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号是英国早期建成的航空母舰,它是由英国“暴怒”号巡洋舰改造成的,1918年4月完成改造。1917年,英国将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的三号舰——“暴怒”号为英国最早改装型的航空母舰。
“暴怒”号(HMS Furious)航空母舰
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改装型航空母舰。而在1923年,英国建造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使其成为了第一艘专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船舰。作为大型轻巡洋舰的暴怒号预定搭载两门18英寸口径主炮,结果在仅仅装备了尾部主炮时,改变了原定设计,舰艏则安装了飞行甲板,在舰体中部上层建筑前半部铺设了69.5米长的木制的飞行跑道直达舰首。炮塔和弹药舱的位置留作容纳8架飞机的机库。
起飞后的飞机无法返回母舰,只能去陆地的机场着陆。暴怒号1917年6月完工服役。1917年8月2日,英国海军少校欧内斯特·邓宁驾驶“幼犬”战斗机用与军舰平行飞行侧滑着陆的方式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号前甲板上,地勤人员抓住了机翼后缘使飞机停了下来。这成为世界上首次飞机在航行中的军舰上降落的尝试。几天之后,邓宁再次试图尝试这个危险的降落方法时,飞机翻出军舰坠入海中,邓宁以身殉职。
1917年11月,“暴怒”号回船厂改装,艉炮被拆除,彻底改装为航空母舰。
从烟囱和上层建筑后部一直延伸到舰尾后部加装了86.6米长的飞行甲板,安装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用于飞机降落。中部两侧舷各有一条通道与舰首起飞甲板相通使飞机可以通过从左舷和右舷绕过上层建筑。勉强能同时进行起降作业。改造于1918年4月完成。其标准排水量19153吨,航速31.5节,共搭载10架飞机:6架“幼犬”式战斗机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飞机。但是原巡洋舰中部的舰桥、桅杆以及烟囱等建筑未拆除,甲板分别前后两块,烟囱排出的热气和上层建筑造成的气流和侧风捉摸不定,飞机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飞行员们大多选择在水上降落。此时的“暴怒”号还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舰。
暴怒号航空母舰最早用于实验目的,它为英国皇家海军日后航空母舰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2年6月到1925年8月期间,“暴怒”号经过进一步的改装,改装,拆除中部的舰桥、桅杆以及烟囱等建筑,飞行跑道前后贯通,拥有了长175.6米、宽27.7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双层机库。上层机库前有个短距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直接从机库中起飞,但后来证明没有什么用。和它的另外两艘姐妹舰—“勇敢”号“光荣”号相类似。所不同的是没有安装岛式上层建筑,仅有一个伸缩式驾驶台。1939年改装中在舰体右舷增加了小型岛式上层建筑。
光荣号名称:光荣号舰队航母
所属国家:英国
武器分类:航空母舰
军种分类:海军
相关资料:
光荣号舰队航母(Glorious)由Harland & Wolff建造。1915年5月1日开工,1916年4月20日下水,1916年10月14日完工。1919年退役封存,1921年1月作为训练舰重新服役。1924年2月1日到1930年3月10日在Rosyth 船厂改装为航母,1930年1月7日在改装结束前重新服役。1934年5月1日到1935年7月23日进行了改装,加长了飞行甲板。1940年6月8日从挪威撤退时被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击沉[1]。
勇敢号英国皇家海军的勇敢级航空母舰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的一号舰“勇敢”号和二号舰“光荣”号改装而来。这种大型轻巡洋舰航速快,火力强(标准排水量16500吨,航速32节,装备4门15英寸口径主炮),但是装甲只相当于同期轻巡洋舰的防护水平,后来证明这种军舰几乎难以使用。
按照1922年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规定必须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装两艘3万3千吨级航空母舰。但是英国方面并没有现成合适用来改装的船体,英国海军于1924年选中“勇敢”号和“光荣”号改建为航空母舰(即勇敢级航空母舰)。勇敢级航空母舰与在1922年6月到1925年8月期间进行改装的暴怒号航空母舰(最初是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的三号舰,1918年建造中途被改造为航空母舰)类似的设计,但做了些改进。
勇敢级航空母舰拥有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双层机库,上层机库前有个短距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直接从机库中起飞(后来证明并不实用)。但是与“暴怒”号不同的是在舰体右舷装备了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型上层建筑,飞行甲板也做了相应改进。与同期美国、日本用条约规定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造的较大型的航空母舰相比,较小型的勇敢级航空母舰显示了在条约时代使用更多较小型航空母舰的种种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搭载飞机的数量较少,舰用和飞机用的燃油贮油量小。该级两艘航空母舰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部损失。
赤城号原本作为战列巡洋舰建造结果华盛顿海军条约出了之后,主力舰数量被限制,新造的战列舰就只好被拆。
因为如果用其他战舰改建航母的话有优惠,所以两艘半成品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被改装成航母
PS:关中大地震时候天城遭到严重损坏,报废,所以改由同样半成品的战列舰加贺来改造。
太平洋战争爆发,作为旗舰攻击了珍珠港,最终在42年6月中途岛海战被企业的SBD击沉。作为第一艘大型航母,赤城的第一航空战队水平很强,不过基本都被歼灭于中途岛了。(赤城自身失误,把炸弹堆在甲板上,结果中了两枚炸弹就被连环爆炸所瘫痪,最后由己方驱逐舰雷击自沉。)
加贺号加贺号(かが/Kaga)航空母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原始设计是战列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一部分,1920年7月开工,由神户川崎船厂(カワサキ/kawasaki)建造。1921年11月17日下水。按照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加贺”号1922年停工,原计划解体。日本将停建的主力舰的“天城”号、“赤城”号改装为航空母舰。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船厂的“天城”号因龙骨被扭曲而报废,日本遂将原定停建销毁的舰体稍小的战列舰“加贺”号接替“天城”号,改造为航空母舰。加贺号航空母舰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击沉。
列克星敦号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CV-2)是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一号舰。她同时是美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第四艘继承了列克星敦的舰名。在美军中她的绰号又有灰夫人(Gray Lady)或列夫人(Lady Lex)。预案中列克星敦号为战列巡洋舰,受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所限,她被改为重型航空母舰。尽管列克星敦号的性能良好,但依旧在太平洋战争早期的珊瑚海海战受到重创沉没。
1934-1936年间进行几次小规模的改造,在1936年的改造中其舰首甲板被拓宽。
1941年,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被编入太平洋舰队,主要驻扎在珍珠港。12月5日,列克星敦号按计划离港向中途岛基地运送飞机,从而与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行动擦肩而过。12月13日,列克星敦号返回珍珠港,14日受命突袭贾鲁伊特环礁,20日因威克岛局势危机转而驰援威克岛,但在抵达之前威克岛已经落陷。
1942年,在袭击了新几内亚岛的日军后,列克星敦号作为旗舰带领第11特混舰队出击,并于5月1日与带领第17特混舰队的约克号航空母舰在珊瑚海会合。5月7日,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击沉了日本联合舰的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次日两舰的舰载机又击伤了翔鹤号航空母舰,并重创了瑞鹤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部队。两次战斗直接导致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航空战队无法参加一个月后的中途岛战役。但不幸的是,在战斗中列克星敦号至少被命中了2条航空鱼雷和3枚航空炸弹,虽然火势一度得到控制,并且可以以一定速度自行返航,但由于泄漏的航空燃油蒸发后聚集在封闭舰首的机库中被引燃而发生了爆炸,随后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5月8日20时,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沉没。
萨拉托加号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
(USS Saratoga CV-3
)是美国海军旗下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美国海军各类船舰之中,第五艘承袭“Saratoga”之名的舰只。原本是以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Lexington class Battle Cruiser)三号舰的身份于1920年9月25日安放龙骨起造,萨拉托加号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之故,在建造到一半的1922年7月1日被改为航空母舰使用,并且换上CV-3的舰体编号,于1925年4月7日完工下水。萨拉托加号是美国海军少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造好,并且安然度过大战战火的航空母舰之一(另两艘分别是企业号航空母舰与游骑兵号航空母舰),但在二战后除役的萨拉托加号被美国军方列入十字路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的参与名单内,在位于比基尼环礁的核子武器试验中,因为原子弹的破坏而沉没,并于1946年8月15日自海军舰只名单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