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鹰图片
雄鸟上体灰褐色,具有非常细的黑色虫蠹斑。头顶和枕具宽的箭头状的黑色斑,后颈具棕皮黄色斑点,形成一条不明显的领环,有时很难看到。尾皮黄色,具宽的黑色横斑和虫蠹斑,两对外侧尾羽白色,仅尖端杂有暗色。肩羽同背,但具粗著的茶黄色斑和窄的黑色纵纹;翅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也同。外侧4对初级飞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在内侧具一大的白斑,外侧常常呈棕色,其余三对在中部具一宽的白色横带,常常具棕色羽缘和尖端杂有细小暗色斑点。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也为黑色,具棕色横斑,尖端具淡色斑。白色喉斑常在喉中部被暗色分隔成左右两块。其余颏、喉、胸具黑色和灰色虫蠹斑和微缀茶黄色,下胸和腹茶黄色,具黑色横斑,尾下覆羽纯茶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淡,虫蠹斑较细。翅上自斑变为棕色或棕白色,外侧尾羽全呈斑杂状,无白色端斑。
虹膜暗褐色,嘴淡褐色,尖端较暗;基部和口裂淡粉红色,脚和趾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250-260毫米;嘴峰7-10毫米,翅175-203毫米,尾101-120毫米,跗蹠21毫米。
栖息环境林夜鹰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干燥的低山阔叶林和林缘地带,也出现于河边和沟谷灌丛草地。在中国台湾栖息于河川中下游砂石混杂的宽阔河床、接近河床的泥石裸地、人车稀少的道路上、机场、大型工业区、大型工地或校园内人少的地面等,越来越多个体十分调节在城镇内的建筑物屋顶栖息并繁殖,初步观察偏好约6至8层楼高的建筑。
林夜鹰
生活习性林夜鹰
林夜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栖息于地面上或树枝上,黄昏和晚上活动。鸣声为低沉的单音。飞行时振翅缓慢,轻快无声,飞行姿式忽上忽下。依赖本身的保护色来躲避敌害,休眠时眼微张但时时保持警戒。若遇天敌接近,会到非常接近时才飞起。脚短而无力,几乎不行走,活动皆赖垂直起降飞行。雄鸟鸣声为宏亮略刺耳的单音“追伊~”,重复多次,两声之间的间隔在0.8至3秒间,同一个体可反复连续鸣叫45分钟,整夜都会鸣叫,以日落后及日出前1小时为高峰期。雌鸟声音较低沉且较少鸣叫,仅于繁殖期间其它夜鹰个体入侵领域时会起飞加入雄鸟共同鸣叫驱敌。通常边飞边叫,但也会停栖在高处鸣叫。
主要以空中飞行的各种昆虫为食,主要为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类。于黄昏尚有暮光时开始飞行觅食,在空中来回不规则快速飞行,直接张嘴吞食飞蛾等空中的飞虫。深夜昆虫少时会改用定点守候的方式,等候猎物出现再冲出捕食。觅食需依赖视力,会利用都市夜间的灯光来觅食。
分布范围原产地:
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台湾、福建、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台湾和兰屿)、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东帝汶和越南。游荡:
澳大利亚圣诞岛。繁殖方式林夜鹰的繁殖期为3-8月。通常没有巢,直接将卵产于森林中裸露的地上。也有在灌丛次生林、竹丛和岩石地上产卵的。每窝产卵通常2枚。颜色为橙红色或红色,被有红褐色斑。卵的形状为椭圆形,大小为28-33毫米×18-2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雌鸟负责孵卵与照顾雏鸟,雄鸟负责供食。雏鸟孵化不久就有活动能力,亦具良好的掩蔽天性。
亚种分化中文名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林夜鹰指名亚种Caprimulgus affinis affinisHorsfield,1821林夜鹰厦门亚种Caprimulgus affinis amoyensisE. C. S. Baker,1931林夜鹰菲律宾北部亚种Caprimulgus affinis griseatusWalden,1875林夜鹰亚种Caprimulgus affinis kasuidoriHachisuka,1932林夜鹰菲律宾东南部亚种Caprimulgus affinis mindanensisMearns,1905(以上内容参考来自:)
种群现状林夜鹰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