要不断创新。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轻易否定过去的一些经验,要总结过去的做法,哪些是好经验,哪些已不符合当代要求。要改哪些不符合当代要求的思想、方法,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要有辩证观点。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完整、正确地认识传统,可以使我们更清楚改革的起点和目标,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也可以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另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要立足于本民族、立足于我国国情,要突出地体现汉语教育的特点,符合汉语教育规律。失去了民族化,就没有了具体化和行动化,也就更谈不上国际化了。
五、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的课游离了文本的学习,成了自然课或社会课;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整理和利用。
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科书(或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现代教学媒体。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改变,努力使语文教学新鲜、活泼、丰富起来。
二是要加强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实效性。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用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要讲经济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低成本、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不多见了,指导学生读课文不是用书而是读屏幕,即使教材中已有了精美插图也非得再有多媒体不可,甚至有的地方上观摩课,如果教师没有用多媒体就评不上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蔓延值得大家思考。
三是要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我们主张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出发,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发挥各自的优势。


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论文怎么选题

  本书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根据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教材提供了较多的教学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教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教材,也可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和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参考。


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那个学校比较合适?!

  语文课程与教育论是教育学学硕考研方向之一,初试是不分方向的,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教育学专业课(300分)。不涉及语文内容。
  目前,教育学考研大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建议先选择好院校,了解好院校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然后在开始备考。
  教育学考研复试各个院校不同,考试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建议可以先选择好院校。
  教育学专业比较好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师大、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是可以考虑的。
  现在复习主要是初试的备考复习,复试等初试完成之后在复习也是来得及的。各科的复习先从参考书开始,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复习。
  关于教育学考研相关信息可以到博仁考研网去查看。
  课程与教育论方向介绍:
  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0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03.学习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0.数学教学研究
  11.竞赛数学
  12.数学教学心理学
  13.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心理学研究
  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15.汉语国际教育
  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18.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
  (注: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题)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统考院校为例)

  专业开设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

  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近几年,同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这是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近几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去向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考研:学科教学(语文)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哪一个更好?我想当语文老师,可是不知道这两个的区别,以

学科教学语文是专硕,这个没有疑问,而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专门培养中小学一线老师的,就业面比较狭窄;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硕,如果是走到调剂这一步,可以选择专硕或者是其他专业,但是专硕的调剂很难,另一方面,就业来说,语文于课程与教学论不仅限于中小学老师,还有可以是一些教研人员,就业面的选择比较多,还是建议你选择学硕


考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要考哪些书目和知识?哪些学校比较好?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初试是考教育学综合,国家统考。 复试不同学校指定的书目可能有所不同。
教育学统考一般用这些教材: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炳照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学统考网是一个比较好的网站,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信息,你可以看看。至于哪些学校好,你可以查一下这些学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论信息,导师、有没有博士点等等,还可以联系一下上届的学生……


上一篇:2010年电视剧

下一篇:小背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