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执政府

时间:2024-05-12 03:32:35编辑:奇事君

《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是什么?

刘和珍君是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和蔼善良。敢于斗争,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名家点评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可以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也可以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文学教育家孙绍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记念刘和珍君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以及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默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现在是什么单位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现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这座宏伟的建筑始建于1925年,历经三次改建,最终完善于1960年。这座建筑的历史从清朝末年的段祺瑞执政府开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这座建筑具有象征意义,因此一直存在。

今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有历史文物、珍贵文献、古代书画、文物标本、珍稀动植物标本、文物模型、文物拓片等十多万件。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举办了众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学术论坛、文物展览、学术研讨会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友好互动。


段祺瑞执政是在那一年?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 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


段祺瑞是什么人物?

段祺瑞是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国务总理。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华民国时期皖系军阀首领,号称“北洋之虎”,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清廉总理段祺瑞下野后经济状况较惨淡,1928年蒋介石得知段祺瑞生活确实有些周转不灵,随即“送上2万元,在此后三四年间,又送过数万元,生活问题遂得到解决”,段祺瑞1933年到上海后,国民政府每月供给他两万元生活费,虽不富裕,但维持生活足矣。作为一国军政首脑,给段祺瑞送礼的人自然会排成长队,但他从来不收礼。江苏督军齐燮元曾送给段祺瑞一件几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屏风,五光十色,非常珍贵。段祺瑞的家里人都喜欢得不得了,盼望段能留下这件宝物。谁知第二天一早,段就派人将屏风归还给了齐燮元。张作霖给段送来一些东北特产,并不值钱,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后在张作霖副官一再恳求下,才勉强收下两条江鱼。当时,达官贵人三妻六妾很时髦,段祺瑞也没有例外,讨了几房姨太太。他的第四位姨太太,貌美如花,知书达礼,段祺瑞很喜欢。但她一进门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原来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祺瑞便忍痛割爱,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让姨太出嫁的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段祺瑞

段祺瑞是什么人物?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皖系军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以直隶(今河北)河间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被称为直系军阀。直系军阀所控制的主要地区,是富庶的长江流域,即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它得到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其势力仅次于皖系军阀。其主要头目开始为当时的“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萧耀南及曹锟等。1919年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孙传芳、齐燮元等继起为主要首领。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的矛盾由来已久,后在各自所依靠的帝国主义支持下,围绕着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展开反复而激烈的斗争。经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先后打败皖系和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曹锟一度窃踞总统职位。1924年直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系军阀打败,1926年吴佩孚和孙传芳也先后被国民革命军击败,次年直系军阀终被消灭。奉系军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奉系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联合,击败皖系军阀段祺瑞,共同控制了北京。但直、奉两系矛盾逐渐加剧,奉系转而与皖系合作,并联合孙中山组成反直“三角同盟”。1922年4 月首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战败,撤回关外,宣布“东北自治”。此后,张作霖倚重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等新派军人,编练新式军队,并在日本支持下建立海、空军和兵工厂。1924年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奉两军在山海关、热河激战。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直系总统曹锟,吴佩孚兵败南逃。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后,势力扩张到热河、直隶(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及上海市,与地方军阀产生矛盾。1925年11月,浙江军阀孙传芳联合闽、赣、苏、皖等省军阀将奉军驱逐出江苏、安徽和淞沪地区。奉系与冯玉祥的国民军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同年11月下旬,驻守河北的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策动下率部倒戈,向奉天省会沈阳推进,张作霖得到日本的支持,郭兵败被杀。1926年初,奉系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同年11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组织安国军,自任总司令。1927年4月,奉系当局搜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国民党人士。同年6月,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政府。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逼京、津,张作霖败退出关。由于他未能完全满足日本对满蒙地区的权益要求,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炸死于沈阳近郊的皇姑屯,其子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不顾日本的反对,与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张学良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东北边防长官。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介绍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在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原名铁狮子胡同。清代这里有三座府第:东为和亲王府,中为贝勒斐苏府,西为和敬公主府。和亲王府的前身是贝子允府第。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五子弘昼改建为和亲王府。贝勒斐苏府,是清初恭亲王常颖的府第。清末,两府内的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东、西、北各有一座楼房。2009年10月21日晚,原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大门被汽车撞毁,该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背景资料

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位于张自忠路3号,此处原为清雍正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府邸。清末,府内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清陆军部和海军部均设于此府内,共用一座大门。民国初期,这里先后为总统府、国务院、总理府,以及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此府主楼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驻地。1984年确认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三一八”惨案是怎么一回事?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问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当时不在答执政府,亦未命令开枪)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专中负伤。
中文名
三·一八惨案
事件类型
对抗议的血腥镇压
事件起因
段祺瑞政府向游行群众属开枪
事件日期
3月18日
 扩展资料:
事件的影响:
当时的《泰晤士报》称此次事件为“兽性”的“惊人惨案”。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语丝》、《国民新报》、《世界日报》、《清华周刊》、《晨报》、《现代评论》等加入谴责暴行的行列。
邵飘萍主持的《京报》,在当时大篇幅地连续发表消息和评论,广泛而深入地报导惨案真相,同时,《京报副刊》也发表了有关文章。
参考资料来源:
百科-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时间是什么时候?

1926年3月18日。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三一八惨案的影响:“三一八”惨案后,举国震惊。中国知识阶层无论其政治观点与学术观点有怎样的不同,均纷纷痛斥执政府和“执政”段祺瑞的行为为“倒行逆施”、“暴行”,“是政府自弃于人民矣”,“是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学人如蒋梦麟、傅斯年、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王世杰、许士廉、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邵飘萍、陶孟和等,均有文字见诸报端。梁启超刚刚动完手术,缠绵病榻之中,犹不忘口诛笔伐;刘半农与赵元任再一次词曲璧合,哀声凄楚,传唱京城;鲁迅则有《记念刘和珍君》等文,尤为悲天悯人民意不可违。为此,傅国涌先生称:“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即使和俄罗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最可贵的那些品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长城,是‘真的猛士’。”

段祺瑞执政府和北洋政府一样吗?段祺瑞是什么职位?和袁世凯什么关系?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派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而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则是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因此,段祺瑞执政府则是北洋政府的一个时间段内的一个政府。在北洋政府内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同时他也是皖系军阀的首领。段祺瑞与袁世凯的关系:段祺瑞和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早年都帮袁世凯操练新军,是袁世凯的亲信;袁世凯称帝后,作为心腹的段祺瑞反对称帝,并声讨袁世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主导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

北洋军阀段祺瑞惹人争议,客观看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处很多,为何这样说?

中国的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诡异的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大军阀,惹人诟病的,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等人。特别是段祺瑞,在很多人眼中,段祺瑞作为北洋时期皖系军阀的首领,作为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一文中被鞭挞的对象,一定是独裁的、腐败的,实际上,段祺瑞一生中可圈可点处颇多。首先,段祺瑞一生之中,“三造共和”功不可没。1911年,段祺瑞振臂一呼,率领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呼吁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妄图称帝时,段祺瑞作为袁世凯左膀右臂,不惜惹怒袁世凯,也要阻止他这种行为;以至于他不断被贬黜;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复辟破产。虽然“三造共和”有功可居,但我们也应该辨别出,段祺瑞一系列行为只是为了自身地位,权力考虑。在推翻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后,仍实行独裁专制,属于换汤不换药。其次,段祺瑞收服外蒙古居功至伟。辛亥革命后,段祺瑞瞅准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无暇顾及外蒙古的时机,派徐树铮一举收复外蒙古,在当时,就引起全国人民欢呼。外蒙古的回归,不仅打击了民族分裂势力,更保证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在这一点上,作为当时的政府首脑,段祺瑞是值得称赞的。对段祺瑞,或者说对军阀统治者,人们都有一个普遍的概念,把军阀与汉奸划为等号,其实不然。段祺瑞虽然亲日,并且多次同日本秘密签订借款合同,但在日本请他出面建立伪政权时,他态度坚决,绝不落水做汉奸。段祺瑞确实多次同日本秘密签订了借款合同,他把借来的钱都用来扩充军备、建设城市。有一次他对徐树铮说:“虽然我亲日,但我多半是利用他们,危害人民的事不能做,那是要被骂老祖宗的,我借了日本人的钱,可怎么还、还不还、什么时候还都是我说了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随后妄图占领华北地区,企图利用段祺瑞在北洋军中的影响,建立华北伪政权,由段祺瑞做华北伪政府首脑。可不管日本人如何拉拢利诱,都被段祺瑞一口回绝。从这些方面能够看出,段祺瑞执政期间虽然亲日,但多是无奈。他的亲日是有底线的,他仍是爱国的。对于段祺瑞,争议最大的(非盲目评价的),莫过于“制造”“三一八”惨案。其实,把责任完全归于段祺瑞实在不够公允。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曹锟吴佩孚战败,北京政权落入冯玉祥、张作霖手中。此时年迈(55岁)的段祺瑞,被“请出山”作为当时执政府的总执政。当时的段祺瑞已经没有昔日辉煌,作为“傀儡”被扶上政权,用来维持张、冯之间的平衡。被称为“段祺瑞的灵魂”徐树铮南下时被冯玉祥谋害后,段祺瑞与冯玉祥的关系彻底破裂,并因此一夜间衰老很多,因此时常在家中养病,执政府执政权由他人决定。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16日,日本以国民军破坏《辛丑条约》为由,与签订《辛丑条约》的八国特使,对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并集各国军舰于大沽口,以武力威胁北洋政府。列强的最后通牒激怒了全国人民,自3月13日起,北京开始爆发大规模学潮。3月18日,众多学生聚集在执政府门前广场列队请愿,广大市民也纷纷加入其中。在这次情愿中,执政府卫队开枪射击请愿群众,造成46人死亡,150余人受伤,酿成惨案。当时段祺瑞正在家中养病,并没有在执政府,究竟是谁下令开枪,不得而知。段祺瑞于后来得知惨案发生,万分震惊,立即下令严惩凶手之余,忙赶到事故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且发誓众生不食肉,以示忏悔。虽然段祺瑞当时不在执政府,下令打枪的也不是他,但他作为当时执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这件事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段祺瑞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且立下誓言终生不食肉。这个誓言,即使在病危之际,医生一再劝告他开荤增加营养,他都不曾动摇,直至去世。段祺瑞性格耿直、为人坦诚,不逢迎,不阿谀奉承,虽然脾气暴躁,但心地善良,尤以为官清廉而闻名,素有“六不理总理”之称,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一生没有购置房产,死后没有余财,尽显其人格魅力。这对于一个多年处于中国政权巅峰的官员来说,实属不易,值得后人称颂、学习。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历史沿革

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和国务院设在这里;1919年后,靳云鹏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改为总理府;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军阀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这里改为执政府。 1926年4月10日,北京发生了政变。驻北京的国民军将领鹿钟麟包围了临时执政府,段祺瑞出逃;执政府倒台,由冯玉祥将军接管。王树常任北平卫戍司令时。又改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1937年前这里改为二十九军驻北平军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1937年这里成为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东院则是以喜多为首的日本特务机关兴亚院。1945年后改为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和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作校舍。1978年主楼由清史研究所使用。

上一篇:都匀天气预报一周

下一篇:梵音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