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桃园》曲谱
《三下桃园》曲谱《三下桃园》是由许石青老师根据祁县城赵大队真实事情和人民日报上《一匹马》而创作的剧本,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重上舞台。
《三下桃园.》首创版本是晋中青年晋剧团演出本
编剧:晋中青年晋剧团
执笔:杨孟衡、许石青
执行导演:方彦、许石青
美术设计:李雪风、田树苌
主要演员有侯玉兰、杨录光、雷丰年等
剧情介绍《三下桃园》剧情内容
《三下桃园》剧情内容杏园大队社员老六将一匹病马当好马卖给了桃园大队,杏园队政治队长李开英发觉此事后,坚持去桃园说明实情,赔情道歉,并带上原款拟将病马赎回;但就在此刻病马死去,由此而引发一系列戏剧性冲突,表现了两个友队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不顾全局、以邻为壑的本位主义思想。
主题《三下桃园》的主题是以社教运动为背景,贯穿着“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具有时代气息,这也是剧本成功的原因所在。戏一开场,李开英从“县里开会学大寨”归来,路过桃园村口,看到杏园队青年社员二虎骑着一匹马奔驰而过;她发现正是杏园队的一匹病马菊花青,被老六当好马卖给了桃园队,于是她追究责任,展开了一系列戏剧冲突;当她们带着原款来赎马的时候,二虎子与他们有如下一段对话:
二虎子:我问你,你们杏园学大寨不学?
李开英:大寨是全国的一面红旗,人人都学,我们当然也学。
二虎子:既然学习大寨,陈永贵同志让车让马的故事,你们知道不知道?
李开英:(有意让讲给老六听)小伙子,你给我们讲讲,好不好?
二虎子:好啊,你们听着!——也是一年春耕大忙季节,大寨非常需要添置一套车马。有一次,陈永贵在城里正巧遇到运输站有一套要处理;车又新,马又壮,价钱又很便宜。陈永贵一看,满心欢喜,一口气跑到银行取出款,到税务局办好手续,套起车,鞭子一响,驾!——一溜烟直向大寨跑去。走到金石坡他忽然想到,金石坡一辆皮车也还没有,早想要买,一来买不到手,二来款不齐备,把这套车马让给他们不是最合适不过?想到这里,陈永贵同志掉转马头,鞭子又是一响,把皮车顺手就赶进了金石坡。(唱)
让车让马人人敬,
你们杏园是啥作风!
李开英:和大寨相比,我们真是开了倒车啦!小伙子,你的批评我们完全接受,一定坚决改正错误,把菊花青拉回去。
二虎子:什么?把马拉回去还是坚决改正错误?再坚决点,还要把俺们的皮车也拉走呢!
幕后背景《桃园》、《桃峰》两台戏突出宣扬了人与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思想,所以能激动和感染观众,和观众产生共鸣。加之晋中的张鸣琴、侯玉兰、省晋剧院王爱爱、田桂兰、刘汉艮参加演出,怎能不使人们欣喜若狂呢!1972年柳林晋剧团把1965年晋中晋剧团创作演出的《三下桃园》重新加工,改为《三上桃峰》上演。演出效果不错。 1973年山西省晋剧院又专门组织创作力量,由杨孟衡执笔重新改写了剧本,温明轩导演,张沛、张文秀、李守祯、刘和仁、庞万峰都参加了音乐设计。王爱爱、田桂兰、温明轸、刘汉艮等都扮演主要角色。在那种万马齐喑的形势下,难得有这么一台好戏,在省城演出真是盛况空前。1974年1月23日至2月28日,《三上桃峰》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始料未及的是《三上桃峰》被打成大毒草。大会小会批判不算,最可气的是让我们在剧场化妆演出,组织北京、天津1000多文艺工作者把我们当成话靶子批判。全团人员在后台哭成一团,悲愤交加,只能以罢演表示抗议之后,全团那种屈辱感持续了好长时间。
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9月,中共中央为《三上桃峰》彻底平反,10月1日,《三上桃峰》二上北京演出,吐了一口恶气。中国戏剧家协会还专门隆重地召开了座谈会。
1965年春,山西晋中青年晋剧团编导许石青,根据祁县城赵兽医站发生的“一匹马”的动人故事,写成戏曲剧本《当代新风》。是年秋,山西省文化局拟搞戏剧调演,派杨孟衡等人去帮助许石青修改剧本。许石青又发现1965年7月25日《人民日报》通讯《一匹马》, 这出戏演出时深受群众欢迎,加之侯玉兰、雷丰年、杨录光、张鸣琴、降经元等参演。剧本整理的冲突性强,主人公决定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其思想起点也正是建立在这种社会义务观上,在艺术上予以升华。
执笔作者许石青,原名许士诚,出生于1925年孝义市西南方向的一个村落里。自小家境贫寒的他,农忙时经常帮母亲下地劳动。因他天资聪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五经四书,孟子论语他学得滚瓜烂熟。良好的古文基础,为他以后的剧本创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942年,年仅17岁的他为生活所迫辍学到孝义兑镇高小当了教员,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汾阳铭义中学。毕业后,回到孝义县组织学员利用假期演出,一炮打响,轰动城乡。1950年,县里以文艺班为主体,成立了孝义县文艺宣传队,他担任队长兼编导,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也就是从这时起,许石青正式步入了艺术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他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和年华,奉献了自己满腹的学识和才华。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对艺术追求深切的情,直至白发苍苍;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对艺术探索执着的爱,春蚕到死丝方尽……
1952年,他调任孝义县文化馆任副馆长,除了搞好群众文化等本职工作外,还兼管剧团工作。此间,他努力发掘人才,积极扶植新秀。期间,青年演员张鸣琴,在他的培养和指导下,由唱旦角改为唱胡子生,于1954年在文水县城演出时,一鸣惊四座,满堂喝彩声;青年演员侯玉兰在他的辅导下,苦练基本功,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戏剧中的每句道白每句唱腔他都要精雕细琢,仔细推敲,不轻易放过。实在不行就手把手地教,一字一句地教,直到满意为止,演员们常常私下议论:“一上台,许老师总是虎着脸,瞪着眼,既细又严,口说不停,手脚不闲,演员没累,他倒累得呼哧呼哧。”因此,大家都对他敬畏三分,可是一到下场,他就像一位慈眉善目的兄长一样,谁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关怀备至。因此都说他是良师,也是益友。这些后来响彻三晋大地的名角,他们在台上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在这些高徒背后,站立着的都是这位不计名利的老师,他常常自慰:徒弟台上唱红,师傅乐在其中。后来的学生程伶仙、丁艳霞、王爱爱等一代名角也在许石青甘当人梯的指导下,红极一时。
1972年,许石青回到家乡,任孝义县碗碗腔剧团的编导,1979年文革过后又调到吕梁地区晋剧团任团长,期间仍不忘培养新人,扶持新秀。据不完全统计,许石青为培养文艺人才,共组办过各种类型的文艺班、演员培训班、编导班、青年团(队)共七期,培养人员达350人,他亲自授课,亲自编导大小剧目,使受训人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演技水平。
许石青从事戏剧工作四十余年,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自己所挚爱的艺术之树,在他的劳作下,这株艺术之树开出了绚丽的艺术之花,挂满了丰硕的艺术之果。许石青共创作现代戏、新编古装戏、整理改编传统戏30多个,其中27个搬上了舞台,可谓硕果累累。其中与他人合作的《三下桃园》、《三上桃峰》以及《游西湖》、《下河东》等4个戏曾轰动戏剧界,蜚声全国。1980年,《下河东》等戏在北京演出期间,场场爆满。剧场观众情绪沸腾,每场掌声达二十多次,盛况空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录音录像,向全国播映。中国剧协、北京市剧协联合召开座谈会,《北京晚报》详细报道了座谈情况,座谈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剧本主题深刻,矛盾集中、情节安排适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以《三晋乡音弥京都》为题,向全国报道、推荐。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演出之后,他说:“你们这个戏改得好,排得好,演得好!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人深思的问题,很有道理,是个好戏!”而《三上桃峰》的影响之大更是为人所共知,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注目。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办公室出版的《山西概况》文艺部分中写道:“在‘文化大革命’中,山西文学艺术成为重灾区,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身处逆境却毫不消极,潜心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如晋剧《三上桃峰》”。
戏剧界的行家们认为他所创作的剧本皆属正剧,主题鲜明,开掘较深,语言雅而不俗,流露“传奇”词作之风;人物步步深入,发人深省。他排导的百余个剧本,显示了他的导演艺术风格,善于在总体构思中把握构成戏剧冲突的环节悬念,猎取干净洒脱的艺术效果。
1999年12月,许石青病逝后,孝义市委、市政府以及吕梁地委宣传部、吕梁行署文化局为其举办了追悼会。文祖孔子曰:君子厚德载物。许石青在一生的编导过程中,以苦作舟,以勤为桨,一生都在向成功的彼岸搏击,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