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慈寺
广慈寺属天台宗国清寺系,是浙东著名古刹之一。寺中两株由国清寺转赠的日本樱花,生动地表明了它与天台宗的渊源关系。广慈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大殿、禅房、经楼等组成。大殿分前、中、后三进,坐北朝南,逐进升高,殿与殿之间以天井分隔,以廊庑连结。飞瓦画栋,檐牙高啄,气势雄伟,雕饰绮丽。清代应杰人《游方岩记》称:“至其规模之大,就余足迹所及,甬之阿育王,与西天目、普陀而外,实罕见。”前殿以弥勒为主佛,中殿主祀观音,后殿为大雄宝殿,如来佛居中,两旁各有9尊罗汉塑像。这些罗汉个性鲜明,风采独具,虽然是佛,简直可以作为普通人物雕塑来欣赏。地理信息广慈寺
广慈寺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境内的方岩山上,创建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最初称“大悲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为今名。至今部分建筑仍保留明清建筑风貌。广慈寺所在地方岩,素有“人间仙境”之美誉,是浙东的名山胜地。峭壁丹霞,突兀峥嵘,古洞石室,飞瀑流泉,谷幽景奇,名闻遐迩。自唐、宋以来,游人就络绎不绝,曾使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作品。明嘉靖《永康县志》记载:“方岩山,县东五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六里许。其山四面如削。驾飞桥石梯而登。将至绝顶,有两岩相峙为关。一夫守之,万夫莫开。只有亭,曰透关。自亭而入,地皆平衍。有井,曰砚井。有池,广亩余。有祠,曰佑顺侯祠,右有佛炉,曰广慈寺。寺后有谷,高数丈,曰屏风阁。其下石室,深一丈许,广数丈。僧构室于旁,居之。”现代小说胃郁达夫游方岩后惊叹道:“从前看中国画里的厅岩绝壁,法皱迭苍劲雄伟不可思议,现在到了方岩,向各山略一举目,才知道南宋北派的画山点石,都还有未到这处。”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方岩时曾经说:“方岩居中,游遍浙东。……方岩过去游客之多,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吧!”历史沿革广慈寺
历史上广慈寺占地面积约三千余平方米,由大殿、禅房、经楼等组成。大殿前、中、后三进,画栋飞甍,檐牙交啄,气势雄伟,雕饰富丽,寺内共有佛像220尊。寺僧最盛时多达五百余人,分为八房,即里地房、外地房、人房、乾房、财房、宝房、智房。史料记载:“(广慈寺)至其规模之大,就余足迹所及,余杭之灵稳,甬之育王,与夫天目,普陀而外,实罕见。”寺中花坛至今生长着一株由国清寺转赠的日本樱花,说明书了它与国清寺有着极深厚的历史渊源。位于该寺不远处的释正德“开山祖师之墓”,表明广慈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刹,满清入关后,僧人逐渐减速少。宣统元年遭受水灾,原八房被焚烧,当年七月重修外地房(现称“齐院”),乾房(现称“僧房”)保留至今。1949年后寺中僧人纷纷还俗,广慈寺日趋冷落,十年浩劫中,广慈寺又遭受一场灾难,前、中两殿夷为废墟。一九八五年原址重建了前、中两殿(正殿、圆通殿),修复了大雄宝殿、地藏王殿、金刚殿等,塑佛像数十尊。两殿翘角重檐,雕刻精细,造型优美,金碧辉煌。大殿上县挂沙孟海先生书写的“广慈寺”匾额和姜东舒先生的楹联,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为古刹平添不少光彩。一九九二年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按照“寺像寺,僧像僧”的要求,恢复了寺院自治自养、以寺养寺的原则,并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现在的广慈寺已成为浙江省主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胡公庙寺旁有胡公殿,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他是北宋前期政坛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他以清廉、勤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千百年来被奉为“胡公大帝”,他死后归葬在杭州西湖老龙井。此后,胡公墓庙一直延续至今,当地民众一直把老龙井称为“胡公庙”。
胡公大帝胡则胡公大帝
胡则(963-1039),字子正,浙江永康县人。自幼果敢有才气,曾在方岩僧舍读书。举进士后,历仕太宗、仁宗、真宗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至道二年(996)调任宪州录事参军,时宁夏扰境,太宗问以边策,对答称旨。升著作郎、签书贝州观察判官。朝廷遣使查省冗役,命则行河北道,省冗役10余万,民得休养生息。升著作丞,知浔州,继以太常博士提举两浙榷茶,兼知睦州。丁母忧,服除复知永嘉郡。年余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改江淮制置发运使,升尚书户部员外郎。会真宗奉祀景毫,胡则供给无缺,擢三司度支副使。徙广南西路转运使。时有番船遭风至琼州,告以乏食,不能回去。胡则即命贷钱三百万。地方官认为夷人不可信,胡则认为“彼以急难求我,岂可拒而不与?”后来贷款果如期归还,并三倍于原值。天禧三年(1019),胡则巡视宜州,受理已判处死刑囚犯19人,经复审辨得活者9人。复任发运使,累升至太常少卿。乾兴元年(1022),丁谓治罪,累及胡则,降知信州,改知福州,又以右谏议大夫知杭州。调任河北都转运使,以给事中权三司使。胡则提请改革盐法,改官卖为商销,百姓称便。天圣九年(1031)降谪陈州。时范仲淹为陈州通判,胡则以国士待之,建立深厚情谊。明道元年(1032)八月,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适逢长江、淮河流域大旱,百姓饿死者甚众,胡则乘机上疏,请求永远免除江南各地的身丁钱,诏令永远免除衢、婺两州身丁钱。景祐元年(1034)加封兵部侍郎致仕,退居杭州,弹琴读书,诗歌管弦。宝元二年(1039)六月十八日,胡公以77岁高龄薨于杭州私第,康定元年(1040)二月二十一日诏葬钱塘县履泰乡西山龙井晖落坞(今老龙井)。范仲淹为作铭曰: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名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庙会胡公庙会
广慈寺位于浙东名山方岩,是东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山上奇岩怪峰林立、名胜古迹众多,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墨迹和诗篇,寻幽探胜者更是络绎不绝。但对方圆数百里的朝圣者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方岩广慈寺的胡公庙会。胡公庙会,原是民间祭祀“胡公大帝”的迎神赛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和九月初九重阳节,浙东一带百姓为感谢胡公降福之恩,纷纷到广慈寺朝拜,人数甚众,日逾万人,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在永康高镇村一带,还有六年一次轮流接送“胡公”的习俗,轮到某村迎送,便由该村牵头与邻村联络,组织庞大的进香队伍、举办娱神节目。庙会节目胡公庙会
到了明代,据说戚继光组织的民团习武抗倭,对传统的庙会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时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侵犯,州县残破、民不聊生。抗倭名将戚继光,一面率领官兵戮力进剿入侵倭寇,一面积极举办民团,提倡民众习武。后来,民间习武操练的习俗与迎神赛会的娱神节目融合,派生出一种特殊的阵容,逐渐形成了瑰丽多姿的庙会节目——罗汉队。每到八月十三和九月重阳的金秋季节,永康各村都要挑选身体壮实的男女青年,组成罗汉班、举行各种形式的文体武术活动。他们除了在本乡、本村演出,还要在约定的日子上广慈寺胡公庙会演出。当庙会队伍出发时,前面以鼓乐案旗为先导,接着是身背大刀,手持镗叉、盾牌的青壮年组成的罗汉队,其次是“十八蝴蝶”、 “高跷”、“十八狐狸”、“三十六行”、“莲花落”、“九串珠”、 “荷花蕊”等娱神节目。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有舞刀枪、耍棍棒、摇响又、打洪拳、背观音、滚坛瓶、叠牌坊、旋车、平台、长脚鹿、调花钵、迎荷花神、哑口背疯、纸龙、布龙和滚地双狮等等。他们高擎彩旗,身穿彩衣、敲锣擂鼓,呐喊跳跃。队伍进入“天门”;行至岩顶的广慈寺前,各地罗汉班都要在寺前进行表演。年仅五、六岁的男女儿童,在悠扬的传统乐曲声中,踩着细碎的舞步,扮演着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千娇百媚、艳若云霞。滚地狮子振鬣嘶风,腾、挪、扑、滚,表现出一种势拔五岳、气吞山河的勇猛气概。来自民间的传统舞蹈“十八蝴蝶”,相传是高镇村的农家妇女郎宝月和裁缝师傅王春山等创作的。该舞由十八个少女背负五彩缤纷的蝶翅扮演蝴蝶,另有两个姑娘扮演花神,彩蝶尾随花神翩翩起舞。舞蹈以摆阵走圈、交叉组合,变换成各种美丽的画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乘车路线乘车到永康汽车西站,然后坐2路公交车到永康汽车东站,再从永康汽车东站直接坐到方岩景区的班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