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清

时间:2023-06-10 04:47:19编辑:奇事君
人物简介

参加各种项目研究 20 余项,获得各种奖励 8 项,其中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大菱鲆养成及亲鱼培育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名)。技术上突破海蜇池塘养殖、圆斑星鲽和星突江鲽的生殖调控和人工繁殖、半滑舌鳎反季节人工繁殖,实现了苗种人工培育规模化生产。

人物生涯

他攻克了多个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难题,近五年来培育海蜇苗种逾亿,指导养成数千万斤;培育比目鱼苗种2300万尾,示范养成260万斤,产值数亿元;饲料研制技术成果辐射多家饲料企业,并解决了有关苗种开口配合饲料依赖进口的难题,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12年陈四清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金乌贼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增养殖技术”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先后通过了13次专家组现场验收,1次科技成果鉴定,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养殖技术操作规范2项、出版养殖技术光碟1部,创建省级良种场1家,相关成果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和日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曾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工程师等10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海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简历

陈四清,研究员(男,1966.5),生态室副主任。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士学位(1988,7)、水产品加工与贮藏硕士学位(1991,7),中国海洋大学捕捞学博士学位(2005,7)。中国海洋大学及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 (PICES) WG-26 成员。

主要从事水产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海水养殖标准化技术研究,主持和参加各项科研课题30余项。突破圆斑星鲽大规格苗种繁育、金乌贼人工越冬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实现全人工繁育养殖过程;海蜇生态养殖技术成功的在辽宁、山东大面积推广;半滑舌鳎扩繁及养成技术在山东、天津、河北、福建推广;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比目鱼及海参配合饲料成果成功推广应用。发表研究论文120篇,出版专著8部,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颁布实施3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论文及成果奖励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7名)、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2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名)、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第1名)。为青岛市总工会“工人先锋”,第三届“山东省优秀工程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教育经历

1984,9--1988,7,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农学学士学位。

1988,9--1991,7,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农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7,中国海洋大学捕捞学专业,农学博士位。

工作经历

1991.07 — 1994.07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实习员,从事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工作。

1994.08 — 2000.12 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营养饲料研究与海水养殖技术工作。

2001.01 — 2007.12 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海水养殖技术与海水养殖标准化技术工作。

2008.01 —至今: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海水养殖、营养与饲料研究工作。

2002.08--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

2006.08--至今: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2006.07--至今:黄海水产研究所生态室 副主任

研究成果

大菱鲆养成及亲鱼培育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第2完成人),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02,12,27

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的研究与应用(第1完成人),青岛市科技局,2005,1,12

半滑舌鳎全人工亲鱼苗种培育(第2完成人),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05,3,26

半滑舌鳎扩繁及养成示范推广(第1完成人),2008年12月31日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结题验收。成果登记号 津20091167

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第2完成人),青科鉴字[ 2009]第165号,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第1完成人),青科鉴字[ 2011]第062号

条斑星鲽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第2完成人),成果登记号 津20091166

鲽类鱼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第2完成人),2008年1月13日通过青岛市科技局结题验收。

刺参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冬季培育技术(第2完成人),鲁科成鉴字[ 2012]第108号,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第1完成人),鲁科成鉴字[ 2012]第573号,

“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第2完成人),成果登记号 津20130756。

刺参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研制技术(第1完成人),鲁科成鉴字[ 2013]第1006号

获奖情况

中国对虾维生素营养的研究,1998年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菱鲆养成及亲鱼培育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2003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09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半滑舌鳎扩繁及养成示范推广,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条斑星鲽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2011年度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近海重要头足类规模化繁育和资源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11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刺参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冬季培育技术,2013年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

刺参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研制技术,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专利著作

陈四清、常 青。《海水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陈四清、张鑫磊、张 岩、于东祥。《鲽、鳎养殖技术》,金盾出版社,2004年9月。

陈四清、刘东朴、刘长琳、常青、刘淇。《鲆鲽鳎》,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8年11月。

张 岩、陈四清、于东祥、马爱军。《牙鲆健康养殖技术》,海洋出版社,2005,2月。

于东祥、孙慧玲、陈四清、张 岩、刘长琳、谭杰。《海参健康养殖技术》(第2版),海洋出版社,2010年。

改善和恢复大菱鲆苗种体色人工配合饲料及配制方法(ZL 03-1-387128),马爱军;陈四清;雷霁霖。

海水鱼卵子石蜡切片方法(ZL 2006 1 0045429.8),张岩;张立敬;黄偼;陈四清;肖永双。

黑鲪诱食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ZL 2007 1 00115941.X),常青,关长涛,陈四清,梁萌青。

水产动物诱食装置及其在金乌贼育苗中的应用(ZL 2011 10163806.9),陈四清,刘长琳,庄志猛,张小忠,孙建明,王晓华。

一种半滑舌鳎三维及体重测量工具(201110284433.0),陈四清,刘春胜,刘长琳,李宗飞,王琛。

一种金乌贼和半滑舌鳎苗种混合培育方法,刘长琳,陈四清,庄志猛,王琛,赵法箴,邹健,刘克奉,燕敬平,刘春胜,专利号:ZL 201110402283.9

金乌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201110284116.9),王晓华,王琛,吴彪,陈四清,刘长琳,庄志猛,燕敬平,刘克奉,孙建明。

一种海月水母无性快速繁殖方法(ZL 2011 1 0349781.1),刘春胜,陈四清,庄志猛,刘长琳,李宗飞。

一种提高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力的配合饲料(ZL 201210402715.0),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燕敬平 李旭。

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ZL 2012 10418980.8),刘春胜,陈四清,庄志猛,刘长琳,燕敬平。

一种金乌贼成体长途运输方法(ZL 2013 1 0007932.4),发明人:刘长琳,王琛,陈四清,赵法箴,燕敬平,刘春胜,孙建明。

一种金乌贼受精卵孵化装置及其孵化方法(ZL 2013 1 0194308.x),刘长琳,陈四清,赵法箴,刘春胜,薛祝家,孙建明。

一种金乌贼快速生长品系的选育方法(ZL 2013 1 0156938.8),刘长琳,陈四清,赵法箴,刘春胜,薛祝家,孙建明。

一种控制圆斑星鲽苗种畸形率和体色异常的繁育方法(ZL 2012 1 0546147.1),常青,陈四清,刘长琳,王志军。

一种海月水母成熟卵子的获得方法(ZL 2013 1 0726720.1),陈四清,陈昭廷,庄志猛,刘长琳,刘春胜,赵鹏。

上一篇:平车前

下一篇:丐中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