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远程培训

时间:2024-04-28 11:49:33编辑:奇事君

如何进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

1、百度搜索“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网址,打开网址,进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就可以了。
2、远程培训又称卫星直播培训、远程会议等,它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通过卫星实现在两点和多点间高清、实时互动的远距离培训系统。有时也叫“远程视频培训系统”英文为(Global Vision Training System),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卫星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培训目的之系统设备。 随着视频会议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远程视频沟通。而远程培训,正因为其诸多优势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一方面,传统的异地培训成本高,另一方面传统的异地培训收效甚微。培训成了许多人力资源部经理最头疼的工作。远程培训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培训时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给培训工作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文章积分如何做

今年没有要求积分啊

安徽省2010—2011学年度初中教师远程培训
考 核 方 案

为了提高我省初中教师远程培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现制定本年度远程培训考核方案如下,请参训教师仔细阅读并认真按时完成各考核项目。

一、 考核分为三项:1、网上学时2、形成性考核3、终结性考核(作业)

二、 远程继续教育考核合格者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网上学习时间须达到各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远程培训学时数(具体学时数见下表)。



注:1学时等于45分钟。

(二)形成性考核(互动交流),要求达到合格水平。本学年度形成性考核合格的依据是:在“培训论坛”区发帖或回帖至少2个或者在“提问与答疑”区参与提问或答疑至少2次。

(1)操作方法请参阅“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首页上“支持服务区”。

(2)请学员严格遵守论坛发言的相关规定(详见“交流区发言规范及管理办法”),积极参与互动,发表的内容要充实、有见解、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以便顺利通过形成性考核。互动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优秀学员评选的重要依据。

(三)终结性考核,要求达到合格水平。本学年度的终结性考核通过提交一次远程培训作业来实施。

1、操作方法

(1) 正常登录到远程培训学习平台;

(2)点击“写作业”按钮 进入作业编辑器;

(3)编辑完作业内容 点击 “发表确认” 按钮, 完成作业提交;

(4)提交后,学员可以自行检查是否提交成功。

2、注意事项

(1) 请学员独立完成答题,如出现雷同答题内容,在批阅时将按0分处理,情节严重者将予以通报批评。

(2) 请各位学员认真对待作业考核,答题被评为优秀作品的,将列入安徽省网络教学资源库,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上公开展示,并作为优秀学员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3) 请各位学员完成答题后,千万要作好备份,以免上传失误,使答题丢失。

三、 本年度原则上不安排补学,请参训学员认真及时的参与并完成各项考核,以便顺利结业。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怎样注册?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www.jsjy.ah.cn/:
2014-2015学年度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培训注意事项:
高中老师的远程学习网址为sp.ahtvu.ah.cn,初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远程学习网址为spcx.ahtvu.ah.cn。
在用户名(注册码)查询系统中查到本人的注册码,以注册码作为首次登陆用户名,以手机号码后四位(未上报手机号码的用6666)为首次登陆密码登陆培训平台,
开始学习之前请阅读操作指南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联系我们:

1、点击培训主页上的“在线咨询”窗口,向值班老师咨询有关问题;

2、发送咨询邮件,培训邮箱anhuijsjy_sp@126.com;

3、向本班的班级辅导者咨询;

4、拨打培训电话0551-63635244、63659709、63629153、63629109进行咨询。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地址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地址: http://jjzx.hfnu.edu.cn/



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2013〕67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名师好校长梯级培养工程的意见》(皖教师〔2015〕5号)精神,建设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建梯队、育名师、出成果的建设思路,旨在以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教学研究攻关平台和教学改革示范平台,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协同研修,力争培养一批省内公认、国内知名的专家型教学名师人选,着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创新能力突出、教学风格独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骨干教师梯队,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人员组成

(一)团队构成

1.首席负责人。工作室设首席负责人1名,主持工作室工作,是工作室建设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2.辅助团队。工作室内设研训辅导团队,由5名辅助教师组成,其中安排所在市(指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或省直管县,下同)辅助教师2名、外市辅助教师3名,协助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训工作。

3.研修团队。工作室安排接受首席负责人和辅助教师研训指导的研修教师50名,即每位辅助教师指导10名骨干教师,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2名。

首席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自主特聘顾问(导师)等,原则聘请中小学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专家库中专家。

(二)人员遴选。本着省级统筹、梯级建设的原则,首席负责人由省教育厅统一评选,辅助教师由省教育厅统一调训、科学分配。研修教师由辅助教师提名、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2)学科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先进,课堂教学能力、水平和效果较为突出。(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4)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5)一般为县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农村教师可为校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教研员)。

三、建设任务

(一)健全团队研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围绕全省和所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所在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辅助教师、研修教师的周期研修方案和年度研修计划。其中,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执行,并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二)领航入室教师成长。依托首席负责人所在学校(单位)学习型组织和资源,建立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搭建支持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入室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原则上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有关课程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主持开展有关课程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2次以上,同时在领航指导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开展课程改革理论探究、实践探索等活动,指导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探索课程教学规律、凝练教育教学思想,引领辅助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学名师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引领研修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名师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承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集中研修主讲、校本研修指导和送培送教下乡等任务,定期开展下校诊断、研课磨课、示范指导等活动,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开展下校诊断等示范引领活动2次以上。建立网上工作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网上协同研修,组织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定期编印工作室研修活动简报。

(四)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依据全省和所在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所在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确定建设周期内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以上。通过协同攻关,探究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成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实践创新价值和安徽特色的改革试验成果10项以上。其中,首席负责人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1项以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 篇以上。

(五)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宣传和推介改革试验和研究成果,强化成果应用,在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学校(单位)试验并初见成效。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支持,让改革试验和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推进发展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教育。

(六)其他。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四、运行机制

工作室建设周期3年,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在职培养周期3年。按照整体规划、持续培养、个性指导、协同创新的要求,实施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双计划,实行高标准培养,实现高规格提升。

(一)高端培养。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首席负责人高端培养计划,委托基地学校实施。高端培养每年集中研修30天,其中跟岗研修不少于10天。采取高校访学、名校挂职、境外研修等混合式学习方式,突出“专家型教师”培养主题,通过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研究型培养,帮助首席负责人系统总结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规律、凝练教育思想,全面提升首席负责人领导课程改革的能力。

基地学校要创新“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优化理论研修、专题研修、跟岗研修、研修成果展示等实施方案,采取课题研究、项目合作、成果发表与推广等方式,引导首席负责人深度学习,并针对首席负责人所在市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

(二)常态研修。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常态研修活动,具体活动由工作室组织实施。辅助教师、研修教师具体的研修任务及其培养途径,由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政策咨询和支持服务工作。

按照“遴选、培养、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求,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管理部门统筹做好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指定业务指导机构统筹做好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研修教师所在学校(单位)应指派一名校领导(单位领导)协助管理常态研修相关事务。

(二)完善评价机制。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工作室建设成效考核工作,出台工作室建设考核指南,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工作室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省、市(省直管县)联合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工作室建设绩效和社会贡献。建设周期内的第1年年度考核、第2年中期考核工作,委托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省教育厅师资处,作为动态调整和持续支持的依据。建设周期结束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组织验收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在安徽教育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培养基地考核工作,纳入省级培训项目年度绩效考评范畴,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培养基地的依据。

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对辅助教师、研修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考核,委托工作室组织实施。其中,辅助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由首席负责人组织考核,研修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由辅助教师负责组织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年度评选表彰和继续支持研修的依据。

(三)强化质量管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建设过程和质量管理。建立跟踪指导制度,实行常态跟踪,进行常态指导,落实常态改进,促使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地。实施约束激励制度。实行目标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研修活动开展不力、责令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省教育厅将撤销该工作室,不再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对建设绩效突出、社会贡献较大的,将加大资助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等作用。

(四)健全保障举措

1.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首席负责人高端研修活动等。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配套建设经费,支持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修活动等。

规范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注重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修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研修活动期间发生的培训费、差旅费、专家劳务费、资源建设费、场地设备租用费、专题调研费、成果出版费及宣传费、办公用品费等。

2.创设培养环境。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遴选省级培养基地,组建省级专家指导团队,采取政府购买和自主开发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室建设纳入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创生优化培养环境,支持开展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活动。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所在学校(单位)组织应予配合,积极创设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条件,支持工作室开展常态研修活动。

六、其他说明

安徽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建设参照本指导意见执行。

安徽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校长(含幼儿园园长,下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2013〕67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名师好校长梯级培养工程的意见》(皖教师〔2015〕5号)精神,建设安徽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遵循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建梯队、创名校、出成果的建设思路,旨在以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搭建骨干校长成长平台、改革创新攻关平台和名校创建示范平台,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校长协同研修,力争培养一批省内公认、国内知名的教育家型好校长人选,着力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突出、办学治校有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骨干校长梯队,带动全省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人员组成

(一)团队构成

1.首席负责人。工作室设首席负责人1名,主持工作室工作,是工作室建设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2.辅助团队。工作室内设研训辅导团队,由5名辅助校长组成,其中安排所在市(指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或省直管县,下同)辅助校长2名、外市辅助校长3名,协助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训工作。

3.研修团队。工作室安排接受首席负责人和辅助校长研训指导的研修校长25名,即每位辅助校长指导5名骨干校长,其中农村学校校长不少2名。

首席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自主特聘顾问(导师)等,原则聘请中小学校长(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专家库中专家。

(二)人员遴选。本着省级统筹、梯级建设的原则,首席负责人由省教育厅统一评选,辅助校长由省教育厅统一调训、科学分配。研修校长由辅助校长提名、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2)办学理念先进,创建名校意识强,有较强的发展需求和良好的发展潜力。(3)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创新,有一定的研究成果。(4)接受过校长在职提高以上培训。(5)一般为县级以上名(好)校长、现任正职校长或任副职校长3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农村学校校长可适当放宽)。

三、建设任务

(一)健全团队研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围绕全省和所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所在市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任务,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的周期研修方案和年度研修计划。其中,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执行,并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二)领航入室校长成长。依托首席负责人所在学校学习型组织和资源,建立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搭建支持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入室校长专业发展问题,原则上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有关学校治理体系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主持开展有关学校治理体系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2次以上,同时在领航指导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通过开展学校治理等理论探究、实践探索等活动,指导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系统总结办学治校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和凝练教育思想,引领辅助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好校长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引领研修校长成长为市级好校长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所在市教育集团(校际联盟)组织(机构),建立区域校长协同发展机制,采取校长论坛、结队帮扶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下校诊断、名校创建等系列研修活动,实行高端专业引领,推广改革试验成果,引领本市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首席负责人每学期原则上要开展下校诊断等示范引领活动2次以上。建立网上工作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网上协同研修,组织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定期编印工作室研修活动简报。

(四)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依据全省和本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本市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建设周期内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以上。通过协同攻关,探究学校治理体系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成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实践创新价值和安徽特色的改革试验成果10项以上。其中,首席负责人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1项以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 篇以上。

(五)建言献策推进创新。搜集整理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新实践成果,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名校创建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在建设周期内提交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针对性的政策调研(政策咨询、改革试验等)报告5篇以上,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合理建议。其中,首席负责人应提交政策调研等报告1篇以上。

(六)其他。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四、运行机制

工作室建设周期3年,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和研修校长在职培养周期3年。按照整体规划、持续培养、个性指导、协同创新的要求,实施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双计划,实行高标准培养,实现高规格提升。

(一)高端培养。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首席负责人高端培养计划,委托基地学校实施。高端培养每年集中研修30天,其中跟岗研修不少于10天。采取高校访学、名校挂职、境外研修等混合式学习方式,突出“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主题,通过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研究型培养,帮助首席负责人系统总结办学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凝练教育思想,全面提高首席负责人学校治理能力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地学校要创新“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优化理论研修、专题研修、跟岗研修、教育思想凝练和研修成果展示等实施方案,采取课题研究、项目合作、成果发表与推广等方式,引导首席负责人深度学习,并针对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

(二)常态研修。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常态研修活动,具体活动由工作室组织实施。辅助校长、研修校长具体的研修任务及其培养途径,由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负责政策咨询和支持服务工作。

按照“遴选、培养、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求,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管理部门统筹做好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指定业务指导机构统筹做好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研修校长所在学校组织协助做好有关研修过程管理工作。

(二)完善评价机制。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工作室建设成效考核工作,出台工作室建设考核指南,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工作室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省、市(省直管县)联合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工作室建设绩效和社会贡献。建设周期内的第1年年度考核、第2年中期考核工作,委托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省教育厅师资处,作为动态调整和持续支持的依据。建设周期结束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组织验收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在安徽教育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培养基地考核工作,纳入省级培训项目年度绩效考评范畴,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培养基地的依据。

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对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考核,委托工作室组织实施。其中,辅助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由首席负责人组织考核,研修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由辅助校长组织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并作为校长使用、管理和继续支持研修的依据。

(三)强化质量管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建设过程和质量管理。建立跟踪指导制度,实行常态跟踪,进行常态指导,落实常态改进,促使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地。实施约束激励制度。实行目标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常态研修活动开展不力、责令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省教育厅将撤销该工作室,不再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对建设绩效突出、社会贡献较大的,将加大资助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等作用。

(四)健全保障举措

1.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首席负责人高端研修活动等。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配套建设经费,支持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修活动等。

规范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注重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修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研修活动期间发生的培训费、差旅费、专家劳务费、资源建设费、场地设备租用费、专题调研费、成果出版费及宣传费、办公用品费等。

2.创设培养环境。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遴选省级培养基地,组建省级专家指导团队,采取政府购买和自主开发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室建设纳入本地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创生优化培养环境,支持开展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活动。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和研修校长所在学校组织应积极创设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条件,支持工作室开展常态研修活动。 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http://jjzx.hfnu.edu.cn/ 2.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入口地址 3.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www.zhaoqing.gov.cn/zqjyj/gkmlpt/mindex 4.肇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www.zqteacher.com/HTML/Index.htm 5.******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查报告范文(五篇) 6.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范文 7.******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内容 8.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管理平台入口:https://pxglpt.zjedu.gov.cn/ 9.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登录地址:https://pxglpt.zjedu.gov.cn/ 10.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入口:https://pxglpt.zjedu.gov.cn/


安徽继续教育在线网址是什么

安徽继续教育在线网址是什么介绍如下:安徽会计网络继续教育报名系统网址是:ahkj/z/2154.html。学习流程1、网上报名学员登录安徽省财政厅(www.ahcz.gov.cn)会计管理页面,点击“会计人员网络继续教育”中的”网_上报名”按钮。输入个人信息,登录报名系统。学员通过身份验证后,首先修改初始密码,然后根据提示信息,选择继续教育年度和培训网校。2、网校缴费学员报名成功后,可凭身份证号、姓名,直接登录网校,缴纳培训费。网校缴费模式有网上银行缴费、激活学习卡等,学员应按照网校要求缴费。2015年度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费为20元整。3、课程学习学员缴费成功后,可自主选择本人需要学习的课程,网校课件自动记录学习时间,按规定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4、考核登记学员学习规定课时后,参加网校举办的考试。学员考试合格后,相关继续教育信息自动登记到从业资格档案中,无需在属地财政会计管理机构再行办理现场审核。5、监督评价学员参加网校学习后,应在会计人员网络继续教育报名系统中,就网校的课件质量、服务质量、讲师水平进行评价,提交满意度调查表。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的介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坐落于市府广场西北角,居合肥市中心地带,交通非常便利,是成人学习的最佳地理位置 。学校内设9个职能处室,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另聘有兼职教师100余人,在校生5200余人。学校拥有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校园网及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建有VBI卫星电视数据广播接收点、多媒体教室5个、语音室2个、计算机实验室3个,投影教室9个。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http://xxpt.ahedu.gov.cn/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 http://xxpt.ahedu.gov.cn/



1986年,为贯彻落实85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省中学师资培训的业务指导和研究工作,建立健全全省中小学师资培训网络和指导系统,省教育厅在安徽教育学院增设安徽省中学师资培训部,1988年,原“安徽省中师函授教学研究室”、安徽省小学师资培训部与“安徽省中学师资培训部”合并,成立“安徽省中小学师资培训部”。为适应中小学师资培训的新形势、新发展,1998年,撤销安徽省中小学师资培训部,成立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规划计划、培训课程建设、培训质量管理等政策咨询工作,负责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全员培训和“江淮名师”培养工程等业务指导工作。
;


芜湖县实验学校的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 128 亩,建筑面积近 三万平方米 。学校布局合理,树木葱茏,假山池沼,雕塑喷泉,交相辉映。这里是撒播智慧的殿堂,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实验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更是一流。欧式风格的初中部教学楼,可容纳 40 个教学班。外形似知识巨轮的逸夫楼内多媒体教室,让教学不再固守传统;多功能厅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艺的舞台;一百多平米的图书阅览室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六个电脑室、六个网络教室拉近了学生与世界的距离。设计新颖的科技综合楼,一应俱全的实验设备,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动场上标准的 400 米 跑道,健壮了学生的体魄。

芜湖县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秉承“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规范管理,丰富内涵”为抓手,集“四校”之长,弃‘四校’之短,集思广益,全面巩固和发展已有整合成果,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新模式。以实施名牌战略为目标,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以“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己任。政府重视,领导关怀,家长关爱,教职工呕心沥血,莘莘学子奋力拼搏,实验学校在百舸争流的教育大潮中,已扬帆起航;芜湖经济的腾飞,赋予了我们飞速行驶、实现跨越的动力。芜湖县实验学校在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牢固树立“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名师强校”的思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正努力将实验学校打造成芜湖县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古木逢甘露,老校焕新姿,一株活力无限、血气方刚的鲜活幼苗正在茁壮成长。为了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及多样性的时代特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力争使学生们在知识、人格、能力等方面和谐主动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县实验学校的努力方向!每年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开展“红五月校园艺术节”、“阳光体育运动会”“每天锻炼一小时,冬季长跑”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习增添了一抹色彩。

上一篇:阿图什天气预报

下一篇:安徽宿州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