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渔场多位于近海和外海,鱿鱼越冬场、产卵场、索饵场水域。作业方式有手钓和机钓之分,近海鱿鱼手钓有单线真饵复钩钓和手绳钓(真饵单钩钓)2种方式。单线真饵复钩钓的诱饵多使用清除内脏的雄鱿鱼胴体,并将胴体囊内的发光物装于胴尾尖端,经加工后,将胴体围抱在钓钩轴柄上扎牢;手绳钓(真饵单钩钓)的诱饵多采用鲻、鲹、鳗等鱼类肉体,切成长块挂在钓钩上。外海鱿鱼钓有手钓和机钓2种方式,使用专制的形状似鱿鱼,并具有发光性能的拟饵复钩。
近海单线真饵复钩手钓渔具结构主要由手线、钓线和钓钩、转环(上大下小)、沉锤(空心截圆锥体)及竹轴(上部呈长圆柱体状,下部呈上宽下窄的短圆锥体,其底直径与长圆柱体直径相同)等属具装配而成。将15—17枚单钩均匀分布在竹柄的长圆柱端,用锦纶单丝或细钢丝绳扎紧,固定呈倒伞状,然后将钓线一端的所需长度,用钢丝绳缠绕固定在钓钩上,在竹轴的圆锥体端套装上沉锤,再将钓线的另一端接于转环的下环圈,手线一端接于转环的上环圈。渔船到达渔场后,舢板、竹筏及母船上人员均在船舷边每人使用1钩作业,不断上下拉动手线发现有鱿鱼抢饵时,将手线先缓后急拉上而钓获。
近海手绳钓渔具结构主要由手线、钓线和钓钩、转环(上大下小、并有1个特制三叉状转环)及沉锤(截锥体)等属具装配而成。将钓钩接上一段所需长度的多股细钢丝,钢丝的另一端接在转环下环圈,钓线的末端接在转环的上环圈组成单只钓钩(或采用形似鱿鱼的拟饵复钩)。再将手线下端接在三叉状特制转环的一个小环圈上,在手线上由下而上按需每隔一定距离固定1个转环,然后系结上钓钩,最后在三叉特制转环余环圈的一环上接1钓钩,另一环系上沉锤,构成一套手钓钩,钓捕中下层鱿鱼。另外可在手线上端系结数个钓钩,钓捕表层鱿鱼。母船到达渔场后,放下舢板、竹筏(或小型玻璃钢艇),并在其上点燃诱鱼汽灯,在钓钩上装上诱饵,将手线放入海中,用手线上的各层钓钩探测鱿鱼所处水层,再缓慢拉上手线,使鱿鱼追饵起至表层,在诱鱼灯的光照区内游动追饵,此时用物遮盖汽灯缩光,把单钩逐条拉近舢板、竹筏,使鱿鱼群更集中,然后用抄网捞取。
鱿鱼钓示意图
外海鱿鱼手钓渔具结构主要由座根线、钓线、保险线和手钓钩(四平角钓钩)、机钓钩(特制鱿鱼钩)、转环及线架等属具装配而成。座根线缠绕在线架上,一端通过转环与钓线连接,钓线间分别连接手钓钩和机钓钩1—2只,钓线与手钓钩连接处系保险线。外海鱿鱼机钓渔具结构主要由座根线、短钓线、沉锤线和机钓钩、转环、三通转环、沉锤及钓机等属具装配而成。每条座根线均缠于钓机鼓轮,各短钓线上均匀系钓钩10只左右,短钓线间分别通过3—4个转环连接在一起,上端通过转环与座根线连接,下端连接在三通转环的上环圈上,下环圈通过沉锤线与沉锤连接,构成完整的1条钓线。外海手钓和机钓作业均在夜间进行,使用强功率金属卤化物集鱼灯。渔船到达渔场,先用探鱼仪探索鱼群,找到中心渔场后,抛锚稳定船位。近日落前打开灯诱鱼,开始试钓,先放长线,入夜随着鱼群活动水层上升,逐渐将钓线收短。作业中要不断上下拉动或抖动钓线,发现抢饵时将钓线先缓后急地收拉或绞收上,摘取渔获物后再投入水中。黎明前关闭金卤灯,打开白炽灯,可提高上钩率。天明后鱿鱼群分散下沉,收钩停止作业。机钓船一般设有尾帆装置,与铁锚配合稳定船位,保证钓线能垂直起放。收放线的长度、速度及抖动均由钓机完成。钓线收放时通过外倾支架滚轮导向,使钓线距船舷有一定距离。现鱿鱼钓作业方式为机钓和手钓并作,以机钓为主,其他方式较少使用。赴北太平洋和日本海公海及日本、韩国专属经济区钓捕,应执行《远洋渔业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渔业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政府渔业协定》的有关规定,须办理相关手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