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脑筋急转弯
意为:许多人都处在缺衣少食的状况下,没有东西,需要得到关注;金要足赤,人要完人:所以是十全十美。因为是完美的意思。前怕虎,后怕狼:瞻前顾后。因为意思就是怕前也怕后。鸡蛋里头挑骨头:吹毛求疵。因为意思就是挑毛病。扩展资料:1、孔雀开屏(打一央视主持人)——答案:张羽。因为张开羽毛。2、阳光帅男(打一台球运动员)——答案:丁俊晖,因为俊晖就是帅气和阳光。3、我老爸最棒(打一神话人物)——答案:夸父,因为夸奖父亲。4、岂可虚度年华(猜外国作家)——答案:安徒生,因为平安的度过晚年。
猇亭区的历史沿革
猇亭区内马家溪新古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证明,五千多年前猇亭就有人类活动。猇亭古属夷道县、宜都郡。 南朝时的后梁与陈划长江为界,猇亭属江北夷道县。至元末,曾分属宜都县、峡州路(宜昌)。猇亭是古老背的古称,亦称兴善坊、虎脑背、古楼背(《中国古今地名辞典》)。 民国时期,猇亭大部分地区属宜都县所辖。1949年7月,成立宜都县古老背区。 1958年,古老背划属红花套人民公社,江北的古老背设团结管理区及古老背镇。1975年,撤区并社,成立古老背镇人民公社,直属宜都县辖治。1982年12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宜都县古老背镇人民公社及所辖云池、下马槽、方家岗、红溪港、古老背、毛家岗、鸡山、七里冲、黄龙寺、长寿山、福善场、杨家湾、石板冲、桃子冲、金岭、桐岭、蔡家畈等17个大队及宜昌县土门人民公社虎牙管理区所辖长江、虎牙滩、磨盘溪、高湖、翟家田、高家店、马鬃岭7个大队划归枝江县管辖。同时,将古老背镇人民公社更名为猇亭镇人民公社,虎牙管理区归属猇亭镇人民公社。 1984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撤销,猇亭镇人民公社更名为枝江县猇亭镇。1992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猇亭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更名为宜昌市猇亭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鄂政函[1994]45号),将枝江县猇亭镇划归宜昌市管辖。1995年3月,国务院国函[1995]21号文件批准设立宜昌市猇亭区。时年7月,辖区内原古老背、云池、虎牙三个办事处更名为街道办事处。
亭旁起义纪念馆的介绍
亭旁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包定等人组织领导的农民暴动,并成功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1927年包定受党组织委派,以教书为掩护,在亭山小学开办了“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党员,培养干部,为1928年5月的武装起义作了准备。1982年4月,经三门县人民政府批准,亭山小学旧址被定为三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亭旁起义60周年之际,原亭山小学旧址辟为亭旁起义纪念馆。
亭旁起义有多少人知道?大神们帮帮忙
1928年5月26日,亭旁起义爆发,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28年台州灾荒严重,地主豪绅趁机抬高粮价,国民党当局还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被迫自发组织抗捐、抗租、“吃大户”的斗争。在中共台州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中共宁海县委按照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军。5月,联合临海、天台县农民武装,成立红军指挥部,推选包定为红军总指挥,开始发起武装暴动。5月26日拂晓,亭旁武装农民正式举起义旗向亭旁进军,未经战斗即占领亭旁,军民1000余人齐集城隍庙召开大会,中共宁海县委庄严宣告亭旁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第一面镰刀斧头大红旗在原国民党亭旁区分部门前升起。亭旁暴动震动了全省,国民党省政府急忙调集邻县的省防军向亭旁进攻。暴动队伍腹背受敌,弹尽援绝,最终失败。亭旁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爆发在革命低潮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建立红军和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一次伟大实践,其规模和声势都是空前的。亭旁起义建立了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并创建了红军,标志着浙江革命开始进入创建红军的新时期。1988年5月26日,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字的“亭旁起义纪念碑”揭幕。
亭旁起义纪念馆的起义历史
亭旁起义,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暴动,展示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过程。浙江红旗第一飘—亭旁起义纪念馆所保留下来的遗址主要包括亭旁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起义指挥部,苏维埃成立大会旧址。亭旁起义旧址原为宁海街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小,为两层两进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平方米。大门上方挂“英烈千古“匾额一方;馆内陈列文物除了照片,资料之外,还有大刀,长矛,红旗等实物。 亭旁起义纪念碑位于亭旁镇杨家村北山上,始建于1988年5月,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碑身由灰黑色大理石贴面,烘托出前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的“亭旁起义纪念碑”七个红色大字。整个造型像把“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利剑。碑座上刻有介绍亭旁起义的简文。亭旁起义旧指挥部为硬山顶,穿斗式构架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有24间,总面积679平方米。乙堂为起义指挥部。左厢房为军事部,右厢房为少先部,大门左右房间为交通布和财政部。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旧址原系亭旁城隍殿,建于清乾隆八年,朝南,四合院。2003年,起义旧址重建了古戏台、五凤楼、大殿、娘娘庙等建筑。纪念碑、纪念馆、起义旧址,包定烈士塑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红色景区。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城南10公里的亭旁镇杨家村。原为宁海县衙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等小学。1927年,农民运动以此为据点,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从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为1928年5月的亭旁农民起义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起义军和当地群众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起义历时二年三个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江历次农民运动中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人数较多的一次。抗战时期,“亭旁青年战时服务团”曾在此进行抗日救亡运动。旧址为晚清建筑,两进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保存基本完整。 1928年5月26日,在三门大地上爆发了威震浙东的亭旁起义,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起义失败后,包定等领导人先后被捕,惨遭杀害。60年后,三门人民为了悼念烈士,建立了亭旁起义纪念碑和亭旁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