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要塞简介 虎头要塞介绍
1、虎头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西北山地中,中俄界江乌苏里西岸,虎头镇北1.2km处,为标高100.7m的独立山丘,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33°43′,北纬45°57′(虎东山),距乌苏里江0.85km。
2、是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为长期霸占中国,进攻苏联,而秘密修筑的边境军事要塞。该要塞历时六年、耗资数亿资金、征用劳工二万余人,于1939年春修建完工,素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遗址之一,是侵华日军最后下场的历史见证。
3、该要塞于1990年列入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遗址被省政府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头要塞的要塞简介
主阵地猛虎山由中猛虎山、东猛虎山、西猛虎山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中猛虎山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司令部的所在地,标高111.8米,距东、西猛虎山两制高点直线距离分别为350米和300米,距乌苏里江约2000米。地下工事以中猛虎山为中心,由隧道与东、西猛虎山地下要塞相连。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并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通风口、排气孔、反击口等通道。
虎头要塞游玩需要多少时间
虎头要塞游玩需要3-4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游玩。在这段时间里,您可以参观要塞内的各个景点,包括城墙、炮台、兵营、将军府等,还可以观看表演、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纪念品等。如果您对历史和文化比较感兴趣,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虎头要塞内进行深入的探索和了解。总之,虎头要塞是一处非常值得游玩的旅游景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虎头要塞的要塞历史
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因为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恰好仅次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为达到对苏联战略进攻的目的,虎头要塞的兵力、火力配备极为强大。1939年3月,关东军建立了第4国境守备队,守备队辖3个步兵大队、5个炮兵中队、1个工兵中队。此后,又多次扩大编制,增加兵员。初期以仓周藏少将为司令官,守备队以步兵和炮兵各12个中队为基干编成一个旅团,兵员总数为8000人。1941年是虎头国境守备队编制兵员和装备的鼎盛期。在此期间,虎头要塞仓库中储备的粮食、被服、弹药、燃料,足可供养超过10000名士兵三个月以上。各要塞的守备队兵力也增至1个师团12000人。各要塞的火力配备方面,除步兵常规武器外,在虎东山西侧部署了30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24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在中猛虎山西侧部署了15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在虎啸山南侧和东猛虎山北侧共部署了10厘米口径榴弹炮8门。各步兵中队分别配备了17门山炮、16门92式步兵炮、8门中迫击炮。另外,虎头要塞设置了高射炮阵地,装备高射炮18门和高射机枪10挺,用于要塞的对空防御。为加强重型火炮威力,在西猛虎山西北山麓构筑了巨炮阵地,将东京湾要塞的海防巨炮40厘米口径榴弹炮运抵虎头要塞,该炮炮身直径1米,长约20余米,最大射程20公里,炮弹长4米,弹头直径40厘米、长1.2米,最大装药量为1000公斤,备有炮弹200发。巨炮阵地炮塔为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炮口直对东南方苏联的伊曼铁桥和拉佐水塔。这门巨炮的任务是在对苏作战中对乌苏里铁路运输中枢进行毁灭性打击,破坏伊曼铁桥和拉佐给水塔,摧毁苏军铁路运输设施和给水设施。同时在虎头镇以西30公里的火石山还修筑了列车炮阵地,驻有一个列车炮中队,装备24厘米口径的列车炮,最大射程50公里,用于对苏进行切断交通、断绝水源、骚扰后方补给、炮击军事目标等远距离作战。原基地设在虎头,因其射程太远,且机动性强,后移至火石山。为防御敌方飞机和大口径重火炮的攻击,虎头要塞的各地下工事均在山体底部挖掘,所有的地下设施顶部浇灌水泥混凝土,重要部位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厚度达3米。在地上,利用地形构筑成环绕山体的战斗掩体和交通壕,形成具有一定纵深的、便于平面立体交叉发挥火力的地面工事,并设有出入地下要塞的通道、观测所、射击孔及通讯联络设施,使地上地下军事设施联成一个整体。为防止敌方坦克的攻击,在各阵地周围都设置了铁丝网障碍。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日本关东军为修建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耗资数亿,征用劳力十多万,共用时六年(1934年开工,1939年完工)。在修筑要塞期间,无数的中国劳工和战俘遭到残酷奴役和杀害,可以说,要塞是用中国劳工和战俘的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在“七·七”事变以前,修筑虎头要塞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伪满各地和中国关内山东等省,日伪当局通过抓捕“浮浪”,强征伪满报国队、诱招中国关内农民等手段,将大量中国劳工秘密送往虎头修筑要塞工事工事。“七·七”事变之后,大量中国战俘也被强制从事虎头要塞工事的修筑。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劳工大批死亡,冬季时被直接抛入草甸子,或弃尸于荒野山林,尸体都被野狼撕咬啃噬,其状惨不忍睹。据曾在虎头要塞服役的日本军人加纳传三说,他入伍第一年,亲眼目睹中猛虎山背后有许多暴弃于山野的劳工尸骨。这些死难的劳工是在工事修成后,被日军集体屠杀的。究竟有多少中国劳工被强制从事修筑虎头要塞,又有多少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日军为保护军事秘密,处死中国劳工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但据日本方面的资料显示“每年春天约2000名中国劳工和满洲报国队被送到要塞从事修筑军用道路和火炮阵地”,依此计算,六年期间应至少强征了12000名中国劳工,这些劳工除少数侥幸逃跑外,绝大多数人的结局不是被折磨致死便是被秘密处死。据日本士兵冈崎哲夫所著的《日苏虎头决战秘录》写道:“昭和18年(1943年)的某一天,由于要塞设施大体完成,俘虏劳工被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举行完工酒宴,用酒菜酬劳他们,……突然,重机枪喷出了火舌,刹那间,宴会场化为血腥的屠场,到处是刺鼻的血腥味和堆积如山的尸体。”1945年8月9日,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对虎头要塞发动了攻击,日军守备队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激战至26日,苏军终于攻克虎头要塞。1400名日军和要塞周边地区数百名日本开拓团及军属除仅53人逃脱生还外,都最终成了不义战争的殉葬品。
虎头要塞:有着历史意义的景点
虎头要塞位于虎林市境内,这里号称“东方马奇洛防线”,是二战的终结地。要塞修筑于1934年,工程庞大,动用10万民工,花了六年时间建成。是至今发现的二战期间修筑最坚固、保持最完整的军事要塞,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堪称二战之最,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是二战期间,前线阵地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场。据称,它可容纳一万二千兵力,支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日本侵略军说它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北满第一永久要塞”。
现在的虎头要塞已成为历史遗迹,虎头地下要塞博物馆已经建成,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日本侵华罪行的见证。
它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今虎林市虎头)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阵地,虎东山、虎北山为其两翼前沿阵地,成钳形以南北两线呈护卫阵势,虎西山、虎啸山两个阵地位于猛虎山主阵地西面,为猛虎山后方第二线阵地。
主阵地猛虎山由中猛虎山、东猛虎山、西猛虎山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中猛虎山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司令部的所在地,标高111.8米,距东、西猛虎山两制高点直线距离分别为350米和300米,距乌苏里江约2000米。地下工事以中猛虎山为中心,由隧道与东、西猛虎山地下要塞相连。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并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通风口、排气孔、反击口等通道。
虎头要塞遗址的历史背景
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构筑虎头要塞工程大、时间长、用人多,他们所用的10多万劳力全是中国人,有的是从关内及东北抓来的劳工,有的是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这些人在日军枪刀的威逼下从事着非人的劳动,最后结局极不是被累死、饿死,就是被集体屠杀。要塞施工完工,日军举行庆祝宴会,将俘虏劳工人员数百人集中在猛虎谷的洼地里,用酒肴欺骗劳工说犒劳他们。进行到高潮时,重机枪喷出了火舌,会场顷刻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堆积将洼地填平。而且打毒针、扔江里的比比皆是。虎头有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宽30公里,由5个山头阵地组成,各要塞地下交通壕脉曲折数十公里,各阵地可相通。为了将它建成可以独立作战半年而不被攻破的要塞,日军投入了数亿元的资金,整个工程持续了大约6年。隧道里,指挥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室、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电话总机房等应有尽有。在要塞工程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各自形成可以单独进行攻防作战的设施。 1987年虎林县人民政府部分修复了虎东山地下工事,并举办图片、实物展览供游人参观。该要塞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设备齐全。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军事设施现存遗址主要有火石山列车炮阵地、40厘米口径火炮阵地和加农炮、榴弹炮、野战炮阵地等,还有作战掩体,以及蜿蜒曲折10余公里沟通各要事工事的交通壕等。地下军事设施保存遗迹有指挥所、发电所、弹药库、粮秣库、燃料库、兵营、将校营、医院、炊事房、浴地、厕所、上下水道及水井。从地下设施通向地面设有观测哨所、地堡、坚井、反击口、烟囱及通风口,出入通道的要隘处设有陷阱、射击孔。日本关东军曾吹嘘虎头要塞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地下军事设施,不怕任何围困的永久要塞,“东方的马奇诺防线”。1945年8月被原苏联红军攻克。现虎头要塞遗址东侧乌苏里江畔,建有日本全国虎头会捐资与虎林县人民政府合作兴建的公园和纪念碑,以纪念那段痛苦的战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