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戏是一种传统而又古老的戏曲剧种,也是深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其盛行的年代更是十分的悠久,演绎的形式更是十分的别致,内容的展现更是十分的丰富和精彩,且这样的戏曲更是值得发扬和传承的,艺术更是独具魅力,下面就由小编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太康道情戏的特色所在吧!
太康道情戏
图片由网友“罘洅菰憚√”提供
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
风格
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过、单过、双过、哭死、哭活、垛子、滚白等。曲牌有《锁落枝》、《老桃红》等。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
乐器
太康道情戏的伴奏乐器由原始的鱼鼓、简板,逐步过渡到以两把坠胡为主。但它的坠胡又与一般坠胡不同,它筒大杆短,中间有腰码,声似二胡。后来,伴奏又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唢呐以及一些民族弹拨乐器。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添了电子琴、电贝司等电声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