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龄,字绳进,后取名冀牖、吉友,民初教育家。
祖父张树声是晚清洋务专家,吉友原是五房所生,过继给张云端。婚后育有四女六子(最小的弟弟同父异母),四个女儿的名字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都带个"儿"字,意即"两条腿",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六个儿子名字分别是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张宁和,都带个"宀",意即男孩是要留在家里的。[5]
主要成就创办平林中学、乐益女中,推动女子教育。
个人生活家族成员清光绪三十二年与扬州人陆英结婚,婚后育有四女六子(最小的弟弟同父异母),四个女儿的名字分别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六个儿子名字分别是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张宁和。[1]
名门贵族上个世纪初的老张家在合肥是个名门贵族。其声名最显赫者张树声,历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是平叛太平天国起义的淮军第二号人物,可能是因为参与镇压过农民起义,老张家的后代很少有人提起。
到了张武龄时代,张家在合肥已经有良田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由于受近现代新思潮的影响,张武龄嫌自己名字太封建,自改名为冀牖,又叫吉友。最初,他想投资办实业,因不知如何经营,遂迁居苏州,独资创办乐益女中。凡贫寒人家和工人女儿,一律不收学费。聘用教师也不拘一格,教师中有几个著名共产党人,张闻天、侯绍裘、匡亚明等都先后在乐益女中任过教。与张树声叱咤中国近代史不同,张武龄一改张家世代从政的传统,变成了一名淡薄名利、一个专情于笔墨纸砚的文弱书生。不过,令他骄傲的是,其膝下儿女个个都有出息,而其四位女儿更是个个相貌出众,品学兼佳,各有所长。叶圣陶曾经感慨地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武龄有4女6子,4个姐妹乃是4朵奇葩。张家的女子,每人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长女元和,精昆曲,其夫顾传玠为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次女允和,擅诗书格律,夫周有光为语言学家;三女兆和为名编辑,夫为一代文豪沈从文;四女充和通书法,执教于耶鲁大学,夫为汉学家傅汉斯。几个弟弟分别是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有意思的是,父亲将女孩儿们的名字都带上了腿儿,意味着女大不中留。男孩们的名字,均有象征着家族的宝盖头,但这并不妨碍父亲对女儿宠爱有加。
人物事件民国时期,张武龄是一股清流: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纳妾,因此被称为“四不绅士”。就像网上的一句话:你想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张武龄酷爱读书,家里到处放置书籍,随手可取,连保姆都养成了阅读习惯。
在精神追求、艺术情操上,张武龄的教育也是润物细无声。张家四姐妹中除了三姐张兆和,其他三人都与戏曲结缘。这除了得益于戏迷母亲的耳濡目染,关键在于父亲言传身教、伺机而为的教育。
张武龄每年都选取一段时日,不惜财力和时间,携妻带子从苏州去往上海,在饭店一住就是两个月,只为带孩子拓宽视野、购买书籍、观赏昆曲。
有一次过年,张武龄看见女儿们在玩一种赌博游戏,他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将她们领到书房,欣赏绚丽多彩的戏服。等她们起了兴致,抓住女孩子爱漂亮的天性,告诉她们,只要不玩赌博游戏,就请老师教授昆曲,这样就可以天天穿好看的戏服。对此“交易”,女儿们欣然答应。
不讲大道理,不强行逼迫,抓住时机,既将赌博习性扼杀于萌芽,又借机激发孩子戏曲兴趣,可谓一箭双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