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妃宫

时间:2023-06-08 14:28:56编辑:奇事君
历史沿革

拓片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天妃宫,第四次下西洋时,下令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天妃宫碑),并亲自撰写碑文。天妃宫供奉的是妈祖娘娘,在此立碑是祈求和感谢其保佑郑和出海平安,虽然东南沿海妈祖庙遍布,历代碑刻也很多,但由皇帝亲自撰文颂扬的只此一块,且此石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石刻,因此文化价值极高。

天妃宫虽于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天妃宫被毁,建筑无存,但碑尚完好。可惜1932年妈祖生日庙会,由于香火过旺,龟趺昂首部由于被烟火烧烤发烫,又恰逢大雨,热胀冷缩致使其颈部沿裂隙处断裂,断下来的头颈部遭毁未存,直至1997年才用玻璃钢材料进行了仿制接补。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从天妃宫遗址移到不远处的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院中。在迁移过程中,原本连接碑额、碑身、碑座的石榫被拉断,有关部门用环氧树脂修复,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碑从此连成一体,再不能分成三部分运输。

天妃宫原碑址

现已保护,另建碑亭内存有该碑的复制品。

御碑规格

天妃宫碑全称是明代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四年(1416)四月初六为纪念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平安归来而亲自撰写的,碑高5.48米、宽1.5米、厚0.5米,下承龟趺,上刻螭龙,碑额篆书,碑文正楷,碑文主要记载了郑和事迹和航海经历,全文共计699字,整个碑重达27吨。

妃宫碑文

全文如下

仰维皇考太祖高皇帝,肇域四海,幅员之广,际天所覆,极地所载,咸入皈章。怀柔神人,幽明循职,各得其序。朕承鸿基,勉绍先志,罔敢惑怠,抚辑内外,悉俾生遂,夙夜竞惕,惟恐弗逮。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其初使者涉海洋,经浩渺,飓风黑雨,晦冥黯悿,雷电交作,洪涛巨浪,摧山倒岳,龙鱼变怪,诡形异状,纷杂出没,惊心骇目,莫不错愕。乃有神人飘飘云际,隐显挥霍,下上左右,乍有忽无,以妥以侑。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耀,偏烛诸舟,熇熇有声,已而烟消霾霁,风浪帖息,海波澄镜,万里一碧。龙鱼遁藏,百怪潜匿。张帆荡舻,悠然顺适,倏忽千里,云驶星疾。咸曰:此天妃神显灵,应默加佑相。归日以闻,朕嘉乃绩,特加封号曰“护国庇民妙灵临应弘仁普济天妃”,建庙于都城之外,龙江之上,祀神报贶。自是以来,神益显休,应视前有加。凡使者及诸番国朝贡重译而来者,海舶往还,驾长风,驭飞帆,蓦数万里,若履平地,略无波浪忧险之虞,歌吟恬嬉,咸获安济。或胶于浅,冒入险阻,则陵徙谷移略,无关阂,奇灵异效,莫可殚纪。今夫江湖之间,以环海视之,如池沼之多,猛风急浪,尚有倾樯破楫之患,而况于临无涯不测之巨浸也哉!然则神之功于是为大矣。虽然,君国子民,其任在朕;而卫国庇民,必赖于神。阴阳表里,自然之道,沧溟渤澥,神之攸司。凡风霆、雨露、寒暑、燥湿,调变惟宜,易沴为祥,奠危为安,铲险为夷,皆神之能,其可无文以著其迹?爰书其事,建碑于宫,并系以诗曰:

湄州神人濯厥灵,朝游玄圃暮蓬瀛,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

上帝有命司沧溟,驱役百怪降魔精,囊括风雨电雷霆,时其发泄执其衡。

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雕题卉服皆天氓,梯航万国悉来庭。

神庇佑之功溥弘,阴翊默卫何昭明,寝宫奕奕高以闳,报祀蠲洁腾苾馨。

神之来兮佩珑玲,驾飙车兮旖霓旌,云为扆兮雾为屏,灵缤缤兮倏而升。

视下土兮福苍生,民安乐兮神攸宁,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扬休声。

永乐十四年四月初六日。

地理位置

天妃宫碑,全称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静海寺内,为明南京天妃宫遗物。

上一篇:傅磊

下一篇:小樱茉莉