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麾下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进攻云贵地区,意图消灭当地的残元势力,统治云贵。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清除了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以及镇压了云贵高原的起义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权力的真空地带,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的精锐部队便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坝子、重要城镇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1]
早期经过调北征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军30万南征云贵。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率军抵达湖广,兵分两路,从东、北两方面进攻云贵。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5万,由永宁(今四川叙永)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乌撒位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交界处,是连通三省的咽喉要道,黔之门户,滇之屏障,地势险恶,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趋贵州,进攻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安(今贵州盘县)。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十六日,连占普定、普安两地的明军乘大雾进抵曲靖(今属云南)东北之白石江。雾散天晴,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部将达里麻隔江望见明军势众,急遣精兵扼守江岸。傅友德采纳沐英建议,督将士正面佯攻,另遣奇兵暗从下游渡江,绕至梁王军阵后,在山谷间树旗帜、鸣金鼓,守军见势惊乱。沐英乘势率军渡江,大败守军,俘达里麻以下2万余人,大败达里麻所率10余万精兵,占领了曲靖。曲靖为云南东部门户,水陆交通要道,明军占领曲靖,扼住了云南的噤喉。于是分东路军为二,一部由蓝玉、沐英率领,长驱深入云南;一部由傅友德率领,北向乌撒,以策应北路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获悉达里麻失守曲靖,乃逃往晋宁州(今云南晋宁晋城镇)忽纳砦,自缢而死。二十三日,蓝玉、沐英率军进逼昆明(今属云南)板桥镇,元右丞观甫保出降,明朝遂取得对云贵的统治权。二十四日,蓝玉、沐英整军入昆明。随后蓝玉分遣曹震、王弼、金朝兴等率兵2万人,向南攻占临安诸地(今云南建水、石屏、华宁等地)。沐英分兵趋乌撒,接应傅友德。北路军出永宁以后,被元右丞实卜阻于赤水河一带,不得进。等到东路军攻克曲靖,傅友德率军直扑乌撒,击败守军,进占乌撒,实卜撤退,北路军方得进。之后占领七星关,打通了前往毕节(今属贵州)的道路,东川(今云南会泽)、乌蒙(今云南昭通)、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被迫向明军投降,明军设立乌撒卫。昆明、乌撒既占,明军遂移军进攻大理(今属云南)。
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攻占大理,段世就擒。继占鹤庆(今属云南)、丽江(今属云南)等地,至此占领云贵两地。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沐英率军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镇压起义的乌撒、东川、建昌(今四川西昌)、芒部诸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沐英和冯诚合兵防守昆明,镇压了起义的土官杨苴军。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留下沐英统治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设立毕节卫。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班师回朝。
洪武十七年(1384年),沐英镇压了曲靖土官的起义,并趁机镇压反抗的普定、广南(今属云南)诸部,打通田州(今广西田阳)粮道。
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沐英上疏朱元璋,请求让军队屯田开耕。朱元璋同意了沐英的建议。
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镇压浪穹(今云南洱源)土著,并奉诏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堡垒,留下军队屯田。
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沐英镇压麓川国主思伦发的反抗,并会合傅友德镇压了东川土著、越州(今属曲靖)土官阿资及广西阿赤部的起义。
驻屯昔日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20万人的军队,供养成了大问题。靠赋税?靠征调?都不现实。早在傅友德等率军占领云贵的战争进行当中,就有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这一建议深受朱元璋赏识。最终,像历史上许多开国之君一样,朱元璋也选择了屯田制——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曾经铿锵作战的汉族将士们开始拿起锄头,开垦田地。几十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耕农村。屯垦的明军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从贵州东部的镇远向西到贵阳,一支向西北到毕节、威宁、昭通,另一支继续向西到安顺,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便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的汉族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里良田。这些屯军寨子是按军队编制分布的,它们是由各个卫所来管理。比如贵阳和盘州之间的屯军寨子就由分布在这两地之间的卫来管理,被称为“上六卫”,分别是:威清卫(今天的贵阳市清镇市)、平坝卫(今天的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卫(今天的安顺市西秀区)、安庄卫(今天的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安南卫(今天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和普安卫(今天的六盘水市盘县)。从图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显的军事布防。贵州的这六个卫就是今天贵阳以西六座城市和区的雏形。贵州不少城市也都源于汉族当年的屯军营寨。像今天的毕节市黔西县,就是普定等卫建城之后,明朝政府营建的郭张城。当年的汉族屯军只不过是朱元璋和征南将领手中的棋子,在云贵高原这张偌大的棋盘上,他们根据全局的需要,选择战略要害,轻轻一放,无意间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镇和村寨。
区别及别称明朝进军贵州后,为了稳定军心、保障固定名额的满员,使汉族将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散、脱籍,帝国法律规定“正军”、“军余”必须携带妻室儿女,无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因此“调北征南”来的汉族人也被称作“军屯”来的。同时,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宽乡”的移民政策,即“鼓励”汉族百姓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迁移到经济滞后的地区,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移。在“鼓励”的同时,也强迫大批内地破产的汉族流民和民众迁往贵州。迁入的汉族平民,按照给予的土地,划分区域管理,称为“民屯”,也被称作“调北填南”。[1]
影响迁入贵州的汉族移民主要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一带。如据《安平县(今平坝区)志》记载:明洪武年间,设“平坝卫”,因“地广人稀”,便由湖广的长沙等地,实行“三丁抽一”的办法,迁移到平坝卫。偏僻遥远的贵州迎来了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汉族集团移民。这些汉族移民中,一部分是军屯将士的家眷亲属,一部分是民屯的百姓子弟。除了军屯、民屯,为弥补当地商品物资的不足,大明帝国甚至还征集汉族商人进入贵州经商,有人称其为“商屯”。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扩大了屯堡人占有的土地和势力范围,稳定了军心;另一方面,来自内地的先进文化伴随军事上的胜利,一下就冲进了相对落后的贵州,极大地带动了贵州的发展。汉族的比例也在后来逐渐超过少数民族,成为贵州人口的主体。当年明军驻防的地方,被冠以“卫”“所”“屯”“堡”“关”“旗”“哨”一类极富军事色彩的名称,这些军事地名有很多一直沿用到今天。当年军营,就是今日屯堡村寨的最早雏形。
明初,政府只在贵州设立卫所。随着“民屯”的展开,开始设置郡邑,“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对于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来说,朱元璋的“调北征南”只是权宜之计,而“调北填南”才是长久之计,是一种更为深谋远虑的治国安邦的策略。
习惯上,人们把贵州汉族中的“军屯”后裔称为“调北征南”来的,而把“民屯”后裔称为“调北填南”来的。贵州安顺的屯堡人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六百多年过去了,“军屯”和“民屯”的后裔还有区别吗?
屯堡人告诉了我们一个并不是很准确的办法来区分:凡是叫“屯”的村寨大多是“调北征南”来的汉族军人后代;凡是叫“堡”的村寨大多是“调北填南”来的汉族平民后代。
根据专家的研究,屯堡人的语言也有“屯”与“堡”之别:屯人话音利落,不乏军旅遗风;堡人操“堡子声”,带卷舌音,有平民生活的印记。
乡音难改,六百多年的沧桑岁月里,有多少个夜晚,在屯堡人的火塘边,伴着乡音流淌着的是故乡的小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